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海外华侨和华人的这种世界性的生存与体验,是世界华文(华人)文学的发生学基础,也是世界华人文化和华文(华人)文学贡献于中华文化与中国文学的功绩之一.20的美华文学,是在一波又一波的留学/移民背景上发展的.人口的流动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之一.特别是这种飘洋过海的跨地域、跨国界、跨民族和跨文化的传播,移民是其最重要的文化的承载者、传播者和不同文化交融的媒介点.在这一背景上升华起来的不同时期的美华文学,也发展出不同的形貌.一方面是华人移民共同的中华文化背景,规制了美国华文(华人)文学的总体形态,使之不仅区别于美国的主流文学,也区别于美国的其他族裔文学;另一方面,不同时代华人移民的历史际遇、文化背景、生存方式和人生经历以及介入美国社会的方式与深度等,也发展出不同时期美华文学的特殊形态和不同的文化关注点.回应着他们对于故国母土潜存的历史焦灼和文化困惑.

  • 标签: 移民 双重经验 越界书写 20世纪美华文学史论 小引
  • 简介:说到近代以来中西文学潮流的嬗变,中国批评界曾经流行所谓"双向背逆运动"的描述.即认为西方文学是从以模仿再现为宗旨的写实传统逐步走向以主观表现为中心的现代文艺思潮,而中国文学则正相反,它是从以抒情表现为特色的古典文学演变为以客观反映现实为主流,以浪漫主义为补充的现当代文学.

  • 标签: 20世纪中国文学 中西文学 批判现实主义 文艺思潮 西方文学 文艺思想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区分操作层面上的艺术形式和美学乃至形而上层次上的艺术形式仍然是有意义的,艺术形式问题是20美学和艺术哲学关注的焦点之一,而艺术作为一种形式则是涉及到艺术哲学层面的问题

  • 标签: 形式理性 形式美学 批判西方
  • 简介:20中国文学的整合,也就是处理现、当代文学间的关系,这个问题的提出和文学史写作有关,尤其和当下的文学倾向有关。虽然重写文学史的高峰已经悄然滑过,但阅读经验和研究视野告诉我们在文学史写作过程中已经丧失了很多东西,也即在将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整合为20文学的时候,有一些基本的规范被整合掉了,这不能不说是文学史上的一种人为损失。

  • 标签: 20世纪 中国 文学整合 文学史 文学题材 意识形态
  • 简介:80新名词与90新话语作为一种现象,绝不限于文学理论与批评,应该说,整个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包括文学创作领域都存在这种现象,只不过文学理论与批评作为一个相对前沿的学科这种现象更为突出,更有代表性。本文试图对这种现象作文……

  • 标签: 文学理论 文论 文学创作 话语 批评 阐释
  • 简介:三十,民国的脚跟尚未站稳,新制就已匆匆进入第二个十。国势大体上依然贫弱,基本的格局里还去不掉内忧外患。北京在寒风里忍饥挨饿,南方时起战火硝烟;列强的大盘已大致把民国的事情搞定,小日本在关外又谋划打算。三十,只有上海还算是墙内一枝独秀的花,在墙外支撑着民国刚刚建立起的那一点浮面的清明。国事、家事全是“卵”大的事,抵不上享用之事,乐生之事。尽管卢沟桥的枪声已起,上海的太太们整日还是在客厅里一圈一圈推牌,小姐们一曲一曲在池中起舞,赌徒忙着在轮盘上下注,服装的式样比月份牌翻得还要快。

  • 标签: 三十年代 乐生 国势 下注 民国 内忧外患
  • 简介:1往上再往上摩天大楼光亮的外壁开始褪皮变成青色、变成朱红、变成水泥入云的烟囱,低了放马的鞭声,响彻绿地

  • 标签: 40年代 摩天大楼 烟囱
  • 简介:这一辑诗歌精选里,大部分都是所谓的"70后"、"80后",但这恰好呈现了当代诗歌的真实面貌。对于已有九十发展历史的新诗来说,目前无疑是最好的时期之一,且当代诗歌还正处于一个上升状态,新的年轻的诗人和优秀的诗歌不断涌现。有人说这是因为中国是一个"诗国",诗歌的复兴是迟早的事情;也有人说是因为新诗起点很低,所以很容易被超越;还有人说现在诗歌、诗人很多,但比较混乱……

  • 标签: 诗歌精选
  • 简介:我一直在犹豫,在何平身上用“大器晚成”这个词是否妥当。何平的批评文字引起人们的关注确实是这几年的事,但他却是2060生人。与他同年代甚至更晚的同在大学执业的早已是教授、博导,而他还只是个副教授。这不是说他进步慢,不用功,而是他“觉悟”得实在太晚。何平1992本科毕业,现在已经说不清他当年为什么没有接着读学位,而是分配到一所中等师范学校做了老师。

  • 标签: 何平 文学评论 80年代 批评 气质 中等师范学校
  • 简介:本文通过对抒情诗集和长篇叙事诗集的抽样分析,考察了台湾诗人渡也80诗歌的人文精神内涵.前者是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发言,后者是诗人与历史世界的对话.分别从两个不同的向度上传达了诗人的深度人文关怀.诗人从自身当下的生存状态出发,以自己在当下价值选择困惑和文化冲突夹缝中的心态和心绪体验,直接切入现�

  • 标签: 历史叙事 叙事渡 年代诗歌
  • 简介:M.凯斯.布克的《现代英国左翼小说研究指南》回顾了英国左翼小说的发展演变过程,简介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概述了英国重要左翼批评、历史和理论著作,对20英国左翼小说和部分英国左翼后殖民小说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梳理和讨论。该书内容全面,编写体例系统,视野开阔,堪称20英国左翼文学研究的宝典。

  • 标签: M·凯斯·布克 《现代英国左翼小说研究指南》
  • 简介:西方学者编著的《20白银时代文学史》在俄国问世李锁贵该书是计划出版的7卷本《俄国文学史》中的一卷,作者系西方著名的俄国文学史专家,俄译者为俄罗斯国内一些俄国文学专家,由俄罗斯“进步”出版社出版。包括《20白银时代文学史》在内的这部《俄国文学史...

  • 标签: 白银时代 俄国文学史 西方学者 20世纪 俄罗斯文学 苏维埃时期
  • 简介:“文本旅行的地图”是我们正在进行的一个项目的名称,借用来评说《中国20外国文学翻译史》(查明建、谢天振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实在是再恰当不过了。这个项目名称,其实也是借用了萨义德“理论的旅行”(travelingtheory)之说。

  • 标签: 外国文学 翻译史 旅行 中国 地图 文本
  • 简介:华中师范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杂志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将于20111月14日至17日在哈尔滨共同举办“跨文化视阈下的20英语文学国际研讨会”,就美国、英国、爱尔兰、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英语国家的文学进行研讨,诚邀国内外专家学者拨冗与会。会议议题包括:1)20文化思潮与英语文学创作;2)文本中的文化记忆与文化想象;3)性别、种族与文化;4)英语文学的生态关怀;5)英语文学的跨文化研究;6)英语文学在中国的翻译与研究;7)全球化与英语文学教学。

  • 标签: 英语文学教学 国际研讨会 20世纪 文化视阈 哈尔滨工业大学 《外国文学研究》
  • 简介:“农村问题”是目前中国现实中的一个尖锐问题,也是学界讨论的一个“热点”话题,而在文学研究界,这却是一个在一定程度上被“遗忘”的“冷门”话题。如何在新的现实和新的学术资源中“重提”这个话题?如何重新审视和总结百中国文学史上对农村的表述?如何在新的现实关系中重建对农村的想象和表述?是一个沉重而迫切的话题。本期所发的这组文章意在以文学的眼光重新关注这一问题,并唤起研究界对这一问题的讨论。

  • 标签: 中国当代文学 农村题材 时代精神 审美意识 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