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6 个结果
  • 简介:应用程序界面是否应该给予著作权的保护,一直是争议性极强的问题。本文对于备受国际关注的"美国甲骨文公司诉谷歌公司案"的最新发展做出完整的介绍与分析,并就本案的后续发展以及对市场可能造成的冲击进行讨论。本文认为,与这个案件相似甚至同样的问题终将在中国发生。因此必须未雨绸缪,让各界对这个问题给予密切的关注和讨论。

  • 标签: 应用程序界面 计算机软件 著作权 Java程序语言(平台) 安卓操作系统
  • 简介:<正>鄂政办发[2004]173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省人民政府同意省信息产业厅、省发改委、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人事厅、省商务厅、省国税—62—局、省地税局、省统计局《关于加快软件产业发展有关鼓励政策的实施意见》,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 标签: 信息产业 地税局 国税局 省政府各部门 硬件产品 税收政策
  • 简介: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各事业单位: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政府机关使用正版软件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办发[2013]88号)精神,深入推进全区政府机关软件正版化工作.建立健全软件正版化长效机制.确保政府机关软件正版化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就推进政府机关使用正版软件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 标签: 人民政府办公厅 内蒙古自治区 正版软件 政府机关 软件正版化 国务院办公厅
  • 简介:珊瑚虫QQ案,彩虹显IP案,360与腾讯间的3Q之诉,都将第三方插件侵权问题推入了人们的视野,第三方插件是否侵犯宿主软件著作权亦引起学界的广泛讨论。然而,针对不同类型的第三方插件,软件修改权能否适用有着不同的结论。在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于2014年6月6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修订草案送审稿)》中,将软件修改权纳入第13条第3款第8项“改编权”中。如果《送审稿》得以通过,其中的“程序改编权”的部分对于第三方插件侵权问题能否适用、如何适用,是本文要研究的主要问题。

  • 标签: 软件修改权 第三方插件 改编权
  • 简介: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经过公证程序证明的法律事实,除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的外,人民法院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如果采取的取证方式本身违法,即使为公证方式所证明,所获取的证据亦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二、尽管法律对于违法行为作出了较多的明文规定,但由于社会生活的广泛性和利益关系的复杂性.法律更多时候对于违法行为不采取穷尽式的列举规定.而是确定法律原则.由法官根据利益衡量、价值取向作出判断。三、鉴于侵犯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行为隐蔽性较强.调查取证难度较大.被侵权人通过公证方式取证.其目的并无不正当性,其行为并未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同时该取证方式也有利于解决此类案件取证难度问题,有利于威慑和遏制侵权行为,有利于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故其公证取证方式应认定为合法有效,所获取的证据亦应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四、被控非法安装、销售盗版软件的行为人,如果不能就其安装、销售的软件的来源提供相关证据.则应推定其侵犯了著作权人的复制权及发行权。

  • 标签: 最高人民法院 软件著作权 北大方正公司 计算机 民事判决书 侵权纠纷案
  • 简介:长期以来,我国相关法律对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规定相对滞后,立法的疏漏加上理论上的模糊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司法实践的混乱。广受关注的北大方正集团公司、北京红楼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诉北京高术天力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高术技术公司侵犯著作权一案中就出现一二审法院对同一种取证方式(“陷阱取证”)的性质做出完全相反的认定的情形。这种现象如果经常发生必将有损干法律的确定性和可预测性.其危害性不言而喻。本文对该案的证据适用进行评析,并在此基础上就我国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完善提出了建议。

  • 标签: 案情 裁判 法理评析 陷阱取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