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跨文化护理理论在临床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方法收取本次研究肿瘤患者60例,时间为2015年10月18日至2017年12月26日,后对收取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即观察组——跨文化护理理论;对照组——常规护理,对2组心理状态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观察组肿瘤患者SAS(25.36±1.32)分;SDS(27.85±1.36)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P值<0.05。观察组肿瘤患者护理满意度96.67%,高于对照组,2组间相比较,P<0.05。结论跨文化护理理论在临床肿瘤护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研究。

  • 标签: 跨文化护理理论 肿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5年5月-2018年3月期间接诊的60例消化道肿瘤患者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30例,内镜黏膜切除术)、研究组(30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手术时间、病灶平均直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愈性切除率,以及整块切除率、纵向边缘阴性率、横向边缘阴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应用效果显著,利于消化道肿瘤患者病灶切除效果的提高,其预后良好,值得使用。

  • 标签: 消化道肿瘤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技术在妇科恶性肿瘤诊治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7年7月到2018年8月到医院就诊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分别42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在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方面做出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230.6±13.5)分钟,出血量(325.8±13.2)毫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1.3±0.2)天,术后住院时间(9.5±1.4)天,和对照组相比都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机率为4.76%,和对照组的28.57%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的时候,对腹腔镜技术加以应用,替代传统的开腹手术方法,能够改善各项手术指标,同时减少术后的并发症,效果更理想。

  • 标签: 腹腔镜技术 妇科恶性肿瘤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在胃肠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胃肠肿瘤患者分成开腹组与腹腔镜组各60例,开腹组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腹腔镜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开腹组,对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8.3%)明显低于开腹组(23.3%),对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在胃肠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腹腔镜 胃肠肿瘤 手术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脑肿瘤患者手术后恢复期间的心理康复护理措施及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68例颅脑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常规护理+心理康复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4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2.32±0.91)分<(4.15±1.42)分、自评焦虑量表(SAS)评分(41.12±3.64)分<(52.37±4.45)分以及自评抑郁量表(SDS)评分(40.85±2.52)分<(51.76±3.75)分相对更低(P<0.05),其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94.12%>79.41%)相对更高(P<0.05)。结论颅脑肿瘤患者手术后恢复期间的心理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身心状态,使其快速、良好的恢复健康。

  • 标签: 颅脑肿瘤 心理康复护理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80例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情况﹑术中疼痛情况、术中手术体位耐受情况及术后头痛、呕吐发生率。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较干预前均有明显的降低(P<0.01),试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100%,40例患者对其护理干预均十分满意,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5%(30),试验组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缓解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减轻术中疼痛,预防或减轻患者术后头晕、头痛、呕吐、腰背痛等不适,提高患者术后舒适度,使患者更好地适应和配合手术,利于术后康复,是一项切实可行的护理模式。

  • 标签: 护理干预 甲状腺手术 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腹及经阴道彩色超声诊断卵巢肿瘤的价值。方法对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接收的64例卵巢肿瘤患者资料予以分析,分别行经经腹彩超检查与联合经阴道彩色超声检查,比对2种不同检查方式的准确率及卵巢良恶性肿瘤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结果经腹及经阴道彩色超声联合检查准确性96.88%较之经腹彩超检查更高(P<0.05);卵巢恶性肿瘤Vm(9.75±4.63)cm/s、Vps(17.25±6.58)cm/s较良性肿瘤更低,且RI(0.78±0.36)、PI(1.59±0.52)较良性肿瘤更高(P<0.05)。结论针对卵巢肿瘤患者实施经腹及经阴道彩色超声联合检查可有效提高卵巢肿瘤确诊率,可为临床医生诊治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经腹彩色超声 经阴道彩色超声 卵巢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乳腺微小肿瘤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并为医护人员更好的治疗患者提供一些借鉴和指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入院治疗的60例乳腺微小肿瘤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患者30例,对照组患者30例,观察组患者主要采用麦默通创旋切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乳腺肿物切除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并观察和记录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等数据。结果对照组患者诊断率为85%,观察组患者诊断率为97%,观察组患者诊断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于乳腺微小肿瘤患者,为患者采用创手术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地减少术中出血量,缓解患者的疼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促进患者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乳腺微小肿瘤 切除术 治疗效果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为了分析积极心理干预对于晚期肿瘤患者临终关怀的实际应用效果,本文选取我院2017年度收治的72例晚期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奇偶顺序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6例晚期肿瘤患者。对照组晚期肿瘤患者采用常规临终关怀护理措施,试验组晚期肿瘤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采用积极心理护理。观察两组肿瘤患者的治疗依从率、生活质量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治疗依从率为91.7%,对照组患者的治疗依从率为7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87.77±7.24),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66.63±6.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8.9%,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对于晚期肿瘤采用积极心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助于患者疾病的治疗和构造和谐的护患关系。

  • 标签: 心理护理 晚期肿瘤患者 临终关怀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神经外科锁孔手术治疗颅内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颅内肿瘤患者8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骨瓣开颅显微镜手术切除病灶,研究组患者采用神经外科锁孔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外科锁孔手术治疗颅内肿瘤患者可以取得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患者的创伤较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具有在临床上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神经外科锁孔术 颅内肿瘤 临床疗效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肿瘤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医院收治的甲状腺肿瘤患者88例,通过随机分组,记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均44例患者。两组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照组)和综合围手术期护理方法(观察组)。护理后,比较并发症、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5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9.55%,有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为95.45%,对照组患者总满意率为77.27%,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甲状腺肿瘤临床上可以采用微波消融方法治疗,在治疗的同时,应对患者采取综合性的围手术期护理,减少患者发生并发症,并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微波消融 甲状腺肿瘤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对于肿瘤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88例接受手术的肿瘤患者分成两个组,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接受传统的护理治疗,观察组除了接受传统护理之外,再对其进行一定的护理干预。每组患者44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指导,观察组采用手术室措施进行指导。结果对患者不良反应等相关的应急反应情况比较,观察组的血压正常情况及心率正常情况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焦虑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说明对手术室肿瘤患者予以综合的护理干预,能降低生理及心理的应激反应,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肿瘤患者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纵膈良性肿瘤患者以胸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 2016年 6月至 2019年 6月期间收治的 50例纵膈良性肿瘤患者为观察对象,依据治疗方案所选对象经分组后,对照组 23例(传统开胸手术),观察组 27例(胸腔镜手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 对照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胸管留置时间以及手术时间均多于、长于观察组;手术后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均呈下降趋势,其中对照组患者FVC、 FEV1水平下降较为显著,观察组患者 FVC、 FEV1水平变化相对平稳;观察组患者 Ang-II、 Cor、 ACTH上升不明显,且均低于对照组患者 Ang-II、 Cor、 ACTH水平;两组患者均有发热、胸腔积液、肩关节活动障碍情况,观察组并发症情况均低于对照组;以上结果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纵膈良性肿瘤行胸腔镜手术效果佳,值得于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

  • 标签: 胸腔镜手术 纵隔良性肿瘤 手术出血量 肺功能 应激反应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经腹部超声(TAS)联合经阴道超声(TVS)诊断卵巢肿瘤的价值。方法以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65例卵巢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先后给予TAS诊断,TAS联合TVS诊断。对比分析两种诊断方式的应用价值。结果TAS联合TVS诊断准确率高于TAS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不同肿块种类、不同分期诊断中,TAS联合TVS诊断准确率高于TAS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卵巢肿瘤患者给予TAS联合TVS诊断,其诊断准确率较高,可作为临床诊断依据。

  • 标签: 腹部 阴道 超声 卵巢肿瘤 诊断
  • 简介:实体瘤的异质性在临床选择化疗中是一个长期困扰医师的难题。即便是肿瘤病理分期和分化程度相似的不同个体,对同一化疗方案的临床反应和预后仍存较大差异。根据不同个体的分子分型与遗传背景差异制定“分子处方”,以指导临床选择高效、低毒的化疗药物,实现药物选择、配伍、剂量均恰到好处的“个体化治疗“,是临床医师多年来梦寐以求的目标。

  • 标签: 结肠直肠肿瘤 化学治疗 靶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Ⅰ期修复与重建。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胸大肌肌皮瓣修复法,观察组采用股前外侧修复法,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修复及重建效果,评价皮瓣成活情况、愈合情况、外形满意程度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皮瓣成活率、愈合率、外形满意度三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33.33%,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Ⅰ期患者采用股前外侧修复与重建,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普及。

  • 标签: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 术后缺损 Ⅰ期修复 重建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化道肿瘤化疗病人的营养支持护理情况。方法收集1997年5月至2017年5月共89例行消化道肿瘤化疗营养支持护理患者病例情况,对其营养支持治疗过程中使用的护理方法及效果评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行营养支持治疗术的患者的生命质量明显提高,感染率下降。结论有效的营养支持治疗可提高处于消化道肿瘤化疗期患者的营养状况及生命质量。

  • 标签: 化疗 消化道肿瘤 营养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核磁共振与超声检查在妇科盆腔肿瘤诊断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112例妇科盆腔肿瘤患者,所有患者手术前进行了超声与核磁共振检查,临床资料完整,以术后病理结果为诊断标准,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漏诊误诊率、诊断符合率以及恶性肿瘤分辨率。结果核磁共振诊断误诊漏诊率明显低于超声诊断(10.71%VS24.11%);恶性肿瘤分辨率(96.43%VS76.79%)以及诊断符合率高于超声诊断(89.29%VS75.89%)(P<0.05)。结论核磁共振诊断妇科盆腔肿瘤符合率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核磁共振 超声 盆腔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