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发热应用小柴胡汤合升降散方案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肿瘤发热患者106例,均为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常规应用西药退热方案治疗(对照组,n=50)与加用小柴胡汤合升降散方案治疗(观察组,n=5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所选肿瘤发热患者总有效率经评定为98.2%,明显高于对照组72%,对比具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体温恢复至正常时间为(8.2±1.1)d,明显短于对照组(14.2±2.7)d,组间对比具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所收治患者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恶心呕吐4例,头晕2例,不良反应率为12%,对比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肿瘤发热患者,采用小柴胡汤合升降散加用治疗,可显著增强临床总有效率,缩短体温恢复至正常时间,且具较高安全性,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肿瘤发热 小柴胡汤 升降散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妇科肿瘤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择我院在2016年12月~2018年1月接诊治疗的50例妇科肿瘤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25例实验组(开展综合护理干预)与25例参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4.00%,参照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2.00%,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参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64.00%,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00%,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妇科肿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同时可以强化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采用。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妇科肿瘤 术后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探讨分析卵巢肿瘤术中冰冻切片的病理诊断分析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4月我院进行手术治疗卵巢肿瘤患者66例临床资料,手术中患者均通过冰冻切片病理检查,术后对所取组织剩余部分采用石蜡切片病理检查,比较两种病理检查方式结果,同时比较两种切片检查符合率。结果冰冻切片与石蜡切片病理诊断整体符合率95%,性索间质、体腔上皮、生殖细胞及其他来源的符合率分别为100%、95.23%、95.83%和100%,良性肿瘤、恶性肿瘤及交界肿瘤符合率分别为97.78%、91.67%和66.67%。结论术中冰冻切片活检在卵巢癌患者中的应用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快速判断肿瘤性质,为手术提供重要依据,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卵巢肿瘤术 冰冻切片 病理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为了分析循证护理在预防肿瘤患者化疗药物外渗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本文选取我院2017年度收治的化疗肿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先后顺序,将前40例作为对照组,后40例作为试验组。对照组肿瘤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肿瘤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措施,观察两组肿瘤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药物外渗发生率为2.5%,对照组患者的药物外渗发生率为12.5%,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7.5%,对照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72.5,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包括躯体动能评分、角色功能评分、情绪功能评分、认知功能评分以及社会功能评分,较护理前均有明显提高(P<0.05),但是相对来说试验组肿瘤患者改善效果更加理想(P<0.05)。这表明在肿瘤患者护理过程中采用循证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化疗药物外渗,明显降低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循证护理 肿瘤 药物外渗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CT与MRI诊断和鉴别颅内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8例颅内肿瘤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均以CT和MRI进行检查,观察两种诊断方法的影像表现,以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比CT与MRI诊断鉴别颅内肿瘤的检出率、准确率及诊断效能。结果58例患者中,幕上肿瘤37例,占63.79%,幕下肿瘤21例,占36.21%。CT定位诊断准确率为92.28%(57/58),MRI定位诊断准确率为100%(58/5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定性诊断准确率为77.59%(45/58),MRI定性诊断准确率为100%(58/5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与MRI均能较好地定位颅内肿瘤病灶,但MRI定性准确率更高,对肿瘤性质的鉴别优于CT,更具使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颅内肿瘤 CT MRI 诊断 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肿瘤患者PICC置管血栓形成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间138例肿瘤患者PICC置换的临床资料,分析和统计发生静脉血栓形成、相关因素、预防措施等。结果138例肿瘤患者PICC置换,随访中发现4例静脉血栓形成,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90%;经药物干预、护理干预处理后,3例患者保留PICC置管后缓解,1例将PICC置管拔除并放置滤网,经溶栓治疗、护理干预后好转。结论肿瘤疾病、高D-二聚体、化疗、置管类型是肿瘤患者PICC置管发生静脉血栓的重要相关因素,针对性药物处理、护理干预,有助于预防或缓解静脉血栓形成,值得临床选择。

  • 标签: 肿瘤患者 PICC置管 血栓形成 相关因素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治疗胃肠肿瘤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效果。方法回归性分析本院2018年收取的120例胃肠肿瘤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分别给予临床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和个性化因人而异的合适手术方案治疗,对比2组患者之间的手术效果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个性化适宜的手术方案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出现并发症的情况也是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针对临床中出现胃肠肿瘤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患者,给予个性化因人而异的适应手术方案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每个人的身体结构都是相同的,可肿瘤的大小却不相同,因此,不能够只选择单一化的手术形式。

  • 标签: 手术治疗 胃肠肿瘤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肿瘤内科中进行护理作业时,实现医护协同形式的查房在临床上的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4月到2017年3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8名肿瘤病人进行本次实验,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利用常规方法对对照组进行护理。而实验组实现医护协同形式的查房护理。结果实验组所有人员中对护理结果满意的人数占整组的97.73%,护理出现差错的人数占整组的2.27%,对照组所有人员中对护理结果满意的人数占整组的79.55%,护理出现差错的人数占整组的9.10%。两组数据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结论对照组人员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实验组低很多,实现医护协同形式的查房在临床上具有很大的临床意义,应该进行推广。

  • 标签: 医护协同查房 肿瘤内科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肿瘤患者放疗后睡眠障碍的护理干预效果研究。方法本文选取60例肿瘤患者,随机划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方式,对比两组的睡眠质量评分大小结果。结果护理组在出院后的日间活动、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质量、睡眠障碍以及安眠药服用情况七项指标大小分别是(0.86±0.17)分、(1.10±0.13)分、(0.49±0.17)分、(1.19±0.07)分、(1.28±1.00)分、(1.19±0.51)分以及(1.09±0.25)分,和对照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肿瘤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方式后,可以改善患者的睡眠状况,缩短入睡时间,消除睡眠障碍,提升睡眠质量。

  • 标签: 肿瘤 放疗 睡眠障碍 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彩超在乳腺肿瘤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自2016年1月~12月收治的200例乳腺肿瘤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使用频率为5~10MHz的高频探头的彩超诊断仪器进行乳腺全面检查。所有患者通过观察血流、血流峰值、血管流速、频谱形态、动力学参数以及阻力指数,对其进行综合性的诊断分析和鉴别诊断。结果我院所收治的200例乳腺肿瘤患者当中,良性肿瘤136例,占总体的68%,恶性肿瘤64例,占总体的32%,其中,被误诊为恶性肿瘤的良性肿瘤患者10例。占总体的0.05%。结论运用彩超设备对乳腺肿瘤患者通过观察血流、血流峰值、血管流速、频谱形态、动力学参数以及阻力指数,以及二维声像图的变化指标,能够为乳腺肿瘤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准确有效的科学依据,临床上具有推广使用价值,需要临床医师引起高度的重视。

  • 标签: 彩超 乳腺肿瘤 应用价值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脊柱肿瘤病人中的作用。方法将78例脊柱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健康教育组2组。常规组采取传统的治疗方式以及常规的健康指导;健康护理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结果两组患者在出院后1个月、3个月用药依从性、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方面,健康教育组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脊柱肿瘤的病人采用健康教育路径,可有效提高健康教育质量,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识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从而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临床治疗以及创建优质护理服务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健康教育 脊柱肿瘤 临床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卵巢肿瘤术中冰冻切片的病理诊断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卵巢肿瘤患者,共计60例,2016年2月~2017年2月是收治时间阶段,对60例卵巢肿瘤患者均予以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病理检查、术后石蜡切片病理检查,以此观察患者的诊断具体情况。结果60例卵巢肿瘤患者术中冰冻切片的病理诊断,确诊率达到95.00%(57例);良性肿瘤确诊率、恶性肿瘤确诊率和交界性肿瘤确诊率均较高,发生误诊情况的概率较低;术中给予快速冰冻切片予以卵巢肿瘤手术治疗,死亡患者1例,死亡率为1.67%。结论卵巢肿瘤术中冰冻切片的病理诊断的应用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诊断精确率和较低的误诊率。

  • 标签: 卵巢肿瘤 术中冰冻切片 病理诊断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彩超在乳腺肿瘤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体会。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自2016年1月~12月收治的200例乳腺肿瘤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使用频率为5~10MHz的高频探头的彩超诊断仪器进行乳腺全面检查。所有患者通过观察血流、血流峰值、血管流速、频谱形态、动力学参数以及阻力指数,对其进行综合性的诊断分析和鉴别诊断。结果我院所收治的200例乳腺肿瘤患者当中,良性肿瘤136例,占总体的68%,恶性肿瘤64例,占总体的32%,其中,被误诊为恶性肿瘤的良性肿瘤患者10例。占总体的0.05%。结论运用彩超设备对乳腺肿瘤患者通过观察血流、血流峰值、血管流速、频谱形态、动力学参数以及阻力指数,以及二维声像图的变化指标,能够为乳腺肿瘤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准确有效的科学依据,临床上具有推广使用价值,需要临床医师引起高度的重视。

  • 标签: 彩超 乳腺肿瘤 应用价值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诊断在乳腺肿瘤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外科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63例乳腺肿瘤疾病患者,经超声诊断诊断后,采用病理学确诊,分析超声诊断诊断准确率,探讨其临床价值。结果经超声诊断监测,误诊率为4.8%,确诊率为95.2%;超声诊断确诊良恶性诊断率为95%;乳腺癌漏诊率为5%;超声诊断与病理学确诊率,相比,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患者通过超声诊断检测,乳腺癌血流信号及良性肿瘤血流信号差异对比,(P<0.05)。20例乳腺癌患者,钙化灶占60%,43例良性肿块患者,钙化灶占7.0%;两种病情钙化灶发生率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乳腺肿瘤疾病中采用超声诊断,有较高准确率,可有效诊断乳腺疾病,临床价值高,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超声诊断 乳腺肿瘤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肿瘤患者实施营养干预后,对患者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从2016年5月到2018年5月我院肿瘤科收治的100例肿瘤患者中按入院编号随机选取50例设为观察组,在化疗治疗前采用营养干预,将另外5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化疗常规护理。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化疗6个周期后QLQ-C30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患者化疗前营养不良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营养不良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营养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营养不良状况,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可在肿瘤患者治疗中推广运用。

  • 标签: 肿瘤 营养干预 营养状况 生恶性这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妇产科医生使用超声检查提高对卵巢肿瘤的诊断的价值,为临床防治提供诊断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8年8月来我院检查及去上级医院诊治随访到的30例患者,这些患者均由妇产科医生亲自使用超声仪器进行检查,通过卵巢肿瘤的各种超声图像进行疾病诊断。结果经我院检查及去上级医院诊治随访到的30例患者中,诊断为卵巢功能性囊肿15例,巧克力囊肿10例,成熟性畸胎瘤1例,多囊性卵巢卵巢囊3例,腺瘤1例。诊断准确共30例,与临床诊断相符。结论妇产科医生运用自身的理论知识及丰富的临床经验通过超声检查得到的各种卵巢肿瘤的超声图像进行诊断,诊断的准确率大幅提高。

  • 标签: 妇产科医生 超声检查 卵巢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本次实验对护理干预在肿瘤患者生存质量方面的影响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肿瘤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个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患者,对于实验组患者,除了给予临床护理常规相关的护理措施外,还给予相关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的60例患者只给临床常规护理,6个月后对两个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估分析,根据患者的生存质量评估量表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无差异。结果经过对患者生存质量量表进行数据分析发现,两组患者在生存质量方面的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说明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是有影响的。结论对于肿瘤患者而言,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积极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肿瘤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广泛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肿瘤患者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整形外科手术治疗面部皮肤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面部皮肤肿瘤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常规组与整形组各30例,常规组运用常规外科手术治疗,整形组运用整形外科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常规组的I期愈合率与复发率分别为96.7%、3.3%,整形组分别为100.0%、3.3%,对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疤痕情况,整形组的色泽、厚度、柔软度、疤痕形成、总评分都低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常规组的容貌外观满意度为80.0%,整形组为96.7%,整形组高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整形外科手术治疗面部皮肤肿瘤的临床效果满意,可明显改善疤痕情况,进而提升患者对容貌外观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行。

  • 标签: 整形外科手术 治疗 面部皮肤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研究腹腔镜技术治疗泌尿系统肿瘤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泌尿系统肿瘤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开放式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腹腔镜技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手术各项指标。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59%和79%,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手术用时、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手术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相比传统开放式手术治疗,腹腔镜技术治疗泌尿系统肿瘤效果更显著,并有效缩短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也明显减少,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腹腔镜技术 开放式手术 泌尿系统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