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搬移治疗骨缺损术后护理方法。方法对51例骨搬移的患者做好术前评估及心理护理;术后控制好骨搬移的速度,加强功能锻炼,预防并发症。结果51例骨搬移均未出现并发症,恢复良好。结论通过严格执行骨搬移的速度,使骨缺损的患者患肢愈后良好,达到延长的标准。

  • 标签: 骨缺损 骨搬移 术后护理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2-0056-02
  • 简介:面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要求功能和形态兼顾,而且是整形外科最常见的疾患,常用的修复方法有皮片移植、岛状或游离皮瓣移植和局部皮瓣修复等。修复面部软组织缺损也是整形外科医师最基本的技能,指导病人进行术后康复是整形外科护理最常见的工作。现就我科2001年-2005年治疗的面部软组织缺损术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面部软组织缺损 修复术后 外科护理 整形外科医师 游离皮瓣移植 皮片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房屋隔缺损封堵术病人严密观察并总结护理对策。方法对房屋隔缺损封堵术10例患者进行随访观察记录,患者术后3个月内病情恢复,健康教育指导,如有并发症,一经发现,立即采取对症治疗及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10例患者因治疗术后护理到位,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房间隔缺损封封术后,由于患者肢体制动时间、卧床时间表均较长,容易使患者产生不会舒适感,有些病人主诉心脏出现异物感,多见于成年女性患者,护理人员应加强与其沟通,做好术后护理及健康教育,缓解病人的紧张心理,有利于患者的早上康复。

  • 标签: 房间隔缺损封堵术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面部软组织缺损修复术后的护理是面部整形手术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正确的护理可以促进伤口愈合,减少并发症,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将就面部软组织缺损修复术后的护理进行深入探讨,包括伤口清洁、敷料更换、药物使用、饮食调整以及定期复诊等方面。

  • 标签: 面部软组织 缺损修复术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肿瘤术后乳房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研究分析相关文献,进而对乳腺肿瘤术后乳房缺损的修复方法以及其优缺点就行分析。结果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乳房缺损的修复方法可以有效安全的治愈患者乳房上的缺损。结论乳腺肿瘤术后乳房缺损的修复方法众多,各有优缺点。

  • 标签: 乳腺肿瘤 乳房缺损 修复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先天性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septaldefect,VSD)系胚胎期室间隔发育不全而形成的单个或多个缺损,由此产生左、右两心室的异常交通。讨论室间隔缺损患者外科手术后护理。方法配合手术治疗对患者进行术后护理。结论术后监测心律、心率及预防发生肺高压危象是护理工作的重点。密切观察病人心律、心率的变化。定期或连续描记心电图。维护左心功能VSD修补术后,左向右分流消除,左心血容量增大,因此,左心功能的维护尤为重要。

  • 标签: 室间隔缺损 外科手术后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舌癌根治术后缺损修复病人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舌癌根治术后缺损修复病人的护理要点。[结果]26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除3例发生并发症经及时处理痊愈外,其余均临床康复出院。[结论]良好的术前术后护理及出院前指导,是保证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基础,也是提高病人生存质量的关键。

  • 标签: 舌肿瘤 舌癌根治术 舌缺损修复 护理
  • 简介:摘要颅骨缺损由颅脑开放性损伤或手术去骨瓣引起,对患者生理、心理及运动、日常生活均产生不利影响,应早期行手术修补颅骨。手术方式、材料均得到令人满意的改善,但并发症仍时有发生。如何预防并发症,减轻病人痛苦,已成为当前颅骨修补术的重要问题。本文介绍本院颅骨修补术后病人常见的并发症及相关处理方式,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

  • 标签: 颅骨缺损 修补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皮肤缺损的效果及护理。方法从2010年至今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的50例皮肤损伤患者术后观察及护理效果。结果50例患者皮肤缺损创面经一次或多次清创负压封闭引流+中药熏洗+植皮术后缺损创面愈合良好。结论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皮肤缺损创面可减少换药次数,减轻疼痛,患者安全,疗效满意。术后加强封闭或负压引流进行局部观察及正确处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 皮肤缺损术后护理
  • 简介:我院于2003年6月收治1例左手因梳棉机绞伤患者,食指Ⅳ°缺损,拇、环指指腹缺损,中指掌侧皮肤缺损,利用四块游离组织一期修复获得成功,现将其术后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标签: 游离组织 手术修复 手指缺损 护理措施 手术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软组织缺损修复的情况。方法收集我院口腔颌面外科2013年1月-2016年12月颌面部肿瘤术后软组织缺损修复患者的临床资料(40例),进行分析。结果修复术式中,颈阔肌瓣修复术采用最多,共17例;前臂皮瓣修复术采用最少,仅1例。术后38例皮瓣一期愈合,2例二期愈合,受区外形及功能均恢复良好。结论组织瓣移植是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修复的重要手段,对患者的外形及功能恢复意义重大。

  • 标签: 口腔颌面部肿瘤 软组织缺损 皮瓣移植修复术
  • 简介:室间隔缺损(室缺)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之一。较大的缺损在婴幼儿期手术,可避免形成严重肺动脉高压,造成右向左分流而失去手术时机。本文总结463例3岁以内婴幼儿室缺术后护理的体会。1临床资料自1990年1月至1999年6月,我科对463例婴幼儿在全麻体外循环下实施心内直视室缺修补术,其中男262例,女201例,年龄2个月~3岁,平均2.2岁,体重4~25kg。单纯室缺

  • 标签: 例婴幼儿 婴幼儿室间隔 室间隔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搬运技术治疗下肢大段骨缺损术后护理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08—2015-08采用骨搬运技术治疗的下肢大段骨缺损59例临床资料,总结术后护理经验。结果59例均获得平均25(13~48)个月随访。未出现再次骨折、神经血管损伤患者。出现膝关节受限23例,踝关节受限22例,断端不愈合11例,对线不良8例,皮肤软组织嵌顿7例,钉道感染7例,疼痛难以耐受4例,固定钉松动3例,成骨不良2例。并发症经过手术调整和积极护理均得到对症治疗,未出现不良反应和严重后果。结论骨搬运技术是治疗下肢大段骨缺损的有效方法,但术后护理也较复杂。术前积极宣教,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术后加强与患者的沟通,预防并发症发生。如出现并发症,积极护理。而骨搬运患者出院后患者及其家属较高的依从性是手术效果达到预期目标的保证。

  • 标签: 下肢 大段骨缺损 骨搬运技术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报道了53例口腔癌根治术后组织缺损修复术围术期护理情况.认为术前心理护理、适应术后变化的训练和术后游离皮瓣监护、负压引流护理等对协助该项手术成功起重要作用,强调消除一切潜在的不利于皮瓣成活的因素是护理的中心工作.

  • 标签: 口腔癌 根治术 组织缺损 修复 护理 围术期
  • 简介:室间隔缺损(VSD)是最常见的一种先天性心脏畸形,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20%~30%。在VSD的介入治疗史上相继出现了Rashkind、Clamshell、CardioSEAL、Sideris等封堵器。2001年12月长海医院在国内外率先应用上海形状记忆合金公司生产的国产对称型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治疗膜周部VSD。2002年国外报道应用Amplatzer偏心型的膜周部VSD封堵器治疗偏心型VSD。自此镍钛合金封堵器以其适应证广、操作简单等优点,大大推动了VSD介入治疗的发展。

  • 标签: 膜周部室间隔缺损 介入术后 传导阻滞 膜周部VSD AMPLATZER 封堵器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单纯室间隔缺损患者实施术后呼吸道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48例单纯室间隔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术后呼吸道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及气管插管时间、住院时间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气管插管时间和住院时间上均少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并发症概率为8.33%,对照组并发症发生概率为25%,两组患者在并发症的比较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单纯室间隔缺损患者实施手术后呼吸道护理,有利于手术的恢复和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单纯室间隔缺损 外科手术 呼吸道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室间隔缺损(VSD)介入封堵术(TCO)后发生传导阻滞的特点及转归。方法选择在我院施行VSD者TCO患者45例,术中2例、术后11例出现传导阻滞,动态观察患者术前心电图及术后出现传导阻滞的时间、类型及转归,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传导阻滞手术前后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6个月的发生率与术前无差异(P〉0.05)。其中2例术中反复出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CAVB),被迫中止手术;术后11例发生传导阻滞,其中一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二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三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RBBB)3例、CRBBB并左前分支阻滞(CLAFB)2例、不完全性RBBB及LAFB各1例。除1例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及1例CRBBB未恢复外,其余均在14d内恢复,结论传导阻滞是VSD者TCO常见并发症,多数可恢复正常。故VSD者TCO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近期疗效肯定,中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

  • 标签: 室间隔缺损 介入封堵术 传导阻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上颌窦内提升术后种植体植入存留情况以及种植体周围骨量变化情况,为临床应用该技术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择我科行种植修复患者110例,根据是否行上颌窦提升分为2组。试验组采用上颌窦内提升方式进行上颌窦提升并植入Bio-Oss骨粉,同期进行种植体植入。对照组采用常规操作植入种植体。所有入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进行全口曲面断层检查,牙周探诊深度检查(probingpocketdepth,PPD)、探诊出血指数(bleedingonprobing,BOP)、菌斑指数(plaqueindex,PI)检查,种植体存留情况,种植体根方至窦底实际骨高度(actualbonehight,ABH)。应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55例,植入76颗种植体;对照组55例,植入70颗种植体。2组修复后复查,种植体脱落率、PPD深度、BOP指数、PI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ABH术后即刻与术后36个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颌窦内提升技术为种植体植入骨量不足的患者提供了良好的治疗方案,且能保证种植体较高的存留率,以及良好的植体周围健康。

  • 标签: 上颌窦内提升术 种植牙 存留率 植体周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