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的加剧,消化内科疾病也日趋复杂多变,进行准确诊断的难度也日益提高,一般需要借助其他检测设备来进行辅助诊断。本文对消化内科常见疾病进行了简单的探讨,对临床治疗的新进展进行了研究分析。

  • 标签: 消化内科 疾病治疗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甲状腺良性疾病的病理确诊情况予以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病理检查结果。结果40例患者中2例经病理确诊为甲状腺癌,38例经病理诊断确诊为甲状腺良性疾病,包括单纯性甲状腺瘤肿、甲状腺炎、结节性甲状腺肿几种类型。40例患者的治疗方法包括甲状腺切除+局部淋巴结清扫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腺叶切除+峡部切除、甲状腺局部切除等。结论病理检查是非常重要的甲状腺良性疾病确诊手段。

  • 标签: 甲状腺良性疾病 病理确诊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环孢素治疗风湿免疫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风湿免疫疾病患者2015年10月到2017年1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随机纳入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以甲氨蝶呤作为对照组治疗药物,以甲氨蝶呤与环孢素作为试验组治疗药物。比较两组症状改善情况,并比较两组治疗后各项指标。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症状较对照组更轻,数据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治疗后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环孢素治疗风湿免疫疾病效果较好,能有效促使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临床价值较高。

  • 标签: 环孢素 风湿免疫疾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缩血管药物在产科麻醉中的研究进展。方法针对孕产妇低血压的出现原因与缩血管药物的应用方式展开论述。结果蛛网膜下腔麻醉很容易让产妇出现低血压,而缩血管药物是缓解低血压的可靠方法。结论将缩血管药物应用于产科麻醉中,应将循证证据作为应用基础,保证合理、安全用药,为母婴的身心健康提供保障。

  • 标签: 缩血管药物 产科 麻醉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肌内血管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3月收治的15例手术及病理确诊为肌内血管瘤的患者,将病理结果与超声诊断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在这15例病例中,8例超声诊断为肌内血管瘤与病理诊断相符,其中2例超声误诊为淋巴瘤,5例误诊为脂肪瘤,误诊率达46.7%。结论肌内血管瘤超声检查中易被误诊,总结肌内血管瘤在超声检查中的特殊声像图,同时结合CT、MRI等其他辅助检查,分析病史和临床表现,能提高超声对肌内血管瘤的诊断水平,对临床治疗有指导价值。

  • 标签: 超声 肌内血管瘤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管外科介入术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出我院2016年7月到2017年7月收治的72例血管外科介入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实施循证护理,分析其护理效果。结果患者的手术时间为(73.5±6.8)min,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51例术后未留置溶栓导管,3d出院,21例术后留置溶栓导管,7d出院;护理满意度高达95.8%。结论血管外科介入术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满意,并发症发生率低,护理满意度高,值得推行。

  • 标签: 血管外科 介入术 循证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观察小脑血管母细胞瘤应用CT与MR影像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确诊为小脑血管母细胞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具有完整的CT与MR影像资料,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对两种检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进行比较。结果MR的准确性97.50%、灵敏度95.00%均高于CT,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意义,P<0.05。MR特异性66.67%高于CT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T与MR在小脑血管细胞瘤诊断中均具有一定的诊断应用价值,但相比之下MR检查诊断的灵敏度高、漏诊率相对较低,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准确的影像学依据。

  • 标签: 小脑血管母细胞瘤 CT MR 影像诊断
  • 简介:目的:分析脊髓动静脉性血管病变的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脊髓动静脉性血管病变患者的资料.结果:66例脊髓动静脉性血管病变中,脊髓动静脉畸形36例,硬脊膜动静脉瘘21例,髓周动静脉瘘9例.经磁共振成像检查后仍有44例次发生过误诊或诊断混淆,其中曾被误诊过的疾病主要有椎管内肿瘤19例,脊髓积水症6例,椎间盘突出5例,急性脊髓炎5例,另有4例硬脊膜动静脉瘘和3例髓周动静脉瘘被误诊为脊髓动静脉畸形.结论:诊断脊髓动静脉性血管病变时,需注意与上述疾病鉴别;行磁共振成像检查,发现血管流空影和作脊髓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是正确诊断的关键.

  • 标签: 脊髓动静脉畸形 硬脊膜动静脉瘘 髓周动静脉瘘 误诊 脊髓髓内肿瘤 脊髓积水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脑血管病人偏瘫的康复护理方法以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从2013年4月到2014年7月所收治的85例脑血管偏瘫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给予康复护理,对其临床护理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本组的85例脑血管偏瘫患者中,通过给予患者康复护理,其中显效患者37例,所占的比例是43.5%,有效患者31例,所占的比例是36.5%,无效的患者17例,所占的比例是20%,总有效率是80%。结论对脑血管偏瘫患者给予康复护理,可以有效促使患者语言功能和肢体功能的恢复,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脑血管 偏瘫 康复护理
  • 简介:荧光素钠用于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是当代眼科诊断眼科疾病常用的、重要的检查方法之一。此项检查能直接反映活体视网膜大血管至毛细血管水平的生理与病理情况,对眼底病变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选择、预后的推断、指导光凝治疗及预测视力等方面均有很大的帮助。现将我院2004—01/2008—06以来所做的2620例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出现的9例不良反应报告如下。

  • 标签: 荧光素血管造影术 人类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脑动脉瘤采取血管内栓塞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案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实施血管内栓塞术治疗的136例脑动脉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围手术期护理,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高于对照组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动脉瘤采取血管内栓塞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案可提高治疗有效率,促进患者恢复,患者满意度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管性痴呆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的效果及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124例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回顾。临床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其中62例患者(对照组),余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治疗,所有患者均接受为期3个月治疗。依据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对照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内皮素-1(ET-1)与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7.1%明显高于对照组71.0%(X2=9.107,P<0.05)。观察组治疗后ET-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NO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4.516,t=3.874,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应用瑞舒伐他汀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确切,瑞舒伐他汀的配合应用对患者的认知功能与血管内皮功能起到良好改善作用,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瑞舒伐他汀 血管性痴呆 血管内皮功能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取地奥心血康+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进行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9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对比分析,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联合组和单一组,各组患者分别为45例。单一组仅采取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进行治疗,联合组则在单一组的前提下联合地奥心血康胶囊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单一组和联合组的治疗效果以及临床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联合组的治疗有效率41例(91.11%)显著高于单一组32例(71.11%),联合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以及硝酸甘油用量等指标均显著低于单一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取地奥心血康+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进行联合治疗,能够降低患者心绞痛的发作次数以及持续时间,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地奥心血康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疾病术中冰冻及石蜡病理诊断的价值。方法我院于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了76名甲状腺疾病患者,所有甲状腺疾病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在手术治疗过程中分别对76例甲状腺疾病患者实施石蜡切片病理检查(A组)及甲状腺冰冻切片(B组)病理检查,对比两组的诊断结果之间的差异。结果两组诊断方式之间对比的诊断时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但两组诊断方式的检出率及误诊率不存在差异(P>0.05),统计学无意义。结论在为甲状腺疾病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过程中给予术中冰冻诊断的价值较高,能明显缩短诊断需要的时间,为手术提供参考,但一旦诊断存在疑问现象应等待石蜡切片检查结果确定后再实施治疗,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

  • 标签: 甲状腺疾病 术中冰冻 石蜡病理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在肝胆疾病治疗中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3月收治的肝胆疾病患者80例,患者均手术前经超声检查,手术治疗取病理组织再次确诊,超声诊断和手术病理结果,评价超声诊断临床价值。结果术后病理共检查80例肝胆疾病患者,超声诊断结果原发性肝癌10例,检查后符合10例,符合率100%;脂肪肝20例,检查后符合20例,符合率100%;肝囊肿30例,检查后符合28例,符合率93.33%;肝血管瘤10例,检查后符合10例,符合率100%;胆囊结石10例,检查后符合9例,符合率100%。结论超声诊断对于肝胆疾病诊断具有较高灵敏度、特异度,值得临床上采纳使用。

  • 标签: 肝胆疾病 超声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妊娠合并精神科疾病产妇剖宫产的麻醉管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大庆市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37例妊娠合并精神科疾病产妇的临床资料,所有产妇均实施剖宫产手术,根据产妇配合程度的差异选择不同的手术麻醉方式,统计所有产妇的手术情况及新生儿的Apgar评分。结果所有产妇均顺利完成剖宫产手术,且术后意识清醒。所有新生儿的Apgar评分均在7~10分,身体状况、呼吸功能均为正常。结论麻醉前需要做好术前评估和充分的术前准备。麻醉过程中,需要根据妊娠合并精神科疾病产妇的实际情况确定麻醉方法,若产妇配合度较高,则可选择无椎管内麻醉或腰硬联合麻醉,若产妇配合度低,则可选择全身麻醉。

  • 标签: 精神科疾病产妇 剖宫产 麻醉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甲状腺疾病的B超临床诊断。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7年8月医院收治的甲状腺疾病患者64例,均采用B超检查。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以临床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甲状腺疾病B超诊断准确率。结果所选64例患者中,甲亢诊断准确率为87.50%,甲减诊断准确率为87.50%,结甲诊断准确率为75.00%,腺病诊断准确率为100.00%,甲状腺癌诊断准确率为100.00%,综合准确率为87.50%。结论在甲状腺疾病的临床诊断当中,采用B超检查可取得较好的诊断准确率,特别是对于甲状腺占位性、实质性、局限性的病变较有优势,在触诊中对于怀疑存在实质性病变,可利用B超进行排除检查,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甲状腺疾病 B超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简称慢阻肺。是以气流阻力增大及肺弹性回缩力降低所引起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确切的病因还不清楚,但认为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是导致COPD最常见的疾病。由于慢性阻塞肺疾病(COPD)是一个不可逆的病理生理过程,且往往到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至今尚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临床治疗的手段只有感染、扩张支气管以维持正常通气/灌流改善低氧血症、对部分合并肺大泡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进行叶切除等,因此康复治疗就成为治疗COPD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 康复治疗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疾病编码的规范应用对DRGs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的3000例出院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与B组,每组1500例,对A组患者给予常规管理,对B组患者给予疾病编码统一规范管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疾病诊断中误差事件的发生率、疾病管理优良率以及工作人员对管理过程的满意度。结果B组误差事件发生率为5.93%,明显低于A组误差事件发生率的25.20%;A组疾病管理优良率为74.33%,低于B组疾病管理优良率的92.00%;A组工作人员满意度为76.47%,低于B组工作人员满意度的94.73%,P<0.05,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医院进行疾病诊断分组的过程中,通过实施疾病编码统一规范管理模式,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疾病编码 规范应用 DRGs 影响效果
  • 简介:摘要从古至今肺结核是一种具高传染性的顽疾,给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危害,一直受到医学界的高度关注。结核病的特点是发展很快,诊断难度高,传统诊疗技术无法满足要求,因此先进的诊疗技术一直是研究重点。临床上利用影像学来诊断肺结核越来越广泛。本文探讨了肺结核疾病诊断的影像学研究进展,希望能对相关研究者有所帮助。

  • 标签: 肺结核疾病 影像学 诊断 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