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叶酸、VitB12对有心血病史的老年患者吸入N2O导致的术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影响。方法232例ASAII-III级、有心血病史的老年患者,EF≥50%,麻醉前根据治疗组患者情况11配对相似对照组,麻醉后第2日,治疗组均予口服FA3次/天,VitB12500ug肌注,隔日1次,共4周;对照组则口服安慰剂及肌注等容生理盐水。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及心血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N2O干预前与干预后血浆半胱氨酸比较明显升高,且有统计学差异;叶酸、VitB12干预前后的血浆半胱氨酸比较明显降低;对照组在治疗期间的心血疾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组。结论叶酸及VitB12明显改善N2O导致的急性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并减少期间的心血疾病的发病风险。

  • 标签: 一氧化二氮 半胱氨酸 维生素 老年 心血管疾病 全麻
  • 简介:由全军心血内科专业委员会主办、沈阳军区总医院全军心血病研究所承办、东北多家医院协办的“2010东北心血病论坛暨第12届沈阳复杂危重及先天性心脏病诊治进展研讨会”将于2010年4月23-25日在沈阳市召开。会议将邀请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的著名心血病专家,

  • 标签: 沈阳军区总医院 心血管病专家 先天性心脏病 东北 会议 诊治
  • 简介:目的探讨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比值(MHR)与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院内主要不良心血事件(MACE)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入选2015年10月~2016年6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CCU病房行急诊PCI的286例STEMI患者,其中男性193例,女性93例,年龄40~80岁。根据住院1周内是否发生MACE将患者分为MACE组(131例)和非MACE组(155例)。由心血介入医师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行PCI。入院时测定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反应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MHR、左室射血分数等。结果与非MACE组比较,MACE组左室射血分数降低,CK-MB和MHR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反应蛋白(OR=1.009,95%CI:1.001~1.016)、左室射血分数(OR=0.934,95%CI:0.905~0.963)、CK-MB(OR=1.003,95%CI:1.001~1.004)是STEMI患者院内发生MACE的影响因素。MHR升高是STEMI患者院内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结论MHR与行急诊PCI的STEMI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事件有关,MHR越大,主要不良心血事件发生的风险越高。

  • 标签: 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比值 STEMI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 简介:目的探讨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对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心血事件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干部病房住院的老年冠心病患者326例,其中确诊为冠心病未发生心血事件患者188例作为对照组,确诊为稳定性冠心病并发心血事件患者138例作为观察组。比较Lp-PLA2水平对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心血事件相关性。结果观察组Lp-PLA2、肌酐、TG及L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76.80±39.40)μg/Lvs(220.20±27.50)μg/L,P=0.000;(71.28±18.04)μmol/Lvs(58.91±10.63)μmol/L,P=0.003;(1.82±1.22)mmol/Lvs(1.31±0.59)mmol/L,P=0.008;(2.63±0.94)mmol/Lvs(2.25±0.74)mmol/L,P=0.043]。观察组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29.7%vs24.5%,P=0.009;58.0%vs18.1%,P=0.031;22.5%vs10.6%,P=0.015)。多元logistic相关分析显示,Lp-PLA2水平是影响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心血事件的独立影响因素(OR=3.012,95%CI:1.203~7.511,P=0.018)。结论Lp-PLA2水平对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心血事件的发生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降低Lp-PLA2水平能够有效缓解病情。

  • 标签: 脂蛋白类 磷脂酶A2 冠心病 糖尿病 高血压 高脂血症
  • 简介:目的观察负荷量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angina,UA)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治疗后近期心肌损伤、心肌灌注和心血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1月至2011年10月在江门市五邑中医院行PCI治疗的UA患者56例,按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在术前7d给予负荷量阿托伐他汀40mg/d,术后两组均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d治疗。分别于术前,术后24h、3d检测血清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MBisoenzymeofcreatinekinase,CK-MB)、血肌钙蛋白(troponinI,TnI)、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浓度;术前、术后即刻评估TMI心肌灌注分级(TMImyocardialperfusion,TMP)情况,并记录术后随访3个月的主要心血事件。结果两组术后24h血CK-MB、TnI浓度明显升高,术后3d较前有所下降;治疗组血清CK-MB、TnI浓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7,P=0.046);两组术后NO水平明显升高,以治疗组升高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PCI治疗前、后治疗组TMP0/1级的发生率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7,P=0.019);术后随访3个月,治疗组心血事件发生率10.7%低于对照组21.4%,治疗组整体发生主要心血事件的病情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治疗前给予负荷量阿托伐他汀能改善UA患者术后心肌血流灌注,减少心肌损伤,可能降低术后3个月内心血事件发生率及减轻病情严重程度,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不稳定型心绞痛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心肌损伤 阿托伐他汀
  • 简介:活脑灵(Fonzylan)为近年治疗脑血管疾病血管舒张药,化学名丁咯地尔(Beuflomedil),其盐酸盐供药用.我科1996年10月至1997年5月,应用活脑灵治疗41例老年缺血性脑血脑疾病病人,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活脑灵 老年人 脑血管疾病 疗效 副作用
  • 简介:3D打印技术被制造业誉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在21世纪已经在许多领域都展现了巨大的价值和潜力,在医学领域如骨科、口腔科、整形外科、神经外科等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3D打印的开展应用也为血管疾病的诊治提供了新的方法,本文综述介绍3D打印技术在血管疾病诊治中的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 标签: 打印技术 疾病诊治 血管疾病 应用 医学领域 整形外科
  • 简介:目的:对奥美拉唑治疗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100例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法莫替丁制剂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使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患者为60%,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在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不仅有效提高于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而且用药极为简单,止血迅速,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且用药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大范围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奥美拉唑 治疗 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 疗效
  • 简介:根据2011年在欧洲高血压学会(ESH)举行的欧洲高血压会议上的一项荟萃分析显示,“测量高血压病人的左右臂的血压读数显著不同的情况很常见,这能够预示患者的血管疾病及死亡危险的增加”。这项荟萃分析“发现两上臂收缩压的差异在10至15毫米汞柱之间的各种原因引起的死亡率有显著的差异。”研究人员还发现“上臂收缩压之间的差异在10毫米汞柱以上的患者其心血疾病死亡率比该值〈10毫米汞柱的患者的死亡率增加了一倍。”

  • 标签: 血管疾病 上肢血压 死亡危险 欧洲高血压学会 疾病死亡率 毫米汞柱
  • 简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是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但如果稿变发生在负责心肌灌注的小血管,上述方法是无能为力的。近年,血管新生疗法的出现,其作用机制不是解决血管的阻塞.而是利用血管生长因子刺激微小血管的新生,从而解决小血管病变的问题。目前用于治疗目的的血管生长因子主要有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多直接或用其他载体间接将基因注入缺血的局部。动物和临床实验已经显示血管生长因子可以促进微血管的增生.改善组织供血和改善器官的功能。

  • 标签: 血管生长因子 血管新生 冠心病
  • 简介:我国传统饮食讲究“五谷宜为养,失豆则不良”,意思是说五谷是有营养的,但没有豆子就会失去平衡。现代营养学也证明,每天坚持食用豆类食品,只要两周的时间,人体就可以减少脂肪含量,增加免疫力,降低患病的几率。

  • 标签: 现代营养学 豆浆 血管 健康 传统饮食 豆类食品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抵抗素、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于2013年11月~2014年11月就诊于我院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92例,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36例(TIA组),可逆性缺血性脑损害(RIBD)患者29例(RIBD组)和局限性脑梗塞(FCI)患者27例(FCI组),另选择健康志愿者7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比较各组血清抵抗素、ox-LDL和hsCRP水平。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抵抗素、ox-LDL和hsCRP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IA组,RIBD组和FCI组的血清抵抗素[(0.26±0.42)μg/L比(0.63±0.38)μg/L比(0.91±0.45)μg/L、(0.89±0.42)μg/L]、ox-LDL[(334.3±142.5)mg/L比(451.7±15.8)mg/L比(518.3±205.7)mg/L、(520.7±198.9)mg/L]和hsCRP[(5.8±4.9)mg/L比(8.7±7.6)mg/L比(13.5±9.1)mg/L、(13.6±7.4)mg/L]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1),且RIBD组和FCI组显著高于TIA组(P均〈0.01),RIBD组和FCI组间无显著差异(P均〉0.05)。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血清抵抗素、oxLDL和hsCRP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r=0.473~0.902,P均〈0.01)。结论:血清抵抗素、ox-LDL及hsCRP水平能够反映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病情严重程度,值得推广。

  • 标签: 抵抗素 脂蛋白类 LDL C反应蛋白质 脑血管障碍
  • 简介:目的研究β-纤维蛋白原-455G/A(βFg-455G/A)基因多态性对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发病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等方法,检测DNA样品的βFg-455G/A多态性,采用血浆自动检测系统测定Fg水平。结果病例组A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血浆F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病例组和对照组中,携带A基因者血浆Fg水平明显增高(P〈0.05)。结论βFg-455G/A等位基因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相关,A基因携带者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增高。提示βFg-455G/A可作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遗传易感标志之一用于易感人群的检测。

  • 标签: 纤维蛋白原 基因多态性 缺血性脑血管病
  • 简介:目的探讨CT血管成像(CTA)诊断颅内动脉成窗变异及合并其他血管异常。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_2014年1月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653例经头部CTA检查,并诊断为颅内动脉成窗的39例患者的影像资料,分析颅内动脉成窗的发生率、部位、形态及其他血管异常。结果(1)653例患者共检出39例(5.97%)41个成窗动脉,其中基底动脉成窗检出率3.37%(22个),椎动脉成窗检出率0.31%(2个),大脑前动脉成窗检出率1.22%(8个),前交通动脉成窗检出率0.61%(4个),大脑中动脉成窗检出率0.76%(5个)。后循环成窗以凸透镜型为主(66.67%,16/24),前循环成窗以裂隙型为主(76.47%,1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411,P〈0.05)。(2)39例中22例成窗患者合并其他血管异常,以单侧或双侧胚胎型大脑后动脉最多(10例),其次为颅内动脉瘤(5例)。5例动脉瘤部位均远离成窗部位,位于颈内动脉交通段3例、基底动脉顶端1例、双侧大脑中动脉M2段1例。结论CTA可以直观、清晰地显示颅内动脉成窗及合并其他血管异常,但血管成窗与血管异常之间无显著相关性。

  • 标签: 血管造影术 脑血管障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脑动脉成窗
  • 简介:目的探讨脊髓动静脉畸形(SAVMs)、脊髓海绵状血管瘤(CMs)患者畸形血管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其影响因素。方法SAVMs患者31例、CMs患者17例。取10例尸体解剖正常脊髓标本做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染色,观察VEGF的表达。结果正常脊髓组织血管未见VEGF阳性表达;SAVMs和CMs畸形血管壁VEGF阳性细胞分别为75.6%和53.3%。术前近期有出血者VEGF表达较未出血者增强,P〈0.05;术前行畸形血管团栓塞可造成VEGF表达增强。在SAVMs中,血管内膜与中膜YEGF表达较外膜明显,P〈0.05;类动脉和类静脉中均有VEGF表达,类动脉壁VEGF表达阳性细胞数多于类静脉。结论VEGF在SAVMs与CMs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出血和栓塞可以影响VEGF的表达。

  • 标签: 内皮生长因子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畸形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血管损伤小鼠血管重构的影响。方法在雄性C57BL/6小鼠股动脉外套上聚乙烯套管,制作成血管损伤模型。32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正常组)、假手术对照组(假手术组)、手术对照组(手术组)、阿托伐他汀低剂量干预组[低剂量组,2.5(mg/kg·d)],阿托伐他汀高剂量干预组[高剂量组,5(mg/kg·d)],每组64只,通过灌胃给药,分别于造模术后第7d、第14d处死小鼠。取小鼠股动脉标本,分别采用HE染色及NIH图像分析软件测量血管内膜及中膜面积,RT-PCR法检测NAD(P)H氧化酶系统主要亚单位p22phox,p47phox,rac-1mRNA表达水平,应用光泽精化学发光法测定股动脉O2-·的含量。各组随机抽取16只老鼠测造模前后血脂及肝功能。结果手术组及药物干预组均有血管内膜过度增生,正常组及假手术组未见新生内膜形成,造模术后14d阿托伐他汀两干预组股动脉内膜增厚速度显著减缓(P〈0.05)。术后14d两干预组,股动脉O2-·含量较手术组及术后7d时均显著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4d两干预组股动脉p22phox,p47phox,rac-1mRNA的相对表达量较手术组及术后7d时显著降低(P〈0.05)。各组实验前后血脂、肝功无明显差异(P〉0.05)。小鼠股动脉p47phox,p22phox,rac-1mRNA表达量与O2-·含量之间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07,0.918,0.920(P均〈0.05)。结论短期应用阿托伐他汀能通过抑制小鼠股动脉p22phox,p47phox,rac-1mRNA的表达,减轻损伤血管重构。

  • 标签: 阿托伐他汀 血管重构 血管损伤 NAD(P)H氧化酶系统 小鼠
  • 简介:本文简述地奥心血康的作用机理及其临术应用价值。自92年至今,它在心血疾病尤其冠心病治疗上具有疗效确切,价格低廉,副作用小等优点,受到患者的普遍好评。地奥心血康(DAXXK)胶囊是成都地奥制药集团有限公司的产品,为纯中药提取物制剂。其治疗冠心病的有效部分是8种甾体皂甙,具有活血化瘀,行气

  • 标签: 冠心病 地奥心血康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