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小脑角脑肿瘤围术期护理中融入ERAS理念的作用价值。方法:样本对象为70例需要在我科室接受手术的小脑角脑肿瘤患者,治疗时间为2021年2月至2023年1月,根据患者接受手术时间先后平均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围手术期接受一般性护理,观察组围手术期接受ERAS理念护理,对比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轻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8%,低于对照组的22.8%。结论:小脑角脑肿瘤围术期护理中融入ERAS理念可以提升手术效果,并降低术后并发症,更利于患者预后。

  • 标签: 桥小脑角脑肿瘤 围手术期护理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 护理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非式交叉吻合血管游离组织移植治疗小腿严重创伤后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2001年4月至2010年12月,回顾性分析对41例小腿严重创伤病人应用股前外侧皮瓣、背阔肌肌皮瓣移植或组合移植,皮瓣血管接或嵌入受损胫前或胫后血管的非式交叉吻合血管游离组织移植术覆盖创面,同时改善或重建伤肢远端血供的病人,进行有效的术前、术后护理。结果41例58块组织瓣52块皮瓣Ⅰ期成活,皮瓣坏死膝下及膝关节平面截肢各1例,皮瓣部分坏死VSD封闭引流换药肉芽生长后植皮3例。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高质量显微外科技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护士严谨的工作态度,严密监测,细致的心理护理,积极有效的各项护理措施是确保手术成功的重要条件。

  • 标签: 创伤和损伤 外科皮瓣 移植 护理 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对心肌及其相关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8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已接受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分析患者心肌厚度、心肌-壁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结果80例患者中,29例(69处)患者存在心肌-壁冠状动脉,纵深型心肌-壁冠状动脉平均厚度为(3.16±1.24)mm,舒张期壁冠状动脉管腔轻度狭窄15处,中度狭窄5处,收缩期轻度狭窄6处,中度狭窄10处,重度狭窄4处。结论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可准确测量出心肌厚度,通过重建技术可对其狭窄程度进行判断,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有效信息。

  • 标签: 心肌桥 冠状动脉病变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肾脏手术患者升侧卧位腰部皮肤压疮的护理对策及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肾脏手术患者中选取100例进行统计学数据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护理干预措施,50例)和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50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皮肤压疮率、护理满意总分分别为4.0%、(95.3±2.7)分,同对照组患者相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措施能很好的降低肾脏手术患者升侧卧位皮肤压疮发生率,并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

  • 标签: 肾脏手术患者 升桥侧卧位 皮肤压疮 护理干预 常规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骨接术(minimallyinvasivepercutaneousplateosteosynthesis,MIPPO)联合锁定加压钛板(lockingcompressionplate,LCP)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2004年6月~2006年3月采用MIPPO联合LCP治疗胫骨远端骨折16例,AO分:43A17例,43A35例,43B12例,43C32例。采用3种方法复位胫骨骨折后插入LCP,用锁定螺钉固定。结果16例随访5~20个月,平均11,5月。16例切口一期愈合,骨折无延迟愈合、畸形愈合、断钉、断板等并发症。术后X线检查4~12周(平均7.6周)骨痂形成并开始部分负重,8~20周骨性愈合(平均16周),此时开始完全负重。3例出现胫骨远端内植物局部不适。根据美国足踝骨科学会评分系统对踝关节功能评分,优14例(87.5%),良2例(12,5%)。结论MIPPO具有创伤小、固定牢靠、可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近期疗效满意,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胫骨远端骨折 微创经皮钢板骨桥接术 锁定加压钛板
  • 简介:摘要目的对北京东郊顺义密云通州区儿童常见过敏性疾病的过敏原构成进行调查分析。为综合预防,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运用MEDIWISS“敏筛”定量过敏原检测系统,对于就诊首儿李儿童医院的941例疑似过敏性疾病的儿童进行过敏原定量检测。结果941例疑似过敏性疾病儿童中,402例儿童血清特异性IgE抗体为阳性,阳性率42.7%阳性率最高的过敏原是吸入性过敏原屋尘螨241例(25.6%),霉菌类180例(19.1%),粉尘螨166例(17.6%)。食入性过敏原牛奶320例(34%),腰果234例(24.9),鸡蛋160例(17%)。经统计能确诊的过敏性疾病为湿疹136例,荨麻疹120例,过敏性胃肠炎33例,哮喘68例,哮喘加鼻炎35例,过敏性鼻炎120例,过敏性咳嗽60例,过敏性结膜炎38例。湿疹组,荨麻疹组,过敏性胃肠炎组≤3岁患病的人数分别占73.5%,50.8%,69.7%以食物过敏原阳性为主。湿疹组荨麻疹组最常见的过敏原是牛奶,腰果。屋尘螨,过敏性胃肠炎最常见的过敏原是鸡蛋,牛奶。哮喘组,哮喘加鼻炎组,过敏性鼻炎组均以4岁以上的儿童为主。以吸入性过敏原为主。哮喘组和哮喘加鼻炎组最常见的过敏原均是粉尘螨,屋尘螨。过敏性鼻炎组最常见的过敏原是霉菌类和牛奶。结论不同过敏性疾病患儿的年龄分布和过敏原种类不同。湿疹,荨麻疹,过敏性胃肠炎多见于婴幼儿,以食物过敏原为主。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鼻炎,哮喘,哮喘加鼻炎多见于年长儿。以吸入性过敏原为主

  • 标签: 过敏原 敏筛 过敏性疾病 儿童
  • 简介:背景:肩袖损伤是肩关节损伤最常见的类型,缝线技术使关节镜手术成为肩袖损伤的主要治疗方法,但术后愈合慢和再损伤的问题却一直困扰着临床医师。目的:对比关节镜下双滑轮无结缝线技术与传统缝线技术治疗肩关节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需关节镜手术治疗的肩袖损伤患者9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7例。实验组应用双滑轮无结缝线技术,对照组应用传统缝线技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前一般资料,以VAS评分、肩关节Constant评分、ASES评分、UCLA评分、肩关节前屈活动度、体侧外旋活动度和术后再损伤率为评估指标评价两种技术的治疗效果并进行组间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的VAS评分、肩关节Constant评分、ASES评分、UCLA评分、肩关节前屈角度、体侧外旋角度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12个月的VAS评分、肩关节Constant评分、ASES评分、UCLA评分、肩关节前屈角度、体侧外旋角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术后12个月的再损伤率(0%)低于对照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结论:与传统缝线技术相比,关节镜下双滑轮无结缝线技术能减少再损伤率,为临床治疗肩袖损伤提供了新的选择。

  • 标签: 肩袖损伤 关节镜 外科手术 微创性
  • 简介:目的观察经皮钢板内固定、接钢板技术联合治疗股骨中下段骨干骨折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到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56例股骨中下段骨干骨折的患者,使用单盲法和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患者,研究组给予皮钢板内固定联合接钢板技术,对照组给予传统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痊愈率、二次手术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痊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对比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二次手术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低,对比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钢板内固定联合接钢板技术治疗股骨中下段骨干骨折是一个有效地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皮钢板内固定 桥接钢板技术 骨干骨折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手足口病疫情在苏州市吴中区长街道人群中的发病情况和分布特征。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上下载2016年 1 月至2021 年 12 月苏州吴中区长街道辖区内手足口病病例,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2016至2021年辖区内累积报告手足口病1391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95.00/10万,其中重症病例2例,重症报告占比为0.14%。没有出现死亡病例;手足口病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大高峰出现在5到7月 (698例,占50.18%);次高峰出现在8到11月(452例,占比为32.49%);手足口病的发病主要以家庭散居儿童和托幼所托的孩子居多,另外,从教育系统获取2019年至2021年因手足口疫情停课22起。结论:手足口的发病对象以散居和幼托为主,22起手足口聚集性疫情停课扰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由此可见托幼机构依然是手足口防控的重点场所。

  • 标签: 手足口疫情 防控措施 发病状况
  • 简介:【 摘要 】 目的 :观察对 肥胖 2糖尿病采用 格列美脲结合胰岛素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 100 例 肥胖 2糖尿病纳入本组研究,参照随机双盲法将其分组,即研究组和参照组各 50 例,分别实施 胰岛素、 胰岛素加用格列美脲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 : 研究组的 FBG 指标、 2hPG 指标、 HbAIC 水平、 BMI 、胰岛素用量等明显低于参照组, P< 0.05。 结论 : 肥胖 2糖尿病经格列美脲和胰岛素治疗,可控制体重和血糖,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格列美脲 胰岛素 肥胖型 2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时使用高危人乳头瘤病毒分应用价值。方法为确保最终研究结果具有准确性,选择于我院接受治疗患者56例,在患者接受治疗期间,均采用分检测方式,对患者体内存在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分析实验检测数据。结果经过分检测之后,发现引发宫颈癌主要因素是人体感染人乳头瘤病毒,其感染情况影响着患者身体健康情况。患者年龄在增长过程中,病毒感染加重,宫颈癌病发率越高。结论将人乳头瘤病毒分检测应用在宫颈癌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

  • 标签: 宫颈癌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分型检测
  • 简介:目的分析高危16和18人乳头瘤病毒(HPV)在肛门直肠常见病变的鳞状及柱状细胞中的感染情况。方法对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全国肛肠医疗中心的肛门直肠常见病变切除的805例石蜡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仪进行16和18两种高危HPVDNA的分检测。结果肛门直肠常见病变总的HPV感染阳性率为66.1%(532/805),混合痔阳性率为82.6%(95/115),月T乳头状纤维瘤阳性率为76.5%(88/115),内痔阳性率为74.8%(86/115),肛瘘阳性率为72.2%(83/115),外痔阳性率为69.6%(80/115),肛周脓肿阳性率为47.8%(55/115),肛裂阳性率为39.1%(45/115)。结论肛门直肠常见病变中高危16和18HPV的感染率较高,提示肛门直肠是又一个人乳头瘤病毒的高感染区。

  • 标签: 人乳头瘤病毒 肛门直肠病变 聚合酶链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肥胖2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66例肥胖2糖尿病患者,将其分为常规组和中医组各33例,分别对其实施常规护理和中医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中医组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常规组,且两组研究数据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肥胖2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应用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干预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增强综合护理质量,有助于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危HPV分和蛋白表达于宫颈病变诊断的作用。方法将我院纳入的宫颈疾病患者作为实践对象,观察不同类别患者检测结果。结果HPV高危阳性宫颈病变中,检验13种高危亚型,表现出不同宫颈病变HPV分结果一致。HPV阴性宫颈炎及宫颈癌组织中的P16蛋白表达阳性率具有明显差异。讨论本次实践表示宫颈疾病病情加重,P16蛋白表达指标递增,HPV分及p16蛋白检测能够判定宫颈疾病严重程度,对疾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高危型HPV分型 p16蛋白表达 宫颈病变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圣幸保阴洁抗HPV凝胶治疗宫颈炎合并高危HPV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1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宫颈炎合并感染高危HPV患者作为研究资料,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两组,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治疗,60例作为观察组,使用圣幸保阴洁抗HPV凝胶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转阴率、症状缓解时间和阴道微生态恢复情况。结果 对比两种治疗手段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转阴率更高,症状缓解时间更短,阴道微生态恢复情况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圣幸保阴洁抗HPV凝胶能有效治疗宫颈炎合并高危HPV感染,快速缓解临床症状,并恢复阴道微生态,提高转阴率。

  • 标签: 宫颈炎 高危型HPV 圣幸保阴洁 重组人干扰素α-2b
  • 简介:【摘要】目的 在痰湿2糖尿病治疗中,采用不同治疗方案,总结与探究柴胡温胆汤治疗方案实施效果以及优异性。方法 于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纳入122例因痰湿2糖尿病就诊于我科室的病人进行调研,根据治疗方案不同进行分组,每组均纳入61例病人。将两组分别命名为常规治疗组,调研组。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调研组采用中医柴胡温胆汤治疗方案。总结与探究2种治疗方案实施效果以及优异性。结果 (1)常规治疗组与调研组血糖水平对照,餐前血糖水平较高、餐后2h血糖水平较高,组间差异明显。(2)常规治疗组与调研组糖化血红蛋白对照,水平较高,组间差异明显,(P

  • 标签: 柴胡温胆汤 痰湿型2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 目的 (1)研究2糖尿病患者的维生素d与糖脂代谢的关系 (2)2、观察糖尿病各中医证的平均维生素d水平,了解哪糖尿病患者补充维生素受益更多。 方法 收集2016.1到2016.12在我院内分泌住院的127例2糖尿病患者,根据其维生素d水平,分为高缺乏组{5(OH)D15ng/ml},观察:1、两组的患者的生化各指标之间的关系 2、根据127患者的证候特点,分为5个证:阴虚热盛、湿热蕴结、气阴两虚、阴阳两虚、血瘀脉络,分析5个常见证的维生素d水平有何不同。结果 (1)2糖尿病患者的维生素d水平较较该地区健康成人组显著为低。(2)维生素d组的HbAIc较>15ng/ml组明显增高,p=0.025,且其糖耐量试验(OGTT)2小时后胰岛素及2小时内胰岛素增加量较组更高,P=0.025和0.03。(3)阴虚热盛组较其他四组维生素d显著为低,p=0.034。结论 补充维生素d可能有助于2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尤其是对阴虚热盛组患者补充维生素d后可能获益较多。 【关键词】 维生素d;糖尿病,2;糖化血红蛋白;证,中医。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