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及目的脑中央髓鞘溶解症(centralpontinemyelinolysis,CPM)是一种罕见病,近年来关于低钠血症导致急性脑中央髓鞘溶解症的报道尚不多见,2018年6月28日我院收治了1例因低钠血症补钠过快并发CPM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 标签: 低钠血症 脑桥 髓鞘溶解
  • 简介:背景:膝骨关节炎是慢性骨关节疾病,其特征是半月板和软骨不同程度的损伤,关节镜技术配合胫骨高位截骨手术被认为是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广泛应用于骨折内固定并取得良好的疗效,但尚无其在外侧闭合胫骨高位截骨矫形中作为内固定物的临床报道。目的:探讨应用外侧闭合胫骨高位截骨接组合式内固定结合关节镜清理治疗内翻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手术技巧及相关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应用外侧闭合胫骨高位截骨接组合式内固定结合关节镜清理治疗30例内翻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4例,女16例;年龄45-70岁,平均(56.3±8.9)岁,均为单侧病变。记录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骨性愈合时间和股骨胫骨角(FTA)变化情况,采用HSS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手术切口长71-92mm,平均(81.6±6.1)mm;手术时间50-75min,平均(65.2±7.5)min。无血管及神经损伤、髌骨轨迹异常等并发症,下肢力线均恢复正常。30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6.5±1.4)个月。未出现骨折延迟愈合、异位骨化,未出现内固定物排异、移位及断裂。FTA由术前的185.0°±2.5°恢复至术后的172.8°±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SS评分由术前(69.0±3.6)分提高到术后1年的(86.1±8.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外侧闭合胫骨高位截骨接组合式内固定结合关节镜清理治疗膝内翻骨关节炎的疗效可靠,创伤小、恢复快,无明显并发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骨关节炎 膝内翻 胫骨高位截骨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手术切口治疗SchatzkerⅤ、Ⅵ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2014年~2017年我科收治且行手术治疗的2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分组A组10例,为膝前正中切口入路;B组10例,为膝前内外侧双切口入路。①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②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③术后1年分别对患者进行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计算优良率。结果B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A组(P<0.05);而负重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A、B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A、B两组术后分别出现1例关节强直患者,且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均为80%,数据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SchatzkerⅤ、Ⅵ胫骨平台骨折在完成坚强有效内固定的前提下,不同手术切口各有利弊,需根据具体骨折类型及软组织情况选用恰当入路。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脑小脑角区肿瘤术后吞咽困难早期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 2016年 2月 ~2017年 9月间我院脑外科收治的 48例接受脑小脑角区肿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早期护理进行对症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第一天和术后治疗四周后测评结果。结果:经过治疗,采用早期对症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的分级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接受脑小脑角区肿瘤术患者术后进行早期对症护理,能有促进患者吞咽功能的尽快恢复,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患者的术后恢复打下基础。

  • 标签: 吞咽困难 桥脑小脑角区 早期护理 肿瘤术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黄连温胆汤合左归丸加减治疗阴虚冠心病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余诊室2016年9月2日诊治的1例阴虚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予以黄连温胆汤合左归丸口服治疗,总结中医药诊治方法、经验,观察患者康复效果。结果共对患者行黄连温胆汤合左归丸加减三次诊断治疗,经电话随访,患者于2017年5月病症得到有效控制改善。结论经中医药对症诊治,指导患者口服黄连温胆汤合左归丸加减方药,可有效增强患者对病症控制力度,提高临床诊治效果,保障患者健康。

  • 标签: 心悸胸闷 动则加重 阴虚火旺 中医药治疗 滋阴降火 补气活血
  • 简介:摘要胃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病因病机复杂,根据病因病机不同,临床将胃痛分为寒邪犯胃、食滞伤胃、肝胃不和、瘀阻胃络、脾胃虚寒、中气亏虚、脾胃阴虚、脾虚胃热、脾胃湿热、氮浊阻胃十。临床分正确,治疗才能取得较好疗效。

  • 标签: 胃痛 临床分型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加长髓内钉与短髓内钉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的疗效对比。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诊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高龄患者76例作为分析对象,平均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8例患者采用加长髓内钉进行治疗,观察组38例患者采用短髓内钉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手术过程的引流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同时在术后1年进行Harris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血液引流量、骨折愈合时间以及负重行走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的Harris评分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分别采用加长髓内钉与短髓内钉,其治疗效果差异不明显,短髓内钉术可有效减少患者手术过程出血量以及患者的康复时间,利于患者早日下地负重行走。

  • 标签: 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 加长型髓内钉 短型髓内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对肥胖2糖尿病患者实施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90例肥胖2糖尿病患者,并随即平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护理中实施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干预,6个月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身体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身体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肥胖2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实施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干预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各项身体指标,提升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肥胖型2型糖尿病 中医临床护理路径 干预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磁共振成像(MRI)是在发现核磁共振现象的基础上,借助电子计算机技术和图像重建技术的进步而发展起来的新型医学影像技术。目前,超导MRI的应用在影像检查中越来越广泛,越来越频繁,很多的临床决策及结果也越来越依赖其诊断。本文重点探讨超导MRI的安全使用及维护。

  • 标签: 超导型 MRI 使用 维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癌病理分。方法收集医院对胃癌病理的治疗数据资料和历史上主要胃癌病理分研究病例,进行系统研究分析对比。结果胃癌病理分主要有两大类,大体形态分和组织学分,不同的胃癌类型,其形态和组织还有生物学行为都是各异的,所以现如今的胃癌病理分析系统繁多。讨论胃癌的病理分主要有Borman分、WHO分和Lauren分,分的细致化和系统化有助于对胃癌的治疗。

  • 标签: 胃癌 病理分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对心肌及其相关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8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已接受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分析患者心肌厚度、心肌-壁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结果80例患者中,29例(69处)患者存在心肌-壁冠状动脉,纵深型心肌-壁冠状动脉平均厚度为(3.16±1.24)mm,舒张期壁冠状动脉管腔轻度狭窄15处,中度狭窄5处,收缩期轻度狭窄6处,中度狭窄10处,重度狭窄4处。结论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可准确测量出心肌厚度,通过重建技术可对其狭窄程度进行判断,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有效信息。

  • 标签: 心肌桥 冠状动脉病变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 简介:背景:肩袖损伤是肩关节损伤最常见的类型,缝线技术使关节镜手术成为肩袖损伤的主要治疗方法,但术后愈合慢和再损伤的问题却一直困扰着临床医师。目的:对比关节镜下双滑轮无结缝线技术与传统缝线技术治疗肩关节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需关节镜手术治疗的肩袖损伤患者9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7例。实验组应用双滑轮无结缝线技术,对照组应用传统缝线技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前一般资料,以VAS评分、肩关节Constant评分、ASES评分、UCLA评分、肩关节前屈活动度、体侧外旋活动度和术后再损伤率为评估指标评价两种技术的治疗效果并进行组间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的VAS评分、肩关节Constant评分、ASES评分、UCLA评分、肩关节前屈角度、体侧外旋角度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12个月的VAS评分、肩关节Constant评分、ASES评分、UCLA评分、肩关节前屈角度、体侧外旋角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术后12个月的再损伤率(0%)低于对照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结论:与传统缝线技术相比,关节镜下双滑轮无结缝线技术能减少再损伤率,为临床治疗肩袖损伤提供了新的选择。

  • 标签: 肩袖损伤 关节镜 外科手术 微创性
  • 简介:目的观察经皮钢板内固定、接钢板技术联合治疗股骨中下段骨干骨折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到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56例股骨中下段骨干骨折的患者,使用单盲法和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患者,研究组给予皮钢板内固定联合接钢板技术,对照组给予传统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痊愈率、二次手术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痊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对比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二次手术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低,对比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钢板内固定联合接钢板技术治疗股骨中下段骨干骨折是一个有效地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皮钢板内固定 桥接钢板技术 骨干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时使用高危人乳头瘤病毒分应用价值。方法为确保最终研究结果具有准确性,选择于我院接受治疗患者56例,在患者接受治疗期间,均采用分检测方式,对患者体内存在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分析实验检测数据。结果经过分检测之后,发现引发宫颈癌主要因素是人体感染人乳头瘤病毒,其感染情况影响着患者身体健康情况。患者年龄在增长过程中,病毒感染加重,宫颈癌病发率越高。结论将人乳头瘤病毒分检测应用在宫颈癌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

  • 标签: 宫颈癌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分型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危HPV分和蛋白表达于宫颈病变诊断的作用。方法将我院纳入的宫颈疾病患者作为实践对象,观察不同类别患者检测结果。结果HPV高危阳性宫颈病变中,检验13种高危亚型,表现出不同宫颈病变HPV分结果一致。HPV阴性宫颈炎及宫颈癌组织中的P16蛋白表达阳性率具有明显差异。讨论本次实践表示宫颈疾病病情加重,P16蛋白表达指标递增,HPV分及p16蛋白检测能够判定宫颈疾病严重程度,对疾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高危型HPV分型 p16蛋白表达 宫颈病变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分析脾肾亏虚泄泻的中医辨证治方式及效果。 方法: 本文选择在 2017 年到我院就诊的 100 例 脾肾亏虚泄泻患者,将患者分为艾灸治疗组和中药治疗组两组,每组 50 例患者,针对艾灸治疗组患者应用腧穴热敏化艾灸治疗方式,针对中药治疗组患者应用肠泰合剂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血清胃泌素水平、血浆胃动素水平。 结果: 艾灸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中药治疗组患者;血清胃泌素水平高于中药治疗组患者,血浆胃动素水平低于中药治疗组患者。 结论: 针对 脾肾亏虚泄泻患者,主治医师可以选择应用中医辩证治疗方式,如 腧穴热敏化艾灸治疗方式,以此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血清胃泌素水平、血浆胃动素水平。

  • 标签: 脾肾亏虚型泄泻 中医辨证治疗 治疗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纵隔肺癌的CT表现特征,探讨纵隔肺癌与纵隔肿瘤的CT鉴别诊断要点,以提高影像诊断的准确率、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影像学诊断为纵隔肺癌的CT影像表现,观察病变生长部位、形态、边缘及肺内改变等影像学表现。结果经病理学证实纵隔肺癌共有16例,误诊4例,其中磷癌11例,小细胞癌2例,腺癌3例。误诊病例经病理证实为淋巴瘤、胸腺瘤、孤立性纤维瘤;16例纵隔肺癌的肿块大部分紧贴纵隔生长或大部分位于纵隔内,前上纵隔13例,中纵隔4例,下纵隔3例,前中纵隔5例,后纵隔2例;12例呈不规则状,其中8例肿瘤边缘呈分叶状、瘤肺界面毛糙,4例呈类圆形或椭圆形,较光整,4例可见典型短毛刺或棘状突起,11例密度不均、增强后不均匀强化、其中6例病灶中央明显液化坏死,9例有邻近胸膜凹陷征。结论纵隔肺癌虽易误诊,但其CT表现仍具有一定特征性,认真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合该病的相关临床特点,可提高对该病诊断的准确率;其病理类型可能与地域有相关性。

  • 标签: 肺癌 纵隔型 计算机断层扫描
  • 简介:本文报道2016年4月-2017年5月我科采用Shehata术对5例腹腔高位隐睾在腹腔镜下分期行牵引睾丸固定术:一期腹腔镜下切断睾丸引带,在睾丸远端沿引带两侧扇形切开腹膜,游离精索血管和输精管(游离时尽量避免电钩对输精管和精索血管的损伤),同时将固定睾丸(缝合睾丸白膜)在对侧髂前上棘内上方2.5cm处(即髂前上棘与脐膀胱皱襞间)。6-8周后再次腹腔镜探查,睾丸均无坏死。拆除缝线,腹股沟做小切口,将睾丸引出,检查精索无扭转,置入阴囊缝合固定在皮肤与肉膜间。5例睾丸均存活,安放固定位置合适。随访6个月,睾丸无回缩,无萎缩和皮肤内凹现象,彩超提示睾丸血供良好。我们认为Shehata术分期睾丸牵拉固定术保留睾丸主要血供,成活率高,利用肠管重力渐进牵引拉伸血管,安全可靠,效果良好。

  • 标签: 隐睾 小儿 Shehata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系统性护理在重症肺炎伴二呼衰患者预后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本院就诊的重症肺炎伴有二呼衰的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常规护理+系统性护理),对两组患者的血气指标进行记录分析。结果研究组血气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症肺炎伴二呼衰患者应用系统性护理进行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对患者的病情恢复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系统性护理 重症肺炎 二型呼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