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手术室是医院重要部门,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工作与病人康复有直接影响。在手术室感染控制工作中,应实现全过程管理,即术前、中、后阶段,手术室内病患通常具有较低的防感染功能,如果防止工作做的不仔细,空气或者器材中附着的细菌会经过病人的伤口,导致病患发生感染,加重患者的病情。本文主要探讨了手术室整体环境、器材、操作等过程中的感染控制要点,为提高手术室管理质量提供一些参考。

  • 标签: 手术室 患者感染 控制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麻醉保温干预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围术期低体温与寒战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03月到2018年08月收治的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方式均分两组,分别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行棉被覆盖保温法,实验组行麻醉保温法,对比两组保温30分钟、麻醉1小时、手术完成体温指标与寒战发生率。结果经动态监测,对照组保温30分钟、麻醉1小时与手术完成体温指标均低于实验组,两组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肌肉痉挛与强直致代谢率增加次数,实验组寒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结论在妇科腹腔镜手术过程中,采用麻醉保温法能够改善低体温症状,降低寒战的发生率,帮助患者提升治疗舒适度,值得推广。

  • 标签: 麻醉前保温 妇科腹腔镜手术 低体温 寒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股外侧游离皮瓣修复足背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手术配合效果。方法选取30例足背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自2012年1月~2015年1月。对这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总结分析,对患者进行股外侧游离皮瓣移植手术,并在围手术期给予患者积极的手术配合,观察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本组30例足背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进行游离皮瓣修复术后均有效治愈,未出现截肢病例,患者手术创面愈合较好,且未发生感染。患者患侧足背修复后的外形与健侧无明显差别,患侧活动功能恢复良好。满意度方面,患者对疗效和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达到100%。结论股外侧游离皮瓣是修复足背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在围手术期给予患者积极、有效的手术配合,能够巩固手术的效果,促进患侧足背的美观恢复和功能性康复,还能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 标签: 足背 软组织缺损 股前外侧 游离皮瓣 修复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痛胃镜术后复苏期的不良反应观察及护理。方法在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选取我院无痛胃镜术后复苏期患者40例,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给予无痛胃镜术后复苏期综合护理,能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获得较好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借鉴。

  • 标签: 无痛胃镜 不良反应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12月我院40例由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的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常规组和限制组,每组各20例。常规组采取常规性液体复苏措施,限制组采取限制性液体复苏措施。分别记录其创伤严重程度评分、复苏开始时间、输入液体量,并计算治愈率与死亡率,对比常规性液体复苏与限制性液体复苏对车祸创伤休克的治疗效果。结果40例由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的患者中,常规液体复苏组死亡率高于限制性液体复苏组(P<0.05);常规液体复苏组的治愈率、平均输液量均低于限制性液体复苏组(P<0.05);常规液体复苏组与限制性液体复苏组的损伤严重度评分(ISS)均值、复苏开始时间均差异不大(P>0.05);结论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创伤性休克可以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同时降低患者损伤,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限制性液体复苏 创伤 失血性休克 治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麻醉复苏期间血气分析患者施以护理干预后,观察对其疼痛程度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7年3月收治的130例麻醉复苏期间血气分析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利用数字奇偶法分组;对照组常规模式;观察组疼痛护理;结果观察组血气分析患者疼痛程度同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麻醉复苏期间施以血气分析干预患者,配合应用疼痛护理模式施以干预,对于穿刺成功率提高与疼痛程度缓解可做出充分保证。

  • 标签: 护理干预 麻醉复苏期间 血气分析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妇实施心理护理在正常分娩过程中的重要性及有效性。方法抽取200例妊娠37-42周准备顺产的初产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由专人实施心理护理,对照组则按分娩常规进行基本知识的宣教,不过多干预,顺其自然。结果给予心理干预的100例产妇中,81例顺利经阴道分娩,未进行心理干预的100例产妇,只有56例顺利经阴道分娩。结论心理护理贯穿于整个分娩过程,大大增强了产妇顺产分娩的信心,有效降低了剖宫产率,提高了阴道分娩率。

  • 标签: 产妇 心理护理 分娩
  • 简介:高职新生作为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在学习心理方面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从高职新生所特有的学习背景入手,分析了常见学习心理问题及其原因,并进一步探讨了切实可行的调适途径。

  • 标签: 高职院 学习心理 学习背景 新生 大学生 特殊群体
  • 简介:摘要基层卫生的特殊属性在于它的基层性,是医疗服务部门中直接面向基层群众的服务单位,面对的服务对象情况比较复杂,人数众多,文化水准及各方面素质良莠不齐,护理风险事故比较常见,给基层卫生及患者造成了很大的困惑。基于此,本研究从基层卫生常见护理风险出发,分析其造成的各种原因,并根据自己的实践体会提出防范对策,旨在为基层卫生的同行们提供一点有价值的借鉴。

  • 标签: 基层卫生院 护理风险 防范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复苏护理配合要点。方法剖宫产发生窒息的12例新生儿回顾总结。结果重度窒息1例,中度窒息4例,轻度窒息7例,经积极术前准备、术中抢救配合,12例窒息新生儿全部抢救成功转新生儿科继续治疗。结论做好复苏抢救准备工作和及时正确的复苏技术、医护人员的密切配合是抢救新生儿窒息的关键。

  • 标签: 剖宫产 新生儿窒息 复苏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充气加温毯加温治疗在麻醉恢复室患者复苏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全身麻醉下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手术结束后带气管导管进入麻醉恢复室。观察组患者于麻醉恢复室停留期间全身覆盖充气加温毯通过温毯机给予加温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棉被覆盖不接受加温治疗。于进入恢复室(T1)及离开恢复室(T2)时间点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体温、心率、血压、出血量。同时记录两组患者恢复室复苏时间及患者的热舒适度评分。结果T1时间点两组患者体温、心率、血压、引流量等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时间点两组患者体温、心率、血压、引流量等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恢复室复苏时间及患者的热舒适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充气加温毯加温治疗可提供围术期良好的体温保护,预防低体温的发生;有利于维持麻醉恢复期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出血量;缩短患者恢复室复苏时间,提高患者热舒适程度,真正体现舒适化医疗和护理模式。

  • 标签: 麻醉复苏室 低体温 热舒适度评分 充气加温毯(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不同溶液复苏后大鼠肺脏HSP70表达水平的差异。方法4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Sham)、休克组(Shock)、乳酸林格液组(RL)、高渗盐溶液组(HS)、高渗盐己酮可可碱组(HS-PTX)。模型成功后分别使用RL、HS、HS-PTX行液体复苏疗法。复苏24h后,处死大鼠,取大鼠肺脏,采用免疫组化来评估肺脏的Hsp70表达水平,用Elisa方法检测肺组织内TNF-α和IL-6表达水平。结果IL-6、TNF-α水平HS-PTX组与HS组、RL组和Shock组比较,肺组织IL-6、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较Sham组略显升高。肺组织Hsp70表达水平测定HS-PTX组较HS组、RL组和Shock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HSPTX可以减少IL-6、TNF-α的表达,对肺组织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HSP70表达增加有关。

  • 标签: PTX Hsp70 肺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盐酸吗啡酮在麻醉复苏以及术后PCIA镇痛中的作用效果。方法将全麻后行镇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患者为30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芬太尼、观察组的患者给以盐酸氢吗啡酮,用VAS以及Ramsay镇静评分评价两组的镇静效果,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2、4、8h观察组的VAS以及Ramsay镇静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显著。结论麻醉复苏以及术后PCIA镇痛中使用盐酸氢吗啡酮,镇痛和镇静效果显著,安全系数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盐酸氢吗啡酮 麻醉复苏 PICA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经腹腹膜疝修补术和局麻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两种术式的手术效果情况。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腹股沟疝手术患者,病例数共计为34例,选择时间段为2017年1月—2018年2月。利用随机数字表格法分组,分成腹腔镜组10例,传统组24例。腹腔镜组中患者运用善释D(9*13)补片行腹腹膜疝修补术,传统组中患者运用善释D10补片行局麻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腹腔镜组中手术时长、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与传统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术后术后的血肿、复发以及慢性疼痛情况则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对疝手术中运用局麻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或者经腹腹膜疝修补术都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

  • 标签: 腹腔镜 腹股沟疝 疝修补术 效果 无张力修补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宫颈癌病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实施子宫颈环形电切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6年5月—2018年1月我院妇科收诊的66例宫颈癌病变患者作为研究资料,依据手术措施的不同将其以11的比例分为2组,给予冷刀锥切除术治疗的为对照组,观察组则实施子宫颈环形电切术;对比分析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等指标用时均少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仅为6.0%,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宫颈癌病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实施子宫颈环形电切术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子宫颈环形电切术 冷刀锥切除术 宫颈癌前病变 治疗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用血交叉配血不合原因。方法研究我院2015年2月至2015年4月份的交叉配血不合者34例,其中运用MP法、盐水法和抗人球蛋白法处理。结果43例交叉配血不合原因中3例甘露醇静脉注射,4例白细胞水平超高,2例不规则抗体导致凝集,4多发性骨髓瘤疾病,2例血小板水平超高,2高纤维蛋白原引发,6例为血液样本溶血,9例红细胞凝集,2例冷凝集。结论用血交叉配血应该同时做完全抗体与非完全抗体的检测,这样可以有效确保输血安全性。

  • 标签: 交叉配血不合 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医学检验分析阶段又叫做检验过程,分析阶段质量的保证是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率和保证临床实验室质量的最重要环节。有学者对检验出现错误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后得出[1,所有分析原因不准确的检验报告中,有70%是源于分析前程序的不规范。这就说明保证医学检验分析的质量就是保证检验结果是否准确的先决条件。所以,分析质量的保证,有利于减少误差,提高检测的质量。

  • 标签: 检测分析前 质量保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影响医学检验分析质量的因素,总结临床经验。方法针对100例医学检验分析不合格样本进行分析,探究其质量受到影响的可能性因素,该100例样本均为我院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间采集。结果100例不合格样本存在的影响因素包括检验的申请单缺乏规范、患者自身饮食影响、患者服药影响、患者运动影响、抗凝容器的影响、标本放置过久影响。结论影响医学检验分析质量的因素分析发现,其包括患者样本采集的自身因素、样本采集和保存不当的相关因素、以及检验送检时间因素等,临床在控制其质量时应该制定相应的标准,针对相关执行操作的医护人员均做好岗前培训,要求按照相关规范对患者进行叮嘱,并及时送检,确保样本的质量。

  • 标签: 医学检验 分析前质量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