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骨前径路腔镜甲状腺肿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2月—2011年2月以来成功实行胸骨前路径经腹腔镜甲状腺肿瘤切除术的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大约在110分钟—220分钟,平均130分钟,术中出血量约在30~50mL。术后24~72h可拔除引流管,颈部能自由活动,5~7d患者可痊愈出院,手术切口愈合良好,术后无刀口感染,皮下为出现淤血和瘀斑等并发症发生,术后患者的手术瘢痕小且隐蔽,不影响外观。结论经胸骨前路径腔镜行甲状腺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快速的手术方法,又不影响到患者的外观可起到美容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甲状腺疾病 胸骨前径路 腹腔镜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甲状腺激素与年龄、病程、精神症状、非典型抗精神病药、血脂、血糖的相互关系,以及这些因素对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符合CCMD-3慢性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住院半年以上、精神症状血压比较稳定、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的患者共70人,精神症状以PANSS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评定,甲状腺激素、血脂、血糖以2012年12月所查结果为准。数据输入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相关分析、t检验,对心电图和颅脑CT结果分组进行判别分析。结果0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TSH升高、TT3降低,血脂异常主要表现为TG升高,血糖特别是餐后2小时血糖高的患者较多。血脂与血糖互呈正相关(P<0.05或P<0.01),TSH与T3、T4呈负相关但无显著性(P>0.10),提示TSH受甲状腺激素反馈调节影响外还受其它因素影响。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的患者,TSH与T3、T4负相关(P<0.05或P<0.01),精神症状也有相关性但无统计学意义(0.05<P<0.10)。氯氮平治疗至少半年以上的患者,TSH升高与氯氮平剂量增加有一定的正相关性,但无统计学意义(0.05<P<0.10)。判别分析表明对于无高血压病或血压控制较好的患者,阴性症状重、TSH升高、餐后2小时血糖高是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风险因素。结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的异常,注意这一改变对心身疾病的相互影响,防范甲状腺功能减退、代谢紊乱导致的心脑血管并发症。氯氮平相对于其他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的影响可能较大一些。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甲状腺激素 血脂 血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情况、临床意义。方法将我科自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43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作为研究组采血后对血清中T3、T4、FT3、FT4及s-TSH水平进行测定,将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与研究组进行比较,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研究组血清内T3、FT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水平且两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而研究组T4、FT4、s-TSH水平低于对照组,但二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血清内BUN及Cr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肾衰竭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对患者肾脏损害程度及患者病程有较强提示作用,对其进行动态监测还可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判断,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治疗指导价值。

  • 标签: 慢性肾衰竭 甲状腺激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进行检查,记录结节二维图像特征、结节周边及内部血流分布情况,测量血流参数范围。结果4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中,实性结节11例,囊实混合性30例,囊性5例。43.7%的结节周边及内部无明显血流信号显示,53.6%的结节周边有短弧状彩色血流显示,内部可见少许短条状或星点状血流信号,最大血流速度10~35cm/s,阻力指数0.58~0.79。结论结节性甲状腺肿在许多情况下尤其结节为单发时,易误诊为甲状腺腺瘤,高频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观察有助于二者的鉴别诊断。高频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有效方法。

  • 标签: 结节性甲状腺肿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超引导下穿刺组织学活检在诊断甲状腺结节的应用。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9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采用彩超引导下穿刺组织学活检。结果90例患者全部穿刺成功,无出血、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出现。细针穿刺后组织病理构成乳头状癌58个(64.4%),滤泡癌9个(10%),髓样癌2个(2.2%)。结节性甲状腺肿11个(12.2%),腺瘤8个(8.9%),甲状腺炎2例(2.2%)。伴有淋巴结转移22例(24.4%)。与术后病理结果比较,总符合率为95.6%(86/90)。其中2例甲状腺不典型腺瘤因瘤细胞及其胞核呈明显异型性并可见核分裂相而误诊为甲状腺滤泡性癌,1例甲状腺滤泡性癌因肿瘤细胞分化较好而误诊为甲状腺腺瘤浸润包膜和血管、细胞分化好而误诊为甲状腺不典型腺瘤,1例桥本甲状腺炎误诊为甲状腺滤泡状癌。结论彩色超声引导下使用穿刺活检,可准确判断甲状腺结节位置和穿刺针所在位置,避开大血管和其它重要组织,所取组织不易破碎,能充分满足组织切片及病理诊断需要,是一种安全、简便、可行的术前确诊手段。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裸鼠动物模型中胰腺癌NGAL表达情况。方法人MiaPaCa-2和Capan-2胰腺癌细胞株培养,裸鼠皮下胰腺癌细胞注射成瘤后,将瘤块取出切碎后裸鼠胰腺原位移植建立裸鼠原位胰腺癌动物模型,于术后处死裸鼠,采用大体标本观察和病理切片HE染色的方法观察模型中肿瘤大小、转移情况和胰腺癌神经侵袭的情况。结果NGAL的阳性表达率在胰腺癌和正常组织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GAL表达与胰腺癌分化程度、病理类型、临床病理分型、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结论NGAL可能在检测胰腺癌发生、进展、转移中具有一定作用。

  • 标签: 胰腺癌 皮下种癌 原位植癌 原位诱癌 模型 动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多期扫描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提高胰腺癌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经病理及临床资料证实的胰腺癌患者,采用多排螺旋CT进行平扫及多期增强扫描,CT征象诊断后追踪,对比手术病理治疗效果。结果28例病例胰腺轮廓显示清晰,在重建图像清晰显示胰腺肿瘤与正常胰腺及周围组织的密度差异明显,可直接观测胰管及总胆管扩张程度。CT评价手术可切除15例,占53.57%。实际手术切除13例,占46.43%,误诊率13.33%。结论多排螺旋CT多期扫描在胰腺癌诊断中很有价值,准确性高,灵敏度强,多排螺旋CT多期扫描在胰腺癌诊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多排螺旋CT 多期扫描 胰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和康复指导对乳腺癌保乳手术患者的意义。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25例乳腺癌保乳术患者,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和指导患肢功能锻炼,使其精神和身体得到尽快的康复。结果25例患者出院时心理状态良好,患肢功能完全恢复到术前水平者22例,基本恢复到术前者3例。结论对乳腺癌保乳手术患者进行及时的围手术期护理和康复指导,有助于患者恢复,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并积极配合后续治疗。

  • 标签: 乳腺癌 保乳术 围手术期护理 康复指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乳腺癌与乳腺增生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小乳腺癌和乳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声像图病灶特征以及血流动力学特征。结果小乳腺癌患者的病灶轮廓、边缘、内部回声、后部回声以及钙化、组织浸润等特征与乳腺增生患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小乳腺癌患者的SPVmax和RI均明显高于乳腺增生患者,血流分级主要为Ⅱ、Ⅲ级,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对小乳腺癌和乳腺增生进行有效的鉴别诊断,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小乳腺癌 乳腺增生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分泌治疗在老年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乳腺癌患者9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为内分泌治疗组(手术前后服用依西美坦),B组为非内分泌治疗组,观察记录、随访患者治疗结果。结果患者经治疗后,A组缓解率(86.67%)高于B组(71.11%),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A组无变化(13.33%)低于B组(28.89%),统计学上有意义。结论内分泌治疗在老年乳腺癌中治疗中起到了辅助治疗的作用,可起缓解作用,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内分泌治疗 老年 乳腺癌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生理两方面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心理方面术前加强对患者不良心理状态的疏导,稳定术前情绪;术后进一步引导患者增强治疗疾病的信心和战胜疾病的意志。生理方面术前注意手术区备皮及肠道准备,防止切口感染及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术后加强对病情的观察及患侧肢体的功能锻炼的同时,详细出院指导方案如坚持锻炼、增加营养、定期复查和化疗。结果35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通过各种方法提高乳腺癌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加强心理和社会支持,可以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还可缓解患者的多种负面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乳腺癌 手术前后 心理 生理 两方面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5~70岁部分妇女乳腺癌普查结果及防治措施。方法采用现状调查方法,以社区为单位,随机抽取某社区35~70岁部分妇女进行调查,样本量这5000人,对其中筛查出乳腺异常情况的人进行分析描述,并对乳腺肿块进行重点分析,对肿块所处的位置、大小以及构成比进行进一步探讨。结果此次研究中共筛查中,乳腺癌确诊病例3例,病例离异地所占比重占33.3%,远大于筛查总人数离异所占的比重;病例家庭史情况,1例有家庭史,远大于筛查总人数有家庭史所占的比重;病例中2例有工作,所占比重为66.7%,高于筛查总人数有工作所占的比重;经确诊的3例乳腺癌患者,乳头、皮肤均未见任何异常,也未见溢液,其中,1例无肿块,但呈现双侧局限性增厚,2例病例为单侧肿块。结论35~70岁部分妇女乳腺多为良性病变,主要呈现腺体结节性增厚、腺体局限性增厚、腺体肿块,应该采取有效措施防治乳腺的发生与发展。

  • 标签: 妇女 乳腺癌 普查结果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来改善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10年3月—2012年3月在我院普外科进行治疗的乳腺癌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人性化护理组与对照组,其中人性化护理组对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而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护理方式。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对比护理后,人性化护理组的SCL-90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人性化护理组总满意率为95.56%,远高于对照组的77.78%,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可以有效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乳腺癌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乳腺癌术后并发症预防的方法,提高病人的依从性。方法通过对46例患者的术前宣教,采取各种方法做好心理干预;术后加强病情观察、管道护理和心理护理,早期患肢功能锻炼指导等对预后进行总结。结果46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乳腺癌患者术后给予有效护理对减少并发症发生有积极的作用。

  • 标签: 乳腺癌 术后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R动态增强联合扩散加权成像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2例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为乳腺癌患者的MR检查资料,分析病灶的形态学特点、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及表观扩散系数(ADC),总结乳腺癌的MRI特征及其对乳腺癌诊断的价值。结果12例乳腺癌中,10例边缘毛刺征、2例边缘光滑;10例不均匀强化、2均匀强化;时间—信号强度曲线显示8例为III型、4例为II型;1例ADC值为1.45X10-3mm2/s、其余11例均低于1.29X10-3mm2/s。结论综合MR动态增强及扩散加权成像对乳腺癌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乳腺癌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 扩散加权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艾灸疗法预防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将8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干预组(常规护理+艾灸疗法),每组40例,应用测量两组患者患肢周长来比较淋巴水肿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经干预后前臂中点、肘横纹和上臂中点维度较干预前减小(P<0.05),对照组患者干预前后患肢各维度差值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艾灸疗法对乳腺癌患者患肢水肿情况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 标签: 灸法 乳腺癌 淋巴水肿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选择低浓度罗哌卡因用于乳腺手术麻醉对呼吸循环无影响,麻醉效果确切。方法ASAⅠ~Ⅱ级,206例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术前常规肌注苯巴比妥钠0.1g、阿托品0.5g。在右侧卧位下于T3~5椎间隙行硬膜外穿刺,向上置管3~4cm。观察组0.25%罗哌卡因混合液(0.5%罗哌卡因10ml+2%利多卡因10ml),对照组0.15%的丁卡因混合液(1%丁卡因3ml+2%利多卡因10ml+生理盐水7ml),常规监测两组血压(BP)、心率(HR)、氧饱和度(SPO2),术中给予鼻导管持续吸氧。结果0.25%罗哌卡因用于乳腺癌手术后无呼吸循环抑制。结论低浓度罗哌卡因用于乳腺癌手术效果确切,对呼吸循环无抑制作用。

  • 标签: 罗哌卡因 乳腺肿瘤 根治手术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多种超声新技术的出现和发展,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都在不同程度的提高,有的方面出现了质的飞跃,但是各种技术又都有各自的应用范围和局限性,所以应该是多种技术联合应用,取长补短,才能使乳腺癌的诊断更加的及时准确合理。

  • 标签: 超声 造影 弹性成像 三维超声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