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重视临床检验包含的人性化意义。方法通过日常工作中所接触到的相关事例进行论述,以此说明医院检验专业技术人员不能忽视临床检验工作对被检验者及社会的影响。结果所列举事例显示,临床检验对被检验者及社会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结论医院检验专业技术人员重视临床检验包含的人性化意义刻不容缓。

  • 标签: 临床检验 人性化
  • 简介:摘要食品质量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在食品检验过程中,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是很重要的。在食品检验过程中,应严格从检验流程的各个环节加以控制,从样品抽取、制备、校准仪器设备、配制试剂、选择检验方法、控制实验室环境、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及对相关检验项目的检查等几方面,确保获得准确的检验结果。

  • 标签: 食品检验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分析标本采集前标本容器的准备、患者的准备、尿标本采集种类的不同、标本采集后的处理4个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总结这4个环节应注意的事项,确保尿液标本检验结果准确。

  • 标签: 尿液标本 采集 检验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微生物检验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在临床工作中,微生物检验也越来越至关重要了。但是,医学微生物检验还有许多问题等待我们去探索和解决。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样本溶血对申花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每位受检者的血液采取量为5ml,并均分为两份,标记为A、B。对于B管血液,采用玻璃棒进行搅拌,致使B管出现溶血。结果在Na、DBIL、ALT等项目上,其结果存在较大的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GLU、Cr和UA等项目上,其结果无显著性变化,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有一定的影响,在实际的生化检验中,为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应注意样本溶血问题。

  • 标签: 标本溶血 生化检验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免疫检验质量影响因素与对策。方法选取本院999份检验质量有问题的临床免疫检验报告,同时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需要接受临床免疫检验的200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免疫检验方法,观察组在检验时接受质量控制对策。结果影响免疫检验质量的因素包括检验环境温度、检验环境湿度、检验试剂平衡时间、检验环境洁净度、样品质量、检验人员素质、清洁液更换情况;观察组准确率、总有效率与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误诊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较多,进行全方面的质量控制对策,能够使临床检验结果准确率与重复率明显提高,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与治疗总有效率,使误诊率显著降低。

  • 标签: 临床免疫检验 质量控制 影响因素 对策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胸腔积液细胞形态学检验方法进行改进,使之更简便、快速、灵敏。方法细胞形态学检查时涂片5~6张,其中2~3张平行尾涂片;在瑞-姬染液中加入部分表面活性剂,促进细胞着色。结果90例胸腔积液中15例查见癌细胞,1例查见霉菌;癌细胞主要分布于涂片的尾部,每张涂片仅有2~5个癌细胞时,亦可明确诊断。结论该法简便、快速、准确,适于基层医院的推广应用。

  • 标签: 胸腔积液 检验 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提高护士采集标本的质量,以减少护理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通过对影响检验全程质量控制的护理因素分析,来提高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结果在分析前质量控制中,护士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某一环节的疏忽,都会使检验分析结果产生偏差。结论只有通过医、护、技各方面的相互协作,杜绝标本采集缺陷,才能提高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确保实验室数据的准确。

  • 标签: 标本检验质量 护理因素 分析
  • 简介:摘要本文从分析食品微生物检验应注意的问题入手,来探讨食品微生物检验的内容和技术,为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的发展做出贡献。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药品 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如何加强检验人员与临床医护人员沟通。方法通过检验科平常由于缺少临床沟通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结果采用多种办法,增加与临床医护人员的交流与沟通,使由于缺乏沟通造成的问题得到解决。结论为了更好地为患者与临床医护人员服务,作为检验工作者,应该主动与临床医护人员多交流沟通,把由于缺乏沟通造成的误解及医疗安全隐患降到最低。

  • 标签: 检验 质量管理 医护沟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检验标本质量的因素,寻找相应的控制方法。方法研究影响标本质量的各种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有效措施进行控制。结果通过控制,避免了会影响检验标本质量的多种因素,有效提高了检验标本的质量。结论影响检验标本的因素较多,通过研究分析这些因素,从而提出针对性的控制方法,提高检验标本的质量。

  • 标签: 检验标本 质量 因素 控制
  • 简介:摘要要提高尿液检查的质量,必须正确的进行尿液标本的收集和保存。选择合适的容器,容器的标示要明确,根据检查的目的尿标本可收集晨尿,随机尿和餐后2小时尿,24小时尿,尿培养尿标本;收集的标本最好在30分钟内进行检查,否则应该进行妥善的保存,最常用的是冷藏还有冷冻以及一些化学防腐的方法。

  • 标签: 尿液标本 尿标本的收集 保存 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以及相应对策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检验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我院临床生化检验过程中存在较大误差的例数展开复检,并对复检结果予以分类,针对误差影响因素提出相应解决对策。结果本次复查中误差因素以溶血、血液采集方式、实验室标本处理不当等为主。结论影响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较多,以溶血、血液标本采集方式以及实验室标本处理不当为主,临床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避免,以提高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加可靠的参考依据。

  • 标签: 临床 生化检验 结果 影响因素 对策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从国内检验仪器和检验技术两个方面,结合临床检验工作现状,系统地阐述了我国医学检验技术发展的现今阶段以及当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同时也预测了今后我国联创检验分析技术的发展方向。

  • 标签: 临床检验 仪器 技术 问题 方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贫血鉴别诊断中血液检验的作用。方法我院于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对52例贫血患者(实验组)和52例健康人(对照组)进行鉴别诊断分析,对这些研究对象进行血液检验,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血液检验结果。结果实验组的红细胞计数、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分布宽度等指标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贫血患者进行血液检验可以诊断判定患者的贫血状况,为及时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 标签: 贫血 血液检验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质量控制在血液检测过程中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我院选取近两年接收的进行血液检测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统计分析,将这些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个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平均50人。其中,对实验组的患者进行质量控制的血液检测方式,而在对照组患者中采用常规的血液检测方法,然后对两组患者血液中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对照组中,50名患者血液中的Ca125、Cal99、C-肽、份癌胚抗原、以及甲胎蛋白等各项指标的变异指数比较高,而在实验组中,50名患者血液中的Ca125、Cal99、C-肽、份癌胚抗原、以及甲胎蛋白等各项指标的变异指数相比较对照组明显要低,差异显著,P值<0.05,因而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患者进行血液检测过程中采用质量控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确保检验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从而为患者的诊断以及治疗提供临床的借鉴依据。

  • 标签: 质量控制 血液检验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细节管理在临床血液检验标本采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30例体检人士为本次研究对象,以管理方式为依据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予以对照组常规管理,予以观察组细节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生化指标检测结果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细节管理应用于临床血液检验标本采集中,可以使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得到显著提升。因此,该管理模式值得被大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临床血液检验 标本采集 细节管理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医学的不断进步,临床免疫检验的技术也越来越高,而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也成为了目前医学界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旨是先探讨了临床免疫检验中标本的采集和保护应注意的问题,最后探讨了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的对策。

  • 标签: 临床免疫检验 质量控制 注意问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随机抽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之间在我院接受体检的130例正常人群为观察对象,全部观察对象均抽取2份血液标本,分别进行不溶血和溶血处理,比较分析两份血液标本的生化检验结果。结果不溶血标本与溶血标本的TBIL、DBIL、TP、ALB、CK、ALT、AST、LDH、K+、UA、GLU、BUN、Cr、TG和Ca2+等生化检验指标结果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标本溶血现象的发生会对其生化检验结果造成较为明显的影响,因而医务人员血压在血液标本采集过程中,尽量控制和减少血液标本溶血现象的发生,提高临床检验的准确性。

  • 标签: 标本溶血 生化检验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