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缓解肿瘤患者化疗前抑郁、焦虑等负性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取样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减轻患者心理障碍,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心理护理 焦虑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情况,结合护士实践中的职业心理健康问题,分析了应用积极心理学在护士职业心理健康上的方法。

  • 标签: 积极心理学 护士 职业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宫颈癌手术患者中,实施心理护理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宫颈癌手术患者56例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方案和心理护理方案,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2.9%)明显高于对照组(71.4%),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宫颈癌手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改善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宫颈癌 心理护理 临床效果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宫外孕行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后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100例选择宫外孕术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护理时不同护理方案分成两组,将行常规护理43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行心理护理干预57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两组具体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在两组护理后HAMA、HAMD评分均降低基础上,其降低幅度更显著(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宫外孕患者行心理护理干预对其术后心理状态具有积极影响,值得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宫外孕 心理状态
  • 作者: 李丽萍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        (楚雄州中医医院    云南楚雄     675000)     【摘    要】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患者心理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子宫全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随机选取76例患者进行数字编号后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均为38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均评估记录住院第一日与出院前一日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种治疗护理方案下子宫全切患者临床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并总结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心理情绪影响的临床价值。结果:根据两组数据对比,观察组的焦虑评分为(39.87±3.26)分,低于对照组的焦虑评分(45.73±4.2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治疗对于子宫全切患者具有缓和心理情绪的作用,同时对患者术后身体恢复有良好促进的作用。  【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心理特征及药物治疗同时综合性心理护理干预与单纯性药物治疗的差异。方法420例符合慢性乙型肝炎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在实施药物治疗同时施加心理护理干预),患者心理健康水平采用王征宇引进并修订的临床精神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肝功评定按国家生化检查标准进行。结果慢性乙型肝炎住院患者人格特征为性格内向、情绪不稳定,有精神质倾向。两组患者治疗前SCL-90各因子没有明显差异。经药物治疗和综合性心理护理干预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治疗组患者情绪比较稳定,治疗组各因子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抑郁情绪、焦虑情绪明显降低。结论慢性乙型肝炎康复水平除与肝功能损伤程度、个体免疫力有关外,与心理、社会因素有明显的关系,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对治疗效果有直接影响。因此,传染病医院对乙肝住院患者应加强心理护理干预。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心里分析 心理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急性心肌梗塞是心内科常见的危重病症,患者的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快,很容易发生猝死及其他并发症。其严重性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发作时常有濒死感,使患者更加恐惧,近年来研究发现,不良情绪是诱发并发症、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患者一旦发病,心理变化复杂,思想负担重,可直接影响治疗和康复。因此,对心肌梗塞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稳定患者情绪至关重要。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心理特点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了解服毒自杀患者的心理特征,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及效果观察。探索服毒自杀患者综合心理护理措施,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我院117例服毒患者进行测评,并与常模对照。结果服毒自杀患者SCL-90总分和各因子得分高于常模(P均﹤0.01),以抑郁、焦虑、精神病性和人际关系敏感等最为突出。结论及时掌握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针对性地做好心理疏导工作,使其摆脱悲观厌世的消极情绪,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增强生活信心。

  • 标签: 服毒自杀患者 心理特征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局麻手术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局部麻醉手术治疗的患者190例,采用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和手术配合度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手术配合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消除局部麻醉患者的焦虑和紧张情绪,提高患者积极主动进行手术的配合度,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

  • 标签: 心理护理 局部麻醉手术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眼科门诊病人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常用心理护理对策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6月-2013年4月来我院眼科门诊治疗的70例眼科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基于常规护理方法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情况以及评估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心理干预护理后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对策能有效减轻患者内心的紧张焦虑感并增强患者信心,极大的提高可眼科患者的病情恢复速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眼科 门诊病人 心理问题 护理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干预对白癜风患者康复治疗期间心理障碍的影响改变。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6月间收治的白癜风患者92例,将患者均分为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采用心理护理的实验组,每组46例,并在结束后对两组患者进行SCL-90评分

  • 标签: 心理干预 白癜风患者 心理障碍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皮肤科患者在诊疗过程中的重要性。方法针对皮肤科的特点,对门诊210例皮肤病患者给予心理护理措施干预。结果通过对患者采取心理干预,解除了焦虑、恐惧的心理,增强了治病和防病意识。结论心理干预是对皮肤科患者正确面对疾病,积极配合医生治疗的有效护理方法。

  • 标签: 皮肤病 心理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对银屑病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16.1月-2016.12月间收治的58例银屑病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划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29例,为研究组在常规护理服务基础上增加心理干预,为常规组提供一般疾病护理服务,评价两组焦虑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心理焦虑评分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0.496,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焦虑评分明显优于常规组,(t=9.944,P<0.05)。结论护士为银屑病患者提供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情绪。

  • 标签: 银屑病 护理 焦虑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慢性肾炎患者心理症状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90例慢性伴焦虑抑郁状态(抑郁指数≥0.5)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在住院期间进行系统化的心理康复指导,对照组只进行一般基础护理,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的焦虑、抑郁水平,并做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指数显著降低,心理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系统化的心理干预能改善情绪,有助于生理功能恢复,对慢性肾炎患者的康复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心理干预 慢性肾炎 影响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科护理中家长心理反应分析及心理干预效果。方法将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患儿82例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字分组法将其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儿各41例;其中给予对照组心理干预;观察组则实施常规就诊。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治愈率以及家长满意度。结果在经过不同的护理模式后,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治愈率以及家长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心理护理应用于儿科护理中,能够帮助患儿家属产生良好的心理反应,降低家属的紧张和忧虑,也利于患儿早日康复,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儿科护理 心理反应 效果 分析
  • 简介:摘要:乳腺癌发生率高,对女性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在全身恶性肿瘤中,该病占比达到7%-10%,且发生率逐年增长。该病治疗方法特殊,采取手术治疗时,需要切掉乳房,而保乳手术复发率高,受多因素影响,患者心理状态不佳,会干扰到治疗效果,为此分析其心理状态,了解影响因素,予以个性化心理护理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就此展开综述。

  • 标签: 乳腺癌 心理状态 影响因素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伸健康教育内涵对精神科住院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研究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加以实施健康教育;对照组按常规药物治疗。观察9周,以阴性与阳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病情,计算复发率;以自制服药依从性调查问卷评价干预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复发率为0,干预6周PANSS评分与入组时比较差异显著(p﹤0.05),干预9周PANSS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对照组复发率为12.5%(5/40)。9周末两组依从性评分差异具显著性(p﹤0.05)。结论延伸健康教育内涵可以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减少患者精神症状的复发。

  • 标签: 精神科 精神病 健康教育 服药 依从性
  • 简介:  [摘要] 目的 : 了解医务人员宽恕心理的状况及特点,探索医务人员宽恕水平与其心理健康的关系,为缓解医患关系、提高医务人员心理健康水平提出相关对策。方法 : 应用宽恕水平、宽恕态度和心理健康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相关问卷,对 409 名医生、护士和其他医务人员的宽恕心理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调查。结果 : 在宽恕水平上,医务人员不存在统计性别差异 ; 在宽恕态度上,女性医务人员显著高于男性 ; 工作年限 10- 15 年和 20 年以上的医务人员比 10 年以下的医务人员的报复水平高 ; 儿科医务人员的报复水平显著高于内科、妇科和其他科室 ; 宽恕各变量与心理健康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变量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结论 : 医务人员的宽恕心理有其自身的职业特点,并且与其心理健康显著相关,基于宽恕的视角可以从多个层面采取预防措施降低医患紧张水平,保障医务人员心理健康。

  • 标签:   [] 医务人员 宽恕心理 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