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甲状腺手术患者中开展个体化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甲状腺手术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40例。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个体化护理,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SAS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S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SA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在甲状腺手术患者中开展个体化护理,能够使患者焦虑情绪得到显著缓解,并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 标签: 甲状腺手术 个体化护理 焦虑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疗效。方法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常规康复训练组(A组)和个体化康复训练组(B组)。A组给予常规的康复训练;B组由专人负责根据患者自身的肢体瘫痪程度和心理障碍状况制定系统的康复训练计划并给予心理干预和指导家属巩固康复训练。采用SAS、SDS、简化Fugl-Meyer(FMA)量表、修订的Barthel指数(MBI)作为评价指标,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2月后对患者进行评价。结果接受康复训练前两组间基线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2月后个体化康复训练组(B组)SAS、SDS、FMA、MBI评分均优于常规康复训练组(A组)(P<0.05)。结论个体化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疗效明显优于常规康复训练。

  • 标签: 个体化康复训练 脑卒中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对胆结石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拟行胆结石手术胆结石患者11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在围手术期分别采用个体化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不良情绪、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术前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均低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为96.49%明显高于常规组82.4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应用于胆结石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可减轻患者术前不良情绪,促进术后胃肠功恢复、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显著应用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个体化护理 胆结石手术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目的了解当地居民抑郁症状现状及其与个体特征的关联。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攀枝花市居民中进行抽样,由研究对象自主完成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1762份;采用病人健康问卷(PHQ-9)评定抑郁症状;运用单因素χ2检验以及多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抑郁症状与个体特征的关联。结果当地居民抑郁症状流行率为52.4%。在调整了其他变量以后,与当地居民抑郁症状有关联的个体特征有:年龄、婚姻状况、居住时间、自评健康状况、参与社团活动的数量。以65~75岁组为对照,抑郁症状流行率总体呈现随着年龄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25~34岁组OR值达3.62(95%CI:2.25~5.81);以独身者为对照,已婚者组抑郁症状的OR为0.71(95%CI:0.56~0.90);以自评健康较差组为对照,自评健康为很好者的OR为0.17(95%CI:0.11~0.27);以居住时间10年以上组为对照,居住时间在5年以下的OR为1.25(95%CI:1.02~1.52);以参与社团数为3个及以上组为对照,不参与社团活动者的OR为1.52(95%CI:1.21~1.90)。结论当地抑郁症状流行率较高,应重点关注25~34岁年龄段、自评健康状况不佳的居民;并注重增加其社会支持网络和社团活动参与度的推进。

  • 标签: 抑郁 PHQ-9 流行率 个体特征 攀枝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体作业疗法对脑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50例老年脑卒中认知障碍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5人。两组患者入院后全部接受常规性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接受常规性的健康训练的基础上实施个体作业疗法。治疗结束后通过简易精神状态检查和Barthed评定。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要高于对照组。两组Barthel指数就要高于治疗前。对照组与观察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个体作业疗法可以改善脑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的生活活动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个体作业疗法 脑卒中 认知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循证护理与个体化护理对肝胆外科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88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循证护理,实验组应用个体化护理模式,观察两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和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随访3月发现,实验组情感职能评分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胆瘘、腹痛、切口感染发生率为4.6%,与对照组的6.8%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循证护理模式以及个体化护理模式均有助于预防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其中个性化护理在改善患者情感职能方面效果突出,建议临床结合两种护理模式的优点,不断提高肝胆外科护理工作质量。

  • 标签: 肝胆外科手术 循证护理 个体化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个体化护理干预模式在妇科肿瘤患者术后的作用。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患妇科肿瘤的住院患者8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平均分为2组,分别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给予个体化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均于术后2周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分析评估。结果通过统计分析,干预组生活质量评分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各个领域的评分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个体化护理干预模式可以有效地提升妇科肿瘤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 标签: 个体化护理模式 妇科肿瘤 生活质量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妇科护理中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以提高妇科护理质量。方法选120例妇科患者随机分成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的观察组和给予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每组6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0.0%,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健康行为、自我管理水平、生活质量等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科疾病患者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效果显著,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术后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妇科护理 个体化健康教育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音乐干预对减轻非全麻手术患者焦虑情绪的作用。方法将80例非全麻手术患者按手术时间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个体化音乐干预,观察两组患者血压、心率的变化及焦虑程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在干预后焦虑情绪评分与干预前和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血压、心率的变化较对照组稳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音乐干预可明显降低手术患者的焦虑情绪水平,提高手术安全性和临床护理质量。

  • 标签: 音乐干预 焦虑 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群体认同、群际威胁、个体自尊和集体自尊四者的关系,并进一步研究群体身份对中介模型的影响。方法采用群体认同量表、个体自尊量表、集体自尊量表、现实威胁量表和象征威胁量表,对西南大学452名学生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城市大学生的群体认同和个体自尊量表得分高于农村大学生,现实威胁和象征威胁量表得分低于农村大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大学生与农村大学生的群体认同与现实威胁和象征威胁均呈正相关(P〈0.01),群体认同与个体自尊均呈负相关(P〈0.01)。集体自尊与群体认同和象征威胁之间的关系有群体差异,其中城市大学生集体自尊与群体认同呈正相关(P〈0.01),与现实威胁呈负相关(P〈0.01),与象征威胁的相关性不显著;农村大学生的集体自尊与群体认同相关性不显著,与现实威胁和象征威胁呈负相关(P〈0.01)。城市大学生现实威胁感知中集体自尊的中介作用显著(P〈0.05),象征威胁感知中个体自尊的中介作用显著(P〈0.05);农村大学生象征威胁感知中个体自尊的中介作用显著(P〈0.05)。结论个体自尊和集体自尊在群体认同和群际威胁的关系中起着中介作用;现实威胁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更多的是集体威胁,象征威胁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更多的是个体威胁。

  • 标签: 群体认同 群际威胁 集体自尊 个体自尊 群体身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个体化护理对轻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8年 6~ 12月本院收治的 100例轻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 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化护理干预模式,研究组采用个体化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对治疗的依从率、护理的总有效率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对治疗的依从率、护理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均存在显著差异( P< 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 50例,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 44例,两组对比存在现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颌面骨折术后对患者施行的个体化口腔护理方法进行探讨。方法采取冲洗、喷洒、含漱等措施进行个体化的口腔护理。结果120例患者,伤口一期愈合者116例(96.67%),伤口二期愈合者4例(3.33%)。2例患者入院时口腔感染比较严重,经个体化口腔护理后,感染得到控制,最终治愈。结论对颌面骨折术后的患者实施个体化口腔护理,能针对患者的病情选择护理方式,护理操作的方式较多,从而弥补了单一的擦拭护理的局限性。个体化的口腔护理比较周到细致,患者耐受力较强,可预防口腔术后产生的感染、促进患者伤口的愈合。

  • 标签: 颌面骨折术 个体化 口腔护理
  • 简介:摘 要 目的 探讨个体化康复护理对脊柱外科手术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8年 4月~2019年 1月在我院行脊柱外科手术的患者 106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53 例,患者均行脊柱外科手术,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个体化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生活自理能力及心理状态。结果 干预 2 个月,观察组 ADL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 SAS 和 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体化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脊柱外科手术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个体化护理在早产儿黄疸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4月--2018年7月期间,选择我院收诊的92例早产儿黄疸患儿,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2组,一组设为对照组(n=46)并给予常规护理,另一组设为研究组(n=46)并给予个体化护理,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评价并比较。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黄疸护理中,实施个体化护理的效果比常规护理更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个体化护理 早产儿 黄疸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罹患胆结石病症的患者在手术中应用个体化相关护理手段在医学临床上的效果进行调查和分析。方法抽选我院在2016年到2018年两年之间收容诊治的60例罹患胆结石病症的患者,将这60例患者平均分成两个组类,即实验组和对照组。针对实验组的患者,施行普通的护理工作,针对对照组的患者,应用个体化相关护理手段,使用SDS与SAS评估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同时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心理变化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在施行相关护理工作之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患者的SDS评分与SAS评分在比较中,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施行相关护理工作之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患者的SDS评分与SAS评分均有所提升,对照组的患者的SDS评分和SAS评分改善状况要优于实验组,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罹患胆结石病症的患者,施行个体化相关护理手段的治疗效果较好,有利于缓解患者的消极心理。

  • 标签: 胆结石病症 个体化相关护理手段 心理改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个体化护理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于2015年7月-2017年11月收治的63例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护理方法为分组依据,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0例)2个组别。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个体化护理,观察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5.1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67%,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用于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可抑制肺部感染、压力性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个体化护理 呼吸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个体化护理在风湿免疫科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2018年4月~2019年5月于我院收治的风湿免疫科患者病例中,选取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分别行个体化护理方式、常规护理方式。对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等进行对比和观察。结果在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对比差异并不显著(P>0.05);在护理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治疗风湿免疫科患者时,个体化护理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以将患者生活质量提升上来,防止患者负面情绪的出现,其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个体化护理 风湿免疫科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个体化护理在老年危重病住院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70例老年危重病住院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个体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并发症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5.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危重病住院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个体化护理模式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

  • 标签: 老年危重病 住院患者 个体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究个体化舒适护理对小儿静脉输液护理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纳入研究的患儿主要为2017年02月~2019年02月期间于我院接受输液治疗500例小儿,按照不同的护理干预方案展开分组纳入研究,常规组250例患儿在治疗期间接受常规基础护理干预,干预组250例患儿在治疗期间接受个体化舒适护理干预,对常规组和干预组患儿护理效果展开分析。结果干预组本次研究之中疼痛评分、家长满意度评分和常规组之间存有明显的差异,组间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本次研究之中一次穿刺成功率比常规组更优,组间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静脉输液护理之中应用个体化舒适护理,可促进家长护理满意度、一次穿刺成功率的提升,进而保障输液治疗可顺利展开,值得推广。

  • 标签: 个体化舒适护理 一次穿刺成功率 儿科 静脉输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3~2017.9期间本院收治的136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护理方案平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实施临床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个体化延续护理,并将两组患者出院后生存质量改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生存质量良好率为72.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7.06%(X2=12.974、P=0.000),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个体化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具有重要意义,可有效提升患者出院后生存质量,进一步改善预后,促进良好护患关系,具备较高实施意义与运用价值。

  • 标签: 个体化延续护理 改善 高血压 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