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7 个结果
  • 简介:以新浪微博上关于“全面二孩”政策的讨论为研究个案,考察微博视域下女性在社会公共话题中的参与度、关注视角和话语表达特征。研究发现,微博为女性参与公共话题讨论,尤其是从自身在现实中的特殊处境出发表达看法提供了重要平台。将二孩生育问题与女性地位和职业发展联系起来的讨论,在女性用户微博中有较多体现,但在男性用户微博以及所观察时段内主流媒体的报道中比较微弱。女性用户微博中的这些议题,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同时期媒体议程设置中的局限。

  • 标签: 微博 公共话题 女性 话语表达 全面二孩
  • 简介:社会营销视角出发,对广药集团旗下白云山奇星药业策划实施的“中风孤岛救援中国行”活动进行深入研究。分别透过公益传播的主题设计、行为实施、渠道选择三个维度,阐释国内企业在社会营销过程中对公益传播的成功开发,总结企业社会营销的公益传播策略,为其持续利用和深度挖掘提供借鉴。

  • 标签: 公益传播 社会营销 企业公关 新媒体 公益营销
  • 简介:伴随全球文化市场的形成,如今我们能看到不同文化语境产出的风格迥异的电视产品,其中媒介话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电视情感调解类节目为研究对象,进行话语方式的对比研究,从中外代表性节目案例中剖析节目主持人的话轮控制方式、专家团的调解策略等差异性特点,从跨文化传播的视角来看文化语境及其背后的社会关系结构对节目话语在创作理念、表达方式的影响,从而探索提高改进节目主持人、专家等传播主体的话语素养,为中外节目模式互相借鉴提供可能性。

  • 标签: 情感调解类节目 电视综艺 文化语境 话语方式 对比研究
  • 简介:本研究重点探讨了身份认同在新生代农民工社交媒体使用与人际交往间的中介效应。基于2017年3月在北京、天津和深圳三地的问卷调查和个人深访,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对身为进城务工农民的身份认同程度较高,人际交往水平总体稍有偏低且交往多在同质群体中进行;社交媒体使用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认同和人际交往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身份认同在社交媒体使用对人际交往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效应。身份区隔及伴生的社会权利贫困强化了新生代农民工对自我身份的感知和体认,并成为他们与城市居民进行人际交往的藩篱;通过向新生代农民工提供媒介公共产品和提升其媒介素养水平,有助于推动新生代农民工与异质群体之间建立稳定的人际交往。

  • 标签: 社交媒体 人际交往 身份区隔 新生代农民工
  • 简介:四月的山城春意盎然,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迎来了我国著名新闻学者——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郑保卫教授。郑教授那深厚的理论积淀、崇高的新闻理想和浓郁的学识修养给学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我们也有幸采访到了这位在追求新闻理想的路上一往无前的儒雅学者。

  • 标签: 中国人民大学 新闻学者 理想 发展中心 保卫 主任
  • 简介:作为历史精神与主流价值体系的载体,红色历史意象对转型期下的中国社会有着特殊的意义。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其独特的政治与历史意义使得围绕该主题而举办的各种庆祝活动,成为红色历史意象传播的典型代表。本文从其传播形态特征出发,以庆祝活动中“红歌”这种代表性意象的构建作为案例,论述了大众对红色历史意象解读模式的演变,并从管理模式、内容监督以及媒介创新三个方面对红色历史意象的当代传播提出了策略建议。

  • 标签: 社会转型 红色历史意象 策略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