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Kruppel样转录因子6(KLF6)基因调控谷氨酰胺酶2(GLS2)对人肝癌细胞系Bel7404、Huh7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和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正常肝细胞和肝癌细胞中KLF6的mRNA和蛋白表达(上海细胞库)。沉默KLF6基因,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和细胞增殖实验(EdU)检测细胞增殖;结合前期实验基础、转录因子结合位点数据库(JASPAR)辅助筛选KLF6结合GLS2结合序列;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验证转录因子KLF6结合GLS2的序列;qPCR、Western blot检测沉默KLF6,GLS2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结果KLF6在人肝癌细胞系HepG2(0.12±0.01)、HepG3B(0.11±0.02)、BEL-7404(0.44±0.02)、Huh7(0.34±0.03)中mRNA表达低于正常细胞HL7702(1.0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t=172.80、113.90、61.64、44.41,P<0.01);Western blot检测KLF6在HepG2(0.57±0.02)、HepG3B(0.53±0.01)、BEL-7404(0.73±0.01)、Huh7(0.66±0.01)中蛋白表达水平低于HL77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79、42.17、31.40、40.13,P<0.01);沉默KLF6基因,CCK-8检测Huh7在0、24、48、72 h增殖能力(0.20±0.01、0.30±0.01、0.45±0.04、0.63±0.02)高于对照组(0.20±0.01、0.29±0.01、0.35±0.03、0.47±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3.46,P<0.01);CCK-8检测Bel7404在0、24、48、72 h增殖能力(0.20±0.01、0.27±0.01、0.42±0.02、0.62±0.04)高于对照组(0.20±0.01、0.26±0.01、0.36±0.01、0.44±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1.40,P<0.01);EdU检测Huh7中3个不同抑制剂sh-KLF6-1、sh-KLF6-2、sh-KLF6-3增殖率(56.83%、52.68%、45.43%)高于对照组(35.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8、4.10、3.86,P<0.01);同理检测Bel7404中3个不同抑制剂增殖率(53.61%、49.32%、42.16%)高于对照组(3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8、2.89、2.31,P<0.01);沉默KLF6基因,Huh7细胞在3种不同抑制剂sh-KLF6-1、sh-KLF6-2、sh-KLF6-3中GLS2的mRNA表达(0.01±0.00、0.13±0.01、0.44±0.02)低于对照组(1.01±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63、23.54、27.04,P<0.01);实验组蛋白表达(0.41±0.01、0.64±0.10、0.87±0.02)低于对照组(1.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11、9.57、3.88,P<0.01);Bel7404细胞在sh-KLF6-1、sh-KLF6-2、sh-KLF6-3中GLS2的mRNA表达(0.04±0.01、0.29±0.10、0.33±0.02)低于对照组(1.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21、21.82、20.92,P<0.01);实验组蛋白表达(0.36±0.01、0.66±0.10、0.72±0.02)低于对照组(1.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99、36.50、21.80,P<0.01)。结论KLF6介导的GLS2调控途径显著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

  • 标签: 肝癌细胞 谷氨酰胺酶 细胞增殖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
  • 作者: 冯鹏洋 孟楠 方婷 董柏 杨阳 袁健闵 魏巍 王梅云 吴亚平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磁共振成像》 2022年第08期
  • 机构:河南大学人民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郑州 450003,郑州大学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郑州 450003,河南省人民医院骨科,郑州 450003,北京联影智能影像技术研究院,北京 100094,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 201815,河南省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郑州 450003,河南大学人民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郑州 450003 郑州大学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郑州 450003
  •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比较酰胺质子转移加权成像(amide proton transfer weighted imaging, APTWI)和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 IVIM)在评估肺腺癌病理分级中的价值,并评估各参数与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 uptake value, SUVmax)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前瞻性收集66例术后病理证实为肺腺癌的患者,对APTWI、IVIM和18F-FDG PET图像进行分析,分别测量非对称磁化转移率[magnetization transfer ratio asymmetry, MTRasym(3.5 ppm)]、扩散系数(D)、假扩散系数(D*)、灌注分数(f)值、扩散分布指数(DDC)、扩散异质性指数(α)及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对比分析不同分级组间各参数的差异及诊断效能,并评估各参数值与SUVmax间的相关性。结果低分化组的MTRasym(3.5 ppm)、f值高于中高分化组,而D、DDC值低于中高分化组(P均<0.05),两组间D*、α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TRasym(3.5 ppm)、D、DDC、f、α和D*值诊断肺腺癌病理分级的AUC依次是0.858、0.743、0.661、0.645、0.577、0.531,MTRasym(3.5 ppm)的诊断效能显著高于除D值以外的其他参数(P均<0.05)。APTWI与IVIM联合鉴别病理分级的诊断效能最高(AUC=0.973)。MTRasym(3.5 ppm)与SUVmax值呈弱正相关(r=0.396);D、DDC值分别与SUVmax值呈弱负相关(r=-0.359,-0.249,P均<0.05)。结论APTWI和IVIM均是鉴别肺腺癌病理分级的有效手段,APTWI参数的诊断效能较IVIM更加有优势,部分参数与SUVmax存在相关性。

  • 标签: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磁共振成像 酰胺质子转移加权成像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 最大标准化摄取值 肺腺癌 病理分级 鉴别诊断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亚单位4(Nox4)在草酸钙结石患者肾乳头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GEO数据库检索Randall钙斑芯片,按照GSE73680的样本描述,将样本分为无结石对照组(6例)和草酸钙结石组(24例)。采用GEO2R分析正常人肾乳头和草酸钙肾结石患者肾乳头组织中Nox4及成骨相关蛋白基因的表达差异变化。采用高钙处理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免疫荧光技术(IF)检测Nox4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Nox4和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的表达,化学发光法测定氧化应激标志物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GEO2R分析结果显示Nox4在草酸钙结石组表达升高,差异表达倍数为0.726倍(t=2.040,P<0.05),基质Gla蛋白(MGP)在草酸钙结石组表达下降,差异表达倍数为-1.228倍(t=-1.230,P>0.05),骨钙素(OCN)在草酸钙结石组表达升高,差异表达倍数为0.439倍(t=1.241,P>0.05),骨保护素(OPG)在草酸钙结石组表达升高,差异表达倍数为0.639倍(t=0.888,P>0.05),骨桥蛋白(OPN)在草酸钙结石组表达升高,差异表达倍数为1.664倍(t=1.171,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高钙处理的NRK-52E细胞中Nox4的平均荧光吸光度明显高于对照组(0.651、1.446、1.480,t=8.023、6.477,P<0.05)。Western blot显示相对于未处理的正常对照组,高钙处理的NRK-52E细胞中Nox4的表达明显增加(0.426、0.594、0.734,t=28.954、53.082,P<0.01),BMP-2表达也呈增高趋势(0.242、0.472、0.676,t=12.765、14.257,P<0.01)。此外,高钙处理NRK-52E细胞后,MDA含量增加(0.188、0.390、0.650,t=2.679、6.686,P<0.05),SOD活性下降(40.630、38.060、36.230,t=4.079、10.390,P<0.05)。结论Nox4在肾结石患者肾乳头中表达明显增加,Nox4介导的氧化应激可能在肾结石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草酸钙结石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亚单位4 氧化应激 成骨相关蛋白
  • 简介:摘要氧化应激(OS)是导致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因素之一。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氧化酶(NOX)产生的活性氧(ROS)是VCI重要的致病分子。VCI的危险因素如高血糖及缺血/再灌注等在上游增加NOX的活化;其他危险因素如高龄、高血压及卒中是NOX依赖ROS产生的下游损伤。VCI的成因包括与NOX相关的危险因素及NOX依赖的ROS导致的细胞损伤。研究表明,抑制NOX活性可减轻认知障碍、降低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本文对NOX在VCI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 认知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小RNA-22(miR-22)对瓣膜间质细胞成骨分化的作用及其在主动脉瓣钙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以主动脉瓣置换术中切除的钙化性主动脉瓣疾病15例,其中钙化主动脉瓣组织作为实验组,正常主动脉瓣组织为对照组;苏木精-伊红(HE)染色、VonKossa法观察瓣膜钙化程度;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免疫荧光试验检测瓣膜组织中miR-22的表达变化和蛋白表达水平。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HE染色以及Von Kossa钙沉积染色提示实验组中有大量羟基磷灰石沉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实验组Runx相关转录因子2(Runx2)、骨钙素(OCN)的阳性表达。相较对照组,实验组miR-22基因表达明显升高(P<0.01),实验组成骨相关基因Runx2高于对照组(1.39±0.02比1.09±0.01,F=4.00,P<0.01);实验组成骨相关基因OCN高于对照组(0.92±0.03比0.58±0.02,F=2.250,P<0.01),实验组去乙酰化转移酶6(HDAC6)低于对照组(1.09±0.05比1.52±0.04,F=1.563,P<0.01)。双荧光素报告基因检测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miR-22过表达可以显著增加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过表达miR-22显著减低HDAC6的表达。结论miR-22通过抑制HDAC6的表达促进Runx2、OCN的表达和活性,瓣膜间质细胞成骨分化,参与主动脉瓣膜钙化进程。

  • 标签: 微小RNA-22 主动脉瓣钙化 去乙酰化转移酶6 基因表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细胞中线粒体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依赖性异柠檬酸脱氢酶(IDH2)对葡萄糖代谢机制的影响。方法分别用高糖或低糖处理小鼠正常肝细胞AML12细胞株,于24、48、72 h后检测IDH2 mRNA及蛋白表达。慢病毒转染法构建IDH2敲低(KD-IDH2组)、IDH2敲低对照(KD-Ctrl组)、IDH2过表达(OE-IDH2组)以及IDH2过表达对照(OE-Ctrl组)细胞株,分别用正常糖、高糖、低糖处理细胞,每组设置3个复孔。流式细胞学检测细胞内活性氧簇(ROS)生成及细胞凋亡。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糖异生、糖摄取、糖酵解相关基因[己糖激酶1(HK1)、丙酮酸激酶(PKLR)]以及胰岛素、胰高糖素通路相关蛋白[磷酸肌醇 3-激酶(PI3K)、磷酸化PI3K(p-PI3K)、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AKT(p-AKT)、蛋白激酶A(PKA)、磷酸化PKA(p-PKA)]的表达。在胰岛素、胰高糖素刺激下,检测低糖条件下肝细胞葡萄糖输出能力。通过多功能酶标仪检测2-NBDG摄取用于评估肝细胞糖摄取能力。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AML12细胞在高糖处理48 h后,IDH2 mRNA表达明显下降(P<0.01)。KD-IDH2组细胞IDH2 mRNA表达量为KD-Ctrl组的(35.67±10.60)%(P<0.01),OE-IDH2组 IDH2 mRNA表达上调为OE-Ctrl的(4.59±0.77)倍(P<0.01)。KD-IDH2细胞在低糖条件下,葡萄糖输出能力明显减弱(P<0.01),糖摄取能力为KD-Ctrl组的(1.23±0.06)倍(P<0.01),AKT、PI3K蛋白活化程度(p-AKT/AKT、p-PI3K/PI3K)显著增加,PKA活化程度(p-PKA/PKA)降低(P<0.01),OE-IDH2组细胞则有相反表现。高糖处理使KD-IDH2细胞中糖酵解途径相关基因HK1、PKLR表达上调(P<0.05),细胞内ROS水平较高(P<0.05),同时细胞凋亡增加(P<0.01)。结论肝脏IDH2表达调控影响肝细胞内葡萄糖代谢,IDH2表达降低使细胞内胰岛素信号通路活化增加,且低糖条件下糖异生途径下调;而过表达IDH2通过增加肝细胞对胰高糖素的响应并降低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上调肝糖生成。

  • 标签: 糖尿病,2型 肝细胞 糖代谢 线粒体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依赖性异柠檬酸脱氢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脑小血管病(CSVD)所致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ND)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本院CSVD所致VCIND患者92例,依照随机抽签法分为试验组(46例)、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多奈哌齐片治疗,试验组给予丁苯酞软胶囊+盐酸多奈哌齐片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48%(43/46),高于对照组73.91%(34/46)(P<0.05);治疗后试验组MMSE评分、Mo-C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试验组血清Hcy、IL-6、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04%(6/46)与对照组8.70%(4/4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CSVD所致VCIND患者疗效显著,能改善患者认知功能,降低血清Hcy、IL-6、hs-CRP水平,安全性高。

  • 标签: 丁苯酞软胶囊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 脑小血管病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注射用核糖核酸Ⅱ(简称:核糖核酸Ⅱ)与化疗药物环磷酰胺(CTX)联合对肉瘤细胞S180荷瘤小鼠肿瘤抑制作用及对小鼠生存的影响。方法分别建立肉瘤细胞S180实体移植瘤小鼠模型和腹腔积液瘤小鼠模型。将CTX(25 mg/kg,1次/2 d)单独或联合低剂量(25 mg/kg,1次/d)、中剂量(50 mg/kg,1次/d)核糖核酸Ⅱ腹腔注射实体移植瘤小鼠10 d,将CTX(25 mg/kg,1次/2 d)单独、中剂量(50 mg/kg,1次/d)或高剂量(100 mg/kg,1次/d)核糖核酸Ⅱ单独或联合CTX(25 mg/kg,1次/2 d)腹腔注射腹腔积液瘤小鼠至全部死亡,两模型均设未经药物处理的模型组,各组小鼠均为8只。对于实体移植瘤小鼠,给药后称量体质量,测量活体肿瘤体积,处死小鼠后取肿瘤组织并称量其质量,计算抑瘤率。对于腹腔积液瘤小鼠,给药后称量体质量,计算体质量增长率,绘制各组生存曲线,计算生命延长率。结果(1)实体移植瘤小鼠:给药后各给药组小鼠体质量均低于模型组。给药期间,模型组活体肿瘤体积均远超各给药组;给药第8天起,CTX组活体肿瘤体积开始大于两个联合给药组。给药结束处死小鼠后称量显示,各给药组肿瘤质量均低于模型组(均P<0.01),CTX+核糖核酸Ⅱ低剂量组和CTX+核糖核酸Ⅱ中剂量组的肿瘤质量均低于CTX组(均P<0.05),两组抑瘤率均高于CTX组(83.6%、77.2%比58.5%)。(2)腹腔积液瘤小鼠:给药12 d后,CTX组小鼠体质量增长率迅速增加,达最高,两个联合给药组小鼠体质量增长率较其他各组均低。核糖核酸Ⅱ高剂量组与CTX组小鼠生命延长率分别为48.2%、53.2%,对生命延长作用相当;核糖核酸Ⅱ中剂量组小鼠生命延长率仅20.9%;CTX+核糖核酸Ⅱ中剂量组和CTX+核糖核酸Ⅱ高剂量组小鼠生命延长率分别达到94.2%、105.0%。结论核糖核酸Ⅱ联合CTX可明显延长肉瘤细胞S180荷瘤小鼠生存时间,提高抑瘤率,改善小鼠生命质量,二者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 标签: 肉瘤 注射用核糖核酸Ⅱ 环磷酰胺 疾病模型,动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表柔比星和环磷酰胺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陕西省肿瘤医院2018年8月至2019年11月行新辅助化疗及手术治疗的48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主要观察指标为病理完全缓解(pCR)率、客观缓解率(ORR)及临床获益率(CBR)。次要观察指标为化疗不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既定化疗周期未完成率为10.4%(5/48)。pCR率为31.2%(15/48),ORR为87.5%(42/48),CBR为95.8%(46/48)。pCR率在患者年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cN分期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状态分组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Ki-67高表达组(Ki-67阳性指数≥30%)中更高[46.7%(14/30)比16.7%(3/18),χ2=4.427,P=0.035]。常见的化疗不良反应为白细胞减少(93.8%,45/48)、中性粒细胞减少(93.8%,45/48)、肌肉关节疼痛(27.1%,13/48)、乏力(22.9%,11/48)、周围神经病变(18.8%,9/48)和恶心呕吐(18.8%,9/48),主要为1~2级化疗不良反应。总体3~4级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8%(9/48)。结论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表柔比星和环磷酰胺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可以取得较高的pCR率,且耐受性好。

  • 标签: 乳腺肿瘤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新辅助治疗 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雾化吸入N-乙酰半胱氨酸和复方异丙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白三烯B4(LTB4)、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平谷医院收治的122例AECOPD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n=61)与对照组(n=61)。其中对照组雾化吸入复方异丙托溴铵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治疗,疗程均为14 d。对比2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观察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FEV1/用力肺活量(FVC)]、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评分及血清LTB4、IL-6、PCT和SOD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1%(58/61)]显著高于对照组[83.6%(51/61)](χ2=4.219,P<0.05)。在各项典型临床表现(咳、痰、喘和肺部哮鸣音)的缓解时间上,观察组较对照组均显著缩短(t=8.075、9.010、6.810、4.969,P值均<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FEV1%pred、FEV1/FVC均显著升高(P值均<0.05),FeNO水平和CAT评分则均显著降低(P值均<0.05);但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FEV1%pred、FEV1/FVC的改善,FeNO水平和CAT评分的降低均更显著(t=3.512、2.504、7.025、4.372,P值均<0.05)。2组治疗后血清LTB4、IL-6和PCT含量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值均<0.05),而血清SOD水平均显著增高(P值均<0.05);但治疗后,观察组血清LTB4、IL-6和PCT浓度较同期对照组均显著降低(t=3.621、4.020、10.275,P值均<0.05),血清SOD水平则显著增高(t=4.124,P<0.05)。2组不良反应均少而轻微。结论雾化吸入N-乙酰半胱氨酸和复方异丙托溴铵治疗AECOPD的整体疗效满意,能迅速控制患者呼吸道临床表现,明显改善肺功能,这很可能与该联合用药方案能进一步降低FeNO及血清LTB4、IL-6和PCT水平,增强血清中SOD活性有关。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N-乙酰半胱氨酸 复方异丙托溴铵 雾化吸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盐酸维拉帕米联合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对冠心病(CHD)快速房颤(AF)伴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8月本院CHD快速AF伴AHF患者108例,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n=54)、对照组(n=54)。两组均予以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治疗,研究组予以盐酸维拉帕米联合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3 d后心肌供血状态[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压及心室率变化、疗效。结果治疗3 d后研究组LVEDD低于对照组,LVFS、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 ;治疗3 d后研究组心室率、舒张压、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0.74%较对照组70.37%高(P<0.05)。结论盐酸维拉帕米联合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治疗CHD快速AF伴AHF患者,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心肌供血状态,降低心室率,恢复血压水平。

  • 标签: 盐酸维拉帕米 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 冠心病 快速房颤 急性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以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覆膜支架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与药物联合胃镜治疗作为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二级预防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7年3月至7月因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接受TIPS治疗(ePTFE覆膜支架)或首次接受胃镜治疗作为二级预防的患者,分析两组患者术后1年内肝功能变化、腹水缓解率、肝性脑病发生率、再出血率、平均住院次数及费用、生存时间,以及TIPS组支架通畅情况。对数据采用χ2检验、Kaplan-Meier法和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分析。结果TIPS组74例,药物联合胃镜组66例,随访12~16(14.57±0.79)个月。术后1年,TIPS组腹水缓解率为57.1%(32/56),高于药物联合胃镜组的0(χ2 = 36.73,P < 0.01)。术后1、3、6、12个月,TIPS组患者肝性脑病的累积发生率分别为32.4%(24/74)、37.8%(28/74)、40.5%(30/74)、40.5%(30/74),药物联合胃镜组患者肝性脑病的累积发生率分别为3.0%(2/66)、3.0%(2/66)、3.0%(2/66)、6.1%(4/66);Kaplan-Meier分析显示,TIPS组肝性脑病累积发生率高于药物联合胃镜组(χ2 = 11.29,P < 0.01)。术后1个月内、1~3个月、3~6个月、6~12个月,TIPS组重度肝性脑病(Ⅲ至Ⅳ度)的发生率分别为2.7%(2/74)、0、0、0,药物联合胃镜组重度肝性脑病发生率均为0,两组重度肝性脑病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TIPS组和药物联合胃镜组术后12个月再发出血率分别为0和27.3%(18/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22.42,P < 0.01)。随访期间两组均无患者死亡。TIPS组住院次数为(1.45±0.80)次,少于药物联合胃镜组的(3.24±1.80)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 = -4.52,P < 0.01)。结论在预防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再出血方面,TIPS(ePTFE覆膜支架)治疗具有再出血率低、腹水缓解率高、住院次数少等优点;TIPS治疗患者肝性脑病发生率比药物联合胃镜的高,但TIPS并不增加重度肝性脑病发生率。TIPS与药物联合胃镜治疗的术后1年生存率无差异。

  • 标签: 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 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术 胃镜治疗 二级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利妥昔单抗(RTX)与环磷酰胺/硫唑嘌呤(CYC/AZA)在治疗ANCA相关性血管炎(AAV)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确定检索策略、文献的纳入与筛选原则,分别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关于RTX与CYC/AZA治疗AAV的随机对照研究,试验组为RTX治疗AAV,对照组为CYC/AZA治疗AAV。检索时间跨度为2000年1月至2021年6月,所得数据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4项研究,合计384例患者,其中试验组203例,对照组181例。在AAV的整体治疗中,RTX与CYC/AZA治疗AAV的终点缓解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TX组终点缓解率较高[OR值(95%CI)=1.58(1.03,2.40),P=0.03]。对不同分型的AAV的终点缓解率差异进行比较,RTX与CYC/AZA对于治疗肉芽肿性多血管炎、显微镜下多血管炎、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蛋白酶3相关性血管炎、髓过氧化物酶相关性血管炎患者的终点缓解率的差异上无统计学意义。RTX组粒细胞减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CYC/AZA组,且能减少其他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结论在诱导缓解阶段,RTX对于各种不同类型的AAV均具有不劣于CYC的终点缓解率。在维持治疗阶段,RTX具有更高的终点缓解率和更低的远期复发率。而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使用RTX的患者较不使用RTX的患者具有较高的远期缓解率,并可有效减少症粒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 利妥昔单抗 环磷酰胺 硫唑嘌呤 随机对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大鼠坐骨神经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4(Nox4)表达改变及Nox4阻断剂VAS2870对DPN大鼠坐骨神经凋亡的影响。方法40只8周龄雄性SD大鼠,平均体重( 203.5±6.4)g,30只大鼠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其中20只患糖尿病,余10只大鼠淘汰;其余大鼠腹腔注射等体积柠檬酸溶液作为对照组(n=10)。8周后糖尿病大鼠建立DPN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DPN大鼠分为2组,VAS2870组(n=10,尾静脉注射VAS2870 1 mg/kg,每日1次,共7 d)和DPN组(n=10,尾静脉注射等体积0.9%无菌NaCl溶液,每日1次,共7 d)。用PowerLab数据记录分析系统检测坐骨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用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坐骨神经Nox4、半胱氨酸天冬酶-3(caspase-3)、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mRNA表达,用蛋白印迹检测坐骨神经Nox4、caspase-3、Bcl-2、Bax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用Tukey检验进行两两比较。结果DPN大鼠坐骨神经MNCV[(41.21±7.36)m/s]及SNCV[(30.39±7.66)m/s]均低于VAS2870组[(49.14±8.67)m/s,(38.95±6.24)m/s],VAS2870对MNCV及SNCV的下降具有减轻作用(q=3.58,4.53;均P<0.05)。DPN大鼠坐骨神经Nox4(4.72±0.42)、caspase-3(5.02±0.43)、Bax(5.63±0.82) mRNA(q=7.02,6.40,7.65;均P<0.05)及蛋白水平(0.86±0.10,0.78±0.17,0.95±0.13,q=7.83,9.15,6.87;均P<0.05)较对照组mRNA(5.79±0.53,6.90±0.79,7.39±0.67)及蛋白水平(0.59±0.13,0.45±0.14,0.64±0.14)表达上调,Bcl-2 mRNA(6.81±0.60,q=6.31,P<0.05)及蛋白水平(0.44±0.12,q=6.20,P<0.05)表达下调。VAS2870组Nox4、caspase-3、Bax mRNA(5.31±0.44,5.71±0.60,6.41±0.95)(q=3.66,2.98,4.02,3.38;均P<0.05)及蛋白水平(0.72±0.13,0.60±0.18,0.79±0.15)(q=4.24,5.78,3.83;均P<0.05)均低于DPN组,Bcl-2 mRNA(6.29±0.47)的及蛋白水平(0.56±0.12)表达均高于DPN组(q=3.38,2.81;均P<0.05),VAS2870部分逆转了Nox4、caspase-3、Bax、Bcl-2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结论DPN大鼠坐骨神经Nox4表达水平增高,通过调节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ax及Bcl-2表达促进坐骨神经凋亡;Nox4阻断剂通过减轻坐骨神经凋亡发挥恢复DPN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的作用。

  • 标签: 糖尿病神经病变 坐骨神经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4 细胞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期免疫型肠内营养联合谷氨酰胺(Gln)肠外营养对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重症肺部感染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人民医院接受诊治的ICU重症肺部感染患者70例,按照完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肠内营养组、联合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肠内营养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联合组在肠内营养组的基础上给予Gln。检测两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CD8+、CD3+、CD4+/CD8+、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并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联合组治疗后SaO2、PaO2水平高于肠内营养组,PaCO2水平低于肠内营养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CD3+、CD4+/CD8+水平高于肠内营养组[(62.37 ± 6.15)%比(59.35 ± 5.24)%、1.50 ± 0.18比1.12 ± 0.11],CD8+水平低于肠内营养组[(33.15 ± 6.11)%比(37.72 ± 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PCT、hs-CRP及TNF-α水平低于肠内营养组[(3.83 ± 0.82)μg/L比(6.47 ± 1.34)μg/L、(6.92 ± 1.25)mg/L比(12.72 ± 3.83)mg/L,(92.35 ± 13.05)ng/L比(125.26 ± 18.35)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肠内营养组[88.57%(31/35)比65.71%(23/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85,P<0.05)。结论早期免疫型肠内营养联合Gln肠外营养对ICU重症肺部感染患者效果显著,可改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控制感染情况,降低炎性因子水平。

  • 标签: 肠道营养 肺炎 重症监护病房 T淋巴细胞亚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过氧化氢(H2O2)对A549细胞组蛋白去乙酰化酶-2(HDAC-2)和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磷酸酶-1(MKP-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不同浓度H2O2(0、100、200、400、600、800 μmol/L)干预A549细胞2 h、4 h、8 h、12 h、24 h和48 h,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不同干预时间点A549细胞存活率,乳酸脱氢酶(LDH)实验检测不同干预时间点A549细胞生长受抑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12 h时HDAC-2和MKP-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MTT结果显示,不同浓度H2O2干预A549细胞,与对照组(H2O2浓度为0 μmol/L)相比,随H2O2浓度提高,不同干预时间点(2 h、4 h、8 h、12 h、24 h和48 h)A549细胞存活率均呈下降趋势。2.LDH检测结果显示,不同浓度H2O2干预A549细胞,与对照组(H2O2浓度为0 μmol/L)相比,随H2O2浓度提高,不同干预时间点(2 h、4 h、8 h、12 h、24 h和48 h)A549细胞抑制率均呈上升趋势。3.不同浓度H2O2干预A549细胞12 h时,随H2O2浓度增加,HDAC-2蛋白表达水平呈浓度依赖性下降(F=14.588,P<0.01),MKP-1蛋白表达水平呈浓度依赖性升高(F=64.297,P<0.01)。结论H2O2可通过调控HDAC-2及MKP-1的表达,参与肺细胞氧化应激性损伤过程。

  • 标签: 过氧化氢 A549细胞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2 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磷酸酶-1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2(NOX2)抑制剂对脊髓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购自北京中国科学院的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大鼠均接受脊髓采用脊髓打击器损伤脊髓,观察组大鼠采用NOX2抑制剂(gp91ds-tat)处理,术后检测各组大鼠肢体运动功能,5周后取脊髓组织,检测其中NOX2、炎性因子及微小RNA(miRNA,miR)-155含量和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浸润情况,组间比较采用方差检验和t检验。结果在术后第2~5周,与对照组脊髓损伤运动功能(BBB)评分比较(5.54±1.10、6.24±1.96、9.56±1.02、10.58±1.77),观察组的BBB评分均显著升高(12.12±1.98、15.14±2.25、16.77±2.14、17.05±1.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41, 9.252, 9.115, 7.035, P<0.05)。观察组大鼠脊髓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NOX2相对表达量显著少于对照组(t=9.024、11.247、12.846、13.237,P<0.05),白介素-10(IL-10)、精氨酸酶1(Arg1)、类几丁质酶3样分子3(Ym1)相对表达量显著多于对照组(t=13.294、8.356、15.389,P<0.05)。观察组脊柱组织中miR-155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7.363,P<0.05)。而观察组大鼠在损伤处和未损伤处M1、M2型细胞比例与假手术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035,P>0.05)。结论NOX2抑制剂可以通过调节miR-155/IL-10信号通路调节炎性反应保护受损脊髓。

  • 标签: 脊髓损伤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2 白细胞介素-10 小胶质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HDAC6)介导蛋白包涵体-自噬-溶酶体途径(AALP)在百草枯(PQ)诱导多巴胺能神经元自噬障碍中的作用。方法以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作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体外模型,将细胞分为对照组和PQ染毒组(不同浓度PQ处理)。用不同浓度PQ (0、25、50、100、200和400 μmol/L)处理细胞24 h,100 μmol/L PQ处理细胞不同时间(0、12、24、36、48、60和72 h),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HDAC6、α-突触核蛋白(α-syn)、动力蛋白中链(Dynein IC1/2)、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泛素结合蛋白(p62)和溶酶体相关膜蛋白-1(Lamp-1)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双标法观察细胞HDAC6、α-syn、Dynein IC1/2、LC3、Lamp-1及γ-微管蛋白(γ-tubulin)在细胞中的表达及定位。结果PQ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抑制SH-SY5Y细胞增殖活性(R=-0.950、-0.960,P<0.05);与对照组比较,PQ染毒组HDAC6、α-syn、p6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自噬标志蛋白(LC3 Ⅱ/LC3 Ⅰ)、Dynein IC1/2、Beclin1、Lamp-1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PQ染毒组HDAC6与α-syn荧光信号增强,蛋白表达水平增高,而Dynein IC1/2、LC3、Lamp-1荧光信号减少,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PQ染毒诱导上述蛋白表达位置也发生变化,细胞质中的HDAC6由弥散状逐渐向细胞核聚集;α-syn、Dynein IC1/2、γ-tubulin、LC3、Lamp-1也逐渐由细胞质向细胞核聚集,并与HDAC6在细胞核共定位于核周区域。结论PQ可能通过诱导HDAC6介导蛋白包涵体-自噬-溶酶体途径障碍引起α-syn异常聚集。

  • 标签: 百草枯 自噬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 蛋白包涵体自噬-溶酶体途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DAC3)对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接受PCI的80例稳定性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发生MACE分为MACE组26例和非MACE组54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血脂指标、HDAC3、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稳定性冠心病患者PCI术后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HDAC3对稳定性冠心病患者术后发生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年龄、体质量指数、吸烟史、饮酒史、心力衰竭史、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血管病变支数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CE组Gensini积分高于非MACE组[(18.47 ± 3.23)分比(14.46 ± 3.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CE组HDAC3、CRP水平高于非MACE组[(3.93 ± 0.50) mg/L比(2.92 ± 0.56) mg/L、(22.06 ± 4.56) mg/L比(17.56 ± 3.28)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DAC3、CRP、Gensini积分是稳定性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HDAC3、CRP、Gensini积分预测稳定性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24、0.785、0.803;血清HDAC3对稳定性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诊断效能高于CRP、Gensini积分(Z = 2.019、2.147,P<0.05)。结论血清HDAC3表达上调与稳定性冠心病患者PCI术后MACE相关,可作为发生MACE的预测指标。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 血管成形术 预测 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