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 压力损伤 创面采用综合护理与 VSD 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 2018 年 6 月 -2019 年 8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 压力损伤 创面患者 70 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综合护理,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运用 VSD 技术,比较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 观察组的换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 P<0.05 );同时,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比较有差异( P<0.05 )。 结论: 临床上将 VSD 技术和综合护理运用在 压力损伤 创面患者中可以获得满意效果。

  • 标签: 难愈性 压力性损伤 创面 综合护理 VSD 技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负压封闭辅助闭合(VAC)技术在促进压力损伤患者创面愈合方面效果。方法于2020年1~6月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压力损伤患者中随机抽取82例(共89处患处)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对照组采用湿疗法护理,研究组利用负压封闭辅助闭合(VAC)技术护理,21 d为一个疗程,评估测算护理前后创面改善情况,评估疗效,统计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以及治疗时间、费用等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创面长度、宽度、深度以及面积、体积大小平均值均较护理前明显较小,且研究组创面长度、宽度、深度以及面积、体积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疗效(92.68%)显著优于对照组(73.17%)(P<0.05);研究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以及治疗时间、治疗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负压封闭辅助闭合(VAC)技术可有效促进压力损伤患者创面收缩、愈合,有利于缩短治疗时间、降低治疗费用,可作为临床治疗压力损伤首选方案。

  • 标签: 负压封闭辅助闭合 难愈性压力性损伤 创面愈合 疗效
  • 简介:摘要探讨控制损伤和加速康复外科技术理念在慢性创面患者的应用效果。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整形外科住院手术治疗的慢性创面患者100例,男66例、女34例,年龄35~92(65±12)岁。试验组50例用控制损伤和加速康复外科技术;对照组50例用传统围术期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感染、血肿、尿失禁)、创面痊愈时间、住院费用及满意度。试验组与对照组术后住院天数、创面痊愈时间、住院费用分别为(22.3±3.5)比(28.6±2.4) d、(67.2±5.2)比(86.2±6.4) d、(15 146.6±111.2)比(19 828.5±109.6)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满意度98%,试验组100%满意。并发症方面,试验组1例出现切口感染,对照组5例出现切口感染。控制损伤和加速康复外科技术在治疗慢性创面患者中能减少并发症、缩短愈合时间、加快术后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慢性创面 控制损伤 加速康复外科技术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我科近年来创面的综合治疗经验。方法2013年5月—2017年5月,我科采用外科常规换药、简易负压治疗技术、多种皮瓣及皮片移植等整形外科综合治疗方法修复76例创面,对其治疗效果及随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除1例坏疽患者截肢,其余患者经治疗后创面均得到修复。结论综合应用常规外科手段配合整形外科各项技术的综合治疗对创面修复取得满意效果。

  • 标签: 难愈性创面 综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烧伤科复杂软组织损伤创面的疗效。方法47例患者分为VSD组22例和对照组25倒,对照组于清创术后给予常规换药,VSD组于清创术后在创面覆盖VSD敷料,并予持续负压吸引,5~10d去除VSD敷料。比较2组的Ⅱ期手术处理时间、换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手术愈合率,总的治疗费用等指标,评估疗效。结果VSD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vsd技术在烧伤科复杂软组织损伤创面的应用优于传统方法,值得推广。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烧伤科 复杂难愈性软组织损伤创面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贝复济联合VSD在创面治疗中的作用方法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创面患者68例,按照交替法分为两组,每组34例。创面均行负压引流进行治疗,观察组冲洗液中加入2支贝复济合并负压吸引进行持续冲洗治疗;而对照组冲洗液只加生理盐水,余操作同试验组。分别记录治疗前后创面面积及深部组织外露的面积,并计算创面愈合率及有效率。结果试验组可见创面肉芽生长、骨及肌腱外露面积,治疗有效率等均好于对照组;试验组创面经过短期换药后愈合或经植皮修复满意。对照组创面需要经过再次安装VSD或皮瓣转移修复或长时间换药才能使创面完全愈合。结论本研究通过外源性持续补充bFGF,达到有效治疗的目的。

  • 标签: 外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贝复济) 封闭式负压引流(VSD) 难愈性创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创面中应用湿愈合技术的护理体会及效果。方法:将72例创面患者纳入至研究中,均由医护人员征得同意,确认自愿参与研究。将72例患者随机分配为2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在其护理中实施常规护理、湿愈合技术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经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的评估分析看,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伤口愈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观察组在伤口愈合时间也相对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创面实施湿愈合技术进行护理有助于促进创面愈合,还可减轻患者心理压力

  • 标签: 难愈性创面 湿性愈合技术 心理状态 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此次研究对老年烧伤患者创面采取综合治疗,对其治疗效果予以探究。 方法:72例老年烧伤患者筛选自2019年2月-2020年2月期间,对上述患者施行随机分组,分别为实验组(36例,综合治疗)和常规组(36例,常规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对比2组治疗有效率以及治疗满意度,以及比较2组的治疗时间。 结果:常规组治疗 有效率低于实验组,常规组治疗满意度低于实验组,常规组治疗时间长于实验组,2组对比差异经统计学软件分析后有含义P

  • 标签: 老年烧伤 难愈性创面 综合治疗 临床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慢性创面的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慢性创面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0例,对照组20例。为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换药护理,为实验组患者采取富血小板血浆护理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进行随访4个月。实验组患者在进行2~3次富血小板血浆治疗后,创面面积明显缩小,坏死的组织被清除,血供良好,外露骨或者肌腱组织被新生的肉芽覆盖。对照组患者治疗三周以后,创面面积较治疗前减少,但缩小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新生肉芽覆盖率明显低于实验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富血小板血浆凝胶具有很高的可塑性,能够持续释放各种生长因子,因此是一种生长因子释放系统,从而可以促进创面的修复,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加快慢性创面的愈合速度。相对于传统的负压引流系统,采取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富血小板血浆 难愈性创面 慢性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湿润烧伤膏(美宝湿润烧伤膏)对20例烧伤、糖尿病、血管病变等原因造成慢性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依据不同创面情况,采用湿润烧伤膏(美宝湿润烧伤膏)、手术植皮或皮瓣修复。控制基础疾病。结果创面均达到有效封闭。结论各种原因造成的难以自行愈合的创面,用湿润烧伤膏(美宝湿润烧伤膏)是一种有效的修复方法。

  • 标签: 难愈性创面 湿润烧伤膏
  • 简介:【摘要】 目的:此次研究对老年烧伤患者创面采取综合治疗,对其治疗效果予以探究。 方法:72例老年烧伤患者筛选自2019年2月-2020年2月期间,对上述患者施行随机分组,分别为实验组(36例,综合治疗)和常规组(36例,常规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对比2组治疗有效率以及治疗满意度,以及比较2组的治疗时间。 结果:常规组治疗 有效率低于实验组,常规组治疗满意度低于实验组,常规组治疗时间长于实验组,2组对比差异经统计学软件分析后有含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中,对老年烧伤患者创面采取综合治疗,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进而提升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可以看出综合治疗方法能够在老年烧伤后创面的治疗中予以推广。

  • 标签: 老年烧伤 难愈性创面 综合治疗 临床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于慢性的创面的患者,在治疗的时候采取液体敷料的方式做好评价与分析。方法:对于在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期间,收治的慢性创面的患者共有100例,将其采取电脑随机方法,将入组之中的患者平均分成并命名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之中的患者应用的是常规的处理模式,再配合无菌的生理盐水湿纱布采取湿敷的模式,实施无菌夹棉纱垫包扎的模式,实验组之中则采取液体敷料,将其覆盖后,采取无菌夹纱棉垫进行包扎,对于患者创面新鲜肉芽生长时间,以及患者的愈合率和炎性反应情况。结果:经过对比之后,实验组之中慢性难治愈的患者,在创面的生长时间与愈合率上,以及炎的反应发生的概率都要对照组更加理想,相关的结果具备差异统计学方面的意义。结论:对慢性创面的患者,采取液体敷料的方式,更加有利于患者创面坏死组织的脱落,还能够促进患者新鲜肉芽的生长,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液体敷料 慢性难愈性创面 治疗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创面患者采用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的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本次分析对象选取我医院接收的创面患者80例,将纳入的病例分成40例观察组和40例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治疗过程中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最终取得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与对照组结果比较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治疗依从明显提升,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患者的创面疼痛程度显著减轻,护理治疗期间发生的并发症较少,(P<0.05)。结论:在创面患者行PRP治疗期间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于提升患者的配合度、减轻患者疼痛程度以及促进创面愈合效率起到了重要作用。

  • 标签: 难愈性创面 富血小板血浆 综合护理干预 效果分析
  • 简介:目的了解人工真皮联合自体皮移植修复创面的可行并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例住院患者共25处持续8周以上的创面,分为慢性溃疡组9例11处创面,为创伤、烧伤后瘢痕溃疡创面;骨外露组11例14处创面,骨外露面积为0.8-77.0cm。(最大面积为22.0cm×3.5cm)。手术方法为I期扩创移植人工真皮,2-6周后局部血管化良好,外露肌腱和骨质被类真皮组织覆盖,Ⅱ期移植自体薄断层皮片。结果慢性溃疡组9例患者的11处创面中,9处愈合优良,2处经换药后愈合。骨外露组11例患者的14处创面中,12处愈合优,外露骨质得到有效覆盖;2处创面因感染人工真皮未成活,随后行皮瓣修复手术。随访5-24个月,未见创面复发,外观满意,无明显增生性瘢痕,供皮区亦无明显瘢痕形成。结论人工真皮联合自体皮移植修复创面,方法简便、创面愈合质量高、供皮区损失轻微,为难创面的修复提供了新的选择。

  • 标签: 皮肤溃疡 真皮 难愈性创面 骨外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观察应用普朗特液体伤口敷料(主要成分为聚己双胍)在治疗慢性创面中的疗效及体会。方法选取2011年-2017年我院烧伤科慢性创面患者80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应用普朗特液体伤口敷料清洁换药,对照组应用0.1%氯己定清洁换药。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治疗10天后的创面感染状况,并且采用毫米方格纸法记录创面处理前及处理后10天创面面积变化,并计算创面愈合率。结果实验组有效控制创面细菌感染92.5%,对照组77.5%,实验组创面愈合率(6.5±1.2)%,对照组创面愈合率(3.5±0.6)%,P<0.05有意义.结论聚己双胍杀菌效果明显优于氯己定,创面感染控制后,创面愈合速度明显增快,可在临床和实践中应用与推广。

  • 标签: 慢性难愈性创面 感染 细菌生物膜 聚集双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富血小板血浆在临床治疗慢性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了对照试验的方法,选取了60例患者,将患者以随机的形式平均分成两个组,对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各项数据进行比较,对比出结论进行分析该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了观察和对比,每天记录患者的康复效果与康复过程中的各项数据,最后进行创面愈合效果、创面愈合时间、创面疼痛情况与创面临床治疗效果的对比,采用富血小板血浆进行治疗的患者痊愈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治疗方法的患者。结论富血小板血浆应用在慢性创面的临床治疗过程中有着非常明显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的推广应用。

  • 标签: 富血小板血浆 慢性难愈性创面 临床治疗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评价肢体慢性创面采用皮瓣修复的远期疗效。方法:择取样本选自本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64例肢体慢性创面患者,依据随机抽签方案将其划分为研究组、对照组,组内样本n=32。两组患者均行负压封闭引流、局部清创换药等基础治疗,研究组患者加用皮瓣修复治疗,对比两组相关指标。结果:对比两组创面甲级愈合率、并发症发生率、1年内复发率,研究组更具优势(P<0.05)。结论:肢体慢性创面采用皮瓣修复远期疗效显著,可全面推广。

  • 标签: 皮瓣修复 慢性难愈性创面 远期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