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颈椎病多为外感六淫,肝风内动,或肝阳上亢,痰饮或痰火内扰,气血亏虚,髓海不足等因素所致,属中医学眩晕范畴。醒脑开窍针刺法能有效改善椎底动脉供血不足,可有效改善或缓解颈部各肌群的病理状态,调节交感神经功能,缓解血管痉挛,降低血管紧张度和阻塞程度,改善脑部循环,解除肌肉痉挛,促进局部炎症消退而眩晕消失,达到治疗目的。

  • 标签: 颈椎病 针刺疗法 辨证论治
  • 简介:失眠症可引起患者焦虑、抑郁或恐惧,并导致精神活动效率下降,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加重和诱发躯体的其他疾病[1]。相关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失眠发生率为45.4%[2]。对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 标签: 针刺 综合治疗 失眠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医针刺疗法治疗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择我院102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平均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1例,给予对照组西医疗法,给予观察组中医针刺疗法。结果观察组NIHSS评分和QL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中医针刺疗法治疗急性脑卒中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急性脑卒中 中医针刺 神经功能缺损
  • 简介:摘要针刺运动疗法包括针刺和运动两个治疗因素,即在针刺的同时或在针刺之后或在针刺之前运动患部。笔者自2003年运用针刺运动疗法治疗急性疼痛性疾病,针刺运动疗法采用远部取穴,必要时配合局部取穴,该法见效快,疗效肯定,现将其取穴原则及运用举验报道如下关键词针刺运动疗法、治疗、疼痛性疾病、取穴原则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6)3-0211-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刺加康复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10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即分成治疗组50例,给予针灸治疗,对照组取针后配合表情肌康复训练、进行面部推拿按摩以及热敷患侧等各种康复疗法,以指导病人进行面肌锻炼。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96.0%,对照组为82.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愈患者所需平均疗程为1.8个,对照组为2.1个,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加康复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治愈率高,病程短,并发症及后遗症少,可促进面部功能早日康复。

  • 标签: 针刺加康复疗法 治疗周围性面瘫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蒙医针刺疗法结合药物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46例血管性痴呆患者进行本次研究。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有23例患者。对照组服用银杏叶分散片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服药基础上结合蒙医针刺疗法对疾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对照组总有效率65.22%,观察组总有效率91.30%),并且两组患者之间的数据差异较大,即χ2=4.6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蒙医针刺疗法结合药物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 标签: 蒙医针刺疗法 药物治疗 血管性痴呆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电针刺激神经干疗法对于脑卒中言语障碍的治疗有效性。方法将90例脑卒中言语障碍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语言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电针刺激神经干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言语运动评分优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脑卒中言语功能障碍患者中使用电针刺激神经干疗法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言语功能的恢复,可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电针刺激 神经干 脑卒中 言语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电针刺激联合运动疗法用于颈腰腿痛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96例颈腰腿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电针刺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运动疗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经过不同的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达到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运动能力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都明显增加,观察组患者增加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另外,观察组患者住院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对于颈腰腿痛患者在电针刺激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运动疗法可以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的功能,缩短住院的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电针刺激 运动疗法 颈腰腿痛患者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偏五针针刺配合电摩疗法治疗中风290例影像学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10月到2016年6月到我院就诊的中风患者290例作为研究样本,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45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并在治疗前后进行CT检查,观察组采取偏五针针刺配合电摩疗法治疗,并在治疗前后进行CT检查。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以及CT检查(病灶的部位、大小、数目、以及有无中线移位)的精准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以及CT检查的精准率均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偏五针针刺配合电摩疗法治疗中风作用显著,不仅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而且对于影像学的诊断具有指导作用,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偏五针针刺 电摩疗法 中风 影像学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肩周炎运用蒙医针刺疗法治疗对其肩关节疼痛度、关节活动度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肩周炎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法;选取同期同类型患者30例作为研究组,给予蒙医针刺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肩关节疼痛度、关节活动度、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给予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患者采用治疗方法,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肩周炎 蒙医针刺 肩关节 疼痛度 活动度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十一方药包烫熨疗法配合灵龟八法针刺治疗急性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急性期肩周炎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常规烫疗组、针刺组、实验组,分析比较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及治疗1个月后三组患者的疼痛及肩关节活动度皆得到明显改善(P<0.05);治疗前三组患者的VAS分值及ROM值无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疼痛评分及ROM值皆明显优于烫疗组及针刺组(P<0.05)。结论十一方药包烫熨疗法配合灵龟八法针刺治疗急性期肩周炎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及肩关节活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十一方药包烫熨疗法 灵龟八法 急性期肩周炎
  • 简介:根据针灸史学内容,结合历代医籍相关记载发现,针刺手法起源于远古,形成于先秦两汉,在晋隋唐时期缓慢发展,于宋金元时期渐兴,明清时期经历繁荣与衰落,近代时曲折前进,在现代得以广泛研究。

  • 标签: 针刺手法 源流 发展
  • 简介:摘要脑卒中后的患者多因阴阳失衡,心神不安出现夜不寐,昼不醒的睡眠障碍情况,高炀教授以“五心穴”疗法为主,临床中配伍治疗该类睡眠障碍的患者取得良好的效果,笔者跟随高教授学习多年,现整理高教授对针刺治疗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经验认识,及自己对“五心穴”疗法的认识。

  • 标签: 脑卒中 睡眠障碍 针刺 五心穴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干眼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针刺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眼科接受诊治的干眼症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进入我院接受诊治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右旋糖酐70滴眼液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结合针刺治疗。结果观察组干眼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判断标准(P<0.05)。结论在干眼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结合针刺治疗有效改善患者的相关病症,值得在干眼症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针刺治疗 干眼症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在治疗面肌痉挛的过程中,主要采用保守的针灸治疗方式,这种方式能够保证患者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且也没有不良反应的出现,因为面肌痉挛产生的病因不同,所以在现代治疗的过程中存在较多的治疗思路。在中医的治疗过程中,主要采用了辩证以及辨经相互结合的方式,找出病因是外感风寒引起的还是风邪内动引起的,并且对病情出现的位置进行辨别,是存在于筋还是出现在经,在此基础上找到合适的穴位进行针刺,另外为了能够达到安神的效果,在安神穴位也进行了针灸,这样就能达到安神与安形相结合的效果,整个过程中体现出了针灸治神的思想。

  • 标签: 面肌痉挛 针灸疗法 治疗思路
  • 简介:摘要干眼症,即干燥性角结膜炎,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泪液质或量及动力学的异常,导致泪膜不稳定和或眼表面的异常,是眼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本文通过对干眼症针药并用治疗,临床疗效较单一使用西药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干眼症 针刺 疗效
  • 简介:摘要运用针刺透穴加电针治疗面瘫,临床疗效满意,疗程短适宜推广。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治疗结束后患者H-B面神经功能评分为(4.2±3.3)分。所有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症状。

  • 标签: 针刺透穴加电针 面瘫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刺治疗高眼压症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高眼压症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中医眼科接受治疗的高压症患者60例,根据患者的就诊顺序将其随机划分为2组,分别为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曲伏前列素+马来酸噻吗洛尔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针刺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及眼压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周、1、3、6个月,观察组的眼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高眼压症患者,针刺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眼压,稳定患者眼压水平,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针刺 高眼压症 疗效 眼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