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忘了是在哪里看到这首诗的,只记得作者是一位普通的美国妇女,她的丈夫应征入伍去了越南战场,后来阵亡了.她终身守寡,直至年老病逝.她的女儿在整理遗物时发现了母亲当年写给父亲的这首诗:

  • 标签: 应征入伍 战场
  • 简介:<正>忘了是在哪里看到这首诗的,只记得作者是一位普通的美国妇女,她的丈夫应征入伍去了越南战场,后来阵亡了。她终身守寡,直至年老病逝。她的女儿在整理遗物时发现了母亲当年写给父亲的这首诗:记得那天,我借用你的新车,我撞凹了它,我以为你一定会杀了我的,但是没有。记得那天,我在你的新地毯上吐了满她的草莓饼,我以为你一定会厌恶我的,但是没有。记得那天,我忘了告诉你舞会是要穿礼服的,而你却穿了牛仔裤,我以为你一定要抛弃我了,但是没有

  • 标签: 美国妇女 越南战场 应征入伍
  • 简介:2000年我曾经发表过一篇"人脑功能稳定性假说"[1],后来又发现感觉运动和情感方面的功能也是稳定的,故本文将提出感觉运动和情感功能的稳定性假说.

  • 标签: 感觉 运动 情感 假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膝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ftheknee,KOA)又称增生性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或骨关节病,是一种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因近几年老龄化越来越严重,而KOA又是老年人的多发病,而其带来的各种疼痛和活动受限等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有关KOA的诸多研究中,膝关节周围肌肉生理特性和本体感觉的改变对其病程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分析KOA患者的神经肌肉身体特性,为日后的康复治疗提供新的方向和思路。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刺同步手功能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感觉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4例脑卒中患者分为针刺同步康复组(简称同步组)和针刺联合康复组(简称对照组),每组32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手功能康复训练和针刺治疗,其中同步组患者上述疗法同步实施,对照组患者上述疗法非同步实施,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上肢部分(FMA-UE)、功能独立性量表(FIM)、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改良Ashworth痉挛评级(MAS)、改良版诺丁汉感觉功能量表(reNSA)及Fugl-Meyer感觉功能量表(FMA-S)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在感觉功能方面,治疗后同步组reNSA深、浅感觉评分及FMA-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reNSA复合感觉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在运动功能方面,治疗后同步组FMA-UE及MBI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屈肘肌MAS评级及FIM评分组间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同步手功能康复训练能进一步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感觉运动功能,促进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针刺 同步治疗 手功能训练 脑卒中 运动功能 感觉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颞下颌关节(TMJ)疼痛患者感觉运动功能的特征。方法:选择单侧TMJ疼痛患者与性别、年龄匹配的正常者各20名,测量并比较两组受试者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开口度(OR)、双侧TMJ的机械疼痛阈值(MPT)和压力疼痛阈值(PPT)。结果:病人组VAS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病人组开口度显著小于对照组(P<0.001)。患者TMJ疼痛侧MPT、PPT均小于对照组同侧(P<0.05)。病人组TMJ疼痛侧与无痛侧之间的MPT及PPT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TMJ疼痛患者对疼痛感觉较敏感,运动功能下降。

  • 标签: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定量感觉测试 疼痛
  • 简介:假如冬天不再寒冷夏天还会炎热吗?假如夜晚像白天一样明亮我还会怕黑吗?假如生命可以重来一次我还会在意得病吗?……

  • 标签: 人生 保健师 保健法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独立成分分析法(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分析双相情感障碍Ⅰ型(bipolar disorder-Ⅰ,BD-Ⅰ)患者感觉运动网络(sensory motor network,SMN)的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特征,并探究患者SMN异常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纳入18例BD-Ⅰ患者(BD-Ⅰ组)和20例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相匹配的正常对照(HC组),两组均接受静息态磁共振(resting-state fMRI,rs-fMRI)扫描。基于ICA-fMRI数据,采用单样本t检验及双样本t检验对两组SMN网络内成分进行统计分析来寻找异常脑区,并利用功能网络分析(functional network connectivity,FNC)探究两组中SMN与其他脑网络间的功能连接;使用SPSS 17.0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对异常的网络内功能连接值、网络间功能连接值与年龄、教育年限、贝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ech-Rafaelsen mania rating scale,BRMS)得分、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得分等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BD-Ⅰ组SMN内右侧中央旁小叶(MIN:x=8,y=-32,z=68,t=4.86,P<0.001)与右侧中央后回(MIN:x=41,y=-26,z=53,t=3.33,P<0.001)功能连接较HC组增强。与HC组相比,BD-Ⅰ受试者的SMN-DAN间的FC值增加(0.247±0.073,-0.078±0.080,t=-2.974,P<0.01,FDR校正),在SMN-DMN间(-0.037±0.054,0.272±0.067,t=3.520,P<0.01,FDR校正)、SMN-rFPN间(-0.034±0.055,0.231±0.070,t=2.939,P<0.01,FDR校正)的FC值降低。BD-Ⅰ组SMN网络内FC增加值与BRMS得分呈正相关(r=0.220,P=0.040)。结论BD-Ⅰ患者感觉运动网络内及网络间功能连接异常,部分网络内FC值与躁狂症状呈正相关,这可能为BD-Ⅰ患者发病的部分神经机制。

  • 标签: 双相情感障碍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独立成分分析 静息态脑网络 感觉运动网络 功能连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疗法结合综合康复疗法对胸腰段脊髓损伤并不全截瘫感觉功能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本次研究的对象为98例胸腰段脊髓损伤并不全截瘫患者,均于2020年9月-2022年9月在我院进行诊治。将患者分入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分入49例。对照组采取综合康复治疗方案,治疗组采取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疗法结合综合康复治疗。对比2组感觉功能、神经功能与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结果。结果:采取治疗方案后,治疗组运动感觉评分、MBI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疗法结合综合康复疗法对胸腰段脊髓损伤并不全截瘫感觉功能运动功能均有改善作用,还能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 标签: []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疗法 综合康复疗法 胸腰段脊髓损伤 不全截瘫 感觉功能 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疗法结合综合康复疗法对胸腰段脊髓损伤并不全截瘫感觉功能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本次研究的对象为98例胸腰段脊髓损伤并不全截瘫患者,均于2019年9月-2022年9月在我院进行诊治。将患者分入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分入49例。对照组采取综合康复治疗方案,治疗组采取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疗法结合综合康复治疗。对比2组感觉功能、神经功能与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结果。结果:采取治疗方案后,治疗组运动感觉评分、MBI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疗法结合综合康复疗法对胸腰段脊髓损伤并不全截瘫感觉功能运动功能均有改善作用,还能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 标签: []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疗法 综合康复疗法 胸腰段脊髓损伤 不全截瘫 感觉功能 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独立成分分析和功能网络连通性分析方法,对比帕金森病患者与健康者大脑的感觉运动网络与其他网络间连通性差异,及感觉运动网络内各亚区间连通性的差异。材料与方法纳入2019年1~12月于扬州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30例和同期招募的健康对照者30名。采集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和结构像磁共振数据,使用Restplus软件包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并使用GIFT软件包将2组受试者的大脑划分为53个独立成分,归为7个脑网络,计算各网络之间的连接强度,统计分析两组间各网络成分的连通性差异。将2组受试者大脑感觉运动网络划分18个独立成分,归为6个亚区,计算各亚区间的连接强度,统计分析两组间各亚区间连通性差异。并将存在统计学差异的成分间的连接强度与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UPDRS-Ⅲ)做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帕金森病组感觉运动网络与高级视觉网络、注意网络间的连通性减少。在感觉运动网络内部,帕金森病患者的左侧中央前/后回与右侧中央前/回、中央旁小叶间的连通性均减少,但左侧中央前回与左侧中央后回的连通性增加。中央旁小叶与左侧中央前/后回的连接强度与UPDRS-Ⅲ评分存在显著负相关。结论与健康者相比,帕金森病患者无论是感觉运动网络与其他脑功能网络间的连通性,还是感觉运动网络内的连通性都存在差异,且大部分呈连接强度减弱趋势,提示脑功能连接异常可能是导致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功能障碍如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等症状产生的原因之一。

  • 标签: 帕金森病 功能磁共振成像 独立成分分析 功能网络连通性 感觉运动网络
  • 简介:摘要脑卒中后感觉运动整合障碍严重影响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本文从感觉运动整合的角度对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的机制及其治疗手段进行综述,旨在为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康复治疗方法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脑卒中 运动功能障碍 感觉运动整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灸联合按摩治疗脑卒中后感觉功能障碍对Lindmark感觉功能评分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研究对象106例,来自本院治疗的脑卒中后感觉功能障碍患者,治疗时间在2022年6月—2023年3月。随机进行分组,均给予常规脑卒中后治疗措施,然后53例对照组实施康复训练,53例分析组实施康复训练、针灸联合按摩。结果:治疗后两组的Lindmark感觉功能评分对比,分析组在深感觉肩—肘评分、腕—指评分、髋—膝评分及浅感觉上臂评分、手掌评分、腿评分、足底评分方面均较高,P<0.05。结论:针灸联合按摩治疗脑卒中后感觉功能障碍对Lindmark感觉功能评分的改善效果明确。

  • 标签: []针灸 按摩 脑卒中 感觉功能障碍 Lindmark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感觉统合训练治疗GMFCSⅠ~Ⅲ级脑瘫患儿的疗效。方法选取64例GMFCSⅠ~Ⅲ级的脑瘫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2组均采用常规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感觉统合训练,2组患儿分别于治疗前后3个月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量表88项(GMFM-88)进行粗大运动功能评定。结果治疗3个月后,2组患儿的GMFM-88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觉统合训练应用于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Ⅰ~Ⅲ级脑瘫患儿疗效显著。

  • 标签: 感觉统合训练 脑瘫 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口服药物和深部脑刺激是帕金森病目前的主要治疗手段,但其长期疗效不稳定,中晚期患者的治疗选择仍然受限。节律性感觉提示作为一种特殊的感觉干预手段,可通过易化运动功能、修复帕金森病患者受损的内部时钟、促进内源性多巴胺释放并通过作用于认知功能维持步态等机制,改善患者的步态参数和冻结步态的严重程度,最终使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功能得到改善。节律性听觉及视觉提示在帕金森病的治疗领域具有应用前景。

  • 标签: 帕金森病 节律性感觉提示 听觉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