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联合按摩治疗脑卒中后感觉功能障碍对Lindmark感觉功能评分的改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5
/ 2

针灸联合按摩治疗脑卒中后感觉功能障碍对Lindmark感觉功能评分的改善效果

刘新星,周燕

鄂州市中医医院,湖北鄂州436000

鄂州市中医医院,湖北鄂州436000

[摘要]目的:观察针灸联合按摩治疗脑卒中后感觉功能障碍对Lindmark感觉功能评分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研究对象106例,来自本院治疗的脑卒中后感觉功能障碍患者,治疗时间在2022年6月—2023年3月。随机进行分组,均给予常规脑卒中后治疗措施,然后53例对照组实施康复训练,53例分析组实施康复训练、针灸联合按摩。结果:治疗后两组的Lindmark感觉功能评分对比,分析组在深感觉肩—肘评分、腕—指评分、髋—膝评分及浅感觉上臂评分、手掌评分、腿评分、足底评分方面均较高,P<0.05。结论:针灸联合按摩治疗脑卒中后感觉功能障碍对Lindmark感觉功能评分的改善效果明确。

[关键词]针灸;按摩;脑卒中;感觉功能障碍;Lindmark评分

脑卒中后的感觉功能障碍是导致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降低的重要因素[1]。临床治疗中主要通过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来尽可能地恢复其感觉功能,减轻疾病对患者造成的影响。针刺、按摩等中医治疗手法近几年在脑卒中后遗症的康复治疗当中颇受青睐,且获得了良好的效果[2]。本文中观察针灸联合按摩治疗脑卒中后感觉功能障碍对Lindmark感觉功能评分的改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研究对象106例,来自本院治疗的脑卒中后感觉功能障碍患者,治疗时间在2022年6月—2023年3月。纳入标准:1)脑卒中后恢复期。2)因脑卒中而引发感觉功能障碍。3)意识和认知基本正常。4)同意参与研究。排除标准:1)针刺或按摩禁忌。2)其他原因引起的感觉功能障碍。3)心肺、肝肾功能严重不全。4)精神疾病。随机进行分组,一组53例为对照组,另一组53例为分析组。对照组中男女的例数比为33:20,年龄最小和最大分别为55岁、72岁,平均年龄(67.12±4.27)岁,病程最短和最长分别为1个月、5个月,平均病程(2.37±0.36)个月。分析组中男女的例数比为34:19,年龄最小和最大分别为56岁、73岁,平均年龄(67.33±4.29)岁,病程最短和最长分别为1个月、5个月,平均病程(2.36±0.37)个月。以上对比,P>0.05。

1.2方法

两组均实施抗血小板、营养神经、抗感染等常规脑卒中后治疗措施。对照组实施康复训练,分析组实施康复训练、针灸联合按摩,两组的治疗时间均为8周。康复训练:使用毛巾交替蘸取热水和冷水刺激感觉功能障碍部位的皮肤,5min/次,注意水温不可过烫或过冰;让患者闭眼,使用大头针的帽端和尖端交替刺激患侧和健侧的皮肤,让患者感受刺激的区别,强度从强到弱,以正常人可感觉到的刺激为度,不可造成皮肤损伤,5min/次;由远至近拍打患侧肢体,5min/次;协助患者进行简单的日常生活活动。针灸:对头面部感觉障碍的患者选取百会穴、印堂穴、风池穴、地仓穴、太阳穴,对上肢感觉障碍的患者选取曲池穴、合谷穴、肩髎穴、臂臑穴、臑俞穴、内关穴、外关穴、手三里穴,对下肢感觉障碍的患者选取足三里穴、三阴交穴、丰隆穴、太冲穴、血海穴、阳陵泉穴。针刺穴位,以补泻迎随等手法辨证施针,留针20~30min,每天针刺1次。按摩:对上肢的肩髎穴、曲泽穴、天府穴、合谷穴、内关穴、外关穴、手三里穴进行拿捏和按揉,对下肢的膝眼穴、昆仑穴、血海穴、足三里穴进行拿捏,使用擦法从大腿根部沿着股四头肌经膝关节、消退外侧到达足背。单次按摩时间在20min左右,每天按摩1次。

1.3观察指标

治疗后使用Lindmark评分表评价患者的感觉功能,评分越高感觉功能越好,其中深感觉评分共有3个方面、分值范围0~8分,浅感觉评分共有4个方面、分值范围0~4分。

1.4统计学分析

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Lindmark感觉功能评分对比,分析组在深感觉肩—肘评分、腕—指评分、髋—膝评分及浅感觉上臂评分、手掌评分、腿评分、足底评分方面均较高,P<0.05。表1。

表1治疗后的Lindmark感觉功能评分(分,x±s)

组别

深感觉

浅感觉

总分

肩—肘

腕—指

髋—膝

上臂

手掌

足底

对照组(n=53)

5.83±0.92

5.66±0.83

5.43±0.75

2.21±0.41

2.37±0.45

2.54±0.44

2.49±0.52

26.53±2.08

分析组(n=53)

7.12±0.85

7.20±0.80

7.06±0.79

3.31±0.46

3.38±0.54

3.61±0.38

3.55±0.43

34.93±2.25

t

7.498

9.726

10.894

12.996

10.460

13.399

11.437

19.958

P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3讨论

脑卒中在临床当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主要是在老年人当中,而且年龄越大的人发病率越高[3]。这一疾病的发病率还与气候、环境、饮食等因素具有一定的关系,在我国北部、西部人群当中相对更为常见[4]。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脑卒中是因为脑组织的供血突然中断,导致细胞坏死,进而损伤了神经功能,而神经功能损伤会导致对应支配区域的功能障碍。临床治疗时应注意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尤其是脑组织缺血半暗带细胞的活性,对脑卒中造成的神经缺损加以恢复。而在中医角度来看,脑卒中后的感觉功能障碍是中风后的“麻木”,是痰湿、气滞、瘀血等引发的疾病,因此治疗时应遵循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原则。针灸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常用疗法,可以通过刺激局部组织,改善气血运行,疏通经络,调理脏腑,从而治疗疾病[5]。本文中选取的针灸穴位可以起到醒脑开窍、活血化瘀的作用。按摩也属于中医的传统疗法,对特定的穴位进行按摩能够缓解患者的肌肉痉挛,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组织代谢,有利于感觉功能的恢复[6]。因此本研究中为分析组增加了针灸和按摩的治疗,结果分析组Lindmark感觉功能评分的深感觉和浅感觉各项均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证实针灸联合按摩治疗脑卒中后感觉功能障碍对Lindmark感觉功能评分的改善效果明确。

参考文献

[1]吴素青,丁彬鸿,冒文静.早期康复联合穴位针灸按摩对脑卒中后感觉障碍患者感觉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30(25):2828-2831.

[2]刘昳.穴位按摩与针灸配合策略用于高龄脑卒中患者对运动功能障碍改善效果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22,43(18):1746-1749.

[3]王晓蕾,刘向明.针刺联合感觉刺激疗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1,19(3):489-491.

[4]华晓琼,李彦杰,秦合伟,等.循经放血疗法治疗卒中后风痰瘀阻证上肢感觉障碍的临床研究[J].现代中医临床,2023,30(1):38-42.

[5]余媛媛,刘东,赵君.针灸联合推拿治疗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临床效果,肢体运动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解放军医药杂志,2021,33(12):105-108.

[6]刘道龙,褚雪菲,曾令慧,等.针灸配合穴位按摩治疗高龄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效果[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1,41(15):3164-3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