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估钩内固定治疗齿状骨折脱位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分析一年半来6例手术病人的手术及疗效.结果手术方法符合生理要求,内固定可靠.结论钩操作简便、安全,内固定坚强牢靠,并发症少.

  • 标签: 齿状突骨折并寰枢椎脱位 寰枢椎钩固定
  • 简介:目的:探讨3种后路融合术治疗齿状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8例齿状骨折脱位患者行后路融合术:包括Gallie钢丝法7例,Brooks钢丝法7例,Apofix板夹内固定法4例.结果:术后16例脱位完全复位,2例大部分复位(复位不满意才另行枕颈融合,不在此列).经0.5~10年(平均4.5年)随访,除1例术后6个月死亡外,其余17例均获骨性融合,其中钢丝断裂而植骨已融合1例,后弓钢丝切割断裂移位后融合1例;所有患者颈痛全部消失;8例有脊髓病症状者中,1例无改善(术前JOA评分分别为5分),其余7例JOA评分均较术前提高,分别为13~17分.结论:3种后路融合术均有其适用性,是治疗齿状骨折脱位的有效方法;Apofix板夹为后路融合术的首选内固定方式;术前牵引复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齿状突骨折 寰枢椎脱位 脊柱融合 后路 内固定 治疗
  • 简介:颈部外伤致齿状骨折是临床上较为常见且后果严重的骨折.由于该部位解剖结构及功能的特殊性,骨折不愈合的发生率较高,如果不及时诊治将会导致不稳及颈脊髓的急性或慢性压迫,处理不当可危及生命.

  • 标签: 寰枢椎后路融合 APOFIX内固定 治疗 齿状突骨折
  • 简介:1病例报告患者男,21岁。晨起后觉颈部疼痛,活动部分受限,由其战友为其行颈部按摩治疗。颈部肌肉放松后自觉症状明显缓解。当行颈部斜搬时,听到'喀'的响声后,颈部疼痛明显加重,头颈部运动完全受限,伴双上肢麻木,急来我院就诊。查体:患者处于保护性头左旋、颈部右倾位,颈椎屈伸及旋转活动均受限。双上肢各肌肌力正常,皮肤感觉正常。X线片显示齿状基底部骨折,无移位,齿状两侧块间距对称。MRI显

  • 标签: 治疗 病例报告 颈部斜搬 枢椎齿状突骨折
  • 简介:错位综合征,是指齿状偏移或前倾,导致与颈椎不在一个中轴力线上,颈椎上段曲变直、钩关节错缝、体旋转;椎动脉因此而扭曲或痉挛,导致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小脑失养、平衡失调:颈1、2、3神经受刺激而出现头痛,甚至耳呜、眼花、面瘫;颈上交感神经节受刺激而致咽喉不适、胸闷、恶心或者失眠、健忘等系列症状体征。

  • 标签: 寰枢椎错位 颈上交感神经节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诊疗 枢椎齿状突 关节错缝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口咽入路齿状磨除联合经后路枕颈融合术治疗脱位的手术配合。方法总结2009年10月~2010年10月间我院脊柱外科收治的12例脱位齿状型颅底陷入患者。所有病例均在显微镜直视下经口腔咽部入路切除齿状加枕颈融合。结果经过细致的手术配合,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结论经口咽入路齿状磨除联合经后路枕颈融合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地治疗脱位的手术选择。配合手术医生实施个性化手术方案,医护默契配合,严格操作规范是确保手术顺利的保障。

  • 标签: 经口咽经后路联合手术 寰枢椎脱位 颅底陷入 手术配合
  • 简介:错位综合征,是指齿状偏移或前倾,导致与颈椎不在一个中轴力线上,颈椎上段曲变直、钩关节错缝、体旋转;椎动脉因此而扭曲或痉挛,导致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小脑失养、平衡失调;颈1、2、3神经受刺激而出现头痛,甚至耳鸣、眼花、面瘫;颈上交感神经节受刺激而致咽喉不适、胸闷、恶心或者失眠、健忘等系列症状体征。

  • 标签: 寰枢椎错位 整骨手法 拔伸旋转法 中医治疗 手法复位
  • 简介:目的探讨经口咽前路复位钢板系统(TARP)在难复型脱位的临床应用.方法自2003年4月~2004年9月,对13例陈旧性的难复型脱位患者行经口咽前路松解减压,应用TARP系统复位和固定,两侧关节间植入自体髂骨融合.结果除1例因跌倒引起螺钉松动再次脱位外,均固定牢固,融合理想,脊髓减压满意.结论经口咽前路复位钢板系统一次完成脱位的复位和固定是治疗陈旧性难复型脱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 标签: 寰枢椎 脱位 内固定术 经口咽入路
  • 简介:目的:探讨CT对创伤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21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外伤史,采用螺旋CT扫描,层厚3mm,层距3mm,螺距1.0,120kV,150mAs,骨算法重建,采取多平面及三维重建。结果:骨折1例;骨折11例(其中齿状骨折6例,骨折3例,椎弓骨折1例,右侧横骨折累及横孔1例);单纯性关节脱位5例;其他4例。结论:能明确诊断骨折及其类型、关节脱位

  • 标签: 寰枢椎 创伤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 简介:本文报告一例特殊类型的枕融合,仅以左横与特大的乳相融合而左右侧块及前后弓均游离,伴有'椎动脉管'形成和畸形等.本例不支持Hollinshed关于枕融合'至少包括一侧块'北的观点[1],国内文献中未见相同个例[2,3].现报告讨论如下.

  • 标签: 单横突型 寰枕融合 大乳突旁突 椎动脉管 寰椎畸形 病例报告
  • 简介:男,4岁。主因发现颈中上部偏左一肿物半年,近2个月逐渐增长,于2004年12月13日入院。半年前发现颈部肿物,约黄豆粒大小,诊断为“甲状舌管囊肿”,因患者年龄较小建议观察。近2个月来,肿物明显增大,无疼痛,收治我科。入院查体:甲状软骨与舌骨间正中稍偏左,可见一局限性隆起,约2cm×2cm×2cm大小,无压痛,界清,与周围无粘连,左右活动良好,上下活动欠佳,伸舌及吞咽时可稍上下活动,甲状腺区未触及肿物。B超显示:颈前囊性肿物。诊断:甲状舌骨囊肿。于2004年12月27日全身麻醉下行甲状舌管囊肿切除术。肩下垫枕、置头圈、头后仰位。常规囊肿表面弧形切口,剥离囊肿,沿条索状系带分离至舌骨,分离上下面附着肌肉,正中剪开舌骨,不去除部分舌骨,分离至约舌盲孔处离断。创面双极电凝处理,对位缝合舌骨上下肌群,置放引流条、固定,间断缝合皮下层,皮内缝合皮肤层。手术顺利,手术时间约30min。术后予抗炎、止血等治疗。术后切口愈合良好,术后2d拔引流条,术后5d拆线,切口甲级愈合。术后病理报告:符合甲状舌管囊肿。

  • 标签: 甲状舌骨囊肿 手术并发症 寰-枢关节丰脱位
  • 简介:目的介绍后路内固定治疗Ⅱ型齿状骨折的方法.方法28例Ⅱ型齿状骨折合并不稳患者采用经后路Apofix及C1,2经关节螺钉治疗.结果共放置经关节螺钉55枚,其中1例因椎动脉损伤仅进行了单侧放置.术后并发感染2例,经清创治疗后愈合,无内固定失败和脊髓损伤等并发症.随访6~34个月,植骨全部融合.结论Magerl技术联合Apofix技术是治疗Ⅱ型齿状骨折的有效方法,可提供有效的固定和提高植骨融合率.

  • 标签: 治疗后 齿状突骨折 联合 并发症 放置 关节
  • 简介:目的:总结应用侧块螺钉与椎弓根螺钉技术固定融合治疗不稳的效果,探讨不稳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侧块螺钉与椎弓根螺钉技术对15例不稳的患者进行了固定术,同时行自体髂骨融合。分别应用Verlex7例,Axis3例,和cenfifix5例,齿状陈旧性骨折5例,新鲜Ⅱc犁齿状骨折6例,先天性游离齿状4例。侧块螺钉进钉点选择在后结节中点旁开18mm~20mm,与后弓下缘以上2mm的交点,钉道方向在冠状面垂直,矢状面上螺钉头端向头侧倾斜约5°。进钉点为下关节根部中点,钉道与矢状面灾角约15°,横断面夹角约30°。螺钉直径3.5mm,侧块螺钉长度28mm~32mm,椎弓根螺钉长度为22mm~26mm。结果: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脊髓损伤和椎动脉损伤。随访10~25个月,半均14个月。术前JOA评分5.1~10.9分,平均7.6分。术后JOA评分13.2~16.8分,平均14.8分,改善率87.5%。植骨块全部融合,无内固定断裂、松动。结论:后路侧块螺钉与椎弓根螺钉技术稳定性良好,具有二维固定的优点,值得推广。

  • 标签: 侧块螺钉 枢椎椎弓根螺钉 上颈椎不稳 固定治疗 后路 椎弓根螺钉技术
  • 简介:目的:探讨给椎弓根钢板螺钉固定技术治疗不稳定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对2002年12月~2003年12月收治的13例不稳定患者施行经椎弓根AXIS钢板螺钉固定技术,结合动力位X线片及CT确证稳定程度,记录每一例的术中并发症及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随访3~15个月,平均9个月,13例病例疼痛均明显减轻,唯旋转功能较差;未发生术中并发症。结论:经椎弓根钢板螺钉固定技术是治疗不稳定的有效方法,安全性好,但技术要求高,需谨慎操作。

  • 标签: 固定技术 临床应用研究 经椎弓根螺钉 椎弓根钢板螺钉 寰枢椎不稳定 2002年12月
  • 简介:本所白2004年3月至9月,通过详细询问病情,严格临床检查,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明确诊断81例错缝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寰枢椎 治疗 整脊法 临床报告 诊断 病情
  • 简介:齿状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颈椎损伤,Anderson—D’AlonzoⅡ型骨折齿状体连接处的骨折,其晚期骨不愈合的发生率高,因此目前所争论的问题也都集中于对其治疗的方法上。国内近几年开展了齿状螺钉内固定术,虽然保留了的功能,提高了骨折愈合率,但系切开手术,创伤大,组织剥离多,也易损伤颈部重要的血管、神经。从2003年11月~2005年12月我们采用经皮纯钛空心螺钉固定术治疗齿状骨折脱位患者12例,效果满意。

  • 标签: 寰椎 枢椎 脊柱骨折 内固定器
  • 简介:目的:观察整脊调曲手法治疗关节错位疗效,并与关节错位单纯端转手法复位,不进行调曲对照组进行对比。方法:将7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整脊调曲手法复位,对照组30例单纯单纯端转手法复位复位。结果:整脊调曲手法复位组和单纯端转手法复位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Ridit检验,u=3.4945,p〈0.01).结论:整脊调曲手法复位组较单纯手法复位组疗效好,治愈率高。

  • 标签: 整脊调曲手法复位 单纯寰枢端转手法复位 寰枢关节错位
  • 简介:颈性眩晕是因颈椎源性引起的眩晕综合症。好发于中老年人及从事低头作业人员,其特点是头颈部前后屈伸及左右转动时突发眩晕,一般持续时间较短,但也有部分病人眩晕症状反复发作。自2003年10月-2006年8月我科先后收治该类病人48例,采用端转整脊法冶疗颈性眩晕进行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颈性眩晕 整脊法 寰枢 治疗 眩晕综合症 作业人员
  • 简介:目的评价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椎弓根骨折(Hangman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1999年来收治的急性椎弓根骨折15例患者,其中Ⅰ型4例,Ⅱ型11例,均合并不同程度神经系统症状,行颅骨牵引复位后用AO纯钛皮质骨螺钉经峡部固定椎弓根骨折.结果经12~60个月随访,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按Frankel分级,有6例D级和5例C级恢复至E级,2例C级恢复至D级,1例B级恢复至C级,1例B级恢复至D级,半年后复查X线骨折均愈合,复位良好,无椎动脉损伤及其它术中、术后并发症.结论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早期椎弓根骨折,复位固定满意,有利于脊髓功能的恢复,且较少影响上颈椎功能.

  • 标签: 椎弓根螺钉 枢椎椎弓骨折(Hangman骨折) 脊髓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