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首次剖宫产式对高龄孕妇再次剖宫产手术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2月再次剖宫产手术高龄孕妇90例根据首次剖宫产式分组。对照组首次剖宫产切口为腹壁横切口,观察组首次剖宫产切口为腹壁纵切口。比较两组产后出血、腹腔粘连发生率;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中出血;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腹腔粘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中出血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首次剖宫产式采取腹壁纵切口对高龄孕妇再次剖宫产手术的影响更小,可缩短手术时间和降低腹腔粘连、产后出血发生率。

  • 标签: 首次剖宫产术式 高龄孕妇再次剖宫产手术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新式剖宫产式与传统剖宫产式对受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68例二次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新式剖宫产首次手术时具有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其术后粘连严重,再次剖宫产手术时,在进腹时间、取胎时间、中出血量、组织损伤等方面不如传统剖宫产式,但在术后恢复、切口外观及住院时间优于传统剖宫产式。结论首次剖宫产式在不同程度为二次剖宫产带来影响,所以必须权衡利弊谨慎选择首次剖宫产式以减少对受者的近远期影响。

  • 标签: 再次剖宫产 新式剖宫产 术后粘连
  • 简介:2011年,美国剖宫产率达到33%,虽然剖宫产在特定情况下可以挽救母儿生命,但剖宫产率的快速增加并没有相应地降低围生期母儿发病率及病死率,这使过度应用剖宫产的医疗问题备受关注。笔者拟对美国妇产科联盟(ACOG)与母胎医学会(SMFM)联合发布的首个产科医疗共识进行综述。

  • 标签: 剖宫产术 产科医疗共识 分娩过程 心率 胎儿 引产 孕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位护理在降低活跃期延长、胎儿宫内窘迫相对指征剖宫产,避免首次剖宫产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体位护理产妇分娩结局。结果体位护理干预少,产程快,产后出血率低、会阴侧切率低、新生儿窒息率低,降低首次剖宫产率。结论体位护理是产妇出现产程异常时最佳干预时机和试产技巧,能够安全有效地降低剖宫产率,促进自然分娩。

  • 标签: 体位护理 剖宫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首次剖宫产分娩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以217例2019年1月-2023年1月在我院妇产科分娩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对产妇一般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剖宫产产妇及非剖宫产产妇一般临床资料并分析影响首次剖宫产分娩的相关因素。结果:剖宫产产妇占15.2%,非剖宫产产妇占84.8%。两组产妇户籍、分娩孕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年龄、文化程度、孕前BMI、受孕方式、孕期合并症、临产时子宫颈Bishop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文化程度、孕前BMI、孕期合并症及临产时子宫颈Bishop评分均为首次剖宫产分娩影响因素(P≤0.05)。结论:年龄、文化程度、孕前BMI、孕期合并症及临产时子宫颈Bishop评分均会导致首次剖宫产分娩风险增加,临床应及早采取干预措施以提高自然分娩率。

  • 标签: 首次剖宫产 影响因素 干预措施 自然分娩
  • 简介: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为临床诊疗提供借鉴。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行剖宫产手术的瘢痕子宫产妇197例,与同期行剖宫产手术的非瘢痕子宫产妇189例行对照分析,比较两组产妇在手术时间、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术后排气时间、先兆子宫破裂发生情况等方面的差异。结果瘢痕子宫产妇分娩时先兆子宫破裂、前置胎盘、盆腹腔粘连、新生儿窒息等发生率均高于非瘢痕子宫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术后两组产妇比较,瘢痕子宫产妇的产后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长于非瘢痕子宫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产妇再次分娩的并发症明显高于非瘢痕子宫,临床应严格掌握剖宫产的手术指征。

  • 标签: 瘢痕子宫 再次妊娠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二次剖宫产首次剖宫产的临床指标比较,为提高剖宫产手术质量提供更确切的医学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院2021年1月~2022年6月来我院行二次剖宫产的64例产妇展开分析,所有产妇均在2019年1月~2019年12月来我院行过1次剖宫产,观察产妇二次剖宫产临床指标、新生儿结局与首次剖宫产的差异性。结果 产妇二次剖宫产的临床指标风险要大于首次剖宫产(P<0.05),两者差异显著;首次剖宫产与二次剖宫产的新生儿结局无差异(P>0.05)。结论 二次剖宫产的风险因素较首次剖宫产更高,临床应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减少中出血量,以帮助产妇娩后尽快恢复。

  • 标签: []首次剖宫产 二次剖宫产 风险 新生儿
  • 简介:摘要将首次剖宫产后选择二次剖宫产的100名产妇分为两组,一组首次剖宫时腹壁纵切口,一组首次剖宫时腹壁横切口。将两组产妇同时进行药物麻醉后按照原来的腹壁切口切开,将胎儿娩出,结果发现首次剖宫时腹壁纵切口的产妇相比较首次剖宫时腹壁横切口的产妇,手术时间和胎儿分娩的时间都较短,能够更好的减少产妇腹腔的粘连程度,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二次剖宫产手术方式。

  • 标签: 首次剖宫产切口 二次剖宫产技术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首次剖宫产手术切口对产妇二次剖宫产手术的影响方法分析行二次剖宫产产妇40例,根据首次剖宫产腹壁切口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为纵切口组20例,对照组为横切口组20例,比较两组在二次手术的手术时间、胎儿娩出时间、出血量及腹腔粘连程度的比较。结果纵切口组在手术时间、胎儿娩出时间及出血量低于横切口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粘连发生率均为100%,但横切口组粘连程度高于纵切口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慎重选择手术方式,首次选择纵切口在二次剖宫产上优于横切口。

  • 标签: 纵切口 横切口 二次剖宫产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择期剖宫产围手术期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择期剖宫产孕产妇180例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两组产妇在一般状况、营养状态、文化程度、职业、胎数、手术适应症、手术方式、麻醉方式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实施剖宫产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围期舒适护理。结果两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短、肛门排气早、疼痛少、泌乳量充足;睡眠良好;恶露排出量少;住院时间短;护理满意程度高(P<0.05)。结论剖宫产手术中运用舒适护理,能有效缓解产妇术前焦虑恐惧心理,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手术后恢复,提高了护理质量。

  • 标签: 术中护理 剖宫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式剖宫产后与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腹部粘连情况及其对再次开腹手术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的方法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开腹手术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其中既往行新式剖宫产者51例(观察组)。传统式子宫下段剖宫产者51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开腹时间,开腹出血量及中肉眼观察腹壁盆腔粘连情况。结果新式剖宫产开腹时间明显长于传统剖宫产,开腹出血量明显高于传统剖宫产,腹壁粘连及盆腔粘连高于传统下段剖宫产。两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新式剖宫产对再次开腹手术的影响有开腹时间长,腹部粘连严重,手术操作困难。

  • 标签: 首次剖宫产 腹壁切口 再次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首次不同剖宫产切口对腹壁腹腔粘连性和再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30例再次行子宫下段横切剖宫产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产妇首次剖宫产腹壁切口方式的不同实施分组,各组65例,行初次剖宫产腹壁中线纵切列为试验组,行初次剖宫产腹壁横切列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产妇腹壁疤痕情况、盆腹腔粘连程度、再次剖宫产手术情况。结果对比两组疤痕状况,试验组产妇疤痕情况显著比对照组要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产妇盆腹腔粘连状况,试验组产妇盆腹腔粘连出现机率显著比对照组要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手术情况,试验组各手术指标显著比对照组要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首次剖宫产产妇选择纵切口式,可以降低盆腹腔粘连程度,减少再次剖宫产的手术风险与损伤程度。

  • 标签: 首次不同剖宫产切口 腹壁腹腔粘连性 再次剖宫产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改良新式剖宫产与新式剖宫产的临床特点,探讨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价值。方法对两种式手术时间、中出血量、便于对再次盆腔手术的影响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种式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排气时间比较,新式剖宫产手术时间短于改良新式剖宫产,出血量及排气时间两者无显著性差异,但改良新式剖宫产更便于再次行盆腔手术。

  • 标签: 改良新式剖宫产术 临床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剖宫产再次剖宫产的情况。方法随机抽取三种剖宫产再次剖宫产各200例,其中新式剖宫产200例作为研究1组;改良式新式剖宫产200例为研究2组;下腹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改良)200例为对照组。对比三组腹壁切口情况,腹腔粘连情况,有无切口疝,开腹时间,手术开始至胎儿取出时间,手术时间。结果两组研究组切口愈合为1类明显高于对照组;腹腔粘连研究1组高于研究2组及对照组,而研究2组与对照组无差异;开腹时间对照组明显少于两组研究组,胎儿取出及手术时间两组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后面三种情况有显著差异。结论新式剖宫产不缝合脏,壁层腹膜可增加盆腹腔粘连,导致再次剖宫产难度,笔者认为新式剖宫产要缝合脏壁层腹膜可减少粘连。

  • 标签: 不同术式 剖宫产 再次剖宫产 腹腔粘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首次不同剖宫产切口对腹壁、腹腔粘连性及再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待产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80例产妇,根据患者首次剖宫产切口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的是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观察组采用的是新式剖宫产,对两组产妇的盆腹腔粘连情况,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分娩时间以及镇痛药物的使用剂量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产妇再次妊娠剖宫产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分娩时间以及镇痛药物的使用情况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产妇首次剖宫产后盆腹腔粘连情况和子宫疤痕情况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和统计学意义。结论新式剖宫产的对再次妊娠产妇来说可有效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产妇子宫疤痕的恢复,减少再次妊娠产妇的分娩痛苦,建议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剖宫产切口 腹壁 腹腔粘连性 再次剖宫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剖宫产钳在剖宫产中出头困难应用的优点其安全性、可行性。方法总结36例剖宫产手术过程中出头困难的产妇使用剖宫产钳助娩的结果,从对母体的影响,对新生儿影响及成功率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成功率100%,无1例发生产伤,无1例发生切口撕裂,仅有1例新生儿,因重度胎儿窘迫手术,出生时评8分,无1例重度新生儿窒息。结论剖宫产钳在剖宫产出头困难中的应用是安全、可行的,可以减少新生儿窒息,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剖宫产钳 剖宫产 出头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