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脑动脉瘤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本文分别从脑动脉瘤疾病的现状及治疗手段、脑动脉瘤疾病治疗手段存在的局限、脑动脉瘤疾病治疗方面前沿技术的发展三个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尤其是前沿技术发展方面,分别从血管内超声(IVUS)、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OCT)、MRI引导下的脑动脉瘤治疗、生理的影像技术四个方面进行相关讨论,对目前的临床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脑动脉瘤 血管内超声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生理的影像技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动脉瘤的应用及临床预后。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动脉瘤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传统手术,观察组实施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动脉瘤治疗。比较两组症状改善的时间、总住院日数;治疗前后患者BI指数以及Rankin评分;动脉瘤出血、急性血栓和支架狭窄等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BI指数以及Rankin评分、症状改善的时间、总住院日数、动脉瘤出血、急性血栓和支架狭窄等的发生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动脉瘤患者实施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可获得较好效果。

  • 标签: 颅内支架 弹簧圈栓塞 颅内动脉瘤 临床预后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手术配合。方法我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应用镜对2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结果30例病人手术均顺利完成。结论加强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配合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 标签: 颅内出血,高血压性/外科学 颅内镜 手术配合
  • 简介:目的探讨经彩色编码超声(TCCS)及经超声造影(CE-TCCS)诊断静脉窦血栓(CVST)及大脑大静脉、基底静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价值。方法选取经DSA和/或MR静脉血管成像(MRV)确诊为横窦和/或直窦血栓的22例患者为CVST组,行TCCS及CE-TCCS;以同期因其他疾病就诊的68例患者为对照组,行TCCS;对比观察2组大脑大静脉、基底静脉及静脉窦的显示率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CVST组中,TCCS诊断直窦血栓13例,左侧横窦血栓20例,右侧横窦血栓17例,与DSA和/或MRV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CE-TCCS判定直窦血栓5例,左侧横窦血栓14例,右侧横窦血栓9例,与DSA和/或MRV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VST组较对照组大脑大静脉、双侧基底静脉显示率及峰值血流速度均增高(P均<0.05)。结论CE-TCCS诊断CVST与DSA和/或MRV相似。TCCS可显示静脉窦血栓形成后的大脑大静脉、基底静脉;静脉流速升高可提示CVST形成可能。

  • 标签: 静脉窦 血栓形成 造影剂 超声检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文章主要针对动脉瘤破裂并发脑血肿(ICH)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破裂动脉瘤425例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并发ICH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影响因素截断值。结果425例中,合并ICH107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动脉瘤位于大脑前动脉及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直径较大是合并ICH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以动脉瘤直径=1.1cm预测动脉瘤破裂合并ICH的曲线下面积为0.736,灵敏度为78.3%,特异度为64.1%。结论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动脉瘤位于大脑前及大脑中动脉,以及动脉瘤直径在1.1cm以上的动脉瘤病人,一旦动脉瘤破裂,合并ICH风险较高,临床注意防治。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内血肿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静脉窦血栓(cerebralvenoussinusthrombosis,CVST/CVT)的发病率约1.5~2.5/100万。其临床表现多样,如头痛、高压综合征、癫痫等,随着磁共振在头痛及癫痫门诊中的运用,CVT的确诊率正在增加。CVT的诊断依赖于MR/MRV或者CT/CTV。血栓高危因素与CVT相关,如避孕药,围产褥期,感染和恶性肿瘤,自身免疫疾病等。CVT的预后总体上趋与不乐观,急危重症及时手术治疗。在首次癫痫发作后,推荐使用抗癫痫药物进行预防。本文就该病的研究现状作出综述。

  • 标签: 颅内静脉窦血栓 诊疗 进展
  • 简介:三二〇一医院 陕西汉中市 723000 【摘要】目的:对肿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 2018年 8月 -2019年 8月接收的颅脑肿瘤患者 120例,对全部患者进行随机性分组,即参照组与干预组,每组 60例。其中,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而干预组则采取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完成后,干预组患者护理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参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肿瘤患者实施围手术期优质护理,护理效果甚是理想,因此,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应用与推广。

  • 标签: 颅内肿瘤 围手术期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肿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相关内容。方法:选取 2017年 3月— 2018年 3月我院收治的肿瘤患者 7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38例,观察组患者应用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肿瘤患者围手术期需要接受优质的护理,通过科学严谨的护理干预降低并发症率,改善患者身体健康,更好的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颅内肿瘤 围手术期 护理观察
  • 简介:摘要监测压已成为颅脑损伤患者的中心监护措施之一,压监测的护理也成为护理人员的重点护理项目。

  • 标签: 颅脑损伤 颅内压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肿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相关内容。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肿瘤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患者应用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患者围手术期需要接受优质的护理,通过科学严谨的护理干预降低并发症率,改善患者身体健康,更好的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颅内肿瘤 围手术期 护理观察
  • 简介:观察到的107颗动脉瘤的载瘤动脉和瘤体形态均有较好显示,根据瘤体大小、形态、瘤体长轴方向以及载瘤动脉特点增加切位造影或行旋转DSA检查,对常规位置造影下不能明确瘤颈的动脉瘤

  • 标签: 动脉瘤技巧 显示颅内 颅内动脉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某院神经外科术后感染发生因素,临床特征,为开展感染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2011年 1月~ 2014年 12月,医院神经外科共收治患者 719例,发生感染 58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调取患者病历资料,分析感染临床特征。并将感染患者纳入感染者,余者纳入对照组,进行因素分析。结果:男女比例 1.15:1,年龄 11~ 84岁、平均( 34±10)岁;春夏季合计占 75.86%;脑外伤占 31.03%1;分离 71株病原菌,革兰阳性菌 56.33%、格兰阴性杆菌占 35.21%2;患者术后表现为持续性发热,感染控制时间( 5.1±3.1)日,死亡 5例,继发癫痫 7例;感染组与对照组脑室外引流、手术时长≥ 4h、术后脑脊液漏、术后应用激素比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脑室外引流、手术时长> 4h、脑脊液漏、术后应用激素成为独立危险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神经外科术后感染男性多于女性,但与性别无关,年龄跨度广,春夏多见,感染控制时间可长可短,重症者可致死亡,术后还易发生癫痫,感染危险因素较多,应做好脑脊液漏预防,慎重应用脑室外引流、激素药物治疗,尽可能缩短手术时间。

  • 标签: 神经外科 医院感染 颅内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脉瘤采用磁共振常规成像(MRI)、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动脉瘤患者后经手术证实40例,采用MRI、MRA检查诊断,对MRI、MRA的影像表现同数字减影血管成像进行比较。结果对MRI和MRA检查对小于5mm的小动脉瘤的检出率情况为,经手术或DSA确诊的小动脉瘤23个,MRI检查检出小动脉瘤13个,检出率为56.52%;MRA检查检出小动脉瘤17个,检出率为73.91%;MRI加MRA检查检查检出小动脉瘤22个,未检出的小动脉瘤1个,检出率为95.65%。结论动脉瘤MRI显示动脉瘤与其血流、血栓、钙化和含铁血黄素沉积有关。动脉瘤在MRA上显示为与载瘤动脉相连的囊状物,其大小约与动脉造影所显示相仿。两者结合诊断,检出率较高。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磁共振成像 MRI 磁共振血管成像 MRA 数字减影血管成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患者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预防措施。方法 选取本院 2015年 7月~ 2017年 6月行颅脑手术治疗的神经外科患者 9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7例。两组术后均进行负压引流,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观察统计两组患者术后至出院前感染情况,并统计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住院期间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持续质量改进护理能有效预防神经外科患者术后感染,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 标签: 神经外科 术后颅内感染 危险因素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情况。方法:选取 2017年 3月— 2018年 3月在我院接受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患者 72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接受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比较护理结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在护理期间给予其优质的术前指导、术中配合以及术后护理等干预,能够更好的保证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介入治疗 护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