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舌咽神经痛、痉挛性斜颈等神经疾病,虽不直接成胁病人的生命,但却严重影响病人的生命质量如三叉神经痛发作时,象针剌、刀割、烧灼、撕裂样剧烈疼痛,严重时伴面部肌肉反射性抽搐,面部发红,结膜充血,流泪流涎。面部轻微的活动就会诱发疼痛的发生。因此,病人不能张口吃东西,不能讲话微笑,不能刷牙洗脸。这类

  • 标签: 颅内神经疾病 治疗 手术入路 锁孔手术 微创外科
  • 简介:<正>我院自1997年8月~1999年4月采用国产X-刀治疗疾病93例(98个病灶),经临床应用及58例随访,近期效果满意。

  • 标签: X-刀 治疗 颅内疾病 肿瘤
  • 简介:目的探讨经超声造影在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59例患者超声造影前、后分别经超声探查动脉及颈内动脉段,比较造影前、后动脉的显示率,总结经超声造影在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的血流特点,并与MRA或DSA结果对比.结果造影增强经彩色多普勒(CE-TCCS)对于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后动脉(PCA)显示率较常规经彩色多普勒(TCCS)明显提高,其中对于MCA(M2段)、ACA(A1、A2段)、PCA(P1、P2段)的显示率与TCC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1例椎-基底动脉造影前显示率为71.3%(15/21),造影后显示率为100%CE-TCCS检出3例MCA闭塞,15例MCA狭窄,3例ACA狭窄,2例PCA狭窄4例颈内动脉段闭塞,7例颈内动脉段狭窄.颈内动脉外段闭塞3例和狭窄8例,患者同侧动脉血流灌注减少,血流速度减低.2例MCA狭窄支架置入术后,CE-TCCS显示血流通畅,速度在正常范围,所有结果均经MRA、DSA证实.结论经超声造影可以提高动脉的显示率有助于判断动脉狭窄,也可用于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后疗效评价.

  • 标签: 造影剂 经颅彩色多普勒 颅内动脉 狭窄 闭塞
  • 简介:摘要随着镜的广泛应用,底外科,特别是底外科越来越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亚专科。在这一领域,鼻科医生与神经外科医生可以形成理想的底外科团队,协同处理疾病。本文从底手术等适应证、手术设备的准备、手术技术的完善、出血的处理、底修补的方法以及镜下底手术的优势与不足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 标签:
  • 简介:目的:总结X-刀治疗疾病的并发症。方法:以X-刀治疗疾病158例,随访25.3±9.2个月,根据神经系统损害的症状和体征.结合影像检查,以判断是否发生并发症,并分析其原因。结果:总有效率为80.42%,共有14例发生并发症。其中9例为急性反应,5例为迟发性并发症。结论: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虽然有较好的疗效,但也可能产生并发症。急性并发症主要与病灶部位有关,一旦发生可采取对症处理;而迟发性并发症则主要与病灶体积有关,应通过选择适应证及适当的治疗方法尽可能地避免。

  • 标签: X-刀 治疗 颅内疾病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血肿的适应症,注意的问题及治疗效果。方法应用微创血肿清除技术治疗各种血肿患者84例。结果84例病人高血压脑出血67例。6例脑疝病人术后散大侧瞳孔回缩,意识状态有改善;穿刺针留置时间3~7天。治愈33例(ADL评分100分);42例好转,其中生活自理14例,1例植物人状态;死亡8例,死亡率达9.5%。优于传统的治疗方法。结论血肿微创清除术对血肿的治疗效果良好。

  • 标签: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 颅内血肿 高血压性脑出血
  • 简介:摘要多数病变在T2WI上呈高信号,但部分病变可表现为T2WI低信号,T2WI低信号是这类疾病的重要影像学特征,以此为基础,将这些疾病进行归纳、总结,可为临床工作提供诊断思路,缩小鉴别诊断范围,甚至可明确诊断部分疾病T2WI低信号病变种类繁杂,病理基础各不相同。作者按照病理基础将T2WI低信号病变分为九大类,包括血红蛋白降解产物(脱氧血红蛋白、细胞正铁血红蛋白及含铁血黄素)、含黑色素病变、富含黏液、蛋白、胆固醇结晶、富含细胞病变、矿物质沉积、流空效应、内积气、含纤维病变及凝固性坏死。对各大类下的具体疾病,概述其临床表现、病理和MRI特征,重点阐述具有诊断和鉴别诊断意义的临床特征(如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等)和MRI表现(包括病变位置、形态、邻近结构、周围水肿等)。但仅凭借T2WI低信号这一特征,有时仍难以确定诊断,因此,同时介绍了这些疾病在其他序列及增强T1WI的典型征象。结合临床和MRI其他序列表现,有助于T2WI低信号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T2WI多种病变可表现为T2WI低信号,但它们各具特征,作者总结它们的影像学表现帮助诊断。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T2加权成像 低信号 诊断 鉴别诊断 讲座
  • 简介:摘要高压危象是儿童高压的危重状态,常发生于急性高压,为脑疝前兆,需要及时识别和紧急处理。儿童急性高压和高压危象的治疗和预后是关系到儿童远期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围绕儿童急性高压和高压危象的病因、发病机制、早期识别、监测及干预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冀望能对临床医师有所帮助。

  • 标签: 急性颅内高压 儿童 颅内高压危象 脑疝
  • 简介:目的介绍碰撞瘤的组织病理学特点和临床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2006年7月13日收治的1例碰撞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神经病理学结果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主要临床表现为间歇性头痛、发作性意识丧失、抽搐;头部MRI检查显示左侧额叶占位;组织病理学观察可见肿瘤组织中的主要成分为胶质母细胞瘤,次要成分为细胞角蛋白和甲状腺转录因子-1表达阳性的癌组织。结论对于常见肿瘤组织中出现的异常成分应考虑由其他系统转移而来,须详细追问病史并对患者做进一步的体格检查,以避免误诊。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肺肿瘤 胶质母细胞瘤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切除术后感染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肿瘤切除患者临床资料,总结术后感染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结果?手术时间≥4h患者感染率大于手术时间<4h的患者,P<0.05;伴有脑脊液漏患者感染率明显高于无脑脊液漏患者,P<0.05;引流留置时间≥24h患者感染率高于引流留置时间<24h的患者,P<0.05。结论?手术时间、脑脊液漏及引流留置时间等因素是出现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须得到临床重视,加强预防。

  • 标签: 颅内肿瘤切除 颅内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开颅术后再出血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1年12月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5例采用常规方式行开颅手术的肿瘤患者(常规组)和56例术前或术中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后行开颅手术的肿瘤患者(预防组)临床资料,对两组手术情况及术后再出血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常规组32例(30.5%)术后再出血,预防组7例(12.5%)术后再出血;预防组再出血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32例再出血患者中,采取保守治疗20例,其中3例残留神经功能障碍;9例二次手术患者中4例恢复良好,4例残留神经功能障碍(其中1例视力下降,1例一侧肢体肌力下降),1例长期植物人状态。预防组7例术后再出血患者中,6例采取保守治疗后恢复良好,1例二次手术后遗留一侧肢体肌力下降,无死亡病例。结论肿瘤术后再出血的影响因素包括术中压剧烈波动、止血不可靠、术中操作不规范、术后肿瘤残留,而缓慢降压、操作轻柔、术中确切止血及术后保持血压稳定等措施有助于预防肿瘤术后出血。术后严密观察及时复查头颅CT可尽早发现出血、及时处理,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脑肿瘤 开颅手术 脑出血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评价感染病人低压的产生原因以及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自2009年12月至2011年6月期间收治的27例感染继发低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全部27例感染继发低压病人中,有9例的脑脊液细胞数量正常,18例数量偏高;7例蛋白定量正常,20例偏高。6例病人伴低血钾,8例低血钠,5例低血氯。全部27例病人症状均缓解出院。出院前对其脑脊液压力与各生化指标进行复查,结果均正常者22例,随访6个月未见复发者13例。结论低压综合征在感染治疗过程中较为常见,应给以足够的重视。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需密切关注其病情改变,当出现与体位相关的头痛时,务必注意是否为低压,应通过腰穿测压进一步证实,给予合理的治疗措施,做到尽早发现,尽早诊断与治疗。

  • 标签: 颅内感染 颅内低压 颅内压增高 低颅内压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肿穿刺引流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0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559例脑出血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血肿穿刺引流手术治疗,分析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并分析高危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大、引流管位于脑室、引流管放置时间≥5d、有脑脊液渗漏、注射尿激酶次数≥3次、合并糖尿病、合并低蛋白血症,感染的发生率更高(P<0.05或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引流管位置、引流管放置时间、有脑脊液渗漏、注射尿激酶次数、合并糖尿病、合并低蛋白血症是脑出血患者血肿穿刺引流术后感染的独立预测因素(P<0.01)。结论血肿穿刺引流术后感染的影响因素较多,临床工作中应评估患者发生术后感染的风险性,及时预防。

  • 标签: 脑出血 血肿 穿刺引流术 颅内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压增高患者采取对症处理,抗脑水肿降压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临床40例压增高患者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对症处理及药物治疗,治愈20例,病残12例,死亡8例。结论快速降低压,控制温度,及时止惊,兴奋呼吸,保护脑功能,提高对症治疗症状,争取机会得到缓解,尽早明确病因与压增高的原因是早期的消除治疗选择。

  • 标签: 颅内压增高 对症处理 药物治疗 降低颅内压
  • 简介:摘要由于脑实质受累的部位与程度不同,可出现失语、偏瘫、单瘫,及一侧或双侧病理征阳性等神经系统的局灶性体征。由于基底部的炎症常累及神经,故可引起睑下垂、瞳孔散大固定、眼外肌麻痹、斜视、复视、周围性面瘫、耳聋及吞咽困难等。压增高也较常见,有时可致脑疝形成。其护理工作尤为重要,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颅内感染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