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高血压患者的抱怨,他们就医时往往有以下疑惑:不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高血压吗,开点降压药控制住不就完了,为什么还要开那么多诸如心电图、胸部X线、超声心动图、尿常规、肾功能、眼底镜,甚至脑CT之类的检查,这些玩意和血压能扯得上关系吗?恐怕是医院乱开检查、乱收费吧?

  • 标签: 高血压患者 靶器官 压伤 超声心动图 胸部X线 降压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叶酸联合降压治疗对高血压患者多个器官保护作用。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3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A、B、C三组。A组为对照组,采用常规降压治疗;B组、C组为实验组采用不同剂量叶酸联合降压治疗。观察三组患者Hcy、肾功能、心脏事件、脑卒中等情况。结果实验组Hcy水平明显下降,肾功能明显改善,心脑血管时间发生率降低,和对照组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两实验组间对比没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叶酸联合降压治疗能降低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对多个器官保护作用,但相对服用5mg叶酸联合降压治疗高血压,单纯加大剂量叶酸服用量对保护高血压患者多个器官没有显著意义。

  • 标签: 叶酸 剂量 高血压 靶器官 心脑血管 肾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氢氯噻嗪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器官保护作用。方法选取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自愿原则,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坎地沙坦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氢氯噻嗪。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24h动态血压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24h动态血压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SCr、BUN水平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而Ccr、UAER、血β2-MG、尿β2-MG指标,两组均有明显下降(P<0.05),而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LVM、LVMI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氢氯噻嗪能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能有效逆转左心室肥厚,对肾功能的保护作用不显著。

  • 标签: 氢氯噻嗪 老年高血压 血压控制 靶器官 保护作用
  • 简介:背景青年高血压可导致早发心脑血管疾病并增加死亡率和致残率。但在发展中国家,针对青年人高血压的研究尚少。亦没有专门针对青年人高血压患者的防治指南。方法:入选2002年至2008年于阜外医院就诊,年龄16-30岁之间,于门诊诊断为药物难治性高血压或者高血压原因待查的患者,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的病因学特点,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以及器官的损伤。结果:共有309例患者入选,其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占59.9%(185/309),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占38.8%(120/309)。肾血管性高血压是继发性高血压最常见的原因,而大动脉炎是肾血管性高血压最常见的致病原因。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57.8%的患者合并一种以上的代谢综合症,较继发性高血压患者明显增多(9.2%,p〈0.01),而两组患者器官损伤的比例没有显著差异(32.4%vs29.2%,p〉0.05).药物抵抗性高血压高达55.7%(172/309)。继发性高血压,肥胖,利尿剂的使用不足是导致药物抵抗性高血压最常见的原因。结论:在小于30岁的青年高血压患者中,有一半以上的患者具有高血压的继发性因素,针对这些继发疾病进行积极地治疗可有效治愈青年患者的高血压。在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代谢综合症包括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的发病率很高,这加重了患者器官的损伤并导致药物抵抗性高血压的产生。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继发性高血压 肾血管性高血压 大动脉炎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 简介:摘要: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病,亦被称为“沉默的杀手”。高血压的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呈现上升趋势,近年来,随人口老龄化加重,我国高血压群体日益壮大,高血压管理也成了基层医院的重头戏。高血压器官损害是高血压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其发生机制、影响因素和临床评估方法的理解,以及治疗策略的掌握,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基层医师对高血压的认识也日益提高,管理上不但重视血压数值的变化,而且对器官损害也比较重视,积极为高血压及其器官损害的治疗及预防策略提供依据。 基于此,2022年06月-2023年12月对本辖区内纳入慢病签约管理的高血压病患者为分析对象,进行器官损害筛查,旨在观察高血压患者器官损害情况及对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

  • 标签: 高血压,靶器官损害,发生机制,影响因素,临床评估,治疗策略
  • 简介: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器官损害之间的关系。方法纳人我院高血压住院患者254例,测定患昔血尿酸(LAl水平许将患者分为A组(高尿酸血症组,共86例)和B组(血尿酸正常组,共168例)。以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尿微量向蛋白,肌酐比值(尿A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作为高血压器官损害的观察指标.结果l、患者一般情况比较:A、B两组患者在性别卡句成E有统计学差异.男性高血压患者中高尿酸血症比例高于女性(35.1%VS.32.8%,P=0.019);A、B两组患者的体重指数(BMI)有统计学差异.A组明显高于B组(27.92±4.03.26.14±3.83.P=0.001)A、B两组之间年龄、收缩压、脉压、空腹血糖无统计学差异:2、A、B两组之间LVMI有统计学差异,且A组高于B组(106.13±22.65,99.99±24.94.P=0.048):A、B两组之间IMT无差异(P:0.867):A、B两组之间尿ACR无统计学差异(P=0.094).A、B两组之间的(:rr有统计学差异,H.A组叫显低下B组(75.21±37.40.88.11±32.92.P=O.008)。3、在LVMI的多元回归方程里,年龄(r=O.159.P=0.010)、收缩压(r=0.179.P=0.004)、尿酸(r=O.156,P=O.011)均有意义,且与LVMI呈正相关:在Cer的多元回归方程里,仅年龄(r=-0.706.P〈O.001)、尿酸(r=-O.122,P=O.006)有统计学意义,且与Cer呈负相关。结论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水平与LVMI呈正相关,且在血压水平较高的老年患扦中更勾明硅;血尿酸水平与内生肌酐清除率呈负相关,尤其在较年老的患者中更为明显;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尿ACR受众多因素的影响.未发现与血尿酸水平有明确的相关性。

  • 标签: 血尿酸 高血压 靶器官损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高血压患者临床动态脉压变化与其器官损害间关系,从而为临床判断及预防患者病变发生。方法234例研究对象分别实施24h动态血压监测,并根据患者血压情况将其分组为甲乙丙三组,其中甲组为血压正常者,78例;乙组为单纯血压升高高血压患者,78例;丙组为高血压伴器官损害者,为78例。然后将234例研究对象按照其动态评价脉压情况分组为3个亚组,分别为脉压<40mmHg和40~50mmHg及≥50mmHg。然后监测各组人员24h动态血压变化情况。同时将丙组分组为<60岁组及≥60岁组,并对患者24h动态血压进行监测。结果乙组患者白昼舒张压和24h收缩压及夜间舒张压均明显高于丙组(P<0.05);随着患者临床病变程度增加,患者脉压也随之增加(P<0.05)。丙组中60岁以下组与60岁以上组间比较(P>0.05)。结论临床监测患者动态脉压,其可有效反映出患者临床病变程度。临床可根据患者出现动态脉压增加及舒张压低情况来判断患者器官损害,从而为临床患者预后判断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依据。

  • 标签: 靶器官损害 高血压 动态脉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节律异常与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根据24小时动态血压结果将147例高血压患者分为杓形高血压组与非杓形高血压组;进行心脏及颈动脉超声检查,计算出左室重量与左室重量指数以及颈动脉管壁内膜情况及有无斑块形成;检测尿肌酐及尿蛋白。结果非杓形高血压组患者左室重量指数、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尿肌酐及尿蛋白均比杓形组高,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非杓形高血压组dSBP、dDBP、nSBP、nDBP、SBP-L、DBP-L与器官损害显著相关。

  • 标签: 高血压 动态血压 靶器官损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和器官损害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老年人的病情,给予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5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检测,比较分析患者的血压水平、血压节律和器官损害的关系。结果3级高血压组患者的心脏、脑、肾损害例数最多。和1级高血压组、2级高血压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杓型高血压组的心脏、脑损害的患者较多,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肾损害例数没有明显差异。结论在治疗老年高血压的过程中,定期检测患者血压,应注重控制血压,纠正不规律的血压昼夜节律;规范治疗,合理用药,采用药物和非药物两种方法结合治疗,坚持长期治疗,从而取得良好的预防及治疗效果。

  • 标签: 老年高血压 靶器官损害 临床观察 合理用药
  • 作者: 徐俊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3-07
  • 出处:《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年第01期
  • 机构: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激素与发育重点实验室(天津医科大学) 天津市代谢性疾病重点实验室 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 天津市内分泌研究所糖尿病足病科 300134
  • 简介:摘要笔者通过对《骨髓作为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器官和帮凶》一文进行介绍和解读,旨在提高认识。着重介绍糖尿病时骨髓所发生的变化及骨髓变化后对糖尿病合并周围动脉病变,尤其是严重威胁肢体的缺血带来的影响及其机制,并提出预防骨髓的恶化可以有助于糖尿病足的治疗和护理,为临床在治疗糖尿病合并严重威胁肢体的缺血从骨髓的角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 标签: 糖尿病 血管并发症 骨髓
  • 简介: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压节律变化与心、脑、肾等器官损害的相关性.方法应用无创性血压监测仪对84例高血压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对比血压节律正常(勺型组)和异常(非勺型组)患者心、脑、肾器官损害程度.结果非勺型组24小时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白昼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收缩压及舒张压负荷值较勺型组升高(P<001);左心室重量和重量指数显著增加(P<005,001),24小时平均动脉压与左心室重量指数呈显著相关性r=055,P<001;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明显增高(P<005);脑梗死发生率明显增加(P<005);组间在偶测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白昼平均收缩压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压昼夜节律异常较节律正常的高血压患者有更显著的器官损害.

  • 标签: 高血压 血压节律 靶器官损害 相关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etabolicSyndrome,MS)患者静息心率(RHR)与心血管、脑血管及肾脏等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160例代谢综合征患者,其中单纯MS患者40例,伴有器官损害患者120例(其中只伴一种器官损害的分心、脑、肾损害3个亚组);正常对照组160例为健康体检者。分别分析所有患者静息心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除MS伴肾损害P<0.05外,其余各组均P<0.01;与单纯MS组比较,MS伴心损害组P<0.01,MS伴2种损害、MS伴3种损害均P<0.05,MS伴脑、肾损害组P>0.05;MS伴心损害、MS伴脑损害、MS伴肾损害三组间两两相互比较,P值均>0.05;MS伴2种损害组与MS伴3种损害组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MS患者RHR与器官损害数量的直线相关系数分析表明,r=0.264,P=0.037,MS患者RHR与器官损害数量呈正相关。结论MS患者静息心率与心、脑、肾器官损害存在相关性,是预测代谢综合征患者心血管、脑血管及肾脏损害的有价值指标。

  • 标签: 代谢综合 征静息心率 靶器官损害
  • 简介:资料与方法观察自2002年6月至12月在我科住院的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诊断及分级采用WHO(1998)标准,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男104例,女16例,年龄60~85岁,平均(71±6)岁,其中60~69岁组50例,70~79岁组40例,80~85岁30例.高血压Ⅰ级29例,Ⅱ级41例,计70例,为高血压组.Ⅲ级50例(并发脑血管病24例,心绞痛13例,心肌梗死6例,心力衰竭4例,肾功能不全3例),为高血压伴器官损害组.

  • 标签: 老年 高血压 动态血压 靶器官损害 并发症
  • 简介:皮肤是人体感受痛、温、触、压等刺激的感受器,皮肤不仅有感觉功能,而且还具有防御、排泄、调节体温及吸收的功能。除此以外皮肤还有免疫功能,因为皮肤的皮脂腺分泌的饱和脂肪酸和汗腺分泌的乳酸以及溶菌酶都具有杀菌作用。皮肤还能制造维生素D,对预防佝偻病有帮助。3岁前孩子皮肤的特点是皮肤薄嫩,血管丰富,防御功能差,因此皮肤易受损伤和发炎。又由于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使皮肤对外界的适应能力较差,容易受冷或受热。但孩子皮肤吸收和排泄二氧化碳和水分的能力较成人显著,这是因为孩子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新陈代谢旺盛,皮肤的吸收和排泄也比成人多。

  • 标签: 皮肤吸收 婴儿 感受器 皮脂腺 防御功能 免疫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血压患者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对于器官损害的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9月到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208例高血压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根据所有患者和病危险因素的个数,划分为A、B两组,A组为单纯高血压患者,B组合并有其他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对所有患者的危险因素以及对器官的损害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和A组相比,B组患者的体重指数、血糖、TG、LDL-C、肌酐、尿酸等都明显升高,差异明显,P<0.05,差异明显;患者所服用的降压药物种类更多,P<0.05,而B组患者的左心室的重量指数、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以及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肌酐等明显升高,患者的内生肌酐清除率明显降低,患者并发冠心病、脑血管病以及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高血压患者一般都有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特征,而且患者合并危险的因素越多,患者的器官受到的损害便越大,需要为患者予以更多的抗高血压药物进行综合治疗。

  • 标签: 高血压 心血管危险因素 靶器官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