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经典的雌激素(E2)作用机制是通过雌激素受体ER结合到靶基因启动子区的雌激素反应元件上来发挥配体依赖的转录调节作用。但许多实验已证明E2也可以通过特异的膜受体(mER)信号通路发挥调控作用,激活膜受体后能激活许多蛋白激酶最终影响下游转录因子的活性。另外,膜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也可以通过磷酸化核受体(nER)和其辅因子来调节经典的雌激素受体的核效应。

  • 标签: 雌激素 雌激素核受体 雌激素膜受体 基因调控
  • 简介:康博士:最近,网上有人传出某“专家”说.母乳喂养时间并非越长越好,因为母乳中含有雌激素。所以建议男孩喂养不超过10个月,女孩不超过12个月。请问:母乳中的雌激素真的会给孩子健康带来问题吗?

  • 标签: 雌激素 母乳 喂养时间 孩子健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雌激素补充治疗绝经期综合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80例的绝经期综合症患者,按照随即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对症治疗,治疗组实施对症治疗的基础上,补充小剂量雌激素,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结果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有效率(85.7%)明显高于对照组(62.4%),两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针对绝经期综合症患者,补充小剂量雌激素,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与卵巢功能,提高患者的雌激素水平,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具有安全性、可靠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绝经期 雌激素 小剂量 临床观察
  • 简介:你知道吗?平衡的雌激素水平能使女性皮肤光彩熠熠、胸部丰满,更重要的是,雌激素有400多个重要的功能,包括保护骨质、心脏及大脑等。若想让皮肤保持光泽和弹性,就需要体内分泌充足的雌激素

  • 标签: 植物雌激素 女性健康 雌激素水平 胸部丰满 内分泌 皮肤
  • 简介:心血管疾病是老年人的第一位死因。早期研究发现,女性在绝经前其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显著低于同龄男性;绝经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则明显增加,甚至超过了同龄男性。小型临床试验、体外基因及细胞试验也证实,雌激素对心血管系统有较强的保护作用。因此,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

  • 标签: 雌激素替代治疗 心血管疾病 疾病发病率 心血管系统 临床试验 细胞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妈富隆与雌激素对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对51例青春期功血患者分别采用妈富隆(A组27例)和补佳乐加安宫黄体酮(B组24例)治疗观察两组止血时间及效果。结果24h内控制出血A组8例、B组7例,差异无显著性(P>0.05)48h止血A组19例、B组9例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无突破性出血的表现,停药后无出血量过多等情况发生。结论妈富隆治疗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疗法简便、安全性好、疗效显著、副作用小。

  • 标签: 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 妈富隆 补佳乐 疗效显著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子宫肌瘤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阳性表达率,探讨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法(SP)测定40例子宫平滑肌瘤和相应子宫肌层组织的ER、PR、PCNA的表达。结果子宫肌瘤组织中ER、PR阳性率分别为62.5%、70%;相应子宫肌层组织中ER、PR阳性率分别为40%、42.5%,两组ER和PR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肌瘤中PCNA表达水平,无论在增殖期或分泌期,高于相应肌层组织,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ER、PR、PCNA均是反映子宫肌瘤的生物学行为的指标,研制ER、PR、PCNA的拮抗剂,使子宫肌瘤萎缩或凋亡,有望成为治疗子宫肌瘤的新途径。

  • 标签: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增殖细胞核抗原 子宫肌瘤
  • 简介:目的:探讨妈富隆与雌激素对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08年1月~2010年1月治疗的64例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进行随机分组,A组(治疗组)32人,采用妈富隆治疗,B组(对照组)32人,采用雌激素治疗,根据观察结果,分析探讨两组的疗效。结果:A组治疗期间无异常出血发生,停药后撤血量基本正常。B组在减量及维持治疗中有3例发生突破性出血,且停药后撤血量明显多于A组。A组(妈富隆组)的控制出血时间和完全止血时间均优于B组(雌激素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妈富隆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显著,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少,患者易于接受。

  • 标签: 妈富隆 雌激素 青春期功血
  • 简介:目的探讨ERβ基因甲基化在上皮性卵巢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5年10月至2010年4月上皮性卵巢癌标本64例,卵巢良性肿瘤标本20例,正常卵巢组织10例。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技术对ERβ基因CpG岛甲基化进行检测;同时采集每例患者术前血清进行雌激素(E2)检测。结果绝经后卵巢癌组E2水平为(82.34±3.87)pmol/L,高于卵巢良性肿瘤组的(53.25±8.38)pmol/L和正常卵巢组的(31.65±4.43)p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前3组E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Rβ基因甲基化在上皮性卵巢癌和盆腹腔转移灶的发生率分别为46.88%(30/64)和36.67%(11/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卵巢良性肿瘤和正常卵巢组织中均未检测到ERβ基因甲基化。ERβ基因甲基化与上皮性卵巢癌的分期、病理类型和组织分级有关,与淋巴转移无关。卵巢癌ERβ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风险是正常卵巢的7.82倍(95%可信区间:1.129~22.496);晚期卵巢癌ERβ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风险是早期卵巢癌的15.68倍(95%可信区间:1.067~35.085)。结论ERβ基因甲基化与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发展有关,且高雌激素可能会诱发基因改变,检测甲基化状态对卵巢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和治疗有辅助作用。

  • 标签: 上皮性卵巢癌 雌激素受体 甲基化
  • 简介:雌激素在抗皮肤老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通过与皮肤上的雌激素受体结合发挥作用。不同亚型的雌激素受体介导不同的信号传导通路。皮肤细胞中雌激素受体的分布不仅存在数量差异更有类别差异,这些差异性和雌激素受体本身的基因多态性决定了其作用的多效性。简要综述了不同亚型雌激素受体在各皮肤解剖层次中抗老化作用的研究进展。

  • 标签: 雌激素受体 皮肤老化 信号通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正常健康绝经期妇女与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患者体内雌激素水平差异,评估雌激素水平对骨质疏松的影响。方法纳入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纳入正常健康绝经期妇女1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骨密度测定仪检测正常绝经期妇女与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患者的股骨近端密度(BMD),并运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两组病例的雌激素水平,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股骨近端密度和雌激素差异,评价雌激素水平与骨质疏松之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股骨近端密度(BM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体内雌激素水平较对照组有所降低。结论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患者其体内雌激素明显下降,雌激素水平下降与其骨质疏松呈正相关。

  • 标签: 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 雌激素水平 股骨近端密度
  • 简介:摘要众所周知,辅助生殖技术(ART)过程中促排卵方案的使用常常会导致黄体功能不全,对ART结局产生不良影响。黄体支持(Lutealphasesupport,LPS)因可以改善黄体功能提高妊娠率,已成为ART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近年ART中关于黄体支持的方案出现一些新的研究报道,查阅相关文献,总结如下1.在IVF周期黄体酮支持中添加雌激素是否有效仍值得探讨,近来认为其有效性可能与E2的剂量、途径和/或IVFCOH的方案有关。2.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作为一种新的黄体支持药物,开始备受关注。

  • 标签: 黄体支持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雌二醇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 简介:摘要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cholestasisofpregnancy,ICP)是以妊娠中晚期出现的皮肤瘙痒、黄疸,或伴肝功能损害、高胆酸血症为特征的产科疾病。ICP发病率在各个国家及种族有很大差异,其中北欧的瑞典、芬兰、波兰,南美的智利、玻利维亚是高发区1。目前对ICP的发病原因及发病的机制尚未完全研究清楚,多数专家学者认为是在遗传易感性的基础上,与孕妇体内雌激索升高有密切关系。

  • 标签: 妊娠 肝内胆汁淤积症 雌激素 胆汁酸
  • 简介:背景: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发病与雌激素水平的下降关系密切。目的:观察不同浓度雌激素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及其与微小RNA-26a的关系。方法:取小鼠股骨与胫骨骨髓,全骨髓贴壁法获得并纯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以0,10-10,10-9,10-8,10-7,10-6mol/L的雌二醇对其成骨诱导过程进行干预。结果与结论:雌二醇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能力影响不明显,但可明显提高其成骨能力;同时雌二醇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基因RUNX2,OCNmRNA及RUNX2,SP7蛋白的表达,以10-9mol/L雌二醇的作用最明显,但10-9mol/L雌二醇促进微小RNA-26amRNA表达的能力最弱。说明雌二醇可剂量依赖性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微小RNA-26a可能在此过程中发挥作用。

  • 标签: 微小RNA-26a 雌激素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分化 小鼠
  • 简介:中图分类号R71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0-0159-02摘要目的观察小剂量雌激素联合缩宫素用于产后宫缩乏力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我院2011年分娩产妇,产后出现宫缩乏力情况,观察组使用小剂量雌激素联合缩宫素加强宫缩;对照组单纯使用缩宫素加强宫缩;观察两组产妇胎儿娩出后2h及产后24h内阴道流血量。结果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雌激素联合缩宫素应用能有效减少产后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临床应用方便、安全,经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雌激素 缩宫素 宫缩乏力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了刮宫的成功率,减少了出血。方法我科从2011年1月至11月共收稽留流产病人99例,全部采用药物配伍加刮宫术。结果99例病人中除1人是疤痕子宫行了第二次清宫外,其余均一次成功。结论几种药物配伍应用可使宫颈充分扩张,使坏死组织充分软化,增加子宫对催产素的敏感性,从而提高刮宫的成功率,减少了出血。

  • 标签: 药物配伍 稽留流产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70例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患者平均分组,分别使用妈富隆(治疗组)和雌激素(对照组)治疗,观察两组的止血时间和效果,探讨了妈富隆和雌激素对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治疗效果,然后观察结果发现治疗组(妈富隆)的止血时间比对照组(雌激素)的时间短,治疗组的治疗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治疗组停药后血红蛋白下降比对照组要少;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妈富隆比雌激素对治疗青春期功能性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效果更好,方法更简便,更安全,效果更好,而且副作用更少,适合推广使用。

  • 标签: 妈富隆 雌激素 青春期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