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硬膜外镇痛与静脉镇痛在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 方法: 2016 年 11 月至 2018 年 12 月,将本院收治的 1500 例剖宫产分娩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循双色球分组法将产妇分为两组,对照组术后 镇痛,观察组术后给予硬膜外给予静脉镇痛, 对比两组术后镇痛效果。 结果: 两组术后 6h 的疼痛评分 (视觉模拟评分法) 比较,无差异 ( P>0.05 ) ;观察组术后 12h 、术后 18h 、术后 24h 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 ( P<0.05 )。 两组镇痛前的 SBP 、 DBP 、 HR 水平比较, 无差异 ( P>0.05 ) ;两组镇痛 24h 后的 SBP 、 DBP 、 HR 水平低于镇痛前,观察组镇痛 24h 后的 SBP 、 DBP 、 HR 水平低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 ( P<0.05 )。 两 组术后均有轻微不良反应(尿潴留、头晕、恶心呕吐 等 )发生,但患者可耐受,无需处理 。 结论: 剖宫产术后镇痛采用 硬膜外镇痛 ,可有效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症状, 可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效果显著。

  • 标签: 硬膜外镇痛 静脉镇痛 剖宫产 疼痛 评分 不良 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CEA硬膜外镇痛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0月接收的5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评分法将产妇划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例数均为29例。对照组不实施镇痛分娩,研究组实施PCEA硬膜外镇痛,观察分析两组产妇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和分娩方式情况。结果:研究组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第一产程活跃期短于对照组,第二产程时间长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别显著,P0.05)结论:为产妇进行自控硬膜外麻醉方式进行镇痛,可以加速第一产程活跃期进程,减少剖宫产率,利于产妇顺利生产,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PCEA 硬膜外镇痛 分娩镇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镇痛配合体位护理对产妇镇痛的效果。方法:收取2019年3月-2020年4月接受的60例产妇为对象,结合不同的护理方案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是30例,前者进行常规护理,后者进行分娩镇痛配合体位护理,干预后总结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更高,是93.3%,和对照组的资料对比得知,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剖宫产几率是6.7%,对照组的剖宫产几率是13.3%,观察组的轻度窒息几率是3.3%,对照组的轻度窒息患者几率是13.3%。结论:针对产妇实施分娩镇痛配合体位护理方式,其优势相对明显,镇痛效果显著,值得借鉴和落实。

  • 标签: 分娩镇痛 体位护理 产妇阵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硬膜外麻醉术后自控镇痛镇痛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在我院接受硬膜外麻醉术的下肢骨折手术患者中选取 500例 ,随机分为两组,术后不予以自控镇痛镇痛为对照组,予以自控镇痛镇痛为观察组,均进行护理干预,对比疼痛的情况。结果:两组术后6h、术后 24h疼痛情况对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存在意义( 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术后自控镇痛镇痛的应用,并做好护理干预,可缓解术后患者的疼痛,使不良反应降低,促进其康复,值得应用。

  • 标签: 自控镇痛泵镇痛 硬膜外麻醉 术后 联合腰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硬膜外与静脉镇痛在胃癌根治性手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对胃癌根治术中硬膜外镇痛与静脉镇痛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主要研究结果为术后24 h疼痛评分,次要结果包括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结果有6项随机对照研究共计393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英文4篇,中文2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静脉镇痛组相比,硬膜外镇痛组术后24 h静息状态(WMD=-0.74,95%CI:-1.35~-0.13,P=0.02)、运动状态疼痛评分均较低(WMD=-1.5,95%CI:-1.95~-1.05,P<0.001),术后恶心、呕吐(RR=0.32,95%CI: 0.18~0.58,P<0.001)及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病率(RR=0.50,95%CI:0.29~0.85,P=0.01)较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泌尿系统并发症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87,95%CI:0.38~1.96,P=0.73),但低血压的发生高于静脉镇痛组(RR=3.27,95%CI:1.28~8.32,P=0.01),术后首次排气时间(WMD=-14.01,95%CI:-22.85~-5.17,P=0.002)、术后住院时间(WMD=-0.69,95%CI:-0.90~-0.49,P<0.001)均短于静脉镇痛组。结论胃癌根治术患者镇痛的选择,硬膜外镇痛无论是静息还是动态时镇痛效果均优于静脉镇痛,虽会增加术后低血压发病率,但与肺部并发症、恶心呕吐的等并发症减少有关,并且具有促进胃癌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及缩短住院时间的优势。

  • 标签: 胃肿瘤 治疗结果 Meta分析 胃切除术 硬膜外镇痛 快速康复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meta分析比较瑞芬太尼静脉自控分娩镇痛与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nce、Embase和The 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8年12月,检索语种为英文。收集比较瑞芬太尼静脉自控分娩镇痛与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评价指标包括:孕产妇中转剖宫产率、镇痛1 h时VAS评分、恶心、呕吐及瘙痒的发生率;新生儿出生1和5 min时的Apgar评分、脐血pH值。由2位研究员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6篇文献,共1 578例孕产妇,其中瑞芬太尼静脉自控分娩镇痛组794例,硬膜外分娩镇痛组784例。与硬膜外分娩镇痛组相比,瑞芬太尼静脉自控分娩镇痛组孕产妇镇痛1 h时VAS评分、恶心、呕吐发生率的升高(P<0.05),孕产妇中转剖宫产率、瘙痒发生率和新生儿出生1及5 min时的Apgar评分、脐血pH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虽然瑞芬太尼静脉自控分娩镇痛效果不如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确切,但在严密监测下使用,不会对母婴造成不良影响。

  • 标签: 哌啶类 镇痛,病人控制 镇痛,硬膜外 分娩疼痛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为早期临床上合理正确使用镇痛药和抗炎药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阅读相关文献,对之综合、分析和总结。结果:根据其药理作用特点,制定合理用药方案。结论:使用时应合理选择,交代好病人如何用药,保证安全用药。

  • 标签: []解热镇痛抗炎药 药理作用 合理使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