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手术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角膜散光的变化.方法:将194例212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随机分为三组.A组69眼,为上方角巩缘大阶梯切口,切口长度为11mm弦长(约120°弧度);B组71眼,为上方巩角膜切口,切口长度为5.8mm弦长;C组72眼,为距角巩缘3mm的反眉弓形巩膜遂道切口,遂道宽度示为5.8mm.晶状体核处理:A组采用双手压迫法将核娩出,B、C组均以碎核器将晶状体核分为两半后再用晶状体圈匙捞出.三组均为同一术者并用同种人工晶状体及逢线,术后处理也基本一致.术前、术后1周、1月、3月查视力及应用角膜曲率计观察角膜散光变化.结果:术前A、B、C组平均角膜散光为0.81±0.33、0.84±0.30、0.79±0.29D.术后1周、1月、3月平均角膜散光度及裸眼远视力≥0.5的眼数分别是:A组:4.31±1.37、3.56±1.24、2.46±1.18D,36眼,49眼,60眼;B组:3.54±1.05D,3.03±1.03D,2.35±1.01D,42眼,55眼,65眼;C组:1.72±0.43D,1.36±0.41D,0.88±0.36D,56眼,61眼,70眼.经t及χ2检验,三组间以上二种参数分别进行比较,术后1周及1个月时,有显著性差异(P<0.05);3个月时,A组及B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C组与A、B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采用巩膜遂道切口,术后散光,视力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手术切口 白内障 角膜散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白内障非超乳切口手术的临床效果,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2007年9月—2008年3月来150例(158眼)白内障非超乳切口手术,进行疗效分析。本组患者年龄43-84岁,平均年龄71岁,术后第一天视力光感/眼前20cm-0.3占11.39;手术第一天0.3≤视力≤0.8占80.45%;视力>0.8占8.23%。术后第一天角膜内皮轻度水肿占9.49%,于术后第2-5天恢复透明,术后2例发生前房积血,经治疗、休息痊愈。结论白内障非超乳切口手术效果好,病人痛苦少,术后视力恢复快。

  • 标签: 白内障 非超乳小切口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切口非超声乳化治疗老年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6月至2010年10月80例(眼)老年白内障患者,行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手术效果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80例(眼)老年白内障患者均成功进行了手术,术后l周视力<0.3占11.25%,0.3≤视力≤0.8占82.50%,视力>0.8占6.25%。无严重局部或全身并发症出现。结论老年白内障患者行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效果确切可靠,手术方法安全,操作简便,无术后严重并发症。

  • 标签: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 老年白内障手术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反眉弓状巩膜隧道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治疗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对125例(130眼)白内障患者采用反眉弓状巩膜隧道切口方法娩核白内障囊外摘出术,联合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结果术后第1天裸眼或矫正视力≥0.5占52.0%,第3天;≥0.5占61.1%,≥1.0占16.9%。结论反眉弓状切口白内障摘出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有效、安全、简便、经济,适合于尚未有能力和条件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基层医院开展。

  • 标签: 小切口 基层医院 白内障 囊外摘出 非超声乳化 人工晶体植入
  • 简介:目的探讨青光眼滤过手术白内障手术的方法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24例,采取颞上方或颞侧角巩膜缘隧道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避开功能性滤过泡,保持已有的滤过功能。结果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0.5的15例、0.1~0.4的7例、<0.1的2例。随访3月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结论切口囊外摘出手术治疗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可提高视力并保持滤过泡功能。

  • 标签: 白内障摘出术 青光眼 白内障
  • 简介:目的:探讨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方法:本组39眼均采用颞上或鼻上象限6~7mm挑眉式巩膜切口、囊袋内完成ECCE及IOL植入术。结果:术后一周裸眼视力≥0.5者25眼(64.1%),术后一个月裸眼视力≥0.5者34眼(87.1%),术后无严重并发症,角膜散光明显减少(P<0.01)。结论:本组手术切口,且切口位鼻上或颞上而不受上直肌和水平肌牵引的影响,角膜散光明显减少,手术方法操作相对简单,对具有娴熟ECCE技术者极易掌握,便于广大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 标签: 白内障摘除 小切口 角膜散光
  • 简介:近年来.白内障超声乳化及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迅速发展.使白内障患者术后早期即能获得较好的视力。但是手术切口会造成散光从而影响术后的视力是一直备受关注的问题.许多研究主要着眼于手术切口本身,如:大小、位置、方式等的改变对角膜散光的影响而忽略了患者术前术后的屈光状态。其实,对术前原已存在的散光,术后可有目的地通过合适的切口以矫正部分术前散光,从而使术后视力更好。本研究根据术前患者散光状态的不同,采用不同位置的切口.观察其术后角膜散光及视力情况,以了解不同切口位置对术前患者的不同矫正效果。

  • 标签: 白内障术后 手术切口 散光变化 人工晶体植入手术 术后角膜散光 白内障超声乳化
  • 简介:目的观察双针劈核法在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中的应用。方法利用一次性注射器针头采用双针劈核法劈开晶状体核,切口囊外摘除,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结果术后视力第一天、第三天裸眼视力≥0.5分别为39眼(41.5%)和68眼(72.3%)。术后第一天角膜水肿14眼(14.8%),前房出血5眼(5.3%),8眼(8.5%)前房渗出。经治疗后,均好转恢复。结论把双针劈核法应用在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中安全,并发症少,易于掌握且手术成本低。适于在基层医院和大规模防盲行动中开展。

  • 标签: 白内障 劈核 小切口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冷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硬核老年性白内障患者58例(65眼)行白内障冷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时间1~6月。结果术后1周视力<0.1者仅1只眼(1.5%);角膜内皮计数减少率为9.3%;术中破后囊4只眼(6.9%),其中2只眼(3.4%)未植入人工晶体,2只眼(3.4%)睫状沟固定人工晶体;内皮皱褶、角膜水肿5只眼(8.6%)。结论冷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具有术后视力恢复快、对眼内组织损伤、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 标签: 冷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 硬核白内障
  • 简介:ObjectiveToexplorethefeasibilityofSmall-incisionPHACOcombinedwithfoldingIOL.MethodsObserveandanalyzethepostoperativechangeofcorneaandvisionandthepossiblereasonandmechanismofclinicalobvervationon12casesofPHACOincisedontemporalsidecombinedwithfoldingIOLafterkemtoplasty.ResultsThepreoperativevisionsof12casesrangedfromLPand0.04,butafteroperationthepoorestvisionswere0.25of2cases,takingup16.66%whilebestvisionswere0.5of3cases,takingup25%;Visionsof10caseswerebetterthan0.3,takingup38.34%;theaveragevisionis0.4,nearly10timesoftheformer.ConclusionsPHAC0incisedontemporalsidecombinedwithIOLafterkeratoplastyisasafeandreliableway,whichneveradddamagetoCECforthepatientswithclearlens,goodvisualfunction,andnocomplication.

  • 标签: IOL 植入术 PHACO 白内障超声乳化 例临床观察 折叠人工晶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法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实际效果。方法对56例(62眼)白内障施行手法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并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56例(62眼)术后一周最佳矫正视力≥0.5者55眼(88.71%),术后三个月最佳矫正视力≥0.5者58眼(93.55%)。结论手法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具有术后视力恢复快,术中术后并发症少,手术时间短,患者经济负担等优点,适宜广大基层医院开展。

  • 标签: 白内障 手法小切口非超声乳化 人工晶体
  • 简介:目的探讨表面麻醉下对白内障患者施行巩膜隧道切口+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表面麻醉下行切口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共500例。分别于术前,术后1天、1周、1个月及3个月进行视力和角膜散光情况检测。结果所有术眼均在表面麻醉下顺利完成。术后1天、1周、1个月和3个月视力≥0.5者分别为67.4%、95.0%、95.3%,93.9%,术后1周角膜曲率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3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结论表面麻醉下对白内障患者施行切口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具有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等优点,并可使术后视力早期恢复。

  • 标签: 表面麻醉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白内障摘除 术后 巩膜隧道小切口 术前
  • 简介: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寿命的延长,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也将相应增多,要求手术改善视力的高龄白内障病人越来越多。但高龄病人因年龄高,体质弱,手术耐受力差;因耳聋、理解力下降,手术配合能力差。我科精心制定系列护理措施,使高龄病人密切配合手术,术后获得良好视力,平安度过围手术期。现将护理要点总结如下。

  • 标签: 围手术期护理 白内障病人 高龄病人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人民生活水平 手术配合能力
  • 简介:随着医学科学及显微眼科手术的发展,眼科医生对儿童白内障尽早摘除以防弱视的原则已被公认。作者报告65例106眼儿童白内障行囊外摘除联合局限性前玻切和(或)人工晶体囊袋内植入术的护理体会。认为作好患儿及其家属的心理护理.指导其正确的点眼方法.认真做好术前准备.特别是术后积极的弱视训练。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临床资料证实.绝大多数患儿术后视力能够显著提高。

  • 标签: 白内障 儿童 围手术期护理 弱视 患儿 显微
  • 简介:目的:比较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和切口囊外门内障摘除人工品状体植入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变化。方法: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4,1,3mo,观察I组108例单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患者和II组94例单眼行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的眼部情况,使用生存质量调杏量表记录分数。结果:术前生存质量总分数和各指标分数,术后1mo和3mo的生存质量总分数,I组和Ⅱ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术后1/4mo生存质量总分数和各指标分数,I组高于Ⅱ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品状体植入术患者的生存质量在短期内就得到明显提高。手术效果优于切口囊外白内障摘除术。中期效果I组和Ⅱ组无明显差异,远期结果尚待进步深入探讨。

  • 标签: 白内障 超声乳化吸除术 小切口囊外摘除术 生存质量
  • 简介:近年来,我们对22例脱位晶体并发白内障患者施行晶体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3个月至4年,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2例(23只眼),其中男19例(20只眼),女3例(3只眼);年龄10~74岁,平均52岁。病因,外伤引起晶体脱位合并白内障17只眼,Marfan综合征并发白内障3只眼,原因不明的晶体脱位对发白内障2只眼,针拨术后1只眼。并发症,继发性青光眼3只眼,周边房角不同程度前粘

  • 标签: 并发白内障 手术探讨 玻璃体替代物 玻璃体切除 晶体 人工品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白内障手术患者的护理体会,以提高白内障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科行白内障手术的204例患者术前术后进行专科护理指导,经有针对性护理措施护理白内障手术患者的视力较传统护理组的好。结果通过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效果,加快了患者术后恢复,提高了手术治疗的成功率,减少了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结论对白内障手术患者应采用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 标签: 白内障手术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