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预装式推注器进行人工晶体(intraocularlens,IOL)植入的临床效果。方法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净后,试验组76例采用预装式推注器植入ks-3(canon-staar公司),对照组67例采用传统推注器植入SN60ATIOL(ALCON公司)分别在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7天,第1,第3,第6,第12个月时进行详细眼科检查,记录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施行手术,术后各阶段视力均比术前提高(P均0.05),术中IOL破损,改变植入方法IOL翻转,IOL光学面夹痕,IOL光学面折痕,IOL襻弹出囊袋口发生率试验组分别为1.3%,2.2%,0%,0%,0%,对照组分别为0%,0%,1.5%,15.2%,9.5%,2.7%,未见其他术后并发症。结论应用预装式推注器和传统式推注器进行人工晶体植入均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但相比之下,预装式IOL更具备操作简单,方便清洁等优势,是一种较好的IOL植入方法。

  • 标签: 白内障人工晶体推注器预装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的观察和护理。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186例白内障手术的护理方式。结果186例白内障患者手术治愈,无伤口出血及感染。结论加强手术前的心理护理和术后宣教指导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可促使患者早日恢复视力。

  • 标签: 超声乳化 人工晶体 白内障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护理效果,总结护理要点。方法对180例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患者,给予精心的围术期护理,主要包括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中巡视、体征监测,术后心理护理、眼部护理、饮食管理、基础护理。结果手术均获成功,视力1.0以上18眼、视力0.5~1.0者175眼、视力<0.5者8眼,所有患者视力较术前均明显改善;术后发生角膜轻度水肿8例、虹膜轻度免疫反应5眼,随访3~18个月,无远期并发症,患者生活能力、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疗效影响因素较多,围术期护理需要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关注心理、生理等各个层面,注重健康教育,保障住院期间、出院后护理质量。

  • 标签: 白内障 超声乳化人工晶体移植术 围术期护理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9-0185-01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后患者发生干眼症的相关情况。方法选择从2016年10月起、截至到2017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100例(共120眼)白内障患者作为观察研究对象,患者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总结患者术前、术后30天眼干症发生情况。结果与手术前相比,术后30天患者干眼症状评分显著提高、泪液分泌量大幅减少、泪膜破裂时间显著缩短、且角膜荧光染色有显著增多,差异比较存在高度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会对其眼表造成一定影响,会阻碍到其泪膜正常功能的发挥,诱发干眼症状,需积极采取预防举措来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白内障超声乳化 人工晶体植入手术 干眼症
  • 简介:目的观察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对79例79只眼白内障施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三天裸眼视力≥0.5者35只眼(44.3%)。术后一周裸眼视力≥0.5者52只眼(65.8%)。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操作简便、不需昂贵设备,手术效果满意。

  • 标签: 白内障 小切口 非超声乳化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的护理配合效果,探讨有助于提升白内障病患预后效果的重要护理手段。方法笔者随机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期间在本院眼科接受诊治的66例白内障病患,以随机法为主要方式将其分成两个小组,对照组有33例,实验组有33例。对照组病患以常规护理为主要方案展开护理活动,而实验组病患则加强护理配合,观察两组病患护理工作的有效性。结果结果表明2组病患在护理效果等指标之间明显表现出差异(P<0.05)。结论基于白内障病患而言,予以超声乳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的同时,还应当强化护理配合,有助于提升病患治疗水平,同时还能够防止出现各种类型并发症,所以可推广。

  • 标签: 白内障 超声乳化摘除 人工晶体植入手术 护理配合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人手术方法在临床使用的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5月~2014年3月本人共施行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651例,男300例,女351例,年龄36~93岁,平均64岁。术前检查视力光感~0.3,651例光定位红绿色觉均正常。手术均采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人手术。术后门诊随访2~4个月,平均3个月。结果术后视力4.0~4.5131例,占20%,4.5以上520例,占80%。术中血压升高1例,占0.15%;后囊膜破裂,玻璃体脱出11例,占1.7%。结论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人手术,这种方法效果可靠,并发症低,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小切口 白内障囊外摘除 人工晶体植入。
  • 作者: 袁永一 戴朴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21-03-07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21年第02期
  • 机构: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学部 国家耳鼻咽喉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聋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聋病防治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853
  • 简介:摘要人工耳蜗植入是目前治疗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最有效手段。如何实现微创、保留残余听力并进一步提高疗效、降低手术并发症是人工耳蜗植入实践追求的目标。本文从微创人工耳蜗植入的理念、电声联合刺激优势及效果评估、电极植入技术要点、手术切口设计、围手术期精准处理等方面介绍微创人工耳蜗植入技术。该技术不仅术中损伤小,有利于术后患者听力言语康复,还为未来基因治疗和毛细胞再生技术的应用预留了良好的结构和功能空间;因此,推荐微创人工耳蜗植入在临床推广。

  • 标签: 听觉丧失,感音神经性 耳外科手术 耳蜗植入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工耳蜗植入的配合。方法对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实施人工耳蜗植入患者26例的手术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手术配合。结果2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人工耳蜗的植入,经检测效果正常,术后未出现并发症。结论人工耳蜗植入术是一种精细手术手术过程中的配合对患者术后的恢复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且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 标签: 人工耳蜗 植入手术 配合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浅论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护理配合的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 2018 年 3 月 -2019 年 3 月收治的 54 例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增强护理配合,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工作的有效性进行比较和观察。 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明显比参照组短( p<0.05 ); 护理满意度 明显比参照组高 ( p<0.05 )。 结论 在高度近视白内障手术治疗中加以护理配合,可使手术时间得到缩短,并使护理满意度得以提升,值得进行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人工晶体植入手术 超声乳化 护理配合 高度近视 白内障
  • 简介:摘要目的浅论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护理配合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54例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增强护理配合,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工作的有效性进行比较和观察。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明显比参照组短(p<0.05);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参照组高(p<0.05)。结论在高度近视白内障手术治疗中加以护理配合,可使手术时间得到缩短,并使护理满意度得以提升,值得进行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人工晶体植入手术 超声乳化 护理配合 高度近视 白内障
  • 简介:目的讨论集中开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复明效果。方法于2008年8月-2009年9月,共集中实施329例329眼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患者术后第一天裸眼视力≥0.8者共计269眼,占81.76%。在低于0.8视力者中,有34眼因角膜水肿而影响术后视力,占10.33%,3眼因一过性高眼压而导致角膜水肿,2眼出现术后葡萄膜炎反应,余21眼因眼底或视神经病变而影响术后视力,占6.38%。术后一周裸眼视力≥0.8者287眼,占87.23%。术后一个月裸眼视力≥0.8者294眼,占89.36%。结论集中开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具有手术效率高,术后视力恢复良好,适宜于规模化自内障复明手术的开展。

  • 标签: 白内障 小切口 人工晶状体 复明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20例人工耳蜗植入护理配合措施。方法对手术患儿进行术前评估,充分的术前各项准备工作,术中积极主动配合护理,术后妥善处理伤口与康复训练指导。结果20例手术患儿术后6-7天出院,并于1个月以后安装了言语处理器,多数听力改善效果明显。结论人工耳蜗植入创伤较大,手术器材特殊。手术患者绝大多数为婴幼儿,手术前后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在手术的全过程中始终要按照小儿的特点进行全程专业护理,才能保证手术圆满成功。

  • 标签: 人工耳蜗 耳蜗植入术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白内障合并翼状胬肉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在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白内障合并翼状胬肉患者中,抽选2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翼状胬肉切除、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胬肉复发情况,比较治疗前后的视力水平。结果22例患者人工晶体均顺利植入,术后没有并发症发生,角膜伤口愈合时间平均(7.2±1.4)天。患者裸眼视力术前为(0.23±0.09),术后1天为(0.31±0.14),术后1个月为(0.55±0.18),对比差异明显(P<0.05)。随访结果显示,没有胬肉复发现象发生,角膜云翳残留率为4.5%。结论在白内障合并翼状胬肉患者中,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效果确切,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视力水平,避免胬肉复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白内障 翼状胬肉 人工晶体植入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白内障通过超声乳化与人工晶体植入治疗得效果。方法研究我院在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糖尿病白内障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小切口囊外摘除手术,观察组采用超声乳化术,两组均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而后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上的差异。结果在视力恢复速度上,观察组快于对照组;在并发症率上,两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小切口手术、超声乳化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均可以有效的保证糖尿病白内障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但是超声乳化术手术更迅速,恢复更快速。

  • 标签: 糖尿病 白内障 超声乳化 人工晶体植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不同切口对术后角膜散光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06月30日-2014年12月30日在我院因老年性白内障进行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的患眼共80例。将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例随机分为2组A组和B组,每组各40例眼。A组为透明角膜切口,B组为反眉形巩膜隧道切口。记录2组患者在术后1周、1月、3月的视力及角膜散光变化并进行分析。结果B组患眼术后1周、1月、3月的视力明显优于A组,角膜散光明显小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反眉形巩膜隧道切口较透明角膜切口有效减小术后角膜散光。

  • 标签: 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 手术切口 角膜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