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血不规则抗体筛查的临床意义及其对保证输血安全的价值。方法对2324例输血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鉴定,针对筛查鉴定结

  • 标签: 不规则抗体 输血安全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了解患者在住院携带传染病情况,探讨传染病四项筛查对医患双方的意义。方法对5080例入院创伤手术、产前、透析等需进行侵入性操作或内科治疗需输血的患者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梅毒螺旋体抗体(TP)检测,TP阳性者送当地疾病控制中心进一步核查确证。结果5080例检测中HBsAg阳性297例,占5.85%;抗-HCV阳性77例,占1.52%;TP阳性12例,占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受血者在输血前进行血液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丙型肝炎病毒抗体、人类免疫病毒抗体、梅毒螺旋体抗体四项检测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对临床科室申请输血患者抽取血液标本进行以上四项检测。结果960例患者输血HBsAg、抗-HCV、抗-HIV、抗-TP血清检测结果总阳性率155例(16.14%),其中HBsAg阳性94例(9.79%),抗-HCV阳性10例(1.04%),抗-HIV阳性1例(0.10%),抗-TP阳性50例(5.21%)。结论对受血者进行输血四项传染性指标检测可预防疾病传播,减少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

  • 标签: 输血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 梅毒螺旋体抗体 受血者
  • 简介:摘要目的对输血患者体内存在不完全抗体的临床检测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5000例患者进行不完全抗体检测,排除重复做的病例,共计对2680例申请输血患者的血液标本进行不完全抗体检测,观察其阳性率。结果排除假阳性病例,所有患者的不完全抗体检测呈阳性者11例,阳性率为0.41%,其中有输血史患者阳性率高于无输血史患者,抗-D、抗-E、抗-c所占比例较大。结论对输血患者进行不完全抗体的临床检测能有效降低或者杜绝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保障输血的安全性。

  • 标签: 输血不完全抗体检测抗人球蛋白法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本院拟输血患者输血四项检测的情况,探讨输血患者输血血液感染性指标检测的意义,避免医疗纠纷和医护人员的职业感染。方法对我院1503例住院患者输血血液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和梅毒螺旋体抗体(抗-PT)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503例患者HBsAg阳性175例(11.6%)、抗-HCV阳性42例(2.7%)、抗-PT阳性22例(1.4%)、抗-HIV均阴性,另有4例为2种指标重叠阳性。结论对输血患者进行血液传播疾病检测对于医院感染的预防和减少因输血后感染引起医疗纠纷的发生有着十分的重要意义。

  • 标签: 输血前 血液感染性指标 医疗纠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临床输血被视为现代医学治疗中临床治疗的重要环节之一,是临床治疗和抢救重症患者的必要措施之一。但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临床输血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一旦方法不当,将会产生不良反应发生,严重时患者产生生命危险。在现实工作中如何做好临床输血及成分输血的规范化显得尤为重要,不可忽视。

  • 标签: 临床输血 血样采集 交叉配血试验 成分输血
  • 简介:摘要目的目前输血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科学合理的输血是保障输血安全的重要前提。而加强医院输血科的管理,是输血安全的重要保证,本文就目前影响输血安全的因素做了分析,并就加强输血科的管理提出了对策。

  • 标签: 医院输血科管理输血安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反应加速仪在输血四项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用酶联免疫反应加速仪和常规方法同步检测卫生部临检中心输血四项的质控品以及随机抽取的400例输血患者血清。结果输血四项检测中的梅毒螺旋体抗体(TP)、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HIV)和乙肝表面抗原(HbsAg)检测,常规方法37℃温箱孵育第一步反应需要60分钟,第二步反应需要3O分钟,采用酶联免疫反应加速仪第一步反应3O分钟,第二步反应15分钟已可达到与常规方法同样的校果;丙型肝炎(HCV)检测,常规方法37℃温箱孵育第一步反应需要30分钟,第二步反应需要30分钟,采用酶联免疫反应加速仪第一步反应10分钟,第二步反应10分钟已可达到与常规方法同样的效果,且特异性二种方法100%吻合。结论酶联免疫反应加速仪对输血四项的检测在保证结果特异性、准确度的基础上,可大幅缩短检测时间,为临床抢救病人争取宝贵时间,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酶联免疫反应加速仪 输血前四项检测 快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血路径在临床输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2年6月我院消化科、肾内科住院治疗的180例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两组护士掌握输血相关知识的状况、错误发生率以及患者的满意程度均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输血护理时按照输血路径进行操作,不但能够规范输血的相关操作流程,降低错误发生率,而且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 标签: 输血路径 临床输血 常规输血流程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输血科实习是输血医学生和检验医学生培养的重要环节,是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并最终转变为工作能力的重要一步。自2008年作者担任带教教师以来,输血科先后承担了不同层次的临床实习教学任务,在此过程中进行了积极地探索,现将在输血专业实习生与检验实习生带教过程中的些许体会总结归纳如下。

  • 标签: 输血 检验 实习 带教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引发输血医疗纠纷的各种因素,并探讨相关防范措施,从而提高临床输血的安全性,降低因输血引发的医疗纠纷。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并接受输血患者的2653份病历进行规范性检查,并对其数据进行分析讨论。结果被检查的2653例病历中,2410例输血病历合格,占90.84%,243例输血病历不合格,占9.16%。结论通过检查临床输血病历,使医护人员充分意识到输血病历管理的重要性。通过加强输血病历的管理工作,提高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及责任感,确保临床输血治疗的安全,以避免和防范临床输血引发的医疗纠纷。

  • 标签: 临床输血 输血病历 医疗纠纷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术中输血患者的护理。方法配合手术治疗进行护理。结论根据输血医嘱,凭提血单取血护士应与血库人员共同严格认真核对病人的住院号、姓名、性别、病室、床号,血型、血液种类、血袋号、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量、采血日期以及保存的外观等。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 标签: 术中 输血的注意事项 输血反应的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