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超声雾化吸人疗法(简称吸人疗法)是稀释痰液、消除炎症、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的重要手段。其作用原理是通过超声波能,把药液变成细微的雾滴,随吸气进人呼吸道,而呼吸道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药液在被分解成小分子团后,其物质形态极其活跃,作用于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时,极易吸收,从而达到对呼吸道疾病的治疗作用。

  • 标签: 超声雾化吸入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护理分析。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21年1月到2022年1月收治的10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所有患儿行超声雾化吸入治疗,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针对性护理,对比临床疗效。结果:不同护理干预后,对照组患儿咳嗽咳痰减轻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明显长于观察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较好,临床症状改善明显,结合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加速患儿康复,值得运用。

  • 标签: 超声雾化 吸入治疗 支气管肺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小儿肺炎实施超声雾化吸入治疗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针对70名接受超声雾化吸入治疗的小儿肺炎患儿进行研究,并分到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研究组,每个组分别有35名患儿。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的疗效和患儿家属对比护理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无论是在治疗还是在护理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小儿肺炎 超声雾化吸入 综合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上在诊治耳鼻喉科疾病期间选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辅以喷射雾化吸入以及超声雾化吸入两种治疗方式,分别探析其具体应用效果。方法:筛选出94例耳鼻喉科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将其对半划分为A组(观察组)与B组(对照组),每组各47例。将超声雾化吸入运用于B组,对A组则在进行喷射雾化吸入之际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A组多数患者的病情均已逐渐恢复,占比97.9%,而B组中病情有所恢复的患者相对较少,占比为80.9%,由此可见两组间具有较大的差距(P<0.05)。结论:布地奈德混悬液喷射雾化吸入的实施颇具成效,可从根源上提升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布地奈德混悬液 雾化吸入 耳鼻喉科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雾化吸入是采用高速气流将药物分散成雾状,吸入后可直接到达小支气管、终末支气管及肺泡等病变组织,起到湿润气道、稀化和排除痰液以及消炎作用,主要用于急慢性呼吸道感染、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治疗。雾化吸入的方式主要包括氧驱动雾化吸入、空气压缩雾化吸入超声雾化吸入雾化吸入的药物包括抗微生物药物(抗生素、抗病毒药等)、呼吸系统作用药物(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肾上腺皮质激素、胆碱受体阻断药等)、免疫系统药物。雾化吸入护理的重心是围绕雾化吸入的体位、时间、频次采取的护理措施,注意要点是雾化吸入中和吸入后的相关事项,同时也要做好基础护理与心理护理,利于雾化吸入的更好开展。

  • 标签: 雾化吸入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护理应用满意度。方法:以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0月收治的64例小儿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措施和一般护理干预,研究组实施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和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96.87%比对照组的81.25%更为显著,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5%,研究组患者治疗、护理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1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75%,P

  • 标签: 超声雾化吸入 小儿肺炎 护理应用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声雾化吸入对小儿肺炎治疗中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挑选我院2017年11月~2019年11月150例实行超声雾化吸入治疗肺炎患儿,通过计算机表法分组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每组人数均为75例。其中观察组实行护理干预,参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实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与参照组比较存在统计学的差异,P<0.05。结论:经超声雾化吸入治疗的肺炎患儿护理中,实行护理干预可尽快消除患儿的临床症状,建议在临床方面应用并推广。

  • 标签: 超声雾化吸入 小儿肺炎 护理干预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肺结核合并支气管结核病运用雾化吸入抗结核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8月-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肺结核合并支气管结核病患者68例,按照单双号法分成两组,每组的患者为34例。对照组治疗给予的为单纯抗结核药物,治疗组给予的为雾化吸入抗结核药,组间进行临床疗效、痰菌转阴情况的对比。结果:两组展开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后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雾化吸入治疗期间辅以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病例选自2019.06-2020.12来院接受雾化吸入治疗的慢阻肺患者98例为调查对象,以实施的护理模式不相同均分成两组。常规组予以传统护理模式,实验组予以优质护理模式,观察并比较护理后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比常规组高,分别是95.9%、81.6%,x2=5.0178;实验组HAMA及HAMD评分均低于常规组,T=5.1668、5.7432(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应用在实施雾化吸入疗法的慢阻肺患者治疗中,可有效缓解其临床症状的同时,还能降低患者不良情绪,适宜推广。

  • 标签: 雾化吸入 慢阻肺 综合护理 效果 情绪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检索、评价、整合成人雾化吸入护理实践的最佳证据,为制定成人雾化吸入护理实践规范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循证护理方法,按照"6S"模型在国内外数据库和相关网站检索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10月10日。采用约翰霍普金斯证据分级系统进行证据分级,采用临床指南研究与评价系统Ⅱ(AGREEⅡ)(2017版)、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的文献质量评价标准和证据推荐系统(2014版)对各类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及证据推荐级别评定。结果共纳入16篇文献,其中4篇指南、1篇系统评价、7篇专家共识、1篇推荐实践、3篇证据总结。最佳证据包括一般原则、工具的选择、实施过程的管理、不良事件的处理、特殊患者雾化吸入的管理以及感染控制6个方面,共32条证据。结论本研究总结了目前关于成人雾化吸入护理实践的最佳证据,能够为规范护理人员实施雾化吸入实践提供循证依据,保障患者治疗规范,提升护理质量。

  • 标签: 成年人 雾化吸入 循证护理学 证据总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护理配合要点。方法:收录本院100例小儿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均采取雾化吸入治疗,将100例患儿随机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细节护理),对比2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雾化吸入治疗过程中,对患儿采取细节护理十分必要,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儿尽快康复。

  • 标签: 雾化吸入 小儿肺炎 护理配合 临床疗效 应用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魏娟 于慧斌 赵利军 祝宇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9-21
  • 出处:《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年第15期
  • 机构:十堰市人民医院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药学部 442000 武当特色中药研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十堰 442000,十堰市人民医院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药学部 442000,十堰市人民医院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药学部 442000 兵兵宏康中药饮片(十堰)有限公司,湖北 44251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雾化吸入方式对于小儿哮喘的质量效果。方法:选取从2020年4月-2021年4月我院门诊治疗的52例小儿哮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两组不同雾化吸入方式治疗的组别,即采用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的对照组(n=26)与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的观察组(n=26),药物方案均为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主要症状的消失时间。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显著高于观察组的80.77%,p

  • 标签: 雾化吸入 布地奈德 特布他林 压缩泵 氧驱动 小儿哮喘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不同雾化吸入方式用于小儿哮喘患儿治疗中的效果。方法:从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50例小儿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与对照,各25例。对照组接受压缩泵雾化治疗,实验组接受氧驱动雾化治疗,对比效果。结果: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2%,对比P<0.05。并且,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实验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对比P<0.05。结论:将氧驱动雾化方式用于小儿哮喘治疗中,可以显著改善患儿的症状,其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不同雾化吸入方式 小儿哮喘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