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针对外周血异常红细胞形态检验在降低血液病漏诊与误诊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120例白细胞计数>25×109/L或<4.0×109/L的患者,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外周血异常红细胞形态检验与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查,分析所有患者的检验结果。结果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查中正常率为14.17%(17/120),高于对照组的7.50%(9/12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在外周血细胞形态检查中,小细胞性贫血占据20.83%(25/120);大细胞性贫血占据9.17%(11/120);疟原虫占据2.50%(3/120);异常细胞占据10.83%(13/120);提示感染占据26.67%(32/120);异性淋巴细胞占据22.50%(27/120)。结论外周血异常红细胞形态检验在疑似血液病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漏诊与误诊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外周血异常红细胞 形态学检验 血液病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针对 外周血异常红细胞形态检验在降低血液病漏诊与误诊中的应用价值 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选取 201 8 年 5 月至 201 9 年 5 月收治的 120 例白细胞计数> 25×109/L 或< 4.0×109/L 的患者,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外周血异常红细胞形态检验与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查,分析所有患者的检验结果。结果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查中正常率为 14.17% ( 17/120 ),高于对照组的 7.50% ( 9/120 ),组间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P < 0.05 );在外周血细胞形态检查中,小细胞性贫血占据 20.83% ( 25/120 );大细胞性贫血占据 9.17% ( 11/120 );疟原虫占据 2.50% ( 3/120 );异常细胞占据 10.83% ( 13/120 );提示感染占据 26.67% ( 32/120 );异性淋巴细胞占据 22.50% ( 27/120 )。结论外周血异常红细胞形态检验在疑似血液病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漏诊与误诊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外周血异常红细胞 形态学检验 血液病
  • 简介:  在临床诊断中,  Abstract Errorsinclinicalthinkingisoneofthemajorcausesformisdiagnosis.Thinkingsubjectvely,该医生的诊断不能说毫无道理

  • 标签: 临床思维 偏差误诊 思维偏差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耳鼻喉疾病误诊64例浅析。方法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我我院耳鼻喉科收治误诊为其他疾病的鼻窦炎患64例,男40例,女24例;年龄24~34岁,平均29岁;病程2周至3年,平均1.2年。两组患者基础资料作比较无统计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本组64例患者首诊均误诊,在神经内科误诊7例(10.9%),在耳鼻喉科误诊22例(34.4%),在急诊误诊29例(45.3%),在其他专科误诊6例(9.4%)。结论鼻窦炎常因患者检查不配合而未能全面、系统的进行检查,对病情缺乏全面的分析,即做出相应的诊断,对久治不愈的患者也未能进一步的查找原因,从而导致误诊误治。临床医师应详细询问病史,仔细查体,完善鼻内镜或头颅CT检查,扩展诊断思路,以免误诊误治。

  • 标签: 鼻窦炎 误诊 耳鼻喉
  • 简介:3例多发病例误诊为脑转移瘤2例、脑囊虫病1例,1.4 误诊情况 5例单发病例均误诊为脑瘤,脑转移瘤及脑囊虫病各1例

  • 标签: 例误诊 瘤例 结核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肺结核出现误诊结果的原因。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次年1月期间被误诊的34例肺结核患者,观察其临床资料,分析其误诊结果及误诊原因。结果34例患者中有8例被误诊为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或慢性支气管炎,其中气管炎1例,上呼吸道感染5例,慢性支气管炎2例,占比为23.53%;有11例被误诊为肺炎,占比为32.35%;另外有5例被误诊为支气管扩张,占比均为14.71%;有3例被误诊为肺脓肿,占比均为8.82%;还有7例被误诊为肺癌,占比为20.59%。误诊时间最短的为3周,误诊时间最长的为24个月,平均(12±3)个月。结论在诊断肺结核时需详细门诊,全面收集资料,给予全面检查,以避免误诊

  • 标签: 肺结核 误诊 原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报道面部难辨认癣长期被误诊 1例。患者男 , 21 岁,左侧 面部红斑鳞屑伴瘙痒 4+ 月, 院外长期误诊为 SCLE 或皮炎 ,药物治疗无效,于我进修科 科就诊后,嘱停药 1 周,再次 刮取皮损鳞屑行真菌直接镜检提示阳性,给予口服伊曲康唑胶囊 0.2g/天 +外用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治疗, 2周后皮损完全消退,随访半年 无复发。

  • 标签: 皮炎 难辨认癣 伊曲康唑胶囊 酮康唑乳膏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肠白塞病诊断要点临床特征和误诊的原因进行分析。提高临床中对这种疾病的认识。方法在本文中主要回顾,曾经我院进行治疗的一例肠白塞病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吃饭以后上腹隐痛,3月住院。患者在入院前在多家医院进行过治疗。被误诊为肠炎。进行相关的治疗后,患者症状没有得到缓解。经过体格检查发现患者口腔有一处溃疡,下肢有严重水肿现象。询问患者的患病历史得知患者两年前,口腔溃疡反复发作。近期视力明显下降。请许多专家会诊后,得知患者为肠白塞病。结论对于临床中,消化溃疡且反复发作的患者。并且有口腔溃疡反复发作的患者。要考虑是否为肠白塞病。并进行相关的检查。尽早的进行准确诊断,减少误诊现象的产生。

  • 标签: 老年 肠白塞 误诊误治 反思
  • 简介:[摘要] 目的 总结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 ca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 8例CSP误诊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 8例误诊为稽留流产 4例,不全流产 2例,葡萄胎 1例,早孕 1例,均行清宫术; 5例清宫术中即发生大出血, 2例不全流产术前出血偏多,术后 4例保守治疗, 3例手术治疗, 1例介入栓塞治疗。均复行彩超检查明确CSP诊断。结论 提高对 CSP的认识 ,对有剖宫产史的患者再次怀孕时应及时行阴道彩超检查 ,一旦确诊为子宫瘢痕妊娠 ,根据病情需要选择药物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 ,如人流术中大出血应考虑是否为子宫瘢痕妊娠 ,给予积极的治疗 。

  • 标签: [] 子宫瘢痕妊娠 剖宫产术后 误诊
  • 简介:腺样囊性癌是一种来自于涎腺组织的少见肿瘤,发生于外耳道较少见,占整个外耳道恶性肿瘤的5%[1],因其发展缓慢,不易早期被发现,通常导致诊断延误或被误诊。本文通过3例病例,分析探讨其误诊原因,提高诊疗精准度。

  • 标签: 腺样囊性癌 外耳道 误诊
  • 简介:术前误诊、漏诊乳腺导管扩张症19例,乳腺导管扩张症/诊断,1.4 误诊疾病 本组术前误诊为乳腺癌9例

  • 标签: 乳腺导管 原因分析 导管扩张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 Q 热立克次体脑炎患者疾病诊断与治疗措施。 方法: 分析 1 例 Q 热立克次体脑炎患者临床疾病诊断与治疗方法。该患者因主诉“ 发热伴头痛 1周”,经临床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治疗无效后,转入我科接受进一步治疗,确诊为 Q 热立克次体脑炎,并接受相应治疗措施。 结果: 该患者确诊后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后症状改善, 发病 1月后复查腰穿正常。 3月后化验呼吸道病原体 IgM筛查: Q热立克次体 IgM阴性,患者疾病痊愈出院。 结论: 临床针对 Q 热立克次体脑炎患者诊断存在一定误诊率,需采用多种方式准确诊断患者疾病类型,相应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对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具有显著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妇产科疾病在临床诊断中误诊的原因。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28例妇产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通过临床病理诊断,进一步分析总结误诊例数及原因,并制定相关防范策略。结果本次入选的28例妇产科疾病患者,误诊为急性阑尾炎共7例,占25%。误诊原因包括未对患者病史详细了解、未对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认真分析、临床诊断经验缺失以及未进行全面检查等。结论妇产科疾病临床诊断误诊原因诸多,临床诊断医务工作者需强化责任意识、严格按照诊断程序进行诊断,并且院方需对临床医师进行相关诊断技术培训,进一步确保妇产科疾病临床诊断的准确度。

  • 标签:
  • 简介:腹膜后纤维化(retroperitonealfibrosis,RPF)是以腹膜后纤维组织增生为主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增生的腹膜后病灶常包绕输尿管和其他腹膜后器官,如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等[1-2]。RPF发病率极低,约0.2~0.5人/百万[3]。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导致临床医师易忽略该病,故本文回顾分析经风湿免疫科会诊后确诊RPF的误诊原因。

  • 标签: 腹膜后纤维化 临床表现 误诊分析 纤维组织增生 慢性炎症性疾病 RPF
  • 简介:—般健康人在饭后3小时内有1~4次反酸、打嗝,乃属正常生理现象。但一旦频繁发生胃酸反流进入咽喉,就会引起一系列的耳鼻咽喉的症状和体征,称之为咽喉反流性疾病。咽喉部对异物刺激非常敏感,少量的酸水就可能刺激引发下列各种症状。

  • 标签: 胃食管反流 误诊 耳鼻咽喉 反流性疾病 生理现象 胃酸反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