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摘要:汉字是表意文字系统,据意而构形,可从字形上探求词的本义。字形的构成又是由许多元素按照一定的组合层次、组合模式构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元素发生了形的变体。因此,有效的识字教学,要依托汉字构形变体,追溯笔画变形缘由,才能减少学生书写错别字,真正有效地提高学生识字效率。

  • 标签: 汉字构形变体  识字  教学
  • 简介:摘要:小儿肺炎患儿由于年龄小,对于肺炎疾病认知不足,且抗病能力差,发病后症状典型、强烈且敏感性高,增加治疗难度,患儿受到疾病症状影响容易发生负性情绪,例如焦虑、抑郁等,发生治疗不依从行为,影响疾病治疗。另有研究表明[3],新生儿体位变换对于患儿症状缓解及疾病治疗有促进作用,可能与患儿主观舒适度以及生理感知觉有关。为此,在对小儿肺炎患儿进行临床护理的过程中,除了要注意对患儿及家属的健康教育、用药、饮食、康复护理以外,还需要重视体位及心理护理,给予患儿全面护理干预,提高护理效率与质量,获得理想护理效果。本研究探究小儿肺炎护理期间转变体位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取得的效果,做如下报道。

  • 标签: 小儿肺炎 转变体位 心理护理 依从性 负性情绪 症状改善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体位改变护理在新生儿肺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收治的80例肺炎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肺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整体发展临床治疗疗效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观察到的患儿的肺功能指数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转变体位护理 新生儿肺炎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呼吸贴加转变体位护理用于小儿肺炎中的价值。方法  纳入我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100例小儿肺炎患儿,按随机抽签法实行分组。其中对照组50例应用常规体位护理,实验组使用呼吸贴合并转变体位护理,对比组间治疗效果。 结果 实验组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比对照组低(P

  • 标签: 转变体位护理 呼吸贴 小儿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呼吸贴加转变体位护理用于小儿肺炎中的价值。方法  纳入我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100例小儿肺炎患儿,按随机抽签法实行分组。其中对照组50例应用常规体位护理,实验组使用呼吸贴合并转变体位护理,对比组间治疗效果。 结果 实验组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比对照组低(P

  • 标签: 转变体位护理 呼吸贴 小儿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转变体位护理对新生儿肺炎患儿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取了我院从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新生儿肺炎患儿100例,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5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给予转变体位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整体护理后,观察组患儿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呈P

  • 标签: 转变体位护理 新生儿肺炎 肺功能指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小儿肺炎治疗过程中,应用呼吸贴联合转变体位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儿科2022年1月-12月收治的60例小儿肺炎患者,依照收治顺序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联合组给予呼吸贴联合转变体位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儿住院天数、肺炎症状(咳嗽、喘息、发热、啰音)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肺炎症状各项指标消失时间、住院天数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指标数据比较均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肺炎治疗过程中,应用呼吸贴联合转变体位护理,能够明显减轻患儿肺炎症状,减少住院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 标签: 呼吸贴 转变体位护理 小儿肺炎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转变体位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对新生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10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双盲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转变体位护理联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肺部炎症指标、症状好转时间、出院时间。结果:实验组肺部炎症指标低于对照组,症状好转时间、出院时间短于对照组, P<0.05。结论:新生儿肺炎患儿实施转变体位护理联合常规护理效果确切。

  • 标签: 转变体位护理 常规护理 新生儿肺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转变体位护理模式对新生儿肺炎患儿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新生儿科2020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218例新生儿肺炎患儿,依据患儿家属选择的护理方案进行分组。对照组109例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109例采取转变体位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肺功能指标(潮气量、吸气时间、呼气时间、呼气峰流速、功能残气量)差异。结果:观察组的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的肺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转变体位护理模式可改善新生儿肺炎患儿肺功能、缩短其症状消失时间以及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新生儿肺炎 转变体位护理模式 肺功能
  • 简介:摘要:在英语教育界,口语能力与语言运用始终是极具争论的议题。许多语言学家对这两种语言没有一个明确的理解和定义。一般来讲,语言功能是包含一种词语的发音、词汇、语法和交际能力。所以,现代语言学习者应该同时学习语言听、说、读、写的基础知识,并进一步培养自身的现代语言应用意识,以加强对各种情景的适应能力,从而认识语言技能和语言应用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对英语学习的意义有更加深入的理解。所以,文章着力研究英语语言功能和现代语言应用间的联系,期望能对英语语言学的研究提出一点借鉴的意见。

  • 标签: 英语语言学 英语语言学 语言运用 关系分析
  • 作者: 郭娇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2-12-22
  • 出处:《护理前沿》2022年第11期
  • 机构:南漳县人民医院,湖北襄阳441500
  • 简介:目的:探究分析转变体位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对转变体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肺炎患儿中抽选8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患儿43例,接受转变体位护理,对照组患儿43例,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儿PEF、FRC、TEF25%等肺功能指标差异不大,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儿PEF、FRC、TEF25%等肺功能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肺炎患儿中采取转变体位护理可以更好的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患儿恢复更快,预后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转变体位护理;常规护理;新生儿肺炎
  • 简介:摘要:小学语文教学环节之中,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教学原则以及主要教学要求,合理搭建语言教学框架,快速整合自身引导语与提示语,在合理引导小学生认真学习基础性理论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意识以及综合学习能力,帮助学生理解复杂学科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研究能力,进一步完善自身语言结构,丰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主要内容,逐步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整体质量与水平。

  • 标签: 语言 小学语文 教学
  • 简介:摘要:幼儿时期,人的大脑处于发育的初始阶段,该时期正是学习语言的最佳阶段。由于我国各个地区幼儿语言教学环境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幼儿错过了最佳的语言学习机会。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幼儿教师只能照本宣读,枯燥、单调向幼儿传授知识,致使语言学习得不到预期的效果。由此可见,为幼儿创设敢说、愿说、爱说的语言学习环境尤为重要。本文主要探究了如何通过创设语言环境,提升幼儿的语言能力。

  • 标签: 幼儿 语言环境 语言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RNA结合基序蛋白10(RBM10)突变体(N392S)的鉴定及探究其对肺腺癌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生物样本库108例肺腺癌(LUAD)组织样本,进行RBM10外显子的sanger测序。将野生型RBM10及RBM10突变体(N392S)通过慢病毒感染的方法分别转入肺癌细胞,转入空载体的细胞作为对照。采用细胞增殖实验(MTT)、平板克隆实验、划痕实验和侵袭实验分析RBM10突变体对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含有和不含第9外显子的NUMB转录本核糖核酸(RNA)水平的变化分析RBM10突变体对NUMB第9外显子的剪切调控作用。组间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在LUAD组织样本中检测到一种新的RBM10错义突变(N392S);与空载体对照细胞比较,表达野生型RBM10的A549-RBM10-Wild和H358-RBM10-Wild细胞增殖明显变慢(1.28±0.01比1.43±0.03,t=7.866,P<0.01;1.27±0.03比1.70±0.05,t=11.840,P<0.01),而表达突变体RBM10(N392S)的A549-RBM10-Mut和H358-RBM10-Mut细胞增殖能力高于表达野生型RBM10细胞系(1.49±0.13比1.28±0.01,t=2.851,P<0.05;1.62±0.10比1.27±0.03,t=5.823,P<0.01);在平板克隆实验中,表达RBM10突变体的A549和H358细胞克隆形成率高于表达野生型RBM10的A549和H358细胞克隆形成率(53.00±3.61比28.60±4.34,t=9.675,P<0.01;42.40±3.98比18.60±4.34,t=9.047,P<0.01);细胞划痕实验显示,野生型RBM10较对照组抑制肺腺癌细胞的迁移(56.28±13.49比100.00±10.27,t=4.465,P<0.01),而突变体较野生型则失去抑制细胞迁移的能力(138.94±20.18比56.28±13.49,t=5.898,P<0.01);Transwell实验证实,野生型RBM10较对照组抑制肺腺癌细胞的迁移(158.00±36.81比497.25±38.20,t=15.093,P<0.01),突变体较野生型RBM10失去抑制肺腺癌细胞迁移的能力(474.00±48.63比158.00±36.81,t=12.424,P<0.01);分析RBM10对NUMB第9外显子的剪切调控作用,随着野生型RBM10质粒浓度的递增,野生型RBM10促进NUMB第9外显子(NUMB-EXON 9)的跳读使得NUMB短剪接转录本水平的增加,而随着RBM10(N392S)质粒浓度的递增,NUMB短剪接转录本水平没有变化。结论RBM10突变体(N392S)丧失了野生型RBM10抑制LUAD细胞增殖与迁移的功能,并可能通过调控NUMB蛋白剪切影响LUAD细胞功能。

  • 标签: 肺腺癌 增殖 迁移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转变体位干预对新生儿肺炎患儿血氧及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抽取2020年3月-2021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肺炎新生儿62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并根据抽签法将其分成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观察组,前者接受常规体位干预,后者接受转变体位干预,对比两组不同的干预价值。结果 血氧指标,观察组的各指标均较优,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

  • 标签: 转变体位 新生儿肺炎 血氧 呼吸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种基于神经影像学及体表标志的简易计算方法在定位颅内病变体表投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2021年1—6月收治的46例使用基于神经影像学及体表标志的简易计算方法——双圆法,进行基准点识别的颅内占位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9例,女性17例,年龄(48.2±10.6)岁(范围:28~72岁)。术前患者头部随机贴附2枚电极片(人工基准点)后行颅脑薄层CT检查,并根据影像学检查图像分别测量各基准点到鼻根和同侧耳屏的直线距离。在患者头部,使用圆规分别以鼻根和同侧耳屏为圆心,以测量的距离为半径在基准点附近绘制弧线,两弧线在头皮表面的交点即为基准点。两名神经外科医师按照“双圆法”进行基准点识别,分别记录测量时间和识别结果与实际基准点的误差距离。数据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间一致性分析采用Kappa检验。结果46例患者共采集基准点92个,第1名医师测量每例患者的时间为(8.1±2.3)min(范围:5~15 min),第2名医师为(8.9±3.5)min(范围:4~17 min);第1名医师经“双圆法”定位与实际基准点的误差距离为(4.4±2.4)mm(范围:0~12 mm),第2名医师的定位误差距离为(4.2±2.6)mm(范围:0~14 mm)(t=-0.575,P=0.5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名医师定位误差的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一致性中等(Kappa=0.517,P=0.001)。其中8例患者分别在“双圆法”和神经导航下进行病变投影位置定位,患者病变直径为(3.8±0.9)cm(范围:2.6~5.1 cm),双圆法定位与导航定位误差为(4.0±1.9)mm(范围:1~6 mm),且所有患者术中均证实定位准确。结论“双圆法”在定位颅内病变体表投影中简单方便、快速准确,可作为一种简便的定位方法。

  • 标签: 脑肿瘤 临床方案 双圆法 神经影像 定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转变体位护理对新生儿肺炎患儿生命体征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以新生儿肺炎患儿进行研究,共80例,分组如下:参照组(40例,常规护理)、研究组(40例、转变体位护理) 。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对于护理后呼吸频率、呼吸心率,研究组优于参照组,差异P

  • 标签: 转变体位护理 小儿肺炎 生命体征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更改体位和徒手旋转纠正头位异常在减少剖宫产中的作用。方法 2020.07-2022.06在本院分娩的枕横(后)位产妇合计160例,结合抽签法将其中80例归为对照组(未开展特殊性处理,于自由卧位下分娩),余下80例归为观察组(更改体位加徒手旋转纠正头位异常),统计两组在产程耗时、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和产后出血方面的差异性。结果 观察组的第1产程活跃期、第2产程及总产程耗时为(4.15±0.45)h、(0.88±0.20)h、(8.10±1.75)h均短于对照组(6.58±0.56)h、(1.60±0.45)h、(11.24±2.35)h(P<0.05)。观察组的剖宫产比例为7.50%低于对照组60.00%(P<0.05),顺产比例为92.50%高于对照组40.00%(P<0.05)。观察组的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比例为0.00%低于对照组10.00%(P<0.05)。结论 更改体位和徒手旋转纠正头位异常能有效减少剖宫产发生,缩短产妇的产程耗时,减少新生儿窒息和产后出血出现,值得采用。

  • 标签: 改变体位 头位异常 剖宫产率 新生儿窒息 产后出血 徒手旋转胎头
  • 简介:摘要: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如何体现语言艺术是非常关键的。汉语言语言风格与艺术使用是否恰当,关乎着整个教学过程以及整体汉语言教学的结果。因此本文主要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理论视角入手,对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出现的语言风格进行了较深刻的分析,并归纳总结出汉语言文学教学中语言风格与语言艺术的意义与实践办法,旨在为汉语言教育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 标签: 汉语言文学 语言风格 语言艺术 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