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内结块的病理基础及在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具有毛刺CT征结块患者48例,均给予螺旋CT扫描,并且结合组织学病理予以毛刺征的观察与评价。结果48例患者中,根据毛刺征显示一般分成2种①长毛刺12例,其中良性病变9例,恶性病变3例;②短毛刺征36例,其中良性病变7例,恶性病变29例。结论毛刺征是诊断肺恶性肿瘤的征象之一,尤以短毛刺征诊断价值最为重要,该征出现若结合结块的其他特征和临床表现,则可提高对肺恶性肿瘤的诊断的准确率。

  • 标签: 肺内结块 CT诊断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纵隔型肺癌的CT表现特征,探讨纵隔型肺癌与纵隔肿瘤的CT鉴别诊断要点,以提高影像诊断的准确率、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影像学诊断为纵隔型肺癌的CT影像表现,观察病变生长部位、形态、边缘及肺内改变等影像学表现。结果经病理学证实纵隔型肺癌共有16例,误诊4例,其中磷癌11例,小细胞癌2例,腺癌3例。误诊病例经病理证实为淋巴瘤、胸腺瘤、孤立性纤维瘤;16例纵隔型肺癌的肿块大部分紧贴纵隔生长或大部分位于纵隔内,前上纵隔13例,中纵隔4例,下纵隔3例,前中纵隔5例,后纵隔2例;12例呈不规则状,其中8例肿瘤边缘呈分叶状、瘤肺界面毛糙,4例呈类圆形或椭圆形,较光整,4例可见典型短毛刺或棘状突起,11例密度不均、增强后不均匀强化、其中6例病灶中央明显液化坏死,9例有邻近胸膜凹陷征。结论纵隔型肺癌虽易误诊,但其CT表现仍具有一定特征性,认真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合该病的相关临床特点,可提高对该病诊断的准确率;其病理类型可能与地域有相关性。

  • 标签: 肺癌 纵隔型 计算机断层扫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内结块的病理基础及肺内结块CT诊断在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自2016年5月至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确诊为肺内结块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且50例患者均伴有毛刺CT征结块。其中30例患者为肺癌,15例患者为炎性假瘤,5例患者为结合瘤,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CT扫描与鉴别诊断,最后对诊断结果进行评价,同时观察毛刺CT征。结果本组所有患者经CT诊断和鉴别诊断后,50例毛刺征依据长度可划分为短毛和长毛。短毛刺征35例,其中30例为恶性,5例为良性病变;长毛刺征15例,其中10例为良性病变,5例为恶性。结论毛刺征是诊断肺恶性肿瘤的征象之一,尤以短毛刺征诊断价值最为重要,该征出现若结合结块的其他特征和临床表现,则可提高对肺恶性肿瘤诊断的准确率。

  • 标签: 肺内结块 螺旋 CT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超声在囊性肾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2013年5月—2017年5月间我院经手术外科病理证实的300例囊性肾癌患者影像学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术前超声诊断准确270例(90.00%),均表现为囊壁与分隔不规则增厚,因囊肿较大且囊壁规整而造成误诊为单纯性肾囊肿者30例(10.00%);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中165例患者在增厚囊壁、分隔或结节内探测到血流信号,表现为“短棒状”、“点状”、“球形状”等环绕血流,误诊为单纯性肾囊肿者29例(9.67%),未见血流信号;在能量多普勒超声(CDE)中检出率为252例(84.00%),表现为囊壁、结节、增厚分隔部位或实性成分中探剂“星点状”血流信号,其中87例通过CDFI未见血流信号。结论将超声引入囊性肾癌的诊断中,具有较好效果,可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依据。

  • 标签: 超声 囊性肾癌 CDFI CDE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CT诊断在胸部创伤诊断中的价值,为日后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9月前来我院诊断的胸部创伤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病理及穿刺证实为胸部创伤。在此之前,对患者给予CT诊断,观察患者的临床CT表现。结果经过CT诊断,发现与病理及穿刺证实结果相符,证明胸部创伤CT诊断具有较大的积极意义,并且可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减少患者的病痛。在42例患者当中,30例患者被诊断为肺挫伤,12例患者被诊断为单纯肋骨骨折。另外,共计5例患者合并胸骨骨折,8例患者合并气胸及胸腔积液。在本次CT诊断当中,42例患者的诊断时间为受伤后8h以内进行,其中有6例患者是在受伤后的24h内进行检查,这些患者被查出湿肺症状。30例肺挫伤患者在CT诊断中,主要是表现出大片、多发片状边缘模糊的高密度影,总体上的形态并不规则,密度比较淡。8例合并气胸及胸腔积液患者的CT诊断,主要表现出患者侧胸腔前缘无肺纹理之弧带状低密度影子。12例单纯肋骨骨折患者,其CT诊断比较明显,由于是单纯肋骨骨折,因此肋骨及胸骨骨质呈连续性中断,胸骨与胸骨体部出现骨质断裂。结论对胸部创伤患者给予CT诊断,不仅可以有效的了解患者创伤类型、创伤程度,同时可以为日后的康复治疗、休养提供较多参考,减少复发可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CT诊断在临床诊断、治疗中,完全可以推广应用。

  • 标签: CT扫描 创伤 胸部 诊断?
  • 简介:胆汁淤积(cholestasis)是指肝内外各种原因造成胆汁形成、分泌和排泄障碍,胆汁不能正常流入十二指肠而形成的病理状态,临床可表现为瘙痒、乏力、尿色加深和黄疸等、各种原因所致的以胆汁淤积为主要表现的肝胆疾病统称胆汁淤积性肝病[1]。

  • 标签: 胆汁淤积 黄疸 诊断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肺内结块CT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作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具有毛刺CT征结块患者3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均给予螺旋CT扫描,并且结合组织学病理予以毛刺征的观察与评价。结果30例患者中,根据毛刺征显示一般分成2种①长毛刺征6例,其中良性病变5例,恶性病变1例;②短毛刺征24例,其中良性病变3例,恶性病变21例。由此可知,恶性病变22例,比率为73.3%,尤以短毛刺征诊断为主。结论在肺恶性肿瘤诊断中,毛刺征是一种主要征象,通常以短毛刺征诊断为主,在显示此征象的基础上,充分结合结块的其他临床表现与特征,可以显著提高肺恶性肿瘤的确诊率。

  • 标签: 肺内结块 CT诊断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肝脓肿患者的CT特征,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8月至2010年7月我院的18例肝脓肿患者来分析,有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7例,患者年龄25至73岁,平均年龄48.2岁。为患者提供CT平扫及增强扫描,研究分析CT特征。结果共有15例单发和3例多发脓肿患者,平扫有7例患者的边缘模糊、低密度占位,使用动态增强扫描共有2例周边环形强化,3例周边多环状强化;6例患者的脓肿内观察到有气体存在,周边为不规则环形强化;有两例的平扫显示蜂窝状变化。多发脓肿患者中有3例是周边环形强化。结论CT平扫和增强扫描对肝脓肿的诊断效果好,特征明显,可以应用于该疾病的诊断,提升诊断准确率。

  • 标签: 肝脓肿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增强扫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矽肺患者X线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临床特点。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142例矽肺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均经病理及临床检验确诊为矽肺。回顾性分析142例患者X线特点。结果6111例患者存在弥散性小结节影,占78.17%;59例存在结节融合,占41.55%。20例合并肺结核,占14.08%;51例合并肺气肿,占35.92%;7例合并气胸,占4.93%;7例合并肿瘤,占4.93%;25例合并出现胸膜肥厚,占17.61%。其中,合并肺气肿的患者最多(P<0.05或者P<0.01)。结论单纯性矽肺,临床诊断较为容易;伴合并症或者症状不典型矽肺患者的临床诊断较为困难,需综合考虑患者病史、X线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进行鉴别诊断

  • 标签: X线 诊断 矽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使用CT检查的效果。方法2005年5月至2013年10月我院选取了1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来分析,为患者使用CT检查,对临床检查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经CT检查,共有107例巨块型患者,占总数的71.33%,26例结节型患者,占17.33%,17例弥漫型患者,占11.33%,临床中CT结果准确率是100%。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接受CT平扫及增强扫描诊断的准确性比较高,能够直接反映病症特征,所以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临床中应该推广使用。

  • 标签: 原发性肝癌CT诊断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矽肺结节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对62例矽肺结节患者进行CT诊断,分析矽肺结节的CT检查结果及病理特征。结果CT诊断62例矽肺结节I期32例,II期22例,III期8例。结论CT诊断可以显示矽肺结节的改变特点,对矽肺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矽肺结节 CT诊断 临床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肺内结块CT诊断与鉴别诊断的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确诊为肺内结块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且50例患者均伴有毛刺CT征结块。其中30例患者为肺癌,15例患者为炎性假瘤,5例患者为结合瘤,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CT扫描与鉴别诊断,最后对诊断结果进行评价,对比两者的恶性病变率。结果50例毛刺征按其长度通常一般可分为两类短毛刺征36例,恶性病变率为86.11%,长毛刺征14例,恶性病变率为28.5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判断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为毛刺征,因此,临床在诊断时需要将CT诊断和鉴别诊断相结合,这样一来可以时诊断准确率得到明显提高。

  • 标签: 肺内结块 CT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脊柱结核 X线诊断及 CT诊断价值。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 2015年 1月 -2017年 1月 30例脊柱结核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实验组 15例脊柱结核患者同时经 X线和 CT诊断,总计诊断出 14例患者,占本组总例数的 93.33%。经扫描图像分析,其中存在椎旁脓肿患者占 4例,存在骨质破坏患者占 8例,存在椎体压缩变形患者占 6例,存在死骨迹象患者占 12例,存在椎间盘破坏、侵润患者占 5例。对照组 15例脊柱结核患者仅经 X线诊断,总计诊断出 8例患者,占本组总例数的 53.33%。经扫描图像分析,其中存在椎旁脓肿患者占 2例,存在骨质破坏患者占 3例,存在椎体压缩变形患者占 3例,存在骨质疏松患者占 4例。实验组患者经 X线和 CT同时诊断,其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仅 X线诊断的对照组患者,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为脊柱结核患者进行诊断时,应将 X线诊断和 CT诊断结合起来,以此提高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使得患者可以接受安全有效的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脊柱结核 X线诊断 CT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CT诊断在胸部创伤诊断中的价值,为日后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9月前来我院诊断的胸部创伤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病理及穿刺证实为胸部创伤。在此之前,对患者给予CT诊断,观察患者的临床CT表现。结果经过CT诊断,发现与病理及穿刺证实结果相符,证明胸部创伤CT诊断具有较大的积极意义,并且可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减少患者的病痛。在42例患者当中,30例患者被诊断为肺挫伤,12例患者被诊断为单纯肋骨骨折。另外,共计5例患者合并胸骨骨折,8例患者合并气胸及胸腔积液。在本次CT诊断当中,42例患者的诊断时间为受伤后8h以内进行,其中有6例患者是在受伤后的24h内进行检查,这些患者被查出湿肺症状。30例肺挫伤患者在CT诊断中,主要是表现出大片、多发片状边缘模糊的高密度影,总体上的形态并不规则,密度比较淡。8例合并气胸及胸腔积液患者的CT诊断,主要表现出患者侧胸腔前缘无肺纹理之弧带状低密度影子。12例单纯肋骨骨折患者,其CT诊断比较明显,由于是单纯肋骨骨折,因此肋骨及胸骨骨质呈连续性中断,胸骨与胸骨体部出现骨质断裂。结论对胸部创伤患者给予CT诊断,不仅可以有效的了解患者创伤类型、创伤程度,同时可以为日后的康复治疗、休养提供较多参考,减少复发可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CT诊断在临床诊断、治疗中,完全可以推广应用。

  • 标签: CT扫描 创伤 胸部 诊断
  • 简介:脉管畸形的诊疗是现代医学领域中的疑难性问题。相对低的发病率以及多个不同学科各自为政的诊疗,造成了临床医师对此类疾病的认识和经验不足。脉管畸形的准确诊断及鉴别诊断是临床医师首先需面临的难题和挑战;同时其精确诊断要求深刻理解胚胎发育、病理生理的相关背景知识,熟知各种脉管畸形的临床表现、血流动力学特点及形态学特征。

  • 标签: 脉管畸形 临床表现 诊断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淋巴管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到2017年9月共26例通过手术病理证实淋巴管瘤患者。采用16排CT检查,先进行平扫在进行增强扫描,结果6例淋巴管瘤发生病变位置左颈3例,颈部外侧区10例,右颈4例,颌下区3例,胸壁2例,腹膜后2例,盆腔2例,平均病灶大小为(9.26±0.11)cm。8例肿瘤为分叶状,顺着疏松组织间隙生长,出现不同程度包绕或者压迫周边肌以及血管包绕的情况。8例为多囊性,形状不给做,长管状,类圆形,内部可观察到纤维分隔,边界清晰,囊腔大小不一。5例为单囊,形状为新月形、类圆形以及梭形的薄壁囊性病灶。囊内密度均匀2例,CT值在5~14Hu,2例囊内密度不均匀,1例为液-液平面,手术证实为实囊内有出血。结论对病灶的发生部位、多囊性、顺着疏松组织间隙生长等特点和CT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从而可有效对淋巴管瘤进行诊断和鉴别。

  • 标签: CT诊断 淋巴管瘤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超声检查在早期甲状腺结节疾病诊断与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8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病例收治时间在2015年4月—2017年8月,回顾分析所有患者采用超声诊断与鉴别的相关资料。结果8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中75例为良性,5例为恶性,临床诊断符合率为91.25%(73/80);良性病灶与恶性病灶在超声检查影像资料表现方面存在差异性,根据超声诊断后的影像资料有利于早期对甲状腺恶性疾病患者实施筛查。结论超声在鉴别与诊断甲状腺结节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早期对患者的超声筛查,便于对高度怀疑恶性病灶患者进行活检以及早期干预,从而改善患者预后,整个筛查具有无创、费用低、患者易接受等优势。

  • 标签: 超声检查诊断 鉴别诊断 甲状腺结节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肾癌患者的螺旋CT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30例小肾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特征。结果螺旋CT平扫之后密度较低的表现出20例,表现高密度的10例,增强扫描特征病灶明显强化的为22例,较轻现象的为剩余8例。结论经过螺旋CT平扫的大部分小肾癌患者的皮质期明显强化,但在实质期降低的也非常显著,增强和消退的现象非常明显,而且速度快,有一定数量的病灶强化微弱,必须经过其它的判断方式来加以综合评估。

  • 标签: 小肾癌患者 螺旋CT 诊断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宫角妊娠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疑似宫角妊娠患者43例,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其表现,探讨其诊断价值。结果43例患者均经阴道与腹部彩超诊断宫角妊娠,符合率为93.02%,输卵管间质部妊娠诊断符合率为81.8%;间质部妊娠中孕囊型4例,不典型孕囊型1例,破裂型4例;宫角妊娠孕囊型18例,不典型孕囊型7例,破裂型6例;在阴道彩超声表现上宫角妊娠100%相连于子宫内膜,而间质部妊娠仅9.1%,宫角妊娠肌层厚度9.0~12.0mm占80.6%,7.0~8.9mm占19.4%,高于间质部妊娠;而间质部妊娠肌层厚度2.0~6.9mm占88.9%,高于宫角妊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可有效诊断与鉴别早期宫角妊娠与间质部妊娠,值得推广。

  • 标签: 早期宫角妊娠 间质部妊娠 超声诊断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CT诊断应用于肺内孤立结节的诊断效果。方法将我院120例肺内孤立结节患者的CT检查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全部患者良性结节患者是56例,占该组的46.7%;恶性结节病例是64例,占该组的5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内孤立结节可以通过CT诊断来观察期特诊,这有助于良性恶性肺内孤立结节的区分。

  • 标签: 肺内孤立结节 CT 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