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36 个结果
  • 简介:1998年8月8日高安市博物馆报告,高安市区内碧落山挖坑植树时发现三座土坑墓,急需进行抢救性考古清理工作.8月23日,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派员汇同高安市博物馆进行清理发掘,根据当时的情况、清理了其中的两座墓葬、分别编号为98·高·碧·M1、M2(简称M1、M2),清理工作于8月30日结束.

  • 标签: 汉墓 文物考古 发掘 考古清理 墓葬 西汉
  • 简介:<正>瓦岗山位于本市十里铺镇南约5公里,四方铺北约0.5公里处,襄沙公路贯穿其南北,现辖十里铺镇四方乡。该山为一东西走向的山丘,在历年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过程中,已将其夷为平地,大部分耕种水稻。墓葬分布在瓦岗山的东半部,它东接襄沙公路,北近窑址,西连禾场,南临水渠(图一)。一九八五年三月底,改建襄沙公路的民工在瓦岗山取土填筑路基,挖出古代文物数件,除部分上交到文化部门外,击碎、丢失者

  • 标签: 西汉墓 荆门市 墓葬形制 凤凰山 腹径 文景时期
  • 简介:今年元旦刚过,位于南昌市老福山地区的市公共交通公司基建工地上发现一座土坑墓,负责施工的市政养护管理处一队的工人同志向文物部门反映情况,我们及时赶赴现场清理,除有小部份器物已遭损毁外,大部价器物总算得到了妥善的保护。

  • 标签: 汉墓 养护管理 底径 圈足 随葬器物 大泉五十
  • 简介:洛阳西汉室壁画所描画的形象有星宿、神、仙、神兽等内容,源于不同的神、仙、巫觋信仰崇拜,在时代神学思想影响和时人生死观念的支配下,融为庞大复杂的神仙体系,中期突出了飞升主题,后期注重攘鬼意识,寄托了时代人们重生的心理希冀。

  • 标签: 西汉 壁画内容 阐释
  • 简介:"遣策"中有关服饰的记录是真实的西汉服饰名称的记录。本文在对汉墓出土"遣策"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有关西汉服饰的几点认识:西汉较为普遍的服饰称谓主要有"襌衣"、"複衣"、"裳"、"裤"、"襦"、"袭"、"袍"等;西汉服装已经有"楚服"和"汉服"之分;"巾"、"帻"在西汉中晚期即已出现;"袍"的称谓在西汉早期已出现;"襜褕"的称谓在西汉中晚期仍在使用;"遣策"中似乎均缺失关于死者随身所穿的衣物的记录;以死者生前所穿衣物为敛服或随葬的现象普遍。

  • 标签: 遣策 西汉 服饰
  • 简介:<正>小徐庄隶属淮阴市清浦区武墩乡,位于淮阴城区西南7公里处。庄东有几乎夷平的土墩1座。地面上汉代陶片俯拾皆是,有可能是处汉代墓葬区。近年来,当地农民屡在墩上取土,曾出土棺木、陶器等物。1988年5月,该庄农民徐向前因取上建房,又挖出木棺一具(编号M1)及

  • 标签: 西汉墓 淮阴 出土文物 腹径 陶器 釉陶
  • 简介:一、引言2006年6月至8月间,由山东省考古所、青州市博物馆等单位联合组成的考古队,在山东省青州市政府的领导下,顺利地完成山东青州香山汉墓勘探及陪葬坑的发掘工作。探明该汉墓为“甲”字型土坑竖穴墓,墓室正方形,边长35米,墓道长40米。从发掘现场看,墓室西北角的陪葬坑,南北长7-3米、东西宽5.1米,深4米,在陪葬坑底部有木板铺垫,底层南部清理发现有兵器箱,内部装有弩、镞、铁矛头、青铜鳟等铁器和铜器。经专家对墓葬形制、

  • 标签: 山东省 青州市 西汉墓 青铜 保护 发掘工作
  • 简介:豫南地区共有5处遗址的商周西汉出土了前代遗玉,主要包括罗山县天湖晚商墓地3座墓、光山县宝相寺春秋黄君孟夫妇墓、桐柏县月河春秋养子墓M1、淅川县下寺春秋楚墓M7,以及南阳市麒麟岗西汉M8等,共计出土约45件遗玉。这些遗玉的年代分属龙山期至夏代、晚商和西周时期。遗玉的存在状态一是原器保存基本完整,二是已加工待用,三是已改成新器。遗玉的来源途径一是当地龙山至夏代土著人历代流传而来,二是有些墓主人因特殊国情境遇而对遗玉着力收藏而来,三是商周王朝朝聘赏赐及诸侯交往而来。

  • 标签: 前代遗玉 豫南地区 商周墓葬 西汉墓葬
  • 简介:日本弥生时代中后期、古坟时代前期的墓葬中,经常出土大批量、大尺寸的中国或中国人在日本制作的铜镜,通过对青岛平度一座西汉中期墓葬的探讨,可知日本古代这一丧葬礼俗,应来源于黄河流域以洛阳为中心的中华铜镜文化。

  • 标签: 平度界山西汉墓 草叶纹镜 三角缘神兽镜 弥生 古坟时代
  • 简介:咸阳师范学院科技苑西汉M1墓道两侧修筑有空心砖耳室五个,其中三个为车马库,一个为仓房,另一个是庖厨操作间。墓主可能为西汉晚期二千石级的官吏。墓道两侧的三个车马库可能和西汉时期诸侯王墓殉葬三车的制度有关。

  • 标签: 西汉墓葬 空心砖耳室 车马库 仓房 庖厨
  • 简介:1994至1997年,扬州博物馆、仪征博物馆筹备办公室在江苏省仪征市刘集镇联营村相继清理了四座西汉早期竖穴土坑木椁墓。四座墓葬出土文物达200多件(组),以釉陶器和漆木器为主,还有少量铜器、玉器。从墓葬分布规律分析,它们应为庙山汉墓的陪葬墓群。墓葬之间的差别应与墓主的身份等级有关。

  • 标签: 仪征 西汉 竖穴土坑木椁墓 庙山汉墓
  • 简介:本文针对徐州苏山头汉墓中出现的陪葬与女尊男卑现象,结合徐州地区已有的考古资料展开讨论,认为该地区西汉时期的陪葬现象多存在于大、中型墓葬中,其墓主在生前或为拥有显赫社会地位的刘姓宗族,或为列侯高官;而陪葬者当属妾或奴仆等与墓主人关系较为密切的人。从性别上看,陪葬者男性、女性都有。从时代上看,主要集中在西汉早、中期。西汉时期,男尊女卑是社会主流,而在徐州地区西汉葬中出现了不少的女尊男卑现象,这正是其地域特点的体现。徐州作为楚国的政治中心,聚集了众多的刘姓贵族。因为楚国刘姓势力的强盛,刘姓宗室女的地位相对较为显赫。徐州地区西汉葬中出现的女尊男卑现象,应与刘氏宗室女的下嫁相关,是特殊女性政治地位或自身身份的体现。

  • 标签: 徐州 西汉墓陪葬女尊男卑
  • 简介:马王堆位于长沙市东效,距市中心约4公里。这里原有两个土家,相传为五代楚王马殷|公元907至930年|的莫地,故名“马王堆”。又因两堆东西并列,故又名“马鞍堆”。《太平寰宇记》说是西汉长沙王刘发的母亲程姬及姬的“又女冢”,或名“二姬墓”。发掘结果证明,

  • 标签: 长沙市 马王堆遗址 西汉墓 “马鞍堆” 考古研究
  • 简介:土公台墓地位于荆门市沙洋县十里铺镇王场村八组一南北向的岗地上。为配合襄荆高速公路建设,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荆门市博物馆,在此共发掘西汉中晚期墓葬21座,出土了一批西汉时期文物,为研究该地区的汉代墓葬提供了新材料。

  • 标签: 荆门 土公台 西汉中晚期 墓葬
  • 简介:墓葬和宗教祭祀场所中的壁画也多有展现孕育期的戏剧形态。流行于秦汉时期的角抵戏在汉墓壁画中就有所体现,著名的如山东临沂金雀山9号西汉帛画。该帛画分为天上、人间、地下三部分,角抵戏的场面在人间的第五层。画中三个男子正角抵表演,其中左一人袖手旁立,似裁判;右两人以面具遮面,正在搏击。

  • 标签: 山东临沂 角抵戏 西汉墓 帛画 场面 汉墓壁画
  • 简介:在2006年发掘的山东青州香山西汉陪葬坑中发现了大量用于陪葬的铁质兵器,其中铁质矛头因锈蚀严重凝结在一起。采用显微共聚焦激光拉曼光谱、x射线衍射、x射线荧光、离子色谱对锈蚀产物进行了分析检测,并对其主要锈蚀产物α-FeOOH和γ-FeOOH的生成和特点做了陈述,阐述此件铁质文物的锈蚀特征。对此件铁质文物的保护过程没有采用以往常用的除锈剥离做法,而是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整体保护,灵活运用了文物保护原则,同样达到了保护要求的预期目标。

  • 标签: 山东青州西汉墓 铁质文物 锈蚀特征 科学保护
  • 简介:西汉的历史上,从汉高祖到汉武帝是外戚发展的前期,昭宣二帝时期是外戚发展的中期,元成哀平四帝时期是外戚发展的后期。前中期外戚造成了汉初经济发展与昭宣中兴,而后期外戚则最终造成了西汉的灭亡。外戚与外戚之间的斗争同样影响政治。外戚政治是专制政体的必然产物,要想消灭外戚专权,只有铲除专制政体。

  • 标签: 西汉 外戚 政治 权力 专制政体
  • 简介:30年前发扬的长沙马王堆三座西汉葬,出土的千年不腐的女尸和大量珍贵文物震惊中外,成为20世纪举世瞩目的重大考古发现,马王堆汉墓就像是一部内容丰富的百科全书,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宗教,风俗等方面,是了解2000年前社会历史的窗口。

  • 标签: 马王堆汉墓 珍贵文物 考古发现 百科全书 社会历史 墓葬
  • 简介:汉墓是我国保存最好、数量最多的古代墓葬之一。其以牢固的结构、完美的技术、丰富的随葬品和多彩的艺术而闻名于世。满城汉墓则是其典型代表。

  • 标签: 满城汉墓 随葬品 保存 墓葬 艺术 博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