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1 个结果
  • 简介:《刑法修正案(九)》对行贿犯罪做了修正。在刑事政策、刑法机能、刑罚目的与立法技术上都有一定程度的转变。从"重受贿、轻行贿"转变到"行贿、受贿并重处罚"的刑事政策,更侧重于刑法的社会保护机能,表现出预防性的立法目的以及抽象与具体兼顾的立法技术。在理论与规范的层面上,本次修法也与刑法教义学有一定的抵牾。

  • 标签: 《刑法修正案(九)》 行贿犯罪 刑事政策 立法技术 刑法教义学
  • 简介:行贿罪与单位行贿罪的界分是司法实践中的难点,两罪的区分应遵循意志属性—资金来源—利益归属的进路来判断。从立法沿革及司法实践来看,行贿罪不正当利益要件不可或缺,且其外延呈不断扩大的趋势。无论在主动行贿还是在被索贿的情况下,"谋取不正当利益"都是主观要素而不是客观要素,被勒索而给予财物的也应当有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主观要素才可能构成行贿罪。经济行贿只能发生在平等的经济往来中而不是在经济管理过程中,且不以"谋取不正当利益"为构成要件,但要以违反国家规定为构成要件。

  • 标签: 行贿罪 单位行贿罪 “谋取不正当利益” 主观要素
  • 简介:年初以来,都安瑶族自治县检察院预防局为方便外地群众和企业查询人,开通微信预约查询行贿犯罪档案。由于大大缩短了办理时间。得到了企业和个人的一致好评。据悉,该院目前共出具行贿犯罪告知函1168份。有80%系通过微信预约查询。

  • 标签: 行贿犯罪档案 查询人 预约 都安县 检察院 自治县
  • 简介:我国目前对行贿犯罪的刑罚处罚过轻,并且缺乏处罚的一致性,特别是在商业贿赂犯罪中,多次行贿行贿数额巨大以及项目投资、建筑系统等重要领域的行贿犯罪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轻刑化不足以抑制行贿犯罪的滋生。因此,我国立法上有必要规定,在商业贿赂犯罪中,严重的行贿犯罪应该与受贿犯罪刑罚处罚一致,即特定情形,比如商业领域中,主动行贿、多次行贿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与受贿犯罪的社会危害性相当,甚至其危害性严重于受贿犯罪的情形下,行贿犯罪与受贿犯罪在法定刑的量刑档次上应该是相同的,然后根据各自的量刑情节在该量刑档次中进行刑罚处罚。

  • 标签: 行贿犯罪 受贿犯罪 处罚一致性 商业贿赂犯罪
  • 简介:近段时期,在各级纪检监察部门的通报上以及媒体的调查报道中,房地产领域腐败频繁亮相,利益输送链条规模之大触目惊心。随着反腐败斗争不断深入,坚决铲除房地产领域“腐败土壤”、挤出房价中的“行贿黑金”刻不容缓。

  • 标签: 黑金 行贿 房价 反腐败斗争 纪检监察部门 调查报道
  • 简介:我国刑法对行贿犯罪规制乏力,对此,预防和惩治行贿犯罪诸刑事政策均或多或少难辞其咎。与其说问题根源在于行贿犯罪刑事司法执行不力进而导致行贿犯罪刑事政策“整体失灵”,不如说是行贿犯罪刑事政策方向偏移进而形成行贿犯罪刑事司法“全面式微”。我国欲有效预防和惩治行贿犯罪,就迫切需要对行贿犯罪刑事政策进行适时调整、科学适用并不断完善。“惩办行贿与惩办受贿并重”的刑事政策应是现阶段较为理想的现实选择。《刑法修正案(九)》对行贿犯罪的诸多修正即是该刑事政策在立法上的体现。应积极克服以往刑事政策的惯性,摒弃认识偏差,在司法实践中做到正确理解和适用这一“新政”。有效治理行贿犯罪不能单纯依赖刑事政策,而要逐步提高我国应对犯罪的治理能力和实现治理现代化。

  • 标签: 行贿犯罪 刑事政策 重受贿轻行贿 惩办行贿与惩办受贿并重 犯罪治理
  • 简介:2015年12月29日,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工信局原局长董社有因受贿332万元、891.16万元巨额财产来源不明,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日前,董社有已被送监执刑。身陷囹圄的董社有悔恨地说:'应该把那些行贿的老板都判刑,都是些害人精。'不过行贿人却说,这一切都是逼不得已。正如行贿受贿常常连用为一个词,行贿者和受贿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这一对'连体'畸形儿的大名叫作'腐败'。铲除根深蒂固的腐败陋习,必须

  • 标签: 可怜眼 行贿者可怜
  • 简介:2015年以来,右江区检察院狠抓“窗口”服务,把“高效、便捷、利民”作为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工作的宗旨和目标,开通了行贿犯罪档案查询便捷服务窗口,专门设立了查询服务窗口,安排专人负责.实行查询结果“即时告知”制,即即时申请、即时审核、即时查询、即时告知。

  • 标签: 档案查询 行贿犯罪 服务窗口 检察院
  • 简介:河南一公司总经理王顺喜通过行贿新乡中院立案庭庭长,使本应由河南高院审理的借贷纠纷案,降级在新乡中院审理,之后又向3名合议庭法官行贿;被告方提管辖权异议并申诉至最高法,王顺喜又行贿最高法一内勤人员打探消息;该案由河南高院立案重审后,王又行贿了河南高院纪检监察局一副局长,还委托这名副局长向两名河南高院法官送购物卡,以求在案件上获得帮助。

  • 标签: 行贿 合议庭法官 尊严 司法 管辖权异议 立案庭
  • 简介:《刑法修正案(九)》实施后,行贿罪在入罪数额、量刑数额等方面均发生了变化,特别宽宥制度从宽的幅度亦规定得更加严格。新法与旧法相比,既有从轻的内容,也有加重的内容,如何准确的适用从旧兼从轻原则,需要从其适用对象、适用范围、适用方法及“从轻”标准等角度综合加以认定。本文对从旧兼从轻原则的讨论,并不局限于分析行贿案件,而是从该原则在实践运用中的一般性问题入手。本文认为,从旧兼从轻原则的适用对象可以出于人道主义适当放宽;适用范围除了包括定罪量刑的实体规定外,还包括程序性规定,并适用于司法解释中补充法律空白的相关规定;适用方法为新法与旧法之间的择一适用、整体适用;“处刑较轻”应该以宣告刑较轻为衡量标准,且应考虑刑法总则的内容,以主刑作为主要的衡量尺度。

  • 标签: 刑事实体 溯及力 从旧兼从轻 行贿罪
  • 简介:社会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女性具有愈加鲜明的独立人格和权利地位。同时,女性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产生了相应的转变,女性犯罪率急剧增长,社会危害也更加严重。女性犯罪因其特殊的心理、生理因素,形成了区别于男性的犯罪动机、犯罪行为和犯罪手段。因此,犯罪现场痕迹会表现出女性犯罪人的某些稳定而特有的行为特点。

  • 标签: 犯罪痕迹 女性犯罪 犯罪特征 性别甄别
  • 简介:我国刑法中存在将部分帮助行为单独定罪量刑的立法例,可称之为帮助型犯罪。帮助型犯罪与共同犯罪存在交叉,其实行行为本质上属于帮助行为,但却单独定罪量刑,并且部分脱离了对关联犯罪的从属性。新行为无价值理论为此立法模式提供了理论基础,而帮助行为在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共同犯罪处罚的漏洞为其出现提供了现实需求。但帮助型犯罪对共犯从属性理论的突破以及部分罪状描述过于简单,导致与关联犯罪中帮助行为区分的模糊性。

  • 标签: 共同犯罪 帮助行为 关联行为 正当性 从属性
  • 简介:12月13日下午3时11分,宁波的龚师傅驾驶一辆灰色吉普越野车到鄞州区建设路附近去办事,突然一名中年男子拄着铁锹蹿出来,拦住了去路,硬说龚师傅驾驶的越野车撞断了他的右腿,还恶狠狠地叫嚣说:“你有钱就拿钱砸死我呀!”龚师傅随后报了警。

  • 标签: 犯罪 碰瓷 越野车 鄞州区 师傅 驾驶
  • 简介: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中,犯罪是由贫困所导致的传统犯罪学理论日渐式微,而长期被忽视的社会中上阶层人士的“白领犯罪”问题则成为研究热点。面对近年来全球日益凸显的白领犯罪问题,2015年11月19日至20日召开的“白领犯罪国际研讨会”围绕这一主题就企业合规管理、白领犯罪特别执法、国际性内部调查和信息披露、法人犯罪、企业社会责任、反腐败侦查与执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本文对会议的焦点问题进行了概括和梳理,以期如实反映会议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并推动对白领犯罪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 标签: 白领犯罪 企业合规 反腐败 法人犯罪 企业社会责任
  • 简介:在人们的印象中,一般都认为犯罪是法律现象,但严密考察时会发现犯罪同时显现出四种现象,即法律现象、生理现象、心理现象和社会现象。因此研究犯罪应从这四个方面进行考察。这些考察综合起来已接近了治罪所秉持的综合治理理论,且有较深的意涵,能够发挥启发深刻思考的作用。

  • 标签: 犯罪现象 法律考察 生理考察 心理考察 社会考察
  • 简介:犯罪与警察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矛盾现象,是古今中外社会治理的一个古老话题。犯罪的产生及存在是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秩序的主要因素,因而是社会治理的主要对象。而警察作为控制犯罪和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职业力量,则是实施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

  • 标签: 社会治理 犯罪分析 评介 创新 析理 国内
  • 简介:'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30多年来,毒品犯罪泛滥蔓延,成因复杂,形势严峻,研究方法多样,研究理论纷呈。作为典型牟利性犯罪,获取暴利是毒品犯罪动机的触发点,也是其犯罪目的的终结点。综合各种国内研究理论和毒品犯罪的牟利特征,当前涉及对毒品犯罪所获之利的研究主要有经济学理论、金融调查策略、洗钱犯罪控制三种理论。本文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涉及这三种理论

  • 标签: 中截 利问题 截利
  • 简介:青少年犯罪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部分青少年由于年龄、心理发育不成熟分析问题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差,看问题简单、片面,待人处事往往感情用事,普遍具有好奇、利己、攀比、逆反、模拟和喜欢寻求刺激;有的青少年法律观念淡薄,知识匮乏往往受一些影视作品、电脑游戏、书刊杂志等不健康内容的影响,对行为后果缺乏正确的认识;有的青少年性格内向、孤僻,加上来自学校、家长、社会等方面的压力,心理长期受压抑,缺乏倾诉对象,容易导致心理扭曲;有的青少年缺乏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常以“自我为中心”,好逸恶劳,贪图安逸享受,追求高消费,讲排场,摆阔气,私欲极度膨胀,争强好胜,固执偏激,一旦自己的欲望得不到满足或受到外界因素刺激,就会铤而走险。

  • 标签: 青少年犯罪 预防 心理发育 社会问题 法律观念 影视作品
  • 简介:我国犯罪学长期以来比较忽略犯罪测量的研究,极少探究测量与统计资料的形成来源,由此可能造成对刑法的选择性与部分性缺乏质疑、立法与执法难以与社会脉动同步、缺乏证据而形成刑事政策等。目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已建立起系统性的犯罪被害人调查制度,通过对官方统计的比较与修正,已成为各国了解本国犯罪现状、特征及变化趋势的可靠数据来源,也为犯罪学特别是被害人学的实证研究提供了基本的素材。我国正处于社会管理创新的关键时期,亟待建立全国性的犯罪被害调查制度。

  • 标签: 犯罪统计 被害调查 西方国家
  • 简介:《周易》是"极天地之渊蕴,尽人事之终始"的经典,在哲学、史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等方面,也可以称为集精蕴萃之宝山,是中国传统文化之总纲,于治国理乱、处罪论刑,也为历代治平之要。因此,对《周易》中关于"罪"的相关理念与观点进行分析与研究,梳理出《周易》有关犯罪问题的逻辑脉络与学说体系至关重要。《周易》以"德道"来说明处在不同位上的人应如何"守分"才能"大有",核心则是对人欲的认识;以"中道"强调"度"的把握,即对"人欲"的"损"、"益"得当,便不会获罪;以"正道"讨论执法者心正才能不偏私、不废公。《周易》自阐发人欲而始,阐述恶与罪之辩证,主张协调利欲以化除恶与罪,以教化与刑罚交互为用,终成治世之功。

  • 标签: 观卦 噬嗑卦 贲卦 犯罪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