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6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作者针对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责任制度,这一我国证券立法的薄弱环节,着重从证券虚假陈述行为的认定、主体的认定、民事责任形式以及构成要件的认定几个方面,综合运用比较分析、价值分析的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笔者不揣浅薄,在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责任形式中缔约过失责任、侵权责任和担保责任之间的区分及认定、发行人之外其他责任主体归责原则、证券虚假陈述因果关系的认定、损害范围认定等方面提出一些个人见解,以期有益于我国相关民事立法的进一步完善。

  • 标签: 虚假陈述 民事责任 因果关系 损害认定 证券市场 证券法
  • 简介:股东对公司提起的民事诉讼的方式有直接诉讼和派生诉讼两种.就证券虚假陈述而言,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应结合运用集团诉讼和派生诉讼,以惩治虚假陈述责任人.我国现有法律没有规定集团诉讼和派生诉讼.为了保护大量处于弱势的中小股东利益,有必要引入集团诉讼制度,追究上市公司及其董事、管理层等虚假陈述行为对投资者造成的损失,并采用派生诉讼继续追究有关主体因虚假陈述给公司造成的损失的责任,以使责任落实到侵权人.

  • 标签: 派生诉讼 虚假陈述行为 集团诉讼制度 追究 民事诉讼 直接诉讼
  • 简介:在民众的强烈期盼下,最高人民法院终于做出司法解释宣布受理虚假陈述民事赔偿案件,但是由于其固守传统民事诉讼模式,难以有效地解决人数众多的虚假陈述民事赔偿问题.笔者认为应当借鉴美国的集团诉讼机制以及德、法两国的团体诉讼的先进经验,改造我国已有的代表人诉讼制度,以解决虚假陈述民事案件的诉讼方式问题.

  • 标签: 虚假陈述 民事诉讼模式 集团诉讼机制 团体诉讼 代表人诉讼制度 证券市场
  • 简介:虚假陈述行为在证券市场所有侵权行为中所处的特殊地位以及其自身的特色,所以人民法院选择虚假陈述引起民事赔偿纠纷为突破口,采"主体--客体"的二元对称结构分析法来透视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诉讼.以信息披露制度为前提的虚假陈述经侵权行为法的评价后定位为特殊侵权行为,对其责任性质与方式、责任原则与范围、构成要件与举证责任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和现代社会纷争群体化相适应的证券民事诉讼,表现出设置起诉前置条件、明确管辖制度、代表人诉讼原告权利登记程序要件等以加强法官职权进行诉讼管理和适应实体法上的无过错和过错推定原则的需要采取证明责任倒置等以实现对抗主体之间平衡的双重特色.应进一步采取缓和权利登记程序要件、扩大代表人诉讼适用范围、引进团体诉讼与诉讼担当制度、拓宽当事人适格范围、强化法院判决效力扩张、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明确归责原则和举证责任等措施以完善救济机制和强化纠纷解决功能.同时要注意法律制度体系、责任体系和纠纷解决体系的协调与衔接.

  • 标签: 虚假陈述 代表人诉讼 程序要件 纠纷解决 举证责任 诉讼机制
  • 简介:证券市场民事赔偿是对投资者受损害的权益进行司法救济的措施。本文围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受理证券市场虚假陈述民事赔偿案的通知,探讨了行政决定前置程序、诉讼形式的选择、举证责任的分配、赔偿额的确定和中介机构赔偿责任等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 标签: 证券市场 虚假陈述 民事赔偿 行政决定前置程序 诉讼形式 举证责任
  • 简介:本文研究了中国证监会对会计师事务所虚假陈述和勤勉尽责的认定,认为虚假陈述的实质是审计失败,而勘勉尽责的核心是应有的职业关注.超前的审计准则不能作为认定职业关注的标准,机械执行审计准则不能认定已尽了职业关注

  • 标签: 中国 会计师 虚假陈述 勤勉尽责 审计准则 证券市场
  • 简介:我国证券市场虚假陈述行为的相关法律在不断进步和完善之中,但在虚假陈述行为的民事责任认定、损害赔偿范围及标准、赔偿司法程序等方面的实施效果并不令人满意,给投资者权益造成了损害,因此在这些方面有进行适当修正的必要.

  • 标签: 证券市场虚假陈述行为 民事责任 损害赔偿
  • 简介:完善我国证券民事赔偿制度是近年来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围绕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对起诉前提、诉讼方式、归责原则、因果关系、损失认定等主要方面展开评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 标签: 证券 虚假陈述 民事赔偿
  • 简介:一、证券承销商虚假陈述民事责任分析(一)责任构成的基础和性质责任构成的基础是承销商违反法定审查义务,并给投资者造成损害。公开发行文件无虚假陈述是证券市场公开原则的基本要求。各国证券法一般均要求承销商应当确保发行文件的真实、准确、完整,就承销商应当尽合理审查义务而言,即承销商应从自身的专门知识、经验出发,对文件进行合理审查,

  • 标签: 证券承销商 虚拟陈述 民事责任 证券法 合理审查
  • 简介:虚假陈述与一般侵权行为相比具有不同的特点,投资者往往难以证明侵权者虚假陈述行为与所受损失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此对因果关系的认定应当采用与一般侵权法不同的方法.本文简要介绍了美国对虚假陈述民事诉讼中因果关系认定作出的改革.美国法院采用目标认定法和市场欺诈理论,减轻了投资者对被告的虚假陈述行为与其所受损害之间因果关系的证明责任,从而极大地保护了投资者利益.我国虚假陈述民事诉讼司法解释虽然部分地借鉴了美国的做法,但仍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

  • 标签: 美国 虚假陈述 民事诉讼 因果关系 认定 目标认定法
  • 简介:我国注册会计师证券市场虚假陈述民事赔偿责任,应该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对其相关概念、归责原则和举证责任、因果关系及其抗辩事由做出科学合理的规范,以期有效保持投资者的利益与资本市场的稳定.

  • 标签: 注册会计师 虚假陈述 民事赔偿责任
  • 简介:《证券市场信息披露法律监管》 M 北京,二、 中国证券市场的市场监管理念存在偏差中国证券市场是一个发展只有10年的新兴市场,也就是说监管机关在监管证券市场履行职责的时候是应该站在什么位置上

  • 标签: 分析观念 原因分析 层面进行
  • 简介:证券市场虚假陈述,  2003年1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证券市场虚假陈述民事案件司法解释的发展也典型的反映了上述背景

  • 标签: 上市公司信贷风险 信贷风险防范 虚假陈述
  • 简介:当遭遇虚假陈述时,证券投资基金和一般投资人一样会受到损失,也同样具备提起虚假陈述民事赔偿诉讼的资格.证券投资基金的不起诉行为不但违背了其设立目的,也违反了基金合同的约定.应完善基金管理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协调外部监管体系,明确基金财产运作主体的民事责任,促使证券投资基金积极行使诉讼权利.

  • 标签: 虚假陈述 民事赔偿 证券投资基金 适格原告
  • 简介:在此情况下会计师事务所对上市公司年度会计报表的审计意见对银行日益具有参考价值,五、高度重视会计师事务所对上市公司会计报表发布的审计意见,银行要积极关注上述执法机关对上市公司虚假陈述行为的调查

  • 标签: 上市公司信贷风险 信贷风险防范 虚假陈述
  • 简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毫无疑问是我国迄今为止在证券民事赔偿方面制定的内容最全面、可操作性最强、意义最重大的法律规范,必将有助于增强投资者的信心,减少虚假陈述现象的发生。然而,我们在欢欣鼓舞的同时必须冷静地看到,这些进步还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实验性特征。从

  • 标签: 证券市场 虚假陈述 司法解释 虚假信息 投资者 民事赔偿案
  • 简介:(二)虚假陈述对投资者及证券市场的危害虚假陈述违反了信息披露这一基本证券法律制度,我国法律中对证券发行中虚假陈述损害赔偿的请求权人的资格有规定,《证券法》中不仅规定了发行人、承销商以及其负有责任的董事、监事和经理对公开文件的虚假陈述承担赔偿责任〔1[2]〕

  • 标签: 上市公司信息 中虚假 信息披露
  • 简介:最高下简称为人民法院1月15日发布《关于受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侵权纠纷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以“通知”),宣布受理由虚假信息披露引发的民事侵权纠纷案件后,哈尔滨市中级人民法院正式受理了3位股民起诉大庆联谊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一案,大庆联谊成为第一个被股民起诉的上市公司。

  • 标签: 受理 纠纷案件 起诉 民事侵权 虚假陈述 民事赔偿案
  • 简介:就应对最先揭露虚假陈述的报道是否满足相对真实作出判断,要求对虚假陈述的揭露报道绝对真实是不合理的,一旦把相对真实作为揭露虚假陈述行为的报道的真实性的标准

  • 标签: 司法解释缺陷 最高法 案件司法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