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腹腔镜胃病损切除术联合长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胃癌患者的影响。方法:纳入 31例于 2018年 7月至 10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 62例胃癌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 31例,全部患者采用腹腔镜胃病损切除术为患者施治,研究组术后 12h置入鼻十二指肠营养管进行长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术后 12h置入鼻十二指肠营养管进行短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观察入选者术前,术后一周以及出院当日营养指标的变化,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手术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客观评价。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研究组术前、术后一周、出院当日的血红蛋白、白蛋白、总蛋白水平对比未有明显差异( P>0.05),对照组出院当日相关指标与研究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为 6-45天,均值为( 20.26±4.25)天,并发症发生率为 25.81%,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为 8-48天,均值为( 23.26±4.25)天,并发症发生率为 38.71%。结论:腹腔镜胃病损切除术联合长期肠内营养支持可避免胃癌患者机体营养过度缺失,有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加快康复进展,应用前景可期。

  • 标签: 腹腔镜胃病损切除术 肠内营养支持 营养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个性化营养指导对儿童生长发育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在为我院进行体检的儿童 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儿童随机分为观察组 (n=99)和对照组 (n=101),观察组给予个体化营养指导,对照组给予常规营养指导,检查两组儿童干预前后身高、体重及胸围,检测血清铁、锌及血红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儿童在接受个性化营养指导的 6个月过程中,身高增长了( 8.3±2.7) cm,体质量增长了( 16.3±5.8) kg,胸围增长了( 6.1±2.5) cm,而对照组儿童在接受为期 6个月的常规营养指导的过程中,身高增长了( 6.4±2.6) cm,体质量增长了( 14.2±5.9) kg,胸围增长了( 6.0±2.6) cm,除胸围没有明显差异外,观察组儿童其余指标均比对照组儿童增长量大。结论:个体化营养指导有助于儿童生长发育,改善儿童营养状况,指导推广使用。

  • 标签: 营养指导 生长发育 营养水平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个体化营养方案对营养不良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7年 9月 -2018年 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84例营养不良患儿,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 n=42)与观察组( n=42),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个体化营养方案干预,比较两组患儿营养状况、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儿营养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为 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80.95%( P<0.05)。结论 在营养不良儿童中实施个体化营养方案,可明显改善其营养状况,促进生长发育,提高家属满意度。

  • 标签: 营养不良 个体化营养方案 营养状况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积极营养支持对早产儿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70例早产儿为对象,按电脑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营养支持,试验组予以积极营养支持,对比两组住院期间体格发育状况、智能发育情况、营养状况及血生化营养指标。结果试验组早产儿的身长、体质量及头围的增长速率分别为(0.90±0.31)cm/周、(16.07±4.29)g·kg-1·d-1、(0.88±0.30)cm/周,均高于对照组(0.74±0.22)cm/周、(11.68±3.68)g·kg-1·d-1、(0.61±0.26)cm/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PDI、MDI分别为(108.17±11.37)分、(107.85±12.00)分,均高于对照组(94.76±12.33)分、(95.57±11.6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出生后4 d、7 d及14 d时,试验组肠内能量比、总能量、氨基酸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出生日,两组血清前白蛋白水平、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出生后14 d、出院日,试验组血清前白蛋白水平、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积极营养支持可促进早产儿体格发育及智能发育,并改善其营养状况及血生化营养指标。

  • 标签: 积极营养支持 早产儿 体格发育 智能发育 营养状况 血生化营养指标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营养指导对儿童生长发育状况和营养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8年 1月- 2月在为我院进行体检的儿童 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儿童随机分为观察组 (n=99)和对照组 (n=101),观察组给予个体化营养指导,对照组给予常规营养指导,检查两组儿童干预前后身高、体重及胸围,检测血清铁、锌及血红蛋白水平。结果①两组干预前胸围、身高及体重等生长发育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干预后研究组胸围、身高及体重等生长发育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②两组干预前血红蛋白及血清铁、锌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干预后研究组血红蛋白及血清铁、锌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③两组干预前后肥胖及营养不良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结论个体化营养指导有利于儿童营养状况的改善,促进其生长发育,具有推广价值。关键词 :营养指导 ;儿童 ;生长发育 ;营养水平 儿童时期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处于第二生长高峰。这一时期如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将会影响儿童的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还可能引起多种疾病。因此平衡膳食、摄入合理的营养物质可改善儿童的营养状况,促进其健康成长。但目前儿童家长对饮食摄入的相关知识比较匮乏,不能很好的保证儿童合理膳食,加之儿童饮食往往依口味、喜好而定,导致偏食、厌食、过食等不良饮食习惯时有发生,不利于儿童的生长发育。营养指导是对儿童及其家长进行饮食物营养摄入的指导,针对儿童时期生长发育的特点制定专业性、针对性饮食指导方案,帮助儿童改善饮食习惯,对饮食时间、种类及数量作出相应的指导,并督促儿童及其家长执行,以帮助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确保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同时预防营养过剩所致的超重、肥胖。本研究探讨了营养指导对儿童生长发育状况和营养水平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调查高龄老年长期鼻饲患者的营养状况并进行分析,以期引起临床医护人员和家属陪护对此类患者营养状况的关注,改进鼻饲管理,提高喂养效果。方法 选取 2019年 1~ 3月期间,陕西省人民医院住院患者中年龄≥ 80岁且鼻饲时间超过一周的患者 50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来收集数据,营养评价指标为上臂肌围、淋巴细胞比率、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血清白蛋白和前白蛋白。进行结果分析。   结果  ​入组对象鼻饲一周后,综合 ​MNA 评分均 <17分。 MNA评分下降率为 92%( P<0.05) ,其上臂肌围、淋巴细胞比率、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下降率均超过 50%,其中血清白蛋白下降率为 72%,前白蛋白下降率为 70%。调查显示:​高龄老年住院鼻饲患者普遍存在营养不良。且存在医护人员和陪护人员对营养效果关注度低。 结论  高龄老年长期鼻饲住院患者多数存在营养不良状况,需要引起医护人员和家人的高度重视,营养管理要贯穿住院期间和出院后延续护理。经过给予合理的营养指导与护理干预,配合临床治疗,对增强病人的抵抗力,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促进身体康复有很大帮助。应将营养管理纳入医护管理的工作流程,特别是护理健康教育中.

  • 标签: 高龄老年 长期鼻饲 营养状况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新生儿筛查的广泛开展使得先天遗传代谢性疾病患者确诊人数不断增加。先天遗传代谢性疾病种类繁多,其中部分伴有发作性或持续性低血糖。严重的低血糖发作可能加重代谢危象和脑及视力损害。饮食疗法是先天遗传代谢性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正确的饮食管理可在减少甚至避免低血糖发作的同时维持正常的生长和发育,限制有害的代谢产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营养管理应贯穿患者整个生命周期。现就伴有低血糖的先天遗传代谢性疾病的长期营养管理现状进行阐述,并提出建议。

  • 标签: 先天遗传代谢性疾病 低血糖 营养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儿童实施个性化营养指导对其生长发育状况的影响。方法:择取44例来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儿童,将其随机分组研究,对照组(22例)实施常规营养指导,研究组(22例)实施个性化营养指导,对照分析两组儿童生长发育状况。结果:实施营养指导之前,两组儿童身长、体重以及胸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营养指导实施6个月之后两组儿童身长、体重以及胸围均明显增加,而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个性化营养指导 儿童 生长发育状况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早产儿出院后营养指导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分析。方法:将我院( 2018年 7月至 2019年 12月)收治 200例早产儿,采取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 100例)与实验组( 100例),其中对照组早产儿实施出院普通营养指导配合常规营养配方奶粉,实验组早产儿实施出院后强化营养指导与强化营养配方奶粉,两组分别于早产儿出院后进行 3个月指导。对照两组早产儿家长于纠正胎龄 40周、纠正胎龄 1个月对早产儿相关喂养知识掌握评分、早产儿体格生长(主要包括头围、身长、体质量)情况。结果:在指导 3个月评分均较纠正胎龄 40周提升,实验组早产儿相关喂养知识掌握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01)。在指导 3个月体格生长均较纠正胎龄 40周提升,实验组早产儿早产儿体格生长高于对照组( P<0.001)。结论:在早产儿出院后实施营养指导,可明显提高家长对早产儿喂养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加快早产儿生长发育,效果理想。

  • 标签: 早产儿 出院后 营养指导 生长发育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不用营养状态下学龄前儿童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到我院进行营养检测的100例学龄前儿童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析不同营养状态下健康问题发生率。结果 均衡饮食前后,体重过低、发育不良、肥胖及贫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学龄前儿童 营养状态 生长发育 影响
  • 作者: 孙川喻 阮慧娟 陆烨君 汤庆娅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2020年第01期
  • 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临床营养科 200092;山东日照市人民医院 临床营养科 276500,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临床营养科 20009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临床营养科 200092;上海市小儿消化与营养重点实验室 200025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妊娠晚期正常孕妇尿碘浓度测定及膳食调查,评价此类人群碘营养状况,并分析其碘营养状况与胎儿生长发育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队列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8月产科门诊产前检查的妊娠晚期孕妇(孕28~34周)为研究对象。于入组及入院待产时进行两次膳食调查(包括碘相关食物频度法和24 h饮食日记),使用膳食营养软件计算膳食碘摄入量。每隔两周门诊产检时完成1次随机尿样本留取(3次/人),检测尿碘浓度。期间记录产检资料完成分组,并于入院分娩后记录其新生儿体格发育指标及促甲状腺激素结果。结果研究共纳入符合研究标准并完成研究方案的研究对象151例。尿碘中位数为100.0 μg/L。研究对象碘缺乏、碘充足和碘超足量的比例分别为76.8%(n=116)、19.2%(n=29)和4.0%(n=6)。比较碘缺乏组(n=116)与非碘缺乏组(n=35)的新生儿出生体重[(3 295±370)g比(3 395±450)g,P=0.183]、身长[50.0(48.0,50.0)cm比50.0(49.0,51.0)cm,P=0.171]、头围[34.5 (34.0,35.0)cm比34.5(34.0,35.0)cm,P=0.691]和促甲状腺激素值[(4.0±1.9)mIU/L比(4.2±2.5)mIU/L,P=0.438],两组间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标准,碘营养缺乏在妊娠晚期孕妇人群中发生的比率高达76.8%。但研究对象中,不同碘营养状况孕妇其新生儿体格发育及相关指标比较未见明显差异。

  • 标签: 孕妇 营养评价 胎儿发育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接受体检的 60例学龄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 ,对所有儿童进行营养状况检测 ,分析其生长发育情况 ,主要包括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段发生的肥胖、超重、消瘦以及正常等情况和不同生长发育情况的儿童身高。结果不同年龄段儿童肥胖、超重、消瘦以及正常情况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不同性别儿童肥胖、超重、消瘦以及正常情况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正常营养状况儿童的平均身高为 (107.31±3.58)cm,肥胖儿童的平均身高为 (105.22±3.29)cm,超重儿童的平均身高为 (104.75±3.04)cm,消瘦儿童的平均身高为 (104.67±3.09)cm;肥胖、超重和消瘦儿童的身高均明显低于正常营养状况儿童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根据不同地区学龄前儿童营养问题产生的原因,分别采取不同的干预方案,提供科学的饮食方案,完善饮食结构,提高营养健康状况:在西部经济欠发达农村地区加大学龄前儿童的营养投入;在发达地区和城市,采取合理的饮食模式、体育锻炼和健康教育。

  • 标签: 学龄前儿童 膳食结构 营养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强化静脉营养对早产儿生长发育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院治疗的早产儿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A、B和C组,每组50例,A组出生24 h内给予全静脉营养策略,B组出生48 h内给予全静脉营养策略,C组出生72 h内给予全静脉营养策略,三组均在医院观察至出院,观察三组肝功能、营养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差异。结果A组体质量增加速度、头围增加速度和身长增加速度高于B组和C组[(22.73 ± 2.02) g/(kg·d)比(19.90 ± 1.89)和(17.60 ± 2.01) g/(kg·d)、(0.76 ± 0.17) cm/周比(0.69 ± 0.18)和(0.60 ± 0.15) cm/周、(1.21 ± 0.20) cm/周比(1.02 ± 0.24)和(0.89 ± 0.22) cm/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总白蛋白和白蛋白高于B组和C组[(49.92 ± 3.30) g/L比(45.03 ± 2.94)和(42.03 ± 3.00) g/L、(33.10 ± 2.02) g/L比(29.89 ± 1.95)和(25.59 ± 2.00)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CD3+和CD4+高于B组和C组[(68.80 ± 4.01)%比(59.02 ± 3.20)%和(55.03 ± 3.10)%、(43.31 ± 2.09)%比(38.82 ± 2.06)%  和(34.40 ± 2.11)%],而CD8+明显低于B组和C组[(23.30 ± 2.80)%比(28.89 ± 2.91)%、 (34.40 ± 2.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强化氨基酸营养能明显改善早产儿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有助于其生长发育。

  • 标签: 胃肠外营养 婴儿,早产 儿童发育 营养状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生长发育健康指导对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生长发育、营养状态及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6月在该院出生的低出生体重早产儿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出院后均给予常规护理指导,观察组实施延续性护理生长发育健康指导。比较两组早产儿生长和神经系统发育、营养状态及生化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低体重早产儿出生后1、3、5、7及9个月的体重和身长均超过对照组,观察组的交往、语言、适应性、大运动及精细运动五个方面的分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低体重早产儿的血清微量元素钙、铁、锌的改善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低体重早产儿的血清前蛋白、胆红素及尿素氮水平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进行延续性护理生长发育健康指导,能够明显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和神经系统发育、补充营养及改善生化指标。

  • 标签: 低出生体重早产儿 延续性护理 生长发育健康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保健对 婴 幼 儿 生长发育及营养性疾病的影响 。方法:回顾分析社康中心 2018年 12月至 2019年 12月期间接受预防保健的 婴 幼 儿 128 例,根据其是否接受儿童保健分组,其中 64 例接受儿童保健(观察组),另 64 例未接受儿童保健(对照组),比较两组 婴幼儿 生长发育状况和营养性疾病状况 。结果:观察组营养性疾病发生率 1.56% 低于对照组 18.75% ( P< 0.05); 3 个月时,观察组婴儿体重、身高比对照组,差异小( P>0.05 ), 12 个月时,观察组体重、身高均高于对照组 ( P< 0.05),观察组神经心理发育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 P< 0.05)。结论:婴 幼 儿定期到 院 接受儿童保健,对其身体和神经心理生长发育,以及预防营养性疾病均有积极意义 。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长期维持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可能增加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的风险,极少有研究关注老年人按需和长期维持PPI治疗对SIBO的影响。应用甲烷氢乳果糖呼气试验(LBT)研究老年人SIBO的患病率,探讨按需和长期维持PPI治疗对老年人罹患SIBO风险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2019年3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消化内科门诊的200例老年人,分为长期维持PPI治疗组、按需PPI治疗组和对照组,应用LBT检测SIBO的患病率,分析比较三组的SIBO患病率。结果200例老年LBT受试者,SIBO患病率为71.5%(143/200)。PPI治疗和糖尿病(DM)是SIBO的独立危险因素。接受PPI治疗的老年人SIBO患病率为77.1%(108/140),未接受PPI治疗的老年人SIBO患病率为58.3%(3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长期维持PPI治疗组SIBO患病率显著高于按需PPI治疗组和对照组(88.6%、65.7%和58.3%,P值均<0.01)。按需PPI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SIBO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长期PPI治疗的老年人,PPI治疗时间>61个月者SIBO患病率明显升高。结论老年人长期维持PPI治疗增加SIBO患病风险,而按需PPI治疗则不会增加其风险。因此如果老年人必须接受长期PPI治疗,在原发病许可的前提下,尽量按需服用,而不是每日持续服用。

  • 标签: 质子泵抑制剂 老年人 甲烷氢呼气试验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中医养生康复强调“三因制宜”的运用,十二时辰养生法正是在这样的中医理论支持下而发展起来的,是中医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其核心思想是“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和动态观。随着逐步的发展逐渐形成中医时间医学的一部分,如能结合现代医学及各方学科给予系统专门的研究,发掘其精华,形成一个中国独特的时间医学体系,必将为大家所关注。

  • 标签: 十二时辰养生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