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尿激酶腹腔注射治疗结核性腹膜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6年 6月 ~2017年 12月期间收治的结核性腹膜炎患者 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4例,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采用尿激酶腹腔注射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 2周、 3周、 4周无腹水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 B超复查脓性胸、腹腔积液伴胸腹膜增厚情况 3个月、 1年后、 2年后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尿激酶腹腔注射治疗结核性腹膜炎,可有效稀释胸、腹水,有利于胸腹水吸收,提高治疗效果,复发率低。

  • 标签: [ ] 尿激酶 结核性腹膜炎 疗效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恩度、香菇多糖分别以腹腔注射的方式治疗恶性腹水的初步治疗效果,比较二者之间的治疗效果的差别.方法75例恶性腹水的肿瘤患者在B超定位以后予以腹腔穿刺并放置中心静脉导管,恶性腹水尽量引流后观察组给予恩度腹腔注射,对照组给予香菇多糖腹腔治疗,每周治疗1次,连续应用3个疗程后评估治疗效果及患者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的有效率为60%,对照组治疗后总的有效率为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度腹腔治疗恶性腹水的疗效良好,显著好于香菇多糖治疗组.关键词恩度;恶性腹水;预后ClinicalobservationofthetreatmentofMalignantascitesbyEndostarorLentinanInjectionAbstractObjectiveToevaluatethepracticability,safetyandthepreliminaryeffectofthetreatmentofMalignantascitesbyEndostarorLentinanInjection,andcomparetheireffectgaps.Methods75casesofpatientswithMalignantascitestreatedbyEndostarorLentinanInjectionaftertheMalignantascitesdrainagebytheCVC(centralvenouscatheter)whichshouldbeplacedintheAbdominalcavityafterthetype-Bultrasonicguidance.Evaluatetheeffectandlifequalityafterthecontinual3-weektreatmentofeachperweek.ResultsIntheobservationgroup(Endostar),thetotaleffectiveratewas60%.Inthecontrolgroup(LentinanInGjection),thetotaleffectiveratewas29%.Thereissignificantdifference(P<0.05)betweenthe2groups.ConclusionsEndostarcouldprovidesignificantlybettertreatmKeenyteWffoercdtstoMalignantascitesthanLentinanInjection.endostar,malignantascites;prognosis中图分类号R442.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639-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激酶腹腔注射治疗结核性腹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结核性腹膜炎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两组患者均采取抗结核药物常规治疗及穿腹抽液,对照组注射0.9%的氯化钠溶液20mL,观察组使用尿激酶100000IU加0.9%氯化钠溶液20mL进行腹腔注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注药次数、腹腔积液平均吸收时间、腹膜平均厚度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2例腹膜粘连,腹膜粘连发生率为13.3%;对照组出现6例腹膜粘连,腹膜粘连发生率为40%,经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腹腔尿激酶注射能够减少患者注药次数,降低腹膜增厚,促进腹腔积液吸收,同时降低了腹腔粘连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尿激酶 结核性腹膜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我科使用腹腔注射多巴胺加速尿治疗肝硬化晚期腹水20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例患者全系住院晚期肝硬化病人,其中肝硬化转为肝癌5例。全部病人均经肝脾B超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腹水;其中男13例,女7例,年龄最大者53岁,最小者24岁,平均年龄38岁。

  • 标签: 肝硬化腹水 多巴胺 临床疗效观察 腹腔内注射 门静脉高压 速尿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腹水超滤回输联合清开灵注射腹腔注射治疗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腹水超滤回输+清开灵注射腹腔注射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用腹水超滤回输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显效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意义,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腹水超滤回输联合清开灵注射腹腔注射治疗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是一种安全、有效,且适用范围广的方法。

  • 标签: 肝硬化难治性腹水 腹水超滤回输 清开灵注射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新肌注射法对苄星青霉素肌注射疼痛的影响。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需注射苄星青霉素240万U患者168例,采用自身对照,苄星青霉素分两侧肌注射,每侧注射120万U。采用常规注射法(0.9%氯化钠作为溶媒),创新注射A法(利多卡因+0.9%氯化钠作为溶媒)及创新注射B法(0.9%氯化钠作为溶媒,注射注射部位进行冰敷)。结果  与常规组相比,创新A组和B组的一次性注射成功率及不同时间点的疼痛评分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 标签: 苄星青霉素G 注射,肌肉内 疼痛 利多卡因
  • 简介:摘要刻度注射器的设计研究是为解决现有注射注射量不精确、定位慢效率低的缺陷,特别是对皮试、体检等人多、时间紧的使用场合,有很大的应用价值。考虑了刻度注射器的技术方案,介绍了刻度注射器的设计机理,并对内刻度注射器的制作提出了思路和方法。

  • 标签: 内刻度注射器 精确注射量 专利设计
  • 简介:例1,女,50岁.自行从脐旁插入一金属丝10d,伴右下腹疼痛入院.查体:脐右旁有一划痕愈合,右下腹压痛,无反跳痛,未及腹下包块,无腹肌紧张,腹部X线片示:右髂窝金属丝异物.完善检查后行腹腔镜探查术,于脐轮穿刺置入腹腔镜,脐平面两旁距脐6cm穿刺置入操作器械,镜下见右髂窝网膜与前腹壁粘连.分离粘连,显露一金属丝物,取出,检查腹腔清洁,肠管未见损伤,术毕.患者术后3d出院.例2,男,42岁.自行从肛门塞入圆珠笔12h,左下腹疼痛2h入院.查体:腹平坦,腹肌紧张,左下腹压痛、反跳痛明显,腹部X线片未见膈下游离气体.入院后急诊行结肠镜检,距肛门30cm降结肠处见一圆珠笔半截外露肠腔,一半没入肠粘膜,遂急诊行腹腔镜探查术.于脐轮穿刺置入腹腔镜,脐右旁及剑突下6cm穿刺置入操作器械.镜下见降结肠旁有一圆珠笔,予以取出,降结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结肠前壁见一新鲜创口,约0.5cm,周围少许肠内容物,缝合修补破口,冲洗腹腔,检查其他肠管未见损伤,左下腹置引流管,术毕.患者术后7d康复出院,未发生并发症.

  • 标签: 腹腔镜探查术 腹腔内异物 前腹壁粘连 右下腹疼痛 右下腹压痛 腹肌紧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金葡素、奥沙利铂腹腔注射联合射频透热治疗恶性腹水的治疗效果。方法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0例,腹腔注入金葡素80ml、奥沙利铂200mg/m2+5%葡萄糖水100ml,地塞米松10mg及利卡因10ml;即行射频热疗,一周3次。对照组30例,腹腔注入金葡素80ml、奥沙利铂200mg/m2+5%葡萄糖水100ml,地塞米松10mg及利卡因10ml。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腹水的有效率分别为80.0%,53.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金葡素、奥沙利铂腹腔注射联合射频透热治疗恶性腹水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恶性腹水 金葡素 奥沙利铂 射频透热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腹腔温热灌注化疗对结直肠癌术后腹腔复发的治疗或预防作用。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以来手术切除的50例DukesB~C期的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成温热灌注化疗组及常温灌注化疗组。温热灌注化疗在手术结束后用含氟尿嘧啶(5-FU)0.5g/L,丝裂霉素(MMC)8mg/L,奥沙利铂25mg/L温热蒸馏水4000mL,温度控制在43-45℃,在腹腔灌洗1h。常温灌注化疗用同样化疗药物,温度控制在25-30℃,在腹腔灌洗1h。然后两组分别于术后1月、术后2月再次腹腔灌洗,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术中、术后1月、术后2月应用ELISA法测定患者外周血中IL-2、TNF-a水平,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处理数据。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率、腹腔复发率及肝转移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常温灌注化疗组相比,温热灌注化疗组的IL-2、TNF-a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3年生存率升高l2.0%,而腹腔内转移率和肝转移发生率分别下降l2.0%和8.0%,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腹腔温热灌注化疗治疗可促进免疫指标(IL-2、TNF-a)水平升高,提高患者的抗肿瘤免疫功能,对结直肠癌术后腹腔复发的治疗或预防有一定的作用。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温热灌注化疗法
  • 简介:摘要病危猪由于身体机能较差,病情较严重,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很难得到直接且快速的治疗效果。腹腔注射就是将药物注射到病危猪胃肠道以外以及腹膜的一种高效抢救方式,其治疗效果远优于传统的静脉注射及肌肉注射。此外,由于病危猪通常具有较大的腹腔吸收力,因而腹腔注射的治疗过程较为迅速。当前,腹腔注射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牲畜,并且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腹腔注射 病危猪 治疗
  • 简介:[摘要]瘢痕疙瘩因其治疗存在一定的复发性,是世界医学领域上的一大难题。尽管有大量关于瘢痕疙瘩的研究,但至今仍未有完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而且对瘢痕疙瘩的形成机理还未完全掌握。复习了相关文献,对曲安奈德注射液瘢痕疙瘩注射超说明书使用进行一简要介绍。

  • 标签: [] 曲安奈德注射液 瘢痕疙瘩 注射
  • 简介:摘要说课是授课教师向教学同行详细阐述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的一种教学活动。肌注射术是临床护士必须掌握的基本操作技能之一,是完成治疗计划的重要环节,因此是护理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操作技能。笔者主要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与同行进行交流和探讨,达到扬长避短、完善自我、共同提高。

  • 标签: 肌内注射术 说课 教学设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胚囊型剖宫产瘢痕妊娠通过甲氨蝶呤妊娠囊注射以及肌注射的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胚囊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资料62例实施回顾性分析,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1例,对照组31例,对照组患者通过甲氨喋呤肌注射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通过甲氨蝶呤妊娠囊注射进行治疗,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治疗成功率以及实验室指标全部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胚囊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通过甲氨蝶呤妊娠囊注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肌注射,并且治疗安全性高,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低,应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胚囊型剖宫产瘢痕妊娠 囊内注射 肌内注射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肌注射致晕厥的病人58例,了解其原因和找到最佳的护理方式。方法2011年1月~11月本院门诊共实施35210例肌注射,其中有58例发生晕厥,分析原因并及时予以相应护理。结果对58例患者进行分析,其中主要因素为精神因素31例(53.45%),体位性低血压因素10例(17.24%),低血糖因素7例(12.07%)。晕厥原因比较精神因素与其他各种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位性低血压因素和低血糖因素与疼痛因素和药物过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因素为晕厥的主要因素,在肌注射过程中应注意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减少晕厥发生。

  • 标签: 注射 晕厥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科引流结合鞘注射治疗颅感染的疗效。方法主要的研究对象为在2013年12月到2015年12月期间内,我院一共的收治的颅感染患者42例。按照随机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1例。分别给予连续硬膜外穿刺引流管结合鞘注射治疗以及改良型脑科引流管结合鞘注射治疗,分析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疗效、住院时间及脑脊液白细胞下降趋势。结果患者接受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后(1)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4%,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组间数据对比发现研究组的治疗总体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研究组的住院时间为(12.3±3.1)天,对照组的住院时间为(8.6±1.7)天,两组之间数据对比可以发现研究组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3)两组患者在确诊颅感染接受治疗前,在白细胞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在接受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后,对照组和实验组白细胞均发生显著下降,研究组在白细胞下降范围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颅感染患者采用腰大池持续引流结合鞘注射治疗方法方法,能够缩短治疗颅感染周期,治疗颅感染比连续硬膜外穿刺引流管疗效更明显,减少住院费用,降低感染机率。

  • 标签: 持续腰大池引流 鞘内注射 颅内感染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鞘使用丁胺卡那霉素治疗颅感染的方法及临床疗效,对15例颅感染患者采用丁胺卡那霉素80.0mg,每次用生理盐水稀释至5ml,经腰椎穿刺鞘注射,1次/天,至患者体温及脑脊液中白细胞恢复正常。结果治愈10例,好转4例,死亡1例,病死率6.0%,预后良好率达94%,结论丁胺卡那霉素鞘注射治疗颅感染能取得满意疗效。

  • 标签: 丁胺卡那霉素 颅内感染 鞘内注药
  • 简介: 【摘要】 目的:观察改良注射法在长效青霉素肌注射中的应用 。 方法: 选取 2017 年 9 月 -2019 年 5 月在我院 门诊 就诊的 86 例需进行肌注射长效青霉素的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3 例,对照组以常规注射方法注射,观察组以改良注射法进行注射,记录仅注射一次就成功的案例,同时评估注射阶段患者疼痛指数。 结果: 观察组一次成功率明显较高,疼痛指数评价结果明显较优,数据差异显著( P < 0.05 )。 结论: 在肌注射长效青霉素时,采取改良注射法进行注射,基本上可以一次成功,并且患者疼痛感明显较轻,该注射法能够取得较为良好的效果。

  • 标签: 长效青霉素 肌内注射 改良注射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