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磁共振全脊柱成像在神经脊柱外科的价值。方法本研究涉及对象为神经脊柱外科患者80例,研究时间为2018年1月-2019年2月,术前均行磁共振全脊柱成像诊断,与节段磁共振的扫描结果进行对比,对其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80例患者行节段磁共振与磁共振全脊柱成像,经过图像处理以后得到全脊柱图像图,可见脊柱、脊髓解剖结构,以及病变定位与显像特征。诊断有效性为25.00%。结论运用磁共振全脊柱成像诊断神经脊柱外科,全面直观,定位准确,有效减少误诊率与漏诊率,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可在临床推广及使用。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脊髓 全脊柱 神经脊柱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超声骨刀在脊柱外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本院2018年1月—12月期间脊柱外科收治的患者中选择3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在外科手术过程中应用超声骨刀完成相应的操作,观察患者手术完成情况、手术用时、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30例行脊柱外科手术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且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情况出现,超声骨刀平均用时为(16.23±2.36)min,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结论超声骨刀在脊柱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在促进患者术后恢复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 标签: 超声骨刀 脊柱外科 术后恢复
  • 简介:     摘要:目的探讨在脊柱外科护理管理中柔性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 26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 134例,对照组护理模式为常规护理,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加用柔性管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 9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67.2%( 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22.4%,比较差异明显( P<0.05)。结论在脊柱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柔性管理临床作用明显,值得推广。      关键词:柔性管理;脊柱外科;护理管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脊柱外科患者 268例,随机分成两组,各 134例。对照组中男性 84例,女性 50例,年龄为 24~69岁,平均年龄( 41.8±8.5)岁;观察组中男性 80例,女性 54例,平均年龄( 40.5±7.6)岁。两组性别、年龄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具有均衡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护理模式为常规护理,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随机宣教。观察组采用柔性管理,内容如下。       1.2.1将柔性工作模式构建出来      科室要组织护士学习柔性护理理念,以构建科室护理文化,注重以人为本。年轻护士有较强的上进心,护士长可以通过制定个人培训计划,使其拥有更多学习机会。       1.2.2健康管理      即全面监管群体或个人的健康危险因素过程,目的在于将群体及个人的积极性调动,对有限的资源予以充分利用以确保健康效果最优。将科室护士健康档案构建出来,对各类保健信息予以收集,并关注护士心理疏导。对于年资较高的老护士一半上有老下有小,科室为体现柔性管理理念可多予以帮助,对其实际困难予以解决,将其后顾之忧解除。       1.2.3岗位轮换以丰富护士工作经验      研究称多数护士支持科室结合自身性格开展个体化护理,因其具备个人专业发展需求。科室在柔性管理中可实行科内轮岗方式,对护士工作经验予以丰富,可将枯燥感解除,使护士全面了解病房,将其自信心提升,也有利于其实现自我价值。       1.2.4实行个体化排班模式      因脊柱外科护士有较大的工作压力,情绪紧张,且长时间值班,身心多处于疲惫状态。为确保护士工作顺利开展及有时间学习,兼顾其生活与学习需求,将其积极性调动,使其在工作中能够保持心情愉悦,这就要求科室合理排班。科室可将护士排班需求表建立出来,护士提前对自己长期与临时需求予以填写,护士长结合实际实行个体化排班模式,将护士生活照顾与工作安排间存在的冲突与矛盾减少或消除。护士合理需求得以满足后在工作中自然更加投入,患者也可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1.2.5开展差错管理      护士在工作中难免会出现失误或差错,科室需开展差错管理,让护士勇敢将问题暴露出来并面对,对其发生原因予以思考并协同解决,吸取经验教训,防止未来同类事件再次发生。在护理管理中患者安全为重点内容,为将护理差错及不良事件最大限度减少科室可设置护理质量缺陷登记本,找出根本原因并制定应对措施,同时科室还要构建合理的奖惩机制等。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并应用本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两组护理满意度, 100分为总分, >90分代表满意, 80~90分代表较满  意, <80分代表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20.0对数据开展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表示方法为 n( %),卡方检验行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 P<0.05表示。       2、讨论      柔性管理为护理学新型管理模式,将以人为本管理理念体现出来。柔性管理下护士更懂如何尊重、关心、激励患者,且自身潜力也被充分激发,此为管理关键,特别是现代社会护理队伍中高学历者越来越多,护士思想更加多样化,期待实现更高的自我价值,这就要求其自身更具备创造性、独立性及自主性等。柔性管理充分体现人性化,可对护士学习、培训需求予以满足,将其工作创造性与积极性调动,护士亦可将美好情感向患者身上转移,让患者享受到更多人性化服务。此外,柔性管理还可将脊柱外科护理不良事件减少。脊柱外科为临床医疗事故发生率最高的科室,激化患者不良情绪后会诱发矛盾,不利于医院发展与患者病情康复,而柔性护理可强化护士管理力度,使其有更多学习机会,将自身综合素质提升,减少护理不良事件。      本组结果表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 95.5%,明显高于对照组 67.2%;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4.5%,明显低于对照组 22.4%,比较差异明显( P<0.05)。由此可知,在脊柱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柔性管理临床作用明显,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蔡佳。柔性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10( 13): 82~83    2张利芳。探讨柔性管理在脊柱外科护理中的作用 [J].中国实用医药, 2015,( 32): 228~229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脊柱外科护理管理中柔性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6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134例,对照组护理模式为常规护理,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加用柔性管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2%(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4%,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脊柱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柔性管理临床作用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柔性管理 脊柱外科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脊柱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选取2018年7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8名脊柱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并运用不同的护理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脊柱外科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脊柱外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间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循证护理在脊柱外科中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可以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循证护理 脊柱外科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3d打印技术在脊柱外科中的应用,能通过三维影像模型的构建,更好的帮助医师观察脊柱骨折部位的具体情况,先在3d模型上模拟骨折手术,进而确定椎弓根螺钉的进针角度和进针方向,最终确定合理的手术方案。本文对3d打印技术在脊柱外科中的应用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3d打印技术 脊柱外科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将采用 康复康复护理模式对脊柱外科患者进行护理,致力于提升护理工作成果。 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6 月前来本院进行疾病检查及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专业的科室检查属于脊柱外科疾病,并需要开展对症治疗。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患者中,采用硬币随机法,对 60 例患者进行病情结果讨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快速康复护理措施,分析改善成果。 结果: 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 患者的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 10.5±2.2 ) d 和( 15.3±1.9 ) d ,对照组为 ( 15.1±1.6 ) d 和( 21.3±3.1 ) d , 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此同时,在护理期间并发症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的发生率为 6.7%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26.7% ,因此,我们认为观察组护理更为安全。 结论: 采用 快速康复护理措施能够更好地改善脊柱外科手术患者的病情,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有效地控制了不良事件,能够达成预期的护理效果。

  • 标签: 快速康复模式 脊柱外科 优质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外科护理中运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 2017年 8 月至 2019 年 8月期间收治的 100例脊柱外科护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5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人性化护理,分析不同护理后心理状况评分与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在焦虑、抑郁等心理状况评分上,观察组各项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患者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 96%,比对照组 74%,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脊柱外科护理中运用人性化护理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更为理想。  关键词:脊柱外科;人性化护理;效果         脊柱外科患者病情较重,一般是由于意外性的暴力损伤所致,及时的手术治疗可以有效的控制疾病发展 [1]。有关护理工作则在一定程度上辅助手术工作顺利开展,让患者在生理、心理状况上得到优化,避免患者治疗的不配合 [2 ]。本文选择 2017年 8 月至 2019 年 8月期间收治的 100例脊柱外科护理患者,分析运用人性化护理后心理状况评分与护理满意度情况,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 资料         选择 2017年 8 月至 2019 年 8月期间收治的 100例脊柱外科护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50例,对照组内男 26例,女 24例;年龄最小 3 2岁,最大 71岁,平均为( 54 .1±3.4)岁;观察组内男 28例,女 22例;年龄最小 3 3岁,最大 74岁,平均为( 55 .9±2.5)岁;两组患者在基本的年龄、性别以及病情等状况上没有明显差异,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人性化护理,内容如下: 1.2.1 心理护理         脊柱手术患者由于长时间的卧床、疼痛等不适感,容易导致生活受限,进而患者容易引发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此外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恢复情况有一定担忧,导致心理压力显著提升。要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心理状态,从而保证更好的了解知识结构、信仰、性格、家庭情况等综合情况,保证心理疏导工作的开展有效性。必要情况下,每天可以提供 10min左右时间的沟通疏导。还可以提供更多的治疗成功案例,提升患者的治疗信心。必要情况下可以放松训练、音乐疗法等得到患者身心的松弛,或者进行其他注意力转移的方式,避免患者过多的将注意力集中在疾病治疗与疼痛不适方面。除了患者的心理安抚,家属也需要对应心理安抚,让家属保持对应治疗护理工作的配合度。要多为患者与家属提供积极的心理暗示,提升患方整体的治疗信心感。 1.2.2 环境管理         要提供患者舒适、安静、整洁的病房环节。控制合理的床位数量,避免环境过于的嘈杂 [3]。控制探访时间与探访人数,人数过多时做好必要的疏导。可以摆放必要的绿色植物,优化患者的心理状态。控制室内温度与湿度,湿度在 55%左右,温度在 25℃左右。保持床位隔帘的使用,让患者有相对私密的环境。保持每天 2次通风换气,每次半小时以上,保持空气新鲜,提升身心舒适感。保持柔和的采光,避免昏暗环境导致的心理压力。 1.2.3 生理护理         患者因为卧床而导致排便、排尿受限,需要提供对应生活上的照料,或者指导陪护人员掌握生活照料的技巧,避免不当操作导致的恢复问题。同时长期身体局部受压容易引发褥疮,需要做好对应的体位辅助处理,保持患者舒适体位。要做好患者康复活动指导,指导其多做活动,同时保持机体的耐受力。要依据患者做好疼痛管理,做好疼痛评估,如果属于轻度疼痛,则可以提供对应的注意转移等方式处理。如果情况严重,可以提供镇痛药物,同时说明合理用药不会构成药物成瘾,让患者合理用药,保持用药量在安全范围内 [3 ]。一方面要防止患者因为恐惧镇痛药成瘾等问题而不用镇痛药,另一方面也要避免患者过度的依赖镇痛药而引发不良问题。 1.3 评估观察 [4 ]         分析不同护理后心理状况评分与护理满意度情况。心理状况评估采用 SAS与 SDS等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估,评分越低代表情况越理想。护理满意度分为很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满意率为很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之和。 1.4 统计学分析         将护理所得数据通过 spss26 .0分析,计量资料使用 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卡方检验, 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不同护理后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状况评分情况         如表 1所示,在焦虑、抑郁等心理状况评分上,观察组各项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表 1:不同护理后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状况评分情况( x±s,分)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在脊椎外科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 2017年 1月 -2019年 5月我院诊治的脊椎外科患者 100例,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观测组。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的护理方法,并对其护理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观测组术后两天疼痛给分、术后三天疼痛给分、护理满意度分别为 (2.03±0.42)分、 (2.78±0.35)分、 (93.4±5.2)分 ;参照组术后两天疼痛评分、术后三天疼痛评分、护理满意度分别为 (1.21±0.13)分、 (2.13±0.38)分、 (80.2±3.4)分,观测组与参照组术后两天疼痛评分、术后三天疼痛评分、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脊椎外科患者实施疼痛护理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疼痛情况,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疼痛护理 脊椎外科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脊柱手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体会。方法 :选出我院 2016年 8月到 2017年 8月的 66例脊柱手术患者,根据护理方式不同,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 33例。对照组脊柱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脊柱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比较两组脊柱手术患者的治疗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实验结果发现,实验组脊柱手术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 96.9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75.75%。 结论

  • 标签: [ ]脊柱手术 围手术期护理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治疗疗效
  • 简介:静脉血栓栓塞症包括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是脊柱外科手术后不容忽视的并发症。其预防措施包括基本预防、物理预防、药物预防及下腔静脉滤器置入。但目前并没有系统的预防指南指导临床工作。考虑到药物预防可能增加术后出血性并发症的风险,诸多学者对其使用的必要性及安全性存在争议。本文对目前脊柱术后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存在的共识和争议做一综述,旨在平衡患者的获益与风险,寻找最优方案。

  • 标签: 脊柱外科 静脉血栓栓塞症 深静脉血栓 肺栓塞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循证护理预防脊柱外科围手术期常见并发症的效果。方法:选取 2017年的 3月 ~2019年的 1月在我院接受脊柱外科手术治疗的 124例胸、腰、颈椎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 62例,对照组在围手术期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对比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更低;观察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脊柱外科围手术期实施询证护理能减少常见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恢复效率,对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循证护理 脊柱外科 围手术期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脊柱外科护理安全管理中“巴莱多定律”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脊柱外科患者共88例开展研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4例。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及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及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巴莱多定律”可有效提升脊柱外科护理管理安全性及护理质量,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巴莱多定律 脊柱外科 安全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脊柱微创手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7年 8月~ 2019年 8月住院部收治的 88例脊柱微创手术围手术期患者,将其按照简单随机的方式分为两组,每组 44例。其中观察组脊柱微创手术围手术期患者给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对照组脊柱微创手术围手术期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疼痛 VAS评分、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脊柱微创手术患者 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脊柱微创手术患者住院时间为( 13.14±1.58) d,对照组脊柱微创手术患者住院时间为( 20.38±1.74) d,两组住院时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脊柱微创手术围手术期患者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患者疼痛程度,缩短住院时间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上值得推广。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脊柱微创手术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脊柱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柔性管理的具体影响效果。方法在我院脊柱外科中选取最近一年收治的66名患者,通过双盲选法选出I组和II组,每组平均33名患者。I组患者安排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II组患者在I组的基础上另外增加实施柔性管理措施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对本组护理方式的满意度差异。结果I组患者的对本组护理方式的护理满意度为79%,II组患者的对本组护理方式的护理满意度为97%(P<0.05)。结论在脊柱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柔性管理措施能够有效的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有利于增强患者对护理方式的满意度。

  • 标签: 脊柱外科护理 柔性管理 常规护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脊柱微创手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5年 2月~ 2016年 8月住院部收治的 88例脊柱微创手术围手术期患者,将其按照简单随机的方式分为两组,每组 44例。其中观察组脊柱微创手术围手术期患者给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对照组脊柱微创手术围手术期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 2组患者在不同的护理后的临床症状。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后出现并发症——静脉血栓 2例( 4.55%)、出血 6例( 13.64%)、术后高血糖 5例( 11.36%)以及临床症状 -疼痛 1例( 2.27%)、腰胀 2例( 4.55%)、发烧 2例( 4.55%)均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脊柱微创手术围手术期护理中临床上获得满意,值得推广。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脊柱微创手术 围手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