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 要】 目的探讨胸腔手术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措施。方法:对 198例开胸手术患者放置的胸腔闭式引流管进行精心细致的护理。结果: 198例患者经精心细致的护理,均按时拔管,康复出院。结论:术后加强引流管的护理、引流液的观察,保持引流管固定畅通,防止感染,是保证置管引流成功、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胸腔手术;引流管;护理;感染;出血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nursing measures of closed thoracic drainage tube after thoracic surgery. Methods: 198 cases of thoracic closed drainage tube placed in thoracotomy were carefully and carefully nursed. Results: after careful nursing, 198 patients were discharged on time. Conclusion: it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ensure the success of drainage and promote the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to strengthen the nursing of drainage tube and the observation of drainage fluid, keep the fixation of drainage tube unblocked and prevent infection.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在 2019.3-2020.3 月收治的 128 例均接受单孔胸腔镜治疗的肺癌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 64 例,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 64 例,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在护理完成后的效果进行收集和分析,并讨论对肺癌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的价值。 结果: 两组患者在护理结束后均取得一定的效果,实施围手术期护理的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小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 结论: 对肺癌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方式,可以明显的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且减少患者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所以对肺癌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是值得推广的。

  • 标签: 单孔胸腔镜 肺癌患者 护理干预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所在医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多例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手术患者,分组,观察组给予围手术期全面护理,对比2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技术操作、手术安全、就诊舒适度等方面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12%)低于对照组(18.75%),2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明确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要点,给予其全面护理干预,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

  • 标签: 单孔胸腔镜 肺癌根治术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胸腔镜下行肺癌手术时单肺通气的临床麻醉情况。方法 分析 218 例胸腔镜下行肺癌手术患者 , 均采用静脉快速诱导插入双腔支气管导管 , 运用纤维支气管镜进行定位后进行间歇性正压通气 (IPPV) , 而单肺通气则采用 IPPV 或加呼气末正压呼吸和萎缩肺持续正压通气 , 对呼吸参数进行调整。结果 MAP 、 HR 和 SaO2 在麻醉前、双肺 IPPV 和单肺的 IPPV30 min 、 IPPV60 min 、 IPPV 90 min 、 IPPV 120 min 和双肺 IPPV15 min 比较无明显差异性 (P>0.05) , 而 PaCO2 和 PETCO2 则有明显的差异性 (P<0.05) ; 其中双肺 IPPV 和单肺 IPPV 在 FiO2 和 TV 方面比较也有差异性 (P<0.05) 。结论 单肺通气可使胸腔镜下治疗肺癌手术时患侧肺萎缩满意 , 可顺利度过手术期。

  • 标签: 单肺通气 胸腔镜 肺癌 临床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有效护理措施与效果 。方法: 2018 年 4 月 -2020 年 5 月本院接诊的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病患 40 例,用数字抽签法均分 2 组。试验组采取综合护理,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对比住院时间等指标。 结果:试验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 18.97±5.12 ) h 、住院时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研究单孔胸腔手术治疗早期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篇研究选择 2015年 10月 --2019年 6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早期肺癌手术治疗的 9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过奇偶分组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48例纳入研究组,实施单孔胸腔手术治疗, 47例纳入对照组,实施多孔胸腔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数据进行研究。结果:经过对两组患者的术后 VAS评分及术后第一天、术后第三天、术后第五天比较,研究组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经过对两组患者的切口感染、肺部感染、肺不张及脓胸等数据分析,研究组并发症占比显著低于对照组占比,两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早期肺癌患者实施单孔胸腔手术治疗具有显著效果,此技术主要是采用传统三孔胸腔手术,经过微创技术的每一次改进,使患者疼痛感减轻,具有安全性高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单孔胸腔镜 早期肺癌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隔离技术在胸腔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间我院行胸腔手术的患者共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各50例,对参照组患者插入双腔支气管导管隔离,对观察组患者插入单腔气管导管隔离,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0%,显著低于参照组患者22.0%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胸腔手术患者采取支气管封堵器实施肺部隔离,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从而提高临床治疗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 标签: 隔离技术 胸腔镜手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科胸腔镜并闭式引流术在胸腔积液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8年12月在本科进行胸腔手术的患者73例,予以综合性护理干预,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通过护理干预,所有患者顺利完成了内科胸腔手术,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加强胸腔积液患者在内科胸腔镜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从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和术后护理等方面落实规范化护理,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疾病康复。

  • 标签: 内科胸腔镜 胸腔积液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单孔胸腔镜与两孔胸腔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 2019年 6月 ~2020年 3月期间就诊的 7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分成单孔胸腔镜组( 35例)和两孔胸腔镜组( 35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应激反应。结果单孔胸腔镜疼痛应激指标评分明显低于两孔胸腔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单孔胸腔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明显高于两孔胸腔手术治疗,且术后疼同应激反应较少,有助于提升术后康复效果。

  • 标签: 单孔胸腔镜 两孔胸腔镜 非小细胞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快速康复手术护理在胸腔镜下肺切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 2019 年 1 月 -2020 年 1 月期间,收治的 98 名行胸腔镜下肺切除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对照组( 49 例,使用常规方法护理)和实验组( 49 例,使用快速康复手术护理)两组分别进行护理并观察记录结果。 结果: 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后均有好转效果,但实验组患者术后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 义 ( P < 0.05 )。 结论: 对行胸腔镜下肺切除术手术患者实施快速康复手术护理,对于患者有更积极有效的康复效果,在临床上更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快速康复护理 胸腔镜下肺切除 术后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肺癌患者行胸腔镜下根治手术的护理方法。方法:我院自 2018年 5月至 2020年 5月期间收治的 74例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手术的患者通过计算机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两组分别纳入 37例,参照组患者行常规围术期护理,试验组患者行围术期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低于参照组,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5.40%)明显低于参照组( 29.73%), P<0.05,统计学存在研究意义。结论:肺癌患者行胸腔镜下根治手术给予围术期综合护理可有效降低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缩短恢复周期,且并发症较少,值得推广。

  • 标签: 胸腔镜 肺癌根治手术 护理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规开胸手术与电视胸腔手术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9年7月胶州市人民医院胸外科收治的80例肺癌患者,男44例,女36例,年龄(65.25±5.39)岁,年龄范围为41~72岁。按照不同手术治疗方式分为开胸组(n=37)与胸腔镜组(n=43),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下床活动时间、引流量、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及白细胞介素-10(IL-10)]、术后并发症(伤口出血、肺不张及心房颤动)发生率。结果胸腔镜组下床活动时间[(1.06±0.43)d]较开胸组[(3.67±1.09)d]短,引流量[(254.46±17.54)ml]、引流时间[(2.19±0.45)d]及住院时间[(6.23±1.15)d]较开胸组[(510.93±30.56)ml、(6.47±2.40)d、(10.89±1.08)d]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胸组术后的IL-6[(5.12±0.89)μg/L]、IL-8[(5.81±0.92)μg/L]及IL-10[(4.79±0.23)μg/L]水平较术前[(2.69±0.67)μg/L、(2.89±0.91)μg/L、(2.29±0.29)μg/L]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镜组术后与术前的IL-6、IL-8及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2.5%(1/43)]较开胸组[16.2%(6/37)]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开胸手术比较,采用电视胸腔镜治疗肺癌的患者可获得更好的围术期指标,不易引起严重的炎症反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性更高。

  • 标签: 开胸手术 电视胸腔镜手术 肺癌 白细胞介素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 电视胸腔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手术护理措施 。 方法: 选取我院于 2018 年 3 月至 2019 年 3 月接治的 50 例电视胸腔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 25 例和研究组 25 例 ,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施行改革后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对比两组患者的 焦虑、抑郁评分。 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明显要低于对照组 ( P <0.05 ) ,两组之间比较,其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 结论: 对电视 胸腔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患者予以改革后护理,其护理效果较为显著,能有效提高手术前探访,且能较好的减少患者负面情绪,该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电视胸腔镜手术 自发性气胸 手术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手术室优质护理对胸外科胸腔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在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50例接受胸腔镜下胸外科手术的肺癌患者,在其知情的情况下进行跟踪研究。结果:经过手术室优质护理干预,50例肺癌患者在手术中的出血量为(223.96±45.01)毫升,手术时间是(126.73±23.24)分钟。接受胸腔镜下胸外科手术的肺癌患者在护理后的抑郁与焦虑分值都要优于护理前P<0.05。结论:对胸腔镜下胸外科手术的肺癌患者实验手术室优质护理干预,可以减少患者的手术创伤,降低患者的紧张心理,提高患者满意度,利于医患关系的持续发展,具有临床应用效果,提倡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手术室优质护理 胸外科 胸腔镜手术 肺癌患者 护理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 10S ”管理法在胸腔手术中缩短手术时间和医生满意度的应用研究及效果分析。 方法,在每天的胸腔手术中引入10s管理法制定明确的要求和相关措施,规范人员操作和管理细则,规范管理和使用方法,避免随意性,养成良好使用、管理、操作习惯。 结果 在实施10s管理法后手术开台时间、接台时间、物品清点时间、医生的满意率都有提高( P<0.05) 结论 “10S”管理理念的运用可确保医疗护理安全 ,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值得提倡。

  • 标签: 手术室 10S管理法 胸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在县级医院开展单孔胸腔手术的可行性并总结临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涿州市医院2016年10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因胸部疾病行单孔胸腔手术患者136例的临床资料,逐步开展单孔胸腔镜下肺部分(楔形)切除术、解剖性肺段切除术、肺叶切除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探讨在县级医院开展单孔胸腔手术的可行性及效果。结果成功开展单孔胸腔手术136例,其中肺结节及肺部肿块手术91例。术式包括肺楔形切除术、肺段切除术、肺叶切除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术中中转开胸4例,其中2例需要输血。术后出现肺不张5例、肺部轻度感染3例、心律失常3例、轻症肺栓塞1例,均经对症处理顺利康复,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在县级医院开展单孔胸腔手术具有可行性,经过严格训练的医生在严格掌握适应证情况下进行单孔胸腔手术是安全可靠的。

  • 标签: 肺肿瘤 结节病,肺 胸腔镜检查 胸外科手术 肺切除术 淋巴结切除术 医院,县 胸外科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肺部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2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168例肺部疾病行胸腔镜下切除患者。其中男72例,女96例,年龄18~82(58.2±10.8)岁。手术方式:楔形切除62例(包括双肺病变同时行双侧切除),肺叶切除97例,肺段切除9例。根据术中探查情况决定手术方式。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胸腔闭式引流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情况。术后行1~24(14.5±8.3)个月随访,分析临床疗效。结果围术期无死亡病例,162例全胸腔镜下完成,早期1例因术中器械一起夹闭气管及肺动脉,改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下完成,上肺静脉钛钉未打紧出血及尖前支动脉出血、右肺中叶动脉出血、全胸腔严重闭塞中转开胸5例。手术时间40~395(120.5±61.4)min。术中出血量20~2 000(210.5±100.2)ml。术后胸腔引流3~22(10.6±5.9)d。术后住院时间5~35(15.3±6.4)d。术后并发肺部感染3例,胸腔积液3例,肺不张2例,支气管胸膜瘘2例,治疗后均治愈。168例随访均无复发或转移。结论胸腔镜下微创手术治疗肺部疾病安全可靠,手术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对提高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疗效显著,值得大力应用及推广。

  • 标签: 胸腔镜检查 胸外科手术,电视辅助 肺疾病
  • 简介:[ 摘要 ] 电视胸腔镜技术由最初只进行简单的胸膜及肺表面病变的治疗,至此,现代电视胸腔镜技术转变为以治疗为主要目的的外科技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少、并发症少的优点。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电视胸腔镜技术在胸膜疾病、肺部疾病等其他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上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本文复习电视胸腔手术治疗纵隔支气管囊肿的相关文献,以求引起对电视胸腔镜技术以及纵隔支气管囊肿治疗的关注。

  • 标签: [ ] 电视胸腔镜 纵隔支气管囊肿 手术治疗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