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总结分析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接受“钢筋混凝土术”治疗的股骨上段骨转移患者围术期的影响。方法: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作为研讨期限,取该时段我院收治的40例接受“钢筋混凝土术”治疗的股骨上段骨转移患者为例,随机编号将其分至一二两组:一组20例接受常规护理;二组20例接受预见性护理,后利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比对。结果:统计学处理后发现,二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显优一组(P<0.05)。结论:对于行“钢筋混凝土术”治疗的股骨上段骨转移患者而言,其围术期护理干预的选择上,采用预见性护理方案更具优势性,可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降低,应用价值确切。

  • 标签: “钢筋混凝土术” 股骨上段骨转移瘤 围术期 护理
  • 简介:【摘 要】目的:为提高骨转移的检出率,对骨转移放射和CT诊断的临床价值作进一步探究,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诊治的骨转移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80例,按接收诊治顺序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比观察采用CT诊断的观察组与采用放射X线诊断的对照组的原发肿瘤及骨转移位置、骨转移检出率。结果:统计研究表明,两组患者在采取不同的诊断方法后,通过CT诊断的观察组骨转移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原发肿瘤中,以肺癌的骨转移发生率最高,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分析表明,CT诊断对骨转移的诊断检出率相比于放射诊断更高,在骨转移的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高于放射诊断,对临床医生的诊断提供了准确可靠依据,有利于后期的对症治疗,应用价值良好,对此方法建议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放射诊断 CT诊断 骨转移瘤 临床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骨转移采用SPECT全身骨显像与CT扫描图像在PACS系统联合诊断价值。方法:择取本院80例骨转移患者(2022.01-2023.01)深入分析,均行SPECT全身骨显像、CT扫描诊断,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80例患者中,共有165个病灶,其中转移灶有82个,非转移灶83个。SPECT全身骨显像在骨转移诊断中,正确诊断转移灶有45个;CT扫描图像正确诊断转移灶56个,联合两种图像有75个;SPECT全身骨显像在骨非转移诊断中,正确诊断转移灶有41个;CT扫描图像正确诊断转移灶76个,联合两种图像有82个;联合两种图像诊断方法异常率、特异度、准确度高于单一诊断,两组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采用SPECT全身骨显像与CT扫描图像在PACS系统联合观察,可为骨转移患者提供更多信息,诊断价值高。

  • 标签: 骨转移瘤 SPECT全身骨显像 CT扫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在骨转移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本院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间收治的骨转移癌患者中,随机抽选80例患者进行研究,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康复护理,两组各40例,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护理后,实验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满意度明显对照组(P<0.05)。结论:在骨转移癌患者的治疗中,给予康复护理,其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康复护理 骨转移癌 应用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肺转移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肺转移病人共4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肺转移的临床病理特点。结果:相关肿瘤的原发位置主要为妇科生殖系统、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分布位置主要为左肺位置。肿瘤数目常见单发转移灶。结论:肺转移的原发位置较为多样,而妇科生殖系统、下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最为常见,且病人的病灶分布位置也主要集中于左肺。

  • 标签: 肺转移瘤 临床病理特点 肺部
  • 简介:摘要脊索是一种起源于脊索生长缓慢的恶性肿瘤,主要发生于人体中轴骨,中轴骨以外的部位非常少见。本文报道1例45岁男性原发于股骨头的轴外脊索,其组织学特征与经典型脊索相似,局灶呈软骨分化。患者因“右股骨粗隆间占位”于外院活检术后病理诊断为软骨肉瘤。目前,有关轴外脊索仅有少数报道,本文通过分析该病例的诊断思路,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提高病理医师对该肿瘤的认识,避免误诊。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SPECT-CT融合显像在肿瘤骨转移诊断中的增益价值。方法:在本文研究将100例肿瘤骨转移患者作为研究主要对象,患者收治时间在2020年1月-2022年1月之间,采取SPECT-CT融合显像方式,分析诊断后的效果。结果:在100例患者诊断中,诊断率为89.00%。结论:SPECT-CT融合显像在肿瘤骨转移诊断中具有显著的增益价值。

  • 标签: SPECT-CT融合显像 肿瘤骨转移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对骨转移癌痛患者采用穴位埋线疗法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1月到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200例骨转移癌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信封随机法进行分组,参照组100例接受常规西药镇痛治疗,研究组100例接受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对比两组的镇痛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的疼痛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对骨转移癌痛患者采用穴位埋线疗法治疗,能够提高对其镇痛效果,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

  • 标签: 骨转移癌痛 穴位埋线疗法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比电针联合耳穴治疗肾虚血瘀型骨转移癌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22年2月—2023年2月本院接治的肾虚血瘀型骨转移癌痛患者资料抽取100份进行分析,随机均分2组各50例,参照组为止痛药止痛患者,研究组为电针联合耳穴治疗患者,总结不同方案的适用性。结果 治疗前各项指标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痛感评分及不良反应更低,有统计差异(P<0.05)。结论 电针联合耳穴治疗肾虚血瘀型骨转移癌痛效果显著,能够大幅度缓解患者的疼痛感,且患者不易出现不良反应,有较好的安全性,有应用推广价值。

  • 标签: 电针 耳穴 肾虚血瘀 骨转移癌痛 疼痛评分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对股骨上段骨折手术麻醉的临床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68例股骨上段骨折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麻醉治疗,观察组采用腰丛-坐骨神经阻滞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后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 股骨上段骨折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氯化锶在老年恶性肿瘤骨转移性癌痛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被运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老年恶性肿瘤骨转移性癌疼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阿片类药物硫酸吗啡缓释片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氯化锶进行治疗,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明显更低(P

  • 标签: 氯化锶 老年恶性肿瘤 骨转移性癌疼痛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报道1例椎管内室管膜转移至心脏的病例。患者男,65岁。入院后发现右心房占位性病变,以“黏液”行肿块切除。镜下观察:肿瘤细胞排列呈片状,可见室管膜腔隙,肿瘤细胞立方形或多角形,细胞核卵圆形,胞质丰富嗜酸性。患者3年后再次入院,CT发现全身多处静脉内栓及骨质多发转移。行髂骨穿刺活检见大量血管周围假菊形团。两次标本免疫组织化学均胶质纤维酸性蛋白、S-100蛋白阳性,上皮细胞膜抗原核旁点状阳性,N-MYC基因未见扩增。患者第二次入院穿刺确诊后行化疗1个周期,出院后4个月死亡。

  • 标签:
  • 作者: 李克建 张濬韬 任凯旋 房彩云 商慧 焦天宇 曾庆师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15
  • 出处:《磁共振成像》 2023年第01期
  • 机构: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放射科,济南 250014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济南 271016,通用电气药业(上海)有限公司,上海 210000,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医学影像科,济南 250022,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放射科,济南 250014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建立并验证基于MRI的机器学习模型用于预测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 PCa)骨转移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来自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的150名经病理证实的PCa患者的临床和MRI资料,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105例)和测试集(45例),分别在每个患者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和T2脂肪抑制序列(fat saturated T2 weighted imaging, FS-T2WI)图像手动勾画肿瘤的感兴趣区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使用组内相关系数、特征重要性及最小冗余最大相关性方法进行降维和特征筛选,筛选出的最佳特征用广义线性模型(generalized linear model, GLM)、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 RF)、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和极致梯度提升(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 XGB)方法建立影像组学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去评估四种模型的预测性能,然后通过德隆检验比较模型之间的差异。结果获得了17个最佳特征构建机器学习模型,在训练集中,GLM、XGB、SVM和RF模型的平均AUC分别为0.714、0.845、0.768和0.858;在测试集中,对应的AUC分别为0.796、0.729、0.755和0.765。德隆检验和校准曲线表示四种模型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决策曲线分析显示四种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相近。结论基于MRI影像组学特征的GLM、XGB、SVM和RF模型能够作为一种有前景的工具预测PCa患者骨转移,为临床诊疗提供潜在的有效信息。

  • 标签: 前列腺癌 骨转移 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预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唑来膦酸联合放疗对老年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对我院2020年6月~2022年6月老年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60例进行分组,其中3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放疗方式进行治疗,其余30例观察组则在放疗治疗的同时联合使用唑来膦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疼痛缓解总有效率为90.0%(27/30),对照组为66.7%(20/3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活动能力总有效率为86.7%(26/30),对照组为63.3%(19/3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明显低于对照组26.7%,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而言,采用唑来膦酸与放疗联合方案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缓解其疼痛症状,促进活动能力提升,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建议推广应用。

  • 标签: 恶性肿瘤骨转移 唑来膦酸 放疗
  • 简介:摘要:当前,我国医疗技术发展迅猛,医疗技术也不断创新,诊断准确性随之升高。对于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可采用X射线、核医学检查,两种技术均具有各自的优点与缺点。本文将重点分析核医学与X射线联合骨显像对于寻找骨转移灶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核医学 X射线联合骨显像 骨转移灶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