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更葡糖钠用于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拮抗药作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2019年3至9月在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拟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10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组)、舒更葡糖钠组(S组)。两组患者均进行静脉靶控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静脉推注罗库溴铵进行麻醉诱导和维持,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麻醉深度,监测仪(TOF)检测,双腔导管气管内插管,单肺机械通气,术后患者自控镇痛(PCA)。C组患者在关闭胸腔后且有自主呼吸时静脉推注新斯的明(2 mg)联合阿托品(0.5~1.0 mg)逆转药作用;S组在关闭胸腔后TOF计数≥2时(无论有无自主呼吸)静脉推注舒更葡糖钠(2 mg/kg);两组患者均参照拔管指征拔除气管导管。检测麻醉诱导前即刻(T0)、气管插管前即刻(T1)、关闭胸腔后即刻(T2)、术后1 h(T3)、术后6 h(T4)、术后24 h(T5)、术后48 h(T6)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V3导联心电图的QT间期,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肾功能[血尿素氮(BUN)、血酐(Cre)]和凝血功能[血浆凝血酶时间(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并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气管导管拔除时间、术后48 h内呼吸抑制、呼吸功能障碍、过敏、恶心呕吐、皮肤瘙痒、感觉异常的发生率,以及术后病理分型、术后住院天数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手术时间、术后病理分型、术后住院天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心率、血压和QT间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在应用拮抗剂前后血清组胺、肝功能指标(ALT和AST)、肾功能指标(BUN和Cre)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同时间点两组间血清组胺、肝功能指标、肾功能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在应用拮抗剂前后出/凝血功能指标(TT、PT、APTT和FIB)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同时间点两组间出/凝血功能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S组患者术后气管导管拔管时间为(3.7±1.3)min,短于C组患者的(14.5±4.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66,P<0.05);两组术后48 h内均无呼吸功能障碍、过敏、皮肤瘙痒和感觉异常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内C组呼吸抑制患者5例,S组无呼吸抑制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63,P<0.05)。结论肺癌根治术患者术毕应用舒更葡糖钠拮抗罗库溴铵的作用是有效的,可以缩短术后气管导管拔管时间。

  • 标签: 肺肿瘤 神经肌肉阻滞 血流动力学 舒更葡糖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舒更葡糖钠和新斯的明用于小儿腹腔镜斜疝修补术后逆转罗库溴铵作用的效果。方法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斜疝修补术患儿40例,ASA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儿分为舒更葡糖钠组(S组)和新斯的明组(N组),每组20例。静脉注射咪达唑仑、芬太尼、丙泊酚和罗库溴铵行麻醉诱导,术中吸入七氟醚维持。应用加速度监测仪进行四个成串刺激(train of four stimulation, TOF)模式监测情况。术毕当监测T2再现时,S组静脉注射舒更葡糖钠2 mg/kg, N组静脉注射阿托品0.01 mg/kg和新斯的明0.05 mg/kg。记录给予拮抗剂后TOF比值(TOF ratio, TOFR )恢复到0.7、0.8、0.9的时间,拔管时间和PACU滞留时间;记录拮抗前即刻与拮抗后2、5、10、30 min的心率、血压;记录苏醒期疼痛、躁动、恶心、呕吐及寒战的发生情况。结果S组TOFR恢复至0.7、0.8、0.9的时间及拔管时间均较N组明显缩短(P<0.05),但两组PACU滞留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组患儿拮抗2、5、10 min后的心率与2、5 min后的血压明显低于S组(P<0.05)。两组患儿苏醒期疼痛、躁动、恶心、呕吐及寒战的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新斯的明比较,小儿腹腔镜斜疝修补术后使用舒更葡糖钠拮抗罗库溴铵的作用能明显缩短恢复时间与拔管时间。

  • 标签: 舒更葡糖钠 新斯的明 神经肌肉阻滞 腹腔镜治疗 疝修补术 小儿
  • 简介:摘要药是阻断神经肌肉接合部运动神经电活动转导,导致全身骨骼麻痹的一类药物。药在全身麻醉中广泛应用,但在婴幼儿中的使用仍缺乏指南和标准。文章就婴幼儿患者使用药进行综述,介绍药的分类、麻醉药物与药的相互作用、拮抗药(舒更葡糖)以及儿童困难气道不使用药行气管插管等。总结了药在婴幼儿全身麻醉中使用的最新进展,旨在指导临床谨慎、合理地选择药。

  • 标签: 肌肉松弛药 小儿麻醉 气管插管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性别因素对癫痫患者罗库溴铵效应的影响。方法择期全身麻醉下行手术治疗的癫痫患者40例,年龄18~59岁,BMI 18.5~24.0 kg/m2,ASA分级Ⅱ或Ⅲ级。按照性别分为2组(n=20):男性组(M组)和女性组(F组)。采用监测仪监测神经肌肉传导功能,于TOF模式(频率2 Hz、波宽0.2 ms、刺激电流70 mA,串间间隔12 s)刺激尺神经。麻醉诱导时静脉注射罗库溴铵0.8 mg/kg,当Tl达最大抑制时行气管插管,采用改良法评价气管插管条件。术中T1恢复至25%时,静脉注射罗库溴铵0.15 mg/kg。术毕T1恢复至50%时,静脉注射舒更葡糖钠2 mg/kg。记录罗库溴铵起效时间(Tonset)、高峰时间(Tpeak)、10%恢复时间(T10%)、10%~25%恢复时间(T10%~25%)、25%~50%恢复时间(T25%~50%)、50%~75%恢复时间(T50%~75%)、75%~90%恢复时间(T75%~90%)。于术毕T1恢复至25%和75%时分别采集外周静脉血3 ml,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罗库溴铵血药浓度。计算单位时间体重罗库溴铵用量。结果2组患者Tonset、Tpeak、T10%、T10%~25%、T25%~50%、T50%~75%、T75%~90%、气管插管条件、各时点罗库溴铵血药浓度及单位时间体重罗库溴铵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性别因素对癫痫患者罗库溴铵效应无影响。

  • 标签: 性别因素 癫痫 雄甾烷醇类 神经肌肉阻滞 剂量效应关系,药物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在肛裂临床治疗中应用 肛裂切除解术联合生散方法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 2018 年 5 月— 2019 年 6 月间我院肛肠科曾曾接收的肛裂患者 120 例,将这些患者分别以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表示,对照组中患者以常规保守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中患者以 肛裂切除解术联合生散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 结果 :经过治疗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对照组中患者的总有效率为 95.0% ,对照组中患者的有效率为 75.0% ;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照组中患者有 5 例出现不良反应,观察组中仅 1 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两组患者差异较明显。 结论 :在临床上以 肛裂切除解术联合生散对肛裂进行治疗具有理想的临床效果,可提升临床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比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肛裂 肛裂切除松懈术 生肌散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阶段脓毒症对大鼠膈顺式阿曲库铵和罗库溴铵的药效学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48只(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周龄8周,体重220~250 g,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空白对照组(Con)、假手术组(Sham)、盲肠结扎穿孔后9 h组(CLP9)、盲肠结扎穿孔后18 h组(CLP18)。采用序贯给药的方法,应用左膈神经-半膈标本,由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记录分析数据,得到两种药的累积浓度-效应曲线,从而计算出50%抑制浓度(IC50)、LogiC50、斜率(slope)。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进一步组间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两种药物Sham组IC50LogiC50(顺阿曲库铵0.951±0.009比0.963±0.003,罗库溴铵0.887±0.001比0.890±0.002),斜率(顺阿曲库铵-5.461±0.028比-5.435±0.027,罗库溴铵-1.967±0.055比-1.971±0.0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顺阿曲库铵:t=1.157、0.667,P>0.05;罗库溴铵:t=1.064、0.139,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CLP9、CLP18组顺阿曲库铵IC50LogiC50增大(CLP9 1.259±0.005比0.963±0.003,CLP18 1.496±0.007比0.963±0.003),斜率减小(CLP9 -3.262±0.035比-5.435±0.027,CLP18 -2.731±0.027比-5.435±0.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LP9:t=46.810、48.610,P<0.01;CLP18:t=63.480、69.680,P<0.01);与CLP9组比较,CLP18组顺阿曲库铵IC50LogiC50增大(1.496±0.007比1.259±0.005),斜率减小(-2.731±0.027比-3.262±0.0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370、11.930,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CLP9、CLP18组罗库溴铵IC50LogiC50增大(CLP9 1.125±0.054比0.890±0.002,CLP18 1.302±0.068比0.890±0.002),斜率增大(CLP9 -2.903±0.009比-1.971±0.054,CLP18 -3.291±0.068比-1.971±0.0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LP9:t=10.540、41.040,P<0.01;CLP18:t=14.710、36.910,P<0.01);与CLP9组比较,CLP18组罗库溴铵浓度效应曲线右移,IC50LogiC50增大(1.302±0.068比1.125±0.054),斜率增大(-3.291±0.068比-2.903±0.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78、13.780,P<0.01)。结论脓毒症不仅降低顺阿曲库铵和罗库溴铵对膈效应,还降低了膈与顺阿曲库铵亲和力,增加了膈与罗库溴铵的亲和力,其影响程度与脓毒症程度相关。

  • 标签: 脓毒症 膈肌 顺式阿曲库铵 罗库溴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银质针联合乙哌立治疗腰部筋膜炎的疗效与安全。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在九江学院附属医院疼痛科住院确诊为腰部筋膜炎的患者共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银质针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40例。银质针组采用单纯银质针治疗;联合治疗组在银质针治疗的同时给患者口服乙哌立。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法在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 d、1周及1、3、6个月时对患者腰背部疼痛及功能情况进行评估。治疗结束后1个月时根据VAS改善情况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及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结束后1周及1、3、6个月时两组患者VAS评分及OD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联合治疗组VAS评分及ODI评分均低于银质针组(P均<0.05)。治疗结束后1个月时银质针组优效21例,良效12例,优良率82.5%;联合治疗组优效25例,良效11例,优良率90.0%;联合治疗组优良率明显高于银质针组(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银质针联合口服乙哌立可有效缓解腰部筋膜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腰功能,治疗安全、有效。

  • 标签: 肌松弛药,中枢性 乙哌立松 腰骶部 筋膜炎 银质针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全凭静脉麻醉下监测联合麻醉深度监测对全麻苏醒过程的影响。 方法: 选取 2018 年 12 月到 2020 年 1 月期间本院治疗的共计 100 例全麻手术患者观察对象,通过电脑分组法将所有的患者分为实验组( n=50 )和对照组( n=50 ),对照组患者在苏醒过程中给予主观评价,实验组给予监测联合麻醉深度监测,对比两组患者拔管后的相关临床指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结果: 实验组全麻手术患者经过监测后,拔管过程中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呛咳、躁动、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 临床针对全凭静脉麻醉下的患者开展仔细的监测联合麻醉深度监测能够提高患者苏醒过程中的舒适度,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适用。

  • 标签: 全凭静脉麻醉 肌松监测 麻醉深度监测 苏醒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观察不同类型非去极化药对米库氯铵药效学的影响,探讨适合声带息肉摘除术等短小手术中的药物的联合作用。方法:选择120 例美国麻醉师协会( ASA) Ⅰ ~ Ⅱ级耳鼻喉科患者择期行声带息肉摘除手术 ,使患者或者亲属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随机分为 4 组( C、V、R、M组):C组为空白对照组,预注 5ml 生理盐水;V组为预注维库溴铵组,预注量为0.0086mg/kg;R组为预注罗库溴铵组,预注量为0.061mg/kg;M组为预注米库氯铵组,预注量为0.0134mg/kg,3min后给予插管剂量米库氯铵 0.1206mg/kg。结果:对四组各个时间点的SBP、DBP和HR进行比较,四组患者的效果和恢复情况显示与C组相比较,V组、R组和M组的插管时间和起效时间均缩短;与R组相比,V组和M组的插管时间、起效时间均缩短;与V组相比,M组的插管时间和起效时间均缩短。差异均具有统计意义(P<0.05)。与C组相比,V组、R组和M组的无反应期和临床作用时间延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闭环靶控输注罗库溴铵深度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效果。方法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50例,年龄18~64岁,体重指数< 30 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通过计算机生成的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25):传统经验组(T组)和闭环靶控深度组(CLTC组)。T组间断手动给药;CLTC组采用闭环靶控输注罗库溴铵,目标程度为强直刺激后计数(PTC)计数l或2。记录术者满意度评分、平均气腹压、药用量、气管拔管时间、术后氟比洛芬酯使用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T组比较,CLTC组术者满意度评分升高,平均气腹压降低,罗库溴铵总用量及平均用量升高,气管拔管时间延长,术后氟比洛芬酯使用率、肩痛及恶心、呕吐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以PTC为反馈模式闭环靶控输注罗库溴铵可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深度的维持,提供更加满意的手术条件,且安全性较高。

  • 标签: 药物释放系统 雄甾烷醇类 腹腔镜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疼痛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核心稳定性训练方法,观察该种方法对改善背耐力及等速力峰值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6例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疼痛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且根据训练方法不同,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维持原有生活方式治疗,实验组采用核心稳定性训练。结果:两组背力和背耐力变化对照中,实验组治疗后30度/s背耐力距斜率为16.37±7.62,对照组为7.84±5.47;实验组治疗后30度/s背等速力峰值为335.27±60.73,对照组为291.48±62.17。(P

  • 标签: 背肌肌耐力 速肌力峰值 核心稳定性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背阔皮瓣局部转移腋窝成形术联合瘢痕解修复烧灼伤后腋部严重瘢痕挛缩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2017年10月,青海红十字医院骨外科采用背阔皮瓣局部转移腋窝成形术修复9例腋部瘢痕挛缩畸形患者,其中男7例、女2例,年龄22~43岁。受伤原因:电击伤3例,烫伤4例,热压伤2例;腋部瘢痕挛缩畸形程度:轻度3例、中度5例、重度1例;受伤至整复时间为3~10年。患者均为上肢、前胸及腋部烧灼伤后导致瘢痕挛缩畸形,术前患者肩关节外展角度为47.5°±19.7°。术中先行瘢痕解,解后的皮肤缺损采用背阔皮瓣转移覆盖,切取皮瓣面积7 cm×12 cm~12 cm×20 cm,供区直接缝合或全/中厚皮片植皮覆盖。结果本组9例患者术后随访9~26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皮瓣均成活,1例皮瓣边缘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治愈;6例供区直接缝合,3例部分缝合后小面积缺损采用全/中厚皮片移植覆盖,植皮均成活,所有病例供区均无感染、皮肤坏死等并发症发生。术后6个月随访,皮瓣质地柔软,外观佳,肩关节活动明显改善,外展角度达127.8°±23.5°,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7.860, P<0.01)。结论背阔皮瓣血运丰富,抗感染能力强,术后皮瓣成活率高,外观佳,肩关节功能恢复好,临床效果满意。

  • 标签: 外科皮瓣 带蒂背阔肌皮瓣 腋窝成形 瘢痕松解 挛缩畸形
  • 简介:摘要砷、镉、铬属于环境中类金属或金属肾毒性污染物。研究发现,营养素、生物活性大分子、草本植物及其提取物、临床药物及化合物对砷、镉、铬化合物导致的实验动物肾损伤具有明显的拮抗效应,能够有效逆转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减轻肾小管组织的氧化应激和组织病理损伤,改善血清和尿液中的肾损伤生物学标志水平。文中对近年来各类物质拮抗砷、镉、铬肾毒性实验效应及其分子机制进行阐述,为肾毒性拮抗剂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肾毒性 拮抗作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实施盂肱关节液压解联合三角下滑囊注射治疗的临床有效性。方法:将本医院在 2020年 2月至 2020年 6月期间进行治疗的患者(肩周炎) 66例作为观察对象,利用数字分配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命名为观察组( 33例)及对照组( 33例),将观察组超声引导下实施盂肱关节液压解联合三角下滑囊注射治疗用于观察组患者,将传统推拿应用于对照组患者,将疼痛评分及治疗有效率、肩关节评分(手触及高度、日常生活水平、外展力)作为观察指标结合进行治疗效果判定。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相比对照组发现,观察组指标数据优势更加显著( P< 0.05),患者实施治疗前, VAS评分无明显差异( P> 0.05),在两组患者治疗后 VAS评分水平均有明显改善,而观察组 VAS评分相比对照组 VAS评分,具有显著优势( P<0.05),观察组肩关节评分数据指标相比对照组,能够看出明显优势( 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实施盂肱关节液压解联合三角下滑囊注射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使患者降低疼痛感,提升患者的肩关节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肌骨超声 临床效果 肩周炎
  • 简介:摘要:猕猴桃防治溃疡病药剂与防治真菌性病害、防治虫害的药剂混合后,会增加药剂间的拮抗性,而降低药效。荧光假单胞杆菌单剂与不同类药剂配伍抑菌效果下降不明显,溃疡病防治药剂单剂配伍后抑制率下降幅度依次是:荧光假单胞杆菌<四霉素<中生菌素<春雷·王铜,总体下降幅度呈现与螺虫乙酯配伍<与杀真菌剂嘧霉胺配伍<三类药剂配伍,中生菌素、春雷·王铜与嘧霉胺、螺虫乙酯三大类药剂配伍后完全无抑菌作用。

  • 标签: 猕猴桃溃疡病 防治药剂拮抗性 室内研究
  • 作者: 李阳红 唐北沙 郭纪锋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神经科杂志》 2020年第07期
  • 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内科,长沙 410008,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内科,长沙 410008;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老年病学神经内科,长沙 410008;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湘雅),长沙 410008,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内科,长沙 410008;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湘雅),长沙 410008
  • 简介:摘要阵挛-张力障碍综合征(myoclonus-dystonia syndrome,MDS)是张力障碍综合征中的一种特殊类型,是一种以阵挛和张力障碍为临床特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运动障碍综合征,可伴有一定的精神症状,通常在儿童时期起病,阵挛和张力障碍多累及上肢、躯干和颈部。MDS的主要致病基因是ε-sarcoglycan基因(SGCE),目前该基因的致病机制尚不清楚。MDS持续进展可致残,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极大痛苦。近年来,关于本病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文中将从发病机制、临床表型、遗传学、诊断标准、鉴别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系统综述。

  • 标签: 肌阵挛-肌张力障碍综合征 临床表型 SGCE基因 诊断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醋酸波尼联合来氟米特对免疫球蛋白A(IgA)肾病患者肾功能及血清酐(Scr)、尿素氮(BUN)水平的影响。方法抽取2013年11月至2018年11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4例IgA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醋酸泼尼松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来氟米特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肾功能[人血清白蛋白(Alb)、Scr、BUN、胱抑素C(CysC)]水平、24 h尿蛋白定量及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记录两组不良反应(转氨酶升高、恶心呕吐、肺部感染、乏力)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3.75%,30/32)高于对照组(75.00%,24/32),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肾功能(Scr、BUN、CysC水平、24 h尿蛋白定量)及血清TGF-β1、ICAM-1、MCP-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Alb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醋酸波尼联合来氟米特对IgA肾病患者疗效显著,能改善肾功能水平,且安全可靠。

  • 标签: 醋酸波尼松 来氟米特 IgA肾病 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