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有关商国号的由来与取义,迄今的研究仍有许多不明确之处;又文献中,普遍存在着殷商混用或殷商合称的情形。本文指出:商是本号、自称,殷是别号、他称。商早于殷。商起初是作为族名使用的,这一族名出现于该族凤凰图腾成立以后,时间上不晚于传说中的商族始祖契;商族名形成的地域,则应在东方,今鲁西南地区。又商从族名上升为“有天下之号”即国号,始于汤;汤定“有天下之号”为商,不仅光显了商族的功绩,而且具有神化其政权的功用。至于商之别号、他称“殷”,本起自周人之泛称东方民族为夷;周灭商以后,周称商为殷也并不含贬义。

  • 标签: 商国号 玄鸟 凤凰图腾
  • 简介:飞白书是在八分隶书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特殊书体。其创法于汉,兴盛于魏、晋、南朝、唐、宋,书法名家、帝王将相多有好擅,文坛英豪颂美一时,流行千年之久。然而其随着书写工具改用木皮飞白笔之后,沦落成一种文字游戏而式微。本文在广泛搜集史料的基础上,试图对飞白书的产生、书体特征及发展演变进行较全面而理性的考察,并对飞白书在书法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予以客观的审视与评说。

  • 标签: 广泛 沦落 文坛 南朝 式微 文字游戏
  • 简介:《战国策·赵策·触龙赵太后》中有这样一句话:“父母之爱子也,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其中“亦哀之矣”的“哀”,诸家选本或者不注,或者注为“哀怜”、“哀痛”、“悲哀”等。例如:王力先生主编《古代汉语》上册第一分册末注;北大中国文学史教研室编《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末注;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室《古代散文选》,末注;新编初中《语文》第五册也末注。有的选本考虑到这是阅读或教学中不应忽视的一个问题,于是便作了译或注。如:

  • 标签: 先秦文学史 古代散文 中国文学史 一个问题 《古代汉语》 学语文
  • 简介:“谀臣”、“佞人”吕效祖“谀”,《文》释为“谄也”,是指用花言巧语巴结奉承有权有势的人,《盐铁论》“富贵多谀言”大概也的是这个意思。“佞”,《文》释为“巧谄高才也”,比“谀”还附加了一个“高才”的本领。用现代语来说“谀臣”、“佞人”两者都...

  • 标签: 佞人 仁义道德 《说文》 太宗 《战国策》 《盐铁论》
  • 简介:艺术的起源具有原因多元性:物种的进化、人类的生成、人和高等动物的视听快感的联系,为它提供了生物学、生理性的基础;生殖繁衍和两性之爱又为其提供了生物学的和社会学的必要前提;原始巫术活动是艺术发生的最重要的“契机”;人类的物质性生产实践是艺术发生的社会学的终极性根源。另外还有游戏、语言、意识、心灵表现等等,也都是艺术起源中不可或缺的条件和机制。只有正确认识和掌握了这些条件因素及其关系,才有可能对各种艺术起源进行辩证的分析和把握

  • 标签: 艺术起源 生产劳动 物种进化 两性之爱 原始巫术
  • 简介:隋朝开始推行科举制度,从而打破了魏晋以来取士制度中的门阀垄断,世庶界限相对淡化了.但同时隋朝也规定了'工商之家,不得仕进'的禁令,对工商之家还是采取歧视性政策.而'唐制,取士之科,多由隋旧',四民本末的界限仍然是严格的.唐代科举制度虽为寒士打开了仕进的大门,但这扇大门对工商之家来说是仍然紧闭着的.根据范传正披露的情况,李白无法提供足以证明他非工商之家的谱牒户籍等材料,以备户部集阅,而户部也不可能存有李白家族的原始档案材料是确凿无疑的.不能参加科举考试,恰恰使李白摆脱了应试教育的束缚和儒家经学的羁绊,从而走进充分发展个性自由的广阔空间.李白不屑于参加科举考试是倒因为果的.

  • 标签: 李白 科学制度 谱牒 《旧唐书·职官志》 《新唐书·选举志》 科学考试
  • 简介:三士始自世亲,或更早,但将其彰显并赋予它以道次第意义的却是阿底峡.此后,噶当和他派有缘大德补阿底峡之不足,充实或调整了三士修行内容.宗喀巴则集三士之大成,力倡'共道'之说.继之而起的格鲁派后学著作不辍,又从不同侧面丰富和发展了三士.

  • 标签: 三士说 藏传佛教 阿底峡 噶当派 格鲁派
  • 简介:方镇帅佐主宾之结构钩连,于东晋一代政局,干系极大;对后世幕府制度,影响亦深。而东晋方镇,督区最广、权柄最重、居住最久、事功最大四项兼备,无有过于桓温者。本文主要述桓温始督徐兖参与戎机、继掌荆州都督区坐大位势、终至执秉中枢政轴,历凡三十余年,其幕下僚佐于史有征者四十多人的来龙去脉,及其与府主的亲疏分合,从而约略推见桓温用人方略和幕府构成之整体风貌。

  • 标签: 方镇 幕府制度 整体风貌 有征 州都督 府主
  • 简介:《华阳国志》记战国楚庄(足乔)伐夜郎事文中有“以且兰有椓船牂牁处,乃改其名为奘柯”之句,颜师古引之注《汉书》,释牂柯爲系船之杙,后世遂多以牂柯为庄(足乔)始所命名;清学者郑珍辨其误会,谓《管子·小匡》记齐桓公当定霸之际就曾说到牂柯、雕题等远方之国都“莫违寡人之命”,足证其得名与庄(足乔)系船并不相干。但牂柯之名究何由而来,郑氏却未作定论。从《管子》之记,知牂柯原是周初的一个少数民族国家,且春秋时期犹独立存在。然齐桓而

  • 标签: 牂柯 春秋时期 《华阳国志》 且兰 夜郎国 《管子》
  • 简介:为明代文学研究者习用的刘嵩“宋绝无诗”论实际并不存在,刘嵩只有相似的“宋不足征”论。该论实是自南宋特别是元代中期以来的崇唐抑宋风气盛行的产物,站在理学立场的黄容对此夸大其词,而发动了激烈批判。

  • 标签: “宋绝无诗”论 “宋不足征”论 唐宋诗之争 理学
  • 简介:“端午”食粽祭屈原源流孙永义关键词端午节,粽子,屈原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K89.18端午节吃棕子的习俗,传说是为纪念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端午节食粽子的习俗,诚如宋人吴自牧《梦梁录》所云:"五日重午节,又曰'浴兰令节',其日正是葵...

  • 标签: 端午节 粽子 屈原
  • 简介:《大康通宝大银钱》补《中国钱币》1989年第三期嵩山、闵学义《大康通宝大银钱》一文称大康通宝大银钱“或出庆州,或出庆陵”,“钱面有一处纵向人为硬器砸痕”。据笔者了解,该钱是从内蒙巴林右旗索博日嘎苏木浩勒包力吉村一位牧民在辽庆陵故地王沟坟偶得。据...

  • 标签: 巴林右旗 内蒙古 金融研究 西陵 辽道宗 补说
  • 简介:一尹珍,字道真,东汉牂柯郡(今贵州大部份地区)人。因本郡地处边疆,没有学校,特意前往中原求学,先从经学家许慎学习五经,后从经学家应奉学习图纬,学成返回本郡,收徒教授,于是本郡始有学。尹珍可说是贵州省文化教育的奠基者。在他之前,虽有西汉武帝时的牂柯郡名士盛览(字长通)擅长辞赋,犍为郡文学卒史舍人初注《尔雅》,算是贵州文化的启蒙人物,但他们的作品既早已失传,又无任何影响遗迹见于后世文献。而尹珍呢,影响深远,遗迹众多,现能查知的,依时序区域,撮如下。

  • 标签: 尹珍 毋敛 文学卒史 牂柯 西汉武帝 贵州文化
  • 简介:呼和浩特市东郊白塔发现的中统交钞是现存最早的纸币实物。此钞纸长16.4,宽9.3厘米。正面板心长15.6,宽8.2厘米。背文墨印11.3×4.5厘米。正面上方朱印方6.4厘米,下印方7.8厘米,背面朱印盖上端,方5.8厘米,均为九叠篆文。正背两面左上角所盖之合同印宽3厘米。

  • 标签: 交钞 九叠篆 背文 朱印 墨印 八思巴文
  • 简介: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由于在各部类及每一书目下,广泛裒辑历代学者的评论,并做出自己的断语,从而使它除具有一般目录著作的功能外,还具有了史学史的意义。其具体做法是:“类序”辑录它书,展示史学的发展脉胳;书目下辑录众说,解题的同时起到史学史阐释效果;加以按语,表述自己的史学观点。

  • 标签: 史学史 史学观 书目 辑录 学者 著作
  • 简介:云南回族祈雨龙(铜)牌马毅生过去,有关云南回族诉雨使用“龙牌”,多见于文学作品中,史学界有议论,但未及详尽,龙牌究竟何物也鲜为人知。近年,在整理家父马元先生遗存时,偶得一文,载有关于大理地区存世龙牌的线索,便顺藤摸瓜,历尽艰轧不惜耗资,在偏山一隅...

  • 标签: 云南回族 《古兰经》 云南民族学院 大理地区 龙文化 回回人
  • 简介:王謇(1888-1969)的《续补藏书纪事诗》记录、品评了近现代以江浙沪为中心的一百三十余位藏书家的藏书事迹。虽然此书篇幅不大,但由于所记多为近现代藏书中心地区的藏书家,且书中保留了大量为他书所未见的第一手资料,故颇为人看重。还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即有油印本问世。

  • 标签: 王謇 《续补藏书纪事诗》 中国 文献学 历史考证
  • 简介:<正>李白自天宝元年(742)应诏赴阙,天宝三载(745)即被放归山,关于他离开长安的原因,一种说法是由于杨贵妃进谗而被逐。近人考证此一段公案最为详备者,当推郭沫若先生的专著《李白与杜甫》:唐人韦叡的《松窗录》(原书佚,《太平广记》中有收录)记载高力士以脱靴为深耻,挑拨杨玉环,李白在《清平调词》中“以赵飞燕比妃子,是贱之甚矣!”(锷按:原书作“以飞燕指妃子,是贱之甚矣!”李白《清平调词三章》有句“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装”。)因而使李白失掉了杨玉环的欢心。唐玄宗曾经三次想授李白以官职,便被杨玉环阻挠了三次。这件

  • 标签: 高力士 唐人 长安 考辨 妃子 旧唐书
  • 简介:<正>闻一多先生自二十年代末开始潜心于我国的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其“眼光的犀利,索的眩博,立说的新颖而翔实”,堪称为一代宗师。闻先生对我国古籍整理研究工作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其中尤以《周易》、《诗经》、《庄子》、《楚辞》研究的成绩最著,这是学术界所公认的。然而,令人痛惜的是闻先生未得天年,大才未尽,正如郭沫若所说的那样:“一棵茁壮的向日葵刚刚才开出灿烂的黄花,便让人连根拔掉,毁了。”这不能不说是我国学术史上的一件千古恨事。闻先生的《诗经》研究成果,已经公开发表的著述有《诗经新义》、《诗经通义》、《匡斋尺牍》、《〈诗·新台〉“鸿”字》等。尚未公开发表的遗稿有《风诗辨体》、《诗经词类》、《诗经声训》、《诗经通义》乙稿、《风》、《兴》、《比兴》、《风诗中的代语》、《诗经杂记》等等。闻先生关于《诗经》的

  • 标签: “薄言” 考补 闻一多 采采 《诗经》 《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