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口腔种植修复与常规修复治疗列缺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21年1月~2022年1月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列缺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常规修复,40例)与观察组(口腔种植修复,40例)。调查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临床效果,并统计治疗有效率。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

  • 标签: 口腔种植修复 常规修复 牙列缺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种植修复对列缺的治疗效果和患者咀嚼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5例列缺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7例,实施常规的口腔修复治疗,观察组58例,采取口腔种植修复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牙齿功能指标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通过治疗发现观察组的牙齿美观、咀嚼功能、舒适功能及患者满意度各项功能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口腔种植 牙列缺失 咀嚼功能 牙齿美观度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列缺伴重度牙周病患者在进行固定修复治疗过程中展开心理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 结合对比护理观察的方式展开分析,选入患者120例,为本院在2019年2月至2021年12月所接诊,结合组内盲选的方式,取其中60例,在治疗过程中展开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剩下患者在护理时则展开心理护理,作为观察组,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结合对两组患者心理状态以及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均存在优势,P

  • 标签: 心理护理 牙列缺失 牙周病 固定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体外实验对比摄影测量与传统印模技术制取列缺种植修复印模的精度。方法选择1例2019年9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种植中心的74岁男性上颌列缺患者的上颌石膏模型,其上含螺丝固位基台替代体8个。通过开窗夹板式印模复制该石膏模型,将复制模型作为参考模型。由同1名主治医师用两种方法制取参考模型种植体基台水平印模,摄影测量组:在基台替代体上安装摄影测量专用基台扫描体,使用基于摄影测量技术的口外扫描仪扫描参考模型,获取“.stl”数据(扫描重复10次);传统印模组:应用开窗个别托盘制取参考模型的夹板式印模,灌注石膏模型(10个)。在传统印模组石膏模型和参考模型上安装模型扫描专用基台扫描体,应用高精度模型扫描仪进行扫描,获取印模组和参考模型“.stl”数据。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exocad)中,根据扫描体三维坐标,将两组模型和参考模型的扫描体替换为基台替代体。将数据输入三维分析软件(Geomagic Control X),摄影测量组和传统印模组数据分别与参考模型数据配准(正确度评估)以及组内两两配准(精密度评估),评估精度。结果摄影测量组正确度和精密度[分别为(17.33±0.34)和(2.50±0.79)μm]均显著优于传统印模组[(24.30±4.16)和(26.12±4.54)μm](t=-5.29和-34.35,P<0.001)。结论制取列缺种植修复基台水平印模时,摄影测量技术的精度优于传统印模技术。

  • 标签: 摄影测量法 牙科印模技术 颌,无牙 牙种植 精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口腔种植修复技术、常规口腔修复技术对列缺的治疗价值。方法 将2020年8月~2021年9月本院收治的列缺患者90例随机分为参照组(常规口腔修复技术)和研究组(口腔种植修复技术),各45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5.56%高于参照组66.67%(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2.22%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咀嚼功能、舒适度及美观度评分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口腔种植修复技术较常规口腔修复技术对列缺的治疗效果更佳,并发症更少,咀嚼功能、舒适度及美观度更佳。

  • 标签: 口腔种植修复技术 常规口腔修复技术 牙列缺失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于列缺患者给予磁性附着体全颌种植覆盖义齿对其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实际价值。方法:本次研究的病例数为12例,均来源于2016年1月至2022年7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列缺患者,在研究期间将所有患者进行盲选分组,观察组接受磁性附着体全颌种植覆盖义齿治疗法,对照组接受常规列治疗法,在治疗期间统计两组患者的牙齿固定力和牙齿咀嚼频率效果,并将研究数据进行组间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的牙齿固定力和牙齿咀嚼频率明显都不如观察组患者,组间数值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对于列缺患者给予磁性附着体全颌种植覆盖义齿的效果显著,该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列修复效果,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建议提倡。

  • 标签: 磁性附着体全颌种植覆盖义齿 常规义齿 牙列缺失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口腔种植修复列缺损的效果加以探究。方法:随机将我于2020年1月至十月之间进行治疗的列缺损患者100例分成两组进行探究。一组进行常规烤瓷桥修复(对照组),一组进行义齿修复(观察组),例数均等,对比两组的效果。结果:经分组治疗后,比较固位功能、咀嚼能力、美观程度、舒适程度和语言功能对照组均不如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

  • 标签: 口腔种植牙 牙列缺损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列缺损采用口腔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94例列缺损患者。以盲摸双色球法均分为实验组及参照组,各47例。参照组行常规义齿修复治疗,实验组行口腔种植修复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修复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修复满意程度均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成立(P

  • 标签: 牙列缺损 口腔种植牙 治疗效果 修复满意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索列缺患者BPS生物功能性总义齿治疗的效果及预后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于2010年1月-2020年11月在本院进行,选取66例列缺患者为对象,将患者随机双盲法分组,每组33例,对照组为传统总义齿修复治疗,观察组BPS生物功能性总义齿治疗,观察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义齿的咀嚼效率,美观度,以及修复满意度、义齿稳定程度、发音功能评分较对照组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PS生物功能性总义齿改善列缺患者无状态效果显著,提升口颌系统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牙列缺失 BPS生物功能性总义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种植技术对老年列游离端缺失患者修复中效果。方法:选择在2021年8月到2022年12月前来我院就诊的老年列游离端缺失患者110例,随机的分为两组,对照组、修复组,各为55例;对照组采用义齿修复技术,修复组所采用的是种植技术,对照修复结果。结果:修复组修复效果比对照组高(P

  • 标签: 种植牙技术 老年 牙列游离端缺失 修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口腔种植固定修复治疗列缺损的效果。方法:选取于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列缺损患者共3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电脑盲选的方式,将3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固定修复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口腔种植固定修复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经修复治疗后的各项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列缺损患者采用口腔种植固定修复方式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功能,在临床应用中具有优良的效果,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口腔种植修复 牙列缺损 各项功能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口腔种植固定修复治疗列缺损的效果。方法:选取于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列缺损患者共3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电脑盲选的方式,将3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固定修复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口腔种植固定修复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经修复治疗后的各项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列缺损患者采用口腔种植固定修复方式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功能,在临床应用中具有优良的效果,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口腔种植修复 牙列缺损 各项功能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口腔种植修复与常规修复治疗列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列缺损患者78例,根据治疗修复方式分为口腔种植修复组和常规修复组,每组39例。比较两组随访1年后的治疗总有效率、患者满意度,治疗前后的牙菌斑指数(PLI)及牙龈指数(GI)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随访1年后,口腔种植修复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87%,37/39)高于常规修复组(76.92%,30/39),P<0.05。治疗后,口腔种植修复组PLI、GI评分低于常规修复组(P<0.05);口腔种植修复组牙齿美观度、牙齿舒适度、咀嚼功能、语言功能和牙齿稳定性的满意度均高于常规修复组(P均<0.05)。口腔种植修复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82%,5/39)低于常规修复组(33.33%,13/39),P<0.05。结论口腔种植修复治疗列缺损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可显著减少牙龈、牙周炎症问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且患者各方面满意度均较高。

  • 标签: 牙修复体 常规修复 牙列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错合伴列缺损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1年2月期间收治的48例错合伴列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和对照组(修复治疗)各2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牙齿舒适度优良率(95.83%>66.67%,χ2=4.923)、美观度优良率(91.67%>66.67%,χ2=4.547)、对于修复效果的满意度(91.67%>62.50%,χ2=5.779)以及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84.93±4.19)分>(75.74±4.30)分,t=7.499]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错合伴列缺损的临床治疗,选择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改善牙齿功能,恢复其美观度,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影响。

  • 标签: 口腔正畸 修复治疗 错牙合伴牙列缺损 疗效
  • 作者: 柯怡芳 张耀鹏 陈俊锴 陈虎 王勇 孙玉春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2年第02期
  • 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口腔医学数字化研究中心 口腔修复教研室 国家口腔医学中心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口腔生物材料和数字诊疗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卫生健康委口腔医学计算机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口腔数字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几何特征对口内三维扫描仪获取列缺种植修复数字印模精度的影响,为临床应用及口内三维扫描仪算法优化提供参考。方法选择上颌列缺种植修复标准模型1个作为参考模型,其上植入6枚种植体替代体及相应扫描杆(编号1~6号)。使用颌模型扫描仪扫描上颌模型,重复5次,获取扫描数据作为真值。设计并三维打印制作几何特征实体,分别使用口内三维扫描仪A(Trios 3)和B(Aoralscan 2)扫描添加几何特征前后的上颌模型,获取扫描数据,各重复10次。扫描结果导入逆向工程软件(Geomagic Studio 2015),分别测量1号扫描杆与其余扫描杆上平面中心点间线性距离,即D12、D13、D14、D15和D16。正确度为各口内三维扫描仪测量值与真值相减的绝对值;精密度为各口内三维扫描仪测量值组内两两相减的绝对值;数值越小,代表正确度或精密度越好。统计分析添加几何特征前后线性距离的差异,评价添加几何特征与否对两款口内三维扫描仪正确度与精密度的影响。结果对于口内三维扫描仪A,添加几何特征后D14、D15、D16正确度均显著好于添加前(t=2.66、2.75、2.95,P<0.05),其中最长距离D16的正确度数值由(101.9±47.1)μm降至(49.6±30.3)μm;D15、D16添加几何特征后精密度均显著好于添加前(U=378.00、672.00,P<0.05),其中D15精密度[M(IQR)]数值由40.8(45.1)μm降至13.1(17.0)μm。对于口内三维扫描仪B,添加几何特征后D12、D13、D14正确度均显著好于添加前(t=3.02、2.66,U=22.00,P<0.05),其中D13正确度数值由(116.6±41.2)μm降至(70.8±35.5)μm。D15、D16添加几何特征前后正确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添加后精密度均显著好于添加前(U=702.00,489.00,P<0.05)。结论几何特征辅助可提高不同扫描原理的口内三维扫描仪获取列缺种植修复数字印模的精度。

  • 标签: 颌,无牙 牙种植 牙科印模技术 计算机辅助设计 三维扫描仪 精度 几何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老年列游离端缺失患者治疗中种植修复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老年列游离端缺失患者取样73例,入院时间2018年11月至2021年12月,抽签分组,行种植修复技术治疗(试验组,n=38)和活动义齿修复法治疗(参照组,n=35),比较治疗满意度、美观度、咀嚼功能、语言功能评分及槽骨骨吸收量、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治疗满意度94.74%(36/38),总有效率97.37%(37/38),比参照组77.14%(27/35)、82.86%(29/35)高,槽骨骨吸收量(0.56±0.12)mm,比参照组(0.69±0.14)mm低,美观度评分(9.05±0.58)分,咀嚼功能(8.35±0.74)分,语言功能(9.14±1.02)分,比参照组高,P<0.05。结论:老年列游离端缺失患者治疗中应用种植修复技术可提升治疗效果及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满意度 牙列游离端缺失 修复技术
  • 简介:摘要:列缺损是临床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是指上下牙弓内不同部位、不同数目的牙齿缺失列缺损后不仅会影响患者牙齿美观度和自信心,还会引发一系列口腔问题。列缺损的修复手段较多,包括活动修复、固定修复、固定活动联合修复及种植修复,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广泛的是种植技术修复。

  • 标签: 口腔种植牙修复 牙列缺损 临床效果 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列缺损伴颌畸形患者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列缺损伴颌畸形患者,分别实施修复治疗、正畸+修复治疗,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患者接受正畸+修复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较高,咬合评分呈良好趋势,而经单纯修复治疗的患者情况则相对较差,呈现的差异较大(P<0.05)。结论:在列缺损伴颌畸形的治疗中,正畸联合修复治疗的实施,效果明显,对于促进牙齿咬合度的提高起着积极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正畸 修复 牙列缺损 牙颌畸形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列缺损伴颌畸形患者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列缺损伴颌畸形患者,分别实施修复治疗、正畸+修复治疗,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患者接受正畸+修复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较高,咬合评分呈良好趋势,而经单纯修复治疗的患者情况则相对较差,呈现的差异较大(P<0.05)。结论:在列缺损伴颌畸形的治疗中,正畸联合修复治疗的实施,效果明显,对于促进牙齿咬合度的提高起着积极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正畸 修复 牙列缺损 牙颌畸形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