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构-过程-结果评价模式在学龄期哮喘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甘肃省妇幼保健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学龄期哮喘患儿9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行常规性指导,观察组应用结构-过程-结果评价模式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行为、呼吸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变。结果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社会心理管理、日常生活管理、疾病医学管理及自我管理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第1 s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及呼气峰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PEF%)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哮喘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儿科哮喘生命质量调查问卷(PAQLQ)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结构-过程-结果评价模式能有效提高学龄期哮喘患儿疾病管理能力,减少患儿哮喘发作次数,改善患儿呼吸功能,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 标签: 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评价模式 学龄期哮喘 疾病管理 呼吸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构建一套科学规范且符合冠心病监护病房(coronaryheartcareunit,CCU)工作的护理质量客观评价体系。方法以结构-过程-结果质量评价模式为理论基础,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两轮专家函询,确定评价指标各层级条目,最终形成CCU护理质量客观评价指标体系。结果两轮函询专家积极系数为88.89%、100.00%,权威系数为0.858和0.865,专家意见协调程度较好;形成包括4项一级指标、8项二级指标和14项级指标的CCU护理质量客观评价指标体系。结论构建的CCU护理质量客观评价指标体系对CCU护理管理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和质量标准,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能用于评价CCU护理管理质量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心脏科 护理质量 评价指标 德尔菲法 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临床PICC置管治疗患者采取结构过程结果质量评价模式的效果开展分析。方法:研究涉及时间段是2019年9月-2020年9月,研究对象主要是我院进行PICC置管治疗的患者90例,基于患者护理方式差异来开展分组,采取普通护理的患者作为普通组,采取结构过程结果质量评价模式的患者作为研究组,观察两组感染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感染发生率低于普通组,p<0.05。结论:PICC置管治疗患者在临床中采取科学的结构过程结果质量评价模式护理,可以有效预防相关性感染的发生。

  • 标签: PICC 相关性感染 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结构-过程-结果质量结构模式对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及感染控制的影响,为临床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100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针对手术室护理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实施结构-过程-结果质量结构模式,比较两组的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情况、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00%,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0.0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护理水平、服务态度、护患沟通、健康宣教、环境管理各情况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构-过程-结果质量结构模式的应用,可以提高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控制感染的发生,降低不良事件率,对患者满意度的提升有积极的作用,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三维质量结构 手术室 护理管理 感染 安全性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一套科学、规范且符合我国国情的小儿血液科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成立科研小组,为初步构建小儿血液科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本研究以结构-过程-结果质量模式为理论框架,初步筛选相应指标,并通过两轮德尔菲法专家函询,从两轮结果的应答率、专家意见和专业性评判以评价各专家对该体系各敏感指标的积极性、权威性和协调程度和集中程度,采用界值法进行评价指标的筛选。结果本研究经过第一轮16位专家和第二轮14位专家函询后,小儿血液科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构建权威系数为0.968~0.903,专家意见协调程度和集中程度较高,最终形成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12个、级指标45个。结论最终构建的小儿血液科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层次鲜明、结构合理,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能够用于实际工作中评价小儿血液科的服务质量

  • 标签: 三维质量模式 小儿血液科 服务质量 德尔菲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onabedian的结构-过程-结果质量评价模式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患者日间手术质量管理模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在浙江省宁波市第一医院行DSA日间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9年10月—2020年4月收治的6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20年5—10月收治的6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日间手术管理模式,观察组采取以结构-过程-结果质量评价模式为理论框架的日间手术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复查≥2次的比例和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的穿刺部位并发症、非穿刺部位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复查≥2次比例为21.54%(14/65),高于对照组的8.20%(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9.04±2.10)分,高于对照组的(96.93±2.9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Donabedian质量评价模式构建的DSA患者日间手术管理模式能提高患者的复查依从性和满意度。

  • 标签: 脑血管造影术 日间手术 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 依从性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结构-过程-结果质控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方法:从我院2019年7月至2021年2月期间收治的患者中随机抽取12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字母表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并选择我院该时间段内手术室护理人员23名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行传统护理管理,观察组行结构-过程-结果质控管理模式,对比不同组别下的各项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33%,对比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6.67%,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结构-过程-结果质控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理想,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均较高。

  • 标签: 三维质控管理模式 手术室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两系复合评价模式初探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刘先捍周信近几年来,为了从理论和实践上探讨普通教育评价问题,我们对汨罗教育管理与评价工作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将其概括为“两系复合评价模式”。基本内涵所谓“两系”,是指影响、制约教育发展的社会系统评价...

  • 标签: 评价模式 评价结果 评价指标 指标体系 教育评价 教育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质量结构模式构建"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为规范、有效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提供客观依据。方法于2020年1—10月,以质量模型为框架,结合文献检索、半结构式访谈和小组讨论,初步构建"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条目池和初始问卷。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31名从事"互联网+护理服务"或者居家护理的临床护理、护理管理、人力资源、公共卫生管理和信息技术专家,应用德尔菲法对方案初稿进行修订,构建"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并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权重。结果2轮专家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792、0.828;2轮专家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二级指标0.076、0.075,级指标0.138、0.150 (P<0.05)。最终构建"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包括3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和42个级指标。结论基于质量结构模式构建的"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科学及可靠,可为科学有效评价"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及可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 标签: 互联网+护理服务 三维质量结构模式 质量评价 指标体系
  • 简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以目标中的第二目标过程和方法为切入点,文章分析探讨小学低年级数学学习过程所采用的评价理念、评价方法和评价策略等的具体内容,达到将评价重心由对教师的关注转移到对学生的学习进步和发展的关注目的,以期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整体教学质量,从而完成目标要求。

  • 标签: 三维目标 过程评价 小学数学 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综合卒中中心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规范化的综合卒中中心护理质量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以Donabedian"结构-过程-结果"质量结构模式为理论框架,通过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Delphi专家函询和层次分析法,确定综合卒中中心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及各指标的权重。结果共对综合卒中中心的16名专家进行两轮专家函询,临床工作年限为(24.63±10.08)年,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88,两轮专家意见的协调系数W值分别为0.229和0.283。最终构建了包含3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46个级指标的综合卒中中心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论构建的综合卒中中心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涵盖了脑卒中急诊、卒中单元、随访的全过程,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为综合卒中中心日常护理质量监测和持续质量改进提供评价工具。

  • 标签: 卒中 护理质量 评价指标 德尔菲法 层次分析法
  • 简介:目的探讨构建一套科学、全面及操作性强的医院临床护理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采用质量结构模型,通过文献检索、德尔菲法及层次分析法对指标条目进行筛选,确定指标的权重,并对专家进行两轮咨询。结果两轮专家咨询问卷的回收率分别为90.0%(27/30)、96.3%(26/37),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906,3项一级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32、0.48、0。21,确定了包含3项一级指标(结构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20项二级指标和65项级指标的医院临床护理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论构建的医院临床护理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体现了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内涵,为临床护理教学专业发展指明方向,为医院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全程监控提供了客观量化的依据。

  • 标签: 教育 护理 质量评价 指标体系
  • 简介: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近期发布的《2017年国家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显示,我国医疗资源供给持续增加,患者异地就医区域性集中趋势略有好转,医疗质量安全状况基本稳定,住院死亡率稳定在较低水平,常见病种诊疗水平稳中有升。《报告》同时提示,我国医疗服务与质量“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仍然突出,如住院病历首页质量仍需提升,医院获得性指标等部分关键质量指标变化、民营医院医疗质量需要重点关注,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等。

  • 标签: 医疗服务 质量评价 医院医疗质量 住院死亡率 标准 三维
  • 简介:通过对爆破质量进行全面的检测并作出评价将有利于实现精细化爆破。机关扫描技术拥有着较为前沿的特点孩技术异常迅速难确、可以实现对区域或者整体的测绘,是被应用在对爆破质量捡测以及评价中的一种枝术手段。激光扫描技术通过对爆破后形成的结构面和爆堆形态进行扫描,可以呈现出实景的数字模型,在模型被建立的基础上,就能够方便的展开几何测量,进而可以实现爆破质量评价。本文研究了实景数字化模型建立爆破质量立体检测以及爆破评价的相关内容,发现激光扫描技术的应用,将为爆破数字化的实现提供前提条件与保障。

  • 标签: 三维激光扫描 三维数字化 爆破质量 评价
  • 简介:据国外媒体报道.欧洲的研究人员已于上月开始进行一种全新的激光打印机研发。这不是普通的打印机,它的功能将是用激光把结构“印”在玻璃中。业内人士称,这种设备的出现,将促进工业和娱乐业等的发展,或许有一天,我们可以看到由这种“打印机”制作的影像。

  • 标签: 三维结构 激光打印机 研究人员 业内人士 三维影像 娱乐业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眼科日间手术室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客观评价眼科日间手术室的护理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20年1—8月基于"结构-过程-结果"质量模型,通过文献检索、半结构访谈、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眼科日间手术室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果2轮专家函询的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51和0.858,专家协调系数为0.098~0.264。最终构建的眼科日间手术室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含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11项、级指标57项。结论本研究构建的眼科日间手术室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可全面、客观地评价眼科日间手术室护理质量,促进眼科日间手术室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 标签: 手术室 眼科学 日间手术 护理质量 评价指标 德尔菲法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回顾近几年来同时采用二超声检查的孕龄介于20—36周1625例孕妇中156例148处畸形,探讨超声在胎儿畸形检查的价值。方法对近几年我院利用依序连续超声检查方法1,检出的经产后或引产后结果证实的胎儿畸形进行回顾分析,比较二超声及超声诊断的结果结果差异。结果超声总体诊断符合率96.8%,12处畸形漏诊,超声多查出4出畸形,一例由二超声怀疑得到确诊,而却有12例21处畸形二超声清晰显示并诊断,但超声显示不清而无法做出诊断。结论超声对胎儿器官的显示率明显低于二超声,对胎儿畸形诊断意义不大。

  • 标签: 胎儿畸形 二维超声 三维超声
  • 简介:一、问题的提出加德纳(HowardGardnen的“多元智能”理论(TheoryofHtultipleintelligence)认为人类有八种不同的智能.每个人的智能不仅存在程度上的差异,还存在结构类型的差异,因此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来确定每个学生最适合的发展道路。该理论因为充分尊重人的个性特征.主张实行成功教育,从而在全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 标签: 三维评价 《历史与社会》 学科评价 “多元智能”理论 成功教育 加德纳
  • 作者: 石晓英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08-12-22
  • 出处:《大视野》 2008年第12期
  • 机构:【摘要】实践活动作为学生课内阅读与课堂教学的延伸,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勤奋学习与主动探索,使学生对课外阅读实践活动始终保愉悦的情感体验,增加学生成功的积极体验,不断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