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内诊断脑室出血的胎儿的出生结局及预后,为临床咨询和处理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0年4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经胎儿神经系统超声(neurosonogram, NSG)确诊的89例脑室出血胎儿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出血分级及是否合并其他异常的胎儿的出生结局并随访至3个月以上。采用儿童发育筛查系统ASQ-3(Ages & Stages Questionnaires, Third Edition)、ASQ-SE(Ages & Stages Questionnaires: Social-Emotional)评估患儿身体发育、沟通、运动、社交情绪等发育情况。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1)89例脑室出血胎儿中,66.3%(59/89)同时行胎儿颅脑MRI检查,其中54.2%(32/59)MRI与NSG均诊断脑室出血,33.9%(20/59)NSG诊断脑室囊性陈旧出血、MRI漏诊病例在新生儿期的颅脑超声均证实有脑室出血,11.9%(7/59)失访或引产。MRI在证实超声诊断脑室出血的基础上补充诊断3例脑皮质发育畸形、3例硬膜下出血和2例脑实质出血。(2)89例胎儿中的37例(41.6%)在生后行新生儿颅脑超声检查,均显示脑室少量陈旧出血,与胎儿NSG诊断一致。(3)脑室出血合并侧脑室增宽38例次(失访3例、引产18例、胎死宫内1例、生后预后良好15例、预后不良1例),合并严重出血后遗症10例次(失访1例、引产9例),合并颅脑畸形10例次(失访1例、引产8例、生后预后不良1例),合并颅外畸形(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2例(生后预后均良好)。(4)胎儿Ⅰ、Ⅱ、Ⅲ、Ⅳ级脑室出血例数分别为29、30、16、14例。89例胎儿中共失访12例,胎死宫内3例(均为Ⅳ级脑室出血),引产31例,分娩并生后随访43例。随访43例中,2例(1例Ⅰ级脑室出血合并胼胝体发育不良、1例Ⅲ级脑室出血胎儿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预后不良;其余41例预后良好,其中胎儿期脑室出血Ⅲ级1例、Ⅱ级17例、Ⅰ级23例。结论胎儿NSG是胎儿脑室出血的首选筛查方法,MRI可以作为辅助手段。出血分级及是否合并其他异常与胎儿预后可能相关,孤立性Ⅰ、Ⅱ级脑室出血胎儿预后相对良好。

  • 标签: 脑室内出血 超声检查,产前 磁共振成像 预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孕期体重管理对分娩结局影响。方法:随机选择116例于2020年1月~2020年12月在我院进行产检的孕产妇为例,按照随机原则将孕产妇分为两组,每组58例。没有接受任何形式孕期其中管理的孕产妇为对照组,接受孕期体重管理的孕产妇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孕产妇的剖宫产率、巨大儿、胎儿窘迫以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加强孕期体重管理,分娩结局能够得到显著改善,巨大儿出生的比例明显降低,且产妇会阴损伤的几率以及产后出血率明显下降。

  • 标签: 孕期体重管理 分娩结局 影响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教育逐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特别是高校继续教育更是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社会经济水平的稳步提高对企业竞争力及国家竞争力产生了持续性的影响。我国目前高度重视国家战略,但相比于发达国家的继续教育还面临较大的差距,必须充分借鉴其他国家的继续教育经验,为我国更好地发展继续教育提供帮助。因此,本文全面论述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的意义,针对继续教育未来发展趋势展开全面的探讨。

  • 标签: 继续教育 未来发展 发展方向
  • 简介:摘要:近年来,普通高等学院继续教育人才培养逐渐被重视,许多专家学者都深入探索研究了教材建设、课程体系设置和相关的人才培养方案。但当前普通高校学历继续教育人才培养中仍存在培养目标不清晰、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过程不完善、质量监控不健全等问题,而为了顺应时代发展对人才提出的高要求,需要积极转变传统的学历继续教育观念,对普通高校学历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和完善,从改革教学方式与课程考试,做好各类教育衔接,革新毕业论文等方面来进一步升级、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为国家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

  • 标签: 普通高校 学历继续教育 人才培养 改革
  • 简介:摘要: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教育教学的革新,而优化高等继续教育的信息化管理,有利于为社会发展进一步扩充人才储备。文章主要对高等继续教育信息化存在的不足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建议深化实践性教学内容的开发,增强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构建,健全信息化管理体系,以期增强高等继续教育的人才培养效果。

  • 标签: 高等 继续教育 信息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绒毛膜性双胎妊娠的结局。方法抽取2013年6月至2019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分娩双胎资料完整的产妇618例,依据绒毛膜性分为双绒双羊(DCDA)、单绒双羊(MCDA)、单绒单羊(MCMA)和绒毛膜性不详者。分析DCDA、MCDA者围生期情况。结果618例双胎中,DCDA 449例,MCDA 137例,MCMA 1例,绒毛膜性不详31例。618例双胎孕妇中,早产473例(76.54%),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83例(29.61%)。MCDA孕妇早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羊水过少的发生率较高(χ2=4.392、5.946、4.433、4.534,P=0.036、0.015、0.035、0.033);DCDA孕妇胎膜早破、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率较高(χ2=5.013、5.741,P=0.025、0.018)。存活儿中入住NICU 588例,死亡23例,新生儿畸形13例。MCDA新生儿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死亡发生率高于DCDA新生儿(χ2=11.517、8.894、18.013,P=0.001、0.003、0.001)。结论与DCDA比较,MCDA孕妇早产和妊娠期高血压、胎儿不良结局发生风险更高。

  • 标签: 绒毛膜性 双胎妊娠 妊娠期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家庭化分娩模式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在2020年2月到2021年6月这个阶段接收的86例产妇进行研究,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对其随机分组,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针对对照组采取传统产房分娩模式,针对观察组采取家庭化分娩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分娩结局。结果 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要十分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家庭化 分娩模式 分娩结局 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胎龄23~26周的早产儿应用微创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LISA)后在矫正年龄24个月时的神经认知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德国13个三级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LISA试验的存活患儿,评估患儿的神经发育结局、听觉、视觉、生长发育状况、再住院天数及潜在混杂因素如母亲抑郁、母乳喂养率和社会经济因素等。结果182例存活患儿中有156例纳入研究,其中78例LISA、78例气管插管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22%的LISA婴儿和42%的插管婴儿精神运动发育指数(PDI)<70(P=0.012)。在胎龄25~26周的较成熟早产儿中,两组智力发育指数(MDI)存在显著差异,4%的LISA婴儿和21%的插管婴儿MDI<70(P=0.008)。结论矫正年龄24个月时,LISA婴儿的PDI<70比例较低,MDI得分与插管婴儿相似,胎龄25~26周的早产儿接受LISA治疗后的严重致残率降低。LISA技术安全、更优。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中职教学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为适应社会发展,提高教学质量,需及时更新课程形式和内容,本文研究职业学校工学结合机制,目的在于有力促进人才的继续深造,分析中职学生继续深造的必要性,并思考实现这一目标的正确做法。

  • 标签: 工学结合 高等教育 实习基地
  • 简介:摘要:在建设学习型社会已经成为国家战略的今天,终身学习与终身教育已经成为继续教育的重要任务。但目前高校继续教育发展无法满足社会需求,主要原因是现有的制度与目前形势不匹配,无法有效激励教师从事继续教育工作的积极性。本文分析高校继续教育激励机制现状,对存在问题进行总结,提出高校继续教育团队的激励机制的设计,在具体化发展继续教育体制的过程中,将激励机制充分的融入到教育成果中,为保障激励机制的实施制定措施。

  • 标签: 高校 继续教育 激励机制
  • 简介:摘要:孕产期是女性的特殊时期,孕产期保健是女性生殖健康的重要环节,孕产期保健工作更是贯穿孕妇围产期的一整套保健服务措施,对孕产妇的身心健康及胎儿的顺利分娩有着重要意义。规范细致的孕产期保健服务,能够及时发现孕妇可能出现的高危妊娠现象,可及时预防及处理,可以使部分边缘高危转化成低危孕产妇,以便有效提升产科阴道顺利分娩率。为探讨孕产期保健服务对孕妇分娩结局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孕产期保健服务 孕妇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中单胚胎移植(single embryo transfer,SET)妊娠结局的因素。方法回顾性队列分析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妇产科生殖医学中心2013年9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行SET共2734个周期的患者资料,根据胚胎移植时机的不同,分为第3日(day 3,D3)移植组(D3组)、第4日(day 4,D4)移植组(D4组)、第5日(day 5,D5)移植组(D5组)、第6日(day 6,D6)移植组(D6组)。分析对比患者不同年龄段、不同移植时机、不同胚胎评分的SET临床妊娠情况。结果SET周期总临床妊娠率为39.8%(1098/2734),总活产率为30.5%(842/2734)。D3组、D4组、D5组、D6组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33.3%(264/793)、36.4%(142/390)、52.5%(492/937)、32.6%(200/614),活产率为25.6%(203/793)、30.5%(119/390)、40.9%(383/937)、22.3%(137/614),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D3组形态学评分8-细胞I级、7-细胞I级、8-细胞II级的胚胎总临床妊娠率[41.7%(207/496)]和总活产率[32.1%(159/496)]均高于其他非优质卵裂期胚胎[19.2%(57/297),P<0.001;14.8%(441/297),P<0.001];D4组发生融合(融合期及早期囊胚)的胚胎的临床妊娠率[40.4%(134/332)]和活产率[34.0%(113/332)]均高于未发生融合的胚胎[13.8%(8/58),P<0.001;10.3%(113/332),P=0.001];对于发育缓慢的囊胚,将其培养至D6囊胚移植和在D5移植2期囊胚的临床妊娠率[32.6%(200/614)比30.6%(22/72)]和活产率[22.3%(137/614)比27.8%(20/72)]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选择D5优质囊胚和D4融合期以上的桑椹胚进行单胚胎移植能在获得最佳妊娠结局的同时降低多胎妊娠发生率;对于整体D5发育缓慢的胚胎,继续培养至D6完全扩张囊胚再行移植,可能是一种改善妊娠结局的策略;对于卵裂期胚胎,采用8-细胞I级、7-细胞I级和8-细胞II级的优质胚胎移植标准更能确保D3单胚胎移植的成功率,获得满意的妊娠结局

  • 标签: 受精,体外 单胚胎移植 胚胎质量 卵裂期胚胎 桑椹胚 囊胚
  • 作者: 丁瑞伟 李娟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7-24
  • 出处:《国际儿科学杂志》 2021年第06期
  • 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新生儿科,沈阳 110004 丁瑞伟现工作单位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妇女儿童医院儿内科 266000,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新生儿科,沈阳 110004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产儿胆汁淤积症临床特征影响因素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新生儿科住院并诊断为胆汁淤积症的112例早产儿(病例组)临床资料,同时选取同期住院、相同数量、胎龄及出生体重与其相近的非胆汁淤积症早产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了解早产儿胆汁淤积症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探讨其对早产儿发育的影响。结果病例组112例,男女比例2.02∶1;胎龄25~36周,中位胎龄(四分位间距)30(28,31)周,胎龄<32周者占78%。出生体重440~3 840 g,中位出生体重(四分位间距)1 142(979,1 300)g,出生体重<1 500 g者占83%。病例组肠外营养时间、住院时间、开始肠内喂养时间、达全肠内喂养时间分别为37 d、62 d、5 d、37 d,对照组分别为23 d、45 d、4 d、22 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中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动脉导管未闭、宫外生长发育迟缓发生率分别为16.1%、15.2%、91.2%,对照组相应疾病发生率分别为4.5%、6.1%、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发生胆汁淤积后体重增长速度8 g/(kg·d),对照组体重增长速度13 g/(kg·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肠外营养时间久是早产儿胆汁淤积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早产儿胆汁淤积症多见于超早和极早产儿或超低和极低出生体重儿;胆汁淤积症促使发生宫外生长发育迟缓并延长住院时间;肠外营养时间久是早产儿胆汁淤积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早产儿 胆汁淤积症 肠外营养 营养不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活产结局的相关因素。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20年3月广东省中医院生殖医学中心563对夫妻为研究对象,共获取736个FET周期,分析其活产结局,比较活产组和非活产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妊娠并发症和胚胎情况,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15个候选因素与活产结局的关系,以确定FET活产的独立相关因素。结果纳入患者的男性取精年龄为(33±5)岁,女性取卵年龄为(31±4)岁,女性移植年龄为(32±4)岁,不孕年限为(3.5±2.6)年。736个FET周期中有333个(45.2%)活产周期,403个(54.8%)非活产周期。活产组中发生妊娠期并发症者49例(14.7%)。活产组女性移植年龄、女性取卵年龄及男性取精年龄均小于非活产组[(31±4)岁比(32±4)岁,(30±4)岁比(32±4)岁,(33±4)岁比(34±5)岁],活产组不孕年限较非活产组短[(3.2±2.2)年比(3.6±2.8)年],活产组原发性不孕的患者比例较非活产组高[(63.1%,210例)比(49.6%,200例)],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女性移植年龄[OR值(95% CI)为0.50(0.27~0.92),P=0.026]、不孕类型[OR值(95% CI)为0.62(0.43~0.88),P=0.008]、移植优胚个数[OR值(95% CI)为1.60(1.11~2.31),P=0.012]以及移植胚胎类型[OR值(95% CI)为2.43(1.46~4.01),P=0.001]是FET活产的相关因素。结论女性移植年龄、不孕类型、移植优胚数、移植胚胎类型是FET活产结局的相关因素。

  • 标签: 胚胎移植 辅助生殖技术 活产率 影响因素 针刺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助产护理对高龄产妇分娩的效果。方法 对2019年3月—2020年3月邻水县中医院所接纳的100例高龄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50例给予助产护理和常规护理,记录两组分娩过程中的出血量,以及分娩情况。结果 研究组分娩时出血量更低,总产程也更短,自然分娩率更高

  • 标签:
  • 简介:摘要普外科手术是最常见的手术之一,其术后不良结局主要集中在一部分高危患者。风险评估工具可以识别出这部分高危患者,为后续的临床干预和资源配置提供参考。目前存在多种评估工具,且具有各自的优缺点,充分了解这些工具是临床应用的前提。通过回顾目前一般常用评估工具、针对急诊普外患者的评估工具和机器学习方法在评估工具上的应用,阐明风险评估工具的基本特征、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 标签: 普外科 风险评估 预测模型 机器学习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