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研究基于压力的应激缓冲模型,探究大学生经济压力人际关系之间的关系,并探究应对父母方式关系的影响作用。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在广东地区随机调查了750名大学生。结果显示:(1)大学生经济压力与其人际交往相关显著;(2)应对在大学生经济压力人际交往关系中起中介作用;(3)父母方式应对的中介效应起调节作用。结论显示,大学生经济压力越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越明显,积极应对和降低父母过度保护与父亲拒绝能有效改善经济压力大的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

  • 标签: 经济压力  人际关系  应对方式  父母教养方式
  • 简介:采用问卷调查法对440名服刑人员父母方式、心理控制感与人际困扰关系进行测评。结果显示,服刑人员人际困扰占47.27%;心理外控型占40.90%。服刑人员父母温暖、理解教养方式采用率低,且与父母方式的其他9个因子负性相关;父母温暖、理解与人际困扰和心理控制感均显性负相关;父亲教养方式除父亲干涉外的其他5个因子均显性预测人际困扰;母亲的温暖、理解显性负向预测人际困扰,且通过心理控制感间接影响人际困扰。

  • 标签: 服刑人员 父母教养方式 心理控制感 人际困扰
  • 简介:运用信任量表和父母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湖南的两所中学进行抽样调查,结果:初中生人际信任水平没有显著的年级、性别差异,只在依赖维度上女生略高于男生,但没有显著性差异。整体上,独生子女的人际信任水平高于非独生子女,且在人际信任总分及依赖得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父母未离异的初中生比父母离异的初中生更多感受到父亲情感温暖与理解,而父母离异的初中生比父母未离异的初中生更多感受到母亲的过分干涉与过分保护。结论:积极的教养方式人际信任呈正相关,消极的教养方式人际信任呈负相关。

  • 标签: 人际信任 父母教养方式 初中生
  • 简介:本研究旨在探讨家庭教养方式对医学新生学校适应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为促进医学新生学校适应提供有效的方法。本研究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运用家庭教养方式量表、大学新生学校适应自评量表及简易应对问卷对491名医学新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①父母关爱和父母鼓励自主正向地影响医学新生学校适应,父母过度控制对医学新生学校适应有显著负性影响;②应对父母方式与学校适应之间起着不完全的中介作用。结论:父母方式既能对医学新生的学校适应产生直接效应,同时通过影响学生应对的选择进而影响新生的学校适应能力。

  • 标签: 父母教养方式 应对方式 学校适应 医学新生
  • 简介:个性是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孩子的个性是千差万别的,也是极不稳定的,在学龄前时期孩子的语言和动作都已经发展到一定水平,有了一定的独立性和自我意识,但是还没有形成稳固定型的个性,因此是孩子个性的最初萌芽期。如今,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孩子一生中起主导作用的不是智力,而是他们的个性。那么“个性”到底指什么?怎样才能全面和谐地发展孩子的“个性”呢?

  • 标签: 教养方式 儿童个性 行为方式 心理特征
  • 简介:采用简式父母方式问卷中文版(s-EMBU-c)和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量表对269名大学生进行施测,用方差分析、相关、回归等统计方法,研究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现状,探讨父母方式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的影响。结果显示,人际交往效能感总分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文科和理科的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总分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年级的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存在显著差异。人际交往效能感总体与母亲的拒绝呈显著负相关,与父亲和母亲的情感温暖呈显著正相关。父亲和母亲的情感温暖尤其是父亲的情感温暖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具有直接作用,是最主要的解释变量,能够在35.5%的程度上解释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的变化。

  • 标签: 父母教养方式 人际交往效能感 情感温暖 拒绝
  • 简介:【摘要】为了解青少年焦虑水平现状,探究影响青少年焦虑的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影响青少年焦虑,从而更好地缓解焦虑,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方法:采用简式父母方式问卷(中文版)、学校适应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对956名12-18岁的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不同焦虑水平人数分布情况:轻度焦虑191人(19.98%)、中度焦虑66人(6.90%)、重度焦虑26人(2.72%)。2、不同群体在父母方式、学校适应和焦虑上存在显著性差异。3、父母方式、学校适应和焦虑两两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4、性别、家庭结构、学校适应、母亲拒绝和父亲过度保护能够联合预测焦虑的32.4%,分别占1.6%、0.6%、24.4%、4.8%、1.0 % 。结论:性别、家庭结构、父母方式和学校适应影响学生的焦虑水平。

  • 标签: 青少年 焦虑 父母教养方式 学校适应
  • 简介:自尊是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与儿童时期父母教养方式联系密切。本研究采用父母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自尊量表(SES)对安徽省6所不同类型高校的267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大学生自尊有性别差异,无年龄、城乡差异;2.大学生自尊与父亲情感温暖有显著正相关,与父亲过分干涉有显著负相关,与母亲教养方式各因子无明显相关;3.同一种教养方式对不同性别大学生自尊所起的作用不同,对城镇和农村大学生所起的作用也不同。

  • 标签: 父母教养方式 自尊 大学生 相关
  • 简介:摘要在当代,心理弹性成为广大心理学学者研究的热点。大学生处于即将步入社会的时间段,其心理弹性水平的高低和其进入社会后的表现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关联。因此本次研究的目标群体设定为大学生。经过研究发现,大学生的心理弹性水平在性别因素上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而在年级因素上并未表现出差异。大学生心理弹性与父母方式之间相关程度显著。可以通过大学生父母方式对其心理弹性水平进行预测。

  • 标签: 大学生 心理弹性 父母教养方式
  • 简介:借助父母方式问卷和学业拖延问卷,以1879名高中生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学业拖延与父母方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男女学生均以延迟计划得分最高,延迟执行和延迟补救次之,延迟总结得分最低;男生的学业拖延得分显著高于女生,高二学生的学业拖延程度最低;信任鼓励型、情感温暖型教养方式与学业拖延显著负相关,忽视型、专制型、溺爱型教养方式与学业拖延显著正相关。针对高中生日益普遍的学业拖延现象,学校和教师在开展工作时应注意方式方法,如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学段特点和性别差异;加强心理辅导,引导学生正确归因,提升其学业自我效能感;家校协同,确保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辅相成。

  • 标签: 青少年 学业拖延 父母教养方式 相关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以确诊为心理障碍的78例青少年为研究对象,探讨心理疾病与父母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父母方式量表(EMBU)进行测查。结果疾病组和正常组在SCL-90和EMBU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父母缺乏情感温暖、惩罚、拒绝、过分保护和偏爱等消极的教养方式是青少年产生心理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会增加青少年心理疾病的危险性。

  • 标签: 心理疾病 父母教养方式 青少年
  • 简介:摘要家庭是幼儿主要的生活环境,父母是幼儿接触最多的人,所以父母方式在幼儿良好同伴关系的形成方面起着最直接和最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通过探讨家庭教育方式对幼儿同伴关系的影响,使我们对这一问题有一个清醒、全面的认识,对于防止幼儿出现与同伴交往的问题,形成幼儿健康人格有着重大的意义。

  • 标签: 教养方式 同伴关系 影响 对策
  • 简介:本文主要从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视角,采用问卷方式,对在校大学生应付方式父母方式关系进行了系列问卷调查研究.研究表明,大学生应付方式父母方式密切相关.即大学生在父母情感温暖理解得分越高,其积极应付方式行为越多;反之,其消极应付方式行为越多.因此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需要学生家长和学校教育两相配合,协同教育.

  • 标签: 大学生心理健康 应付方式 教养方式 关系研究
  • 简介:[内容摘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的个性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一位有温度的班主任,如果发现学生的问题源于家庭教育,则应该积极主动地借助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为他们找出矛盾的根源,从而走出困境。

  • 标签: []父母教养方式,正面管教,尊重,沟通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为了了解大学生志愿者父母方式、前瞻性应对对其利他行为的影响,采用父母方式量表、前瞻性应对与利他行为自陈问卷对广东省272名大学生志愿者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父母方式的关爱维度、前瞻性应对和利他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母亲关爱和前瞻性应对作为抑制变量会增强父亲控制对利他行为的预测效应;父亲关爱通过前瞻性应对完全中介作用于利他行为,中介效应为79.42%,母亲关爱通过前瞻性应对部分中介作用于利他行为,中介效应为31.38%.由此可见,父母方式会通过前瞻性应对间接影响大学生志愿者的利他行为.

  • 标签: 父母教养方式 前瞻性应对方式 利他行为 中介作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运用中文版Frost多维度完美主义量表(CFMPS)、父母方式问卷(EMBU)和强迫症状调查问卷对所选取的260名在校初中生进行施测,探讨父母方式、强迫症状和完美主义三者之间的关系。适应不良完美主义在父母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偏爱被试、拒绝否认以及父亲过度保护等不良教养方式与强迫症状之间存在中介效应。适应完美主义在父母方式和强迫症状之间不起中介作用。父母方式通过完美主义这一中介变量影响子女强迫症状的形成,可以从重视营造积极家庭教养方式入手,预防青少年形成适应不良完美主义人格,减少青少年强迫症状的发生。

  • 标签: 父母教养方式 完美主义 强迫症状
  • 简介: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发展的“断乳”期,处于这一时期的青少年精力旺盛,求知欲强,自我意识迅速发展,道德行为习惯开始形成。在道德行为习惯形成的过程中,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都很大,其中又以家庭中父母方式的影响尤为直接。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了200位初中学生,以探讨父母方式和青少年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父母严厉的教养方式、不良的学校环境与青少年的反社会行为有相关关系,而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和父母方式关系则不显著。本文在调查结果的基础上还提出了一些有利于培养青少年良好行为的建议。

  • 标签: 父母 教养方式 青少年行为 反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 家庭教育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