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8 个结果
  • 简介:审判团队建设是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的探索与抓手。目前审判团队建设面临人员、机制、辅助系统等多方面的问题,为此,应当严格审判团队选任程序,修改法院组织法和诉讼法,建立人员退出机制,改革审判团队的决策咨询和考评机制。

  • 标签: 审判团队 选任程序 决策咨询
  • 简介:二战结束后,为惩罚战犯,消除战争策源地,维护世界和平,在德国细伦堡和日本东京分别举行了两场世纪大审判。我的姑父向哲溶(字明思,1892-1987年)代表中国出任检察官,参加了东京审判的全过程;父亲周锡卿(原名世正,1915-2004年)任中国代表团翻译。他们与同事一道,不畏艰难,在对侵华日本战犯的审判工作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 标签: 东京审判 中国代表团 正义 日本战犯 世界和平
  • 简介:确立以审判为中心的司法理念,首先需要明确其内涵本质,需要对传统的以侦查为中心、案卷中心主义加以批判反思,需要与以法院为中心、以庭审为中心加以区别对待,更需要根据中国的刑事司法实践区别于审判中心主义。唯有此才能构建符合中国实践要求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刑事司法体系。

  • 标签: 审判中心主义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内涵 界定 刑事司法实践 刑事司法体系
  • 简介:公正是司法的生命线,为从制度层面确保司法公正的实现,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确保侦查、审查起诉的案件事实证据经得起法律的检验”.审判中心主义是现代刑事诉讼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刑事程序法治化的体现,强调在刑事诉讼构造模式中,审判(尤其是第一审程序)居于侦、控、审各个环节的中心,是决定被告人有罪与否及其刑事责任轻重的最后阶段和关键环节.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虽然得到了我国诉讼法理论界的普遍认可,但在司法实践中并未得以确立和贯彻.

  • 标签: 审判中心主义 诉讼制度改革 路径 司法公正 中共中央 刑事诉讼
  • 简介:既有的检察权与审判权关系理论存在诸多的不周延性,因此应该突破传统用司法理论分析检察权与审判权关系的思维模式,结合司法运行过程中检察权与审判权的运作,对检察权与审判权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检察权与审判权之间的关系呈现结构复杂、层次多样的样态,应关注检察权与审判权融合共生的一面,重视检察权在司法运行中的作用。

  • 标签: 检察权 审判权 实证研究
  • 简介:近年来,在部分缺席判决的案件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从我国现有的缺陷入手,综合借鉴两大法系中的成功经验和优良传统,旨在丰富我国缺席审判制度的理论,完善缺席审判制度的具体法条,重构整个缺席审判制度,使之更为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 标签: 缺席审判 制度完善 民事
  • 简介:巡回审判最初在英国只是作为一种行政调查和王室管理的形式出现,后来经过从综合性到专门性、从行政性到司法性的转变,方成为王室法官了解地方习惯的重要途径,进而为普通法的诞生奠定了基础。更为重要的是,巡回审判与其他司法改革措施一道落实了亨利二世“通过法律整合政治,通过司法统一法律”的整体构想。因此,对英国巡回审判制度的形成进行一番梳理,无论是对于中国当下巡回法庭制度的构建,还是对于中国未来司法改革蓝图的设计而言,都有着比较重要的参考价值。

  • 标签: 巡回审判 普通法 亨利二世 总巡回审 特别委任巡回审
  • 简介:我国刑事审判流程公开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就,审判流程网站建设也十分迅速,各地人民法院在审判流程公开方面所做的努力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基于多种原因的限制,或者是本部门资金和技术的限制,或者是东西部之间经济发展和开放程度的限制,各地人民法院对审判流程尤其是刑事审判流程的公开有或多或少的保留,应然和实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结合域外刑事审判流程信息公开平台建设的发展现状,对我国法院实然层面的审判流程公开尤其是刑事审判流程公开作如下评析。

  • 标签: 刑事审判 信息公开 流程 人民法院 网站建设 经济发展
  • 简介:近年来索马里海盗案件的频繁发生成为了国际社会关注的问题。对此包括中国和韩国在内的世界各国都向索马里海域派遣军舰执行护航任务。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相关规定,各国都可以在公海或在任何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任何其他地方抓捕海盗并按照各自的国内法律对其定罪量刑。据此,韩国曾在2011年抓捕了索马里海盗并首次在韩国国内进行了审判。但在审判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一些法律问题。虽然现在中国还没有实际抓捕索马里海盗并押回国内审判的案例,但根据中国的相关法律,如果在中国审判索马里海盗的话也很有可能会发生类似的问题。因此本文首先考察韩国国内关于海盗犯罪的法律制度以及海盗审判的具体经过,再分析韩国在审判海盗时出现的法律问题,最后指出中国相关法制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建议。

  • 标签: 索马里海盗 海盗罪 韩国海盗审判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普遍管辖权
  • 简介:“以审判为中心”要求侦查、起诉活动面向审判、服从审判,同时发挥审判在认定事实、适用法律上的决定性作用。此项要求体现司法规律,有利于克服固有弊端,实现司法公正,但其受到三机关配合、制约原则、检察监督制度,以及政治性领导、监督和协调制度约束,从而被形塑为“技术型审判中心论”。可操作的改革包括控诉、审判和诉讼程序“三个面向”,即控方证明责任的有效履行、法院审判的严格把关,以及庭审实质化。“以审判为中心”的逻辑延伸,含法律适用的和程序监控的审判中心,要求确立法院司法解释的权威性与独立性,以及强制侦查的司法审查和司法救济。落实“以审判为中心”,需采取必要工作措施,实现“三个面向”要求;逐步推进法律适用和程序监控的审判中心;推进司法体制和司法权运行机制改革;以务实的态度和适当的方式,向刑事司法的“线型结构”发起冲击。

  • 标签: 以审判为中心 司法改革 改革限度 司法权威 司法公正
  • 简介:从1.0到3.0,从零打碎敲、各自为政到四级法院“全覆盖”、良性互动格局初步形成,信息化已经并必将促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实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进一步助推人民法院工作实现大发展。11月3日,全国法院第三次信息化工作会议在吉林长春召开。

  • 标签: 信息化工作 审判能力 人民法院 现代化 体系 公平正义
  • 简介:互联网技术蓬勃发展,传统的审判方式已经不适应现在的司法需求。互联网作为信息公开的载体,在加快公开的速度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进行审判公开时仍然面临着很多的障碍,具体表现在思想观念、基础设施、网络舆论等方面。为了在互联网环境下更好地推进审判公开工作,建议在改变思想观念、完善基础设施、加强法院网站建设等方面进行改善。

  • 标签: 审判公开 互联网 积极作用 障碍 建议
  • 简介:当前,毒品犯罪审判中存在的法律适用问题较多。本文结合日前出台的《全国法院毒品犯罪审判工作座谈会纪要》的有关内容,对司法实践中毒品犯罪的死刑适用、吸毒人员运输毒品行为的定性、从贩毒人员住所等处查获毒品的性质认定及吸毒人员的贩毒数量认定等疑难问题加以探讨。

  • 标签: 事实推定 运输毒品 毒品数量认定 死刑适用
  • 简介:“以审判为中心”已经成为司法改革中的热词,审判中心主义的含义要比当前司法机关诠释“以审判为中心”内涵更为丰富。本文试图解释审判中心论与诉讼阶段论的对应关系,揭示“以审判为中心”内涵限缩为以庭审为中心、增强庭审实质化背后的原因,以及侦查重心形成的深层结构原因,就以庭审为重心涉及的庭审实质化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指出要使审判变成真的审判,需要起诉状一本主义等一系列配套改革措施,不进行这些改革,以审判为中心难以持久和固化。

  • 标签: 审判中心主义 诉讼阶段论 侦查重心主义 起诉状一本主义
  • 简介:扩张解释既是一种解释方法,更是一项原则或者一种立场。长期以来,因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对扩张解释缺乏一套普遍认同的规则和程序,怠于扩张解释、过度扩张解释和类推适用等解释不当的现象在刑事诉讼领域也广泛存在,导致扩张解释的功能发挥大打折扣,并产生了极其消极的影响。为防止法官扩张解释的恣意,确保扩张解释形式合法、实质合理,应树立正确的解释立场、遵循特定的解释原则,遵循特定的解释路径,并加强程序性保障。

  • 标签: 扩张解释不当 原因分析 对策建议
  • 简介:近日,固始县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到县法院调研了刑事审判工作。调研组建议:对刑事审判政策进行广泛宣传,力求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的统一;根据刑事审判工作开展情况,及时向公安、检察、司法等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化的司法建议,加强沟通协调工作;继续加大刑事案件审判、执行的工作力度,敢于执法,维护全县和谐稳定。

  • 标签: 刑事审判工作 人大代表 调研组 固始县 人大常委会 沟通协调工作
  • 简介:最高人民法院提出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这既是实现人民法院工作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1月21日,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听取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以及中央政法工作会议精神。

  • 标签: 审判能力 治理体系 院长会议 高级法院 现代化 精神
  • 简介:"以审判为中心",是我国刑事诉讼改革的必然方向。"以审判为中心",并未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刑事诉讼的基本构架,其与审判中心主义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作为追诉方,检察机关与公安机关的追诉行为要得到审判的确认,就必须以审判为标准和方向,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必定会影响到侦诉关系。在"以审判为中心"的背景下,检察机关既要与公安机关加强协作,又要强化对侦查行为的约束,构建新型侦诉关系,是应对诉讼制度改革的必然。

  • 标签: 以审判为中心 侦诉关系 协作 监督
  • 简介:刑事审判监督的运行实践需要放在审判独立和检察一体化的语境下考量。刑事审判监督的偏行政性属性,决定刑事审判监督不能简单与公诉分离,而是尝试内部设岗与机构合作的路径。在处理与审判独立的关系上,通过借力监督和加强对职务犯罪监督的方式,以实现平衡两者的价值取向。

  • 标签: 刑事审判监督 检察一体化 审判独立 运行实践
  • 简介:庭前会议制度在实施过程中时常面临被形式化的困境。在庭前会议中,"法官"或以主动缺席或以被动缺席的方式导致庭前会议失效,证明了没有法官的独立审判权的运行,庭前会议召开等于司法资源的浪费。法官权力运行失效根本在于法官审判权威被行政化的管理模式所剥夺。以追求公正审判为目标的"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的改革核心,应是"以法官为中心"即以法官的独立审判权的权威发挥为落脚点。

  • 标签: 庭前会议 审判 法官 以审判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