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精神护士所面对的病人具有较强的特殊性,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精神护理工作所面临的挑战也与日俱增。这就要求精神护士能够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去进行自我提升,这样才能跟得上护理工作发展的潮流。笔者以多年的护理一线工作经验为基础,结合自身的学习体会,对如何有效提升精神护士的自我能力提出几点看法。

  • 标签: 精神科护士 继续教育 能力提升
  • 简介:摘要:现阶段精神护士流失的现象日益严重,已经严重干扰了精神护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从人员构成看,流失的护理人员绝大部分具有较强的临床护理能力,有的甚至是科室中的业务骨干。这导致科室即便能很快得到人员数量上的补充,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回升到之前的护理水准。在这样的背景下,缓解护士流失,已经成为了促进精神护理工作发展的重要课题。

  • 标签: 精神科 护士流失 职业认同
  • 简介:摘要:在我国经济建设与法治建设均取得杰出成就的时代背景下,社会生活节奏日趋紧张和快速,精神性疾病的发病率逐渐攀升。逐年增加的精神患者与不断减少的护理人员形成了尖锐的供需矛盾。这导致现阶段精神护士们普遍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长此以往,势必会引发精神护士的心理问题,并进一步加剧本就比较严重的流失问题。

  • 标签: 精神科护士 心理压力 舒缓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精神护士、患者、照料者对精神护士人文关怀品质的理解及态度,为提升精神护士人文关怀品质的干预对策和护理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8年8月采用立意取样法选取北京回龙观医院16名精神护士、11例患者及11名照料者进行半结构访谈,了解护士、患者及照料者对护士人文关怀品质的看法。结果通过反复阅读访谈资料,提炼出"精神护士对人文关怀品质的认知""精神患者及照料者对护士人文关怀的认知"为质性研究的主题。结论精神护士通过多与照料者及家属沟通来促进关怀性关系的建立,并在患者入院时、发生药物副作用、出院后等特殊时期给予更有针对性的人文关怀。

  • 标签: 护士 精神科 人文关怀品质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文章主要针 对实施心理护理过程中精神护士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研究 ,并且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强化护理效果。方法将 120 名精神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并且使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患者心理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果 120 例护士中, 10 名护士实施心理护理后不会感觉到困难,而 110 名精神护士认为实施心理护理存在困难。落实心理护理之后,精神护士的技能以及心理学识有限,患者家属以及护患沟通等情况和实际情况存在明显的差异。结论在实施心理护理的过程中,精神护士存在着各方面的问题,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改善,以有效确保精神护士的细腻护理质量。

  • 标签: 精神科护士 心理护理 护患沟通
  • 简介:摘 要: 目的 分析研究精神新入职护士上岗前培训的科学方法。方法 调查我院精神2020年52名新入职护士对培训的需求程度。结合新新入职护士的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保证培训管理的科学性。结果 精神新入职护士对培训方法满意度达到了100%。理论知识与技能水平均得以提升,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精神科 新入职 护士 岗前培训 科学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针对实施心理护理过程中精神护士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且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强化护理效果。方法将120名精神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并且使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患者心理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果120例护士中,10名护士实施心理护理后不会感觉到困难,而110名精神护士认为实施心理护理存在困难。落实心理护理之后,精神护士的技能以及心理学识有限,患者家属以及护患沟通等情况和实际情况存在明显的差异。结论在实施心理护理的过程中,精神护士存在着各方面的问题,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改善,以有效确保精神护士的细腻护理质量。

  • 标签: 精神科护士 心理护理 护患沟通
  • 简介:摘要:目的对实施心理护理过程中精神护士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强化护理效果。方法将 120名精神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并且使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患者心理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果 120例护士中, 10名护士实施心理护理后不会感觉到困难,而 110名精神护士认为实施心理护理存在困难。落实心理护理之后,精神护士的技能以及心理学识有限,患者家属以及护患沟通等情况和实际情况存在明显的差异。结论在实施心理护理的过程中,精神护士存在着各方面的问题,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改善,以有效确保精神护士的细腻护理质量。

  • 标签: 精神科护士 实施心理护理 存在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精神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和共情能力的现状,探讨精神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与共情能力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19年3—4月选取南京脑医院精神护士198名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工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医院工作场所暴力调查问卷、杰弗逊共情量表。结果本研究共发放198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90份。190名精神护士共情能力得分为(77.8±10.2)分。精神护士遭受语言攻击、工作场所暴力得分与共情能力中的情感护理维度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182、-0.150;P<0.05)。结论精神具有较高的工作场所暴力发生率,可通过改变共情能力的情感护理维度对精神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情况进行调节。

  • 标签: 护士 暴力 共情 相关性 精神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毕业入职的护士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自我体验,为制定解决方案,让新毕业入职护士尽快适应临床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18—2019年的25名新入职的护士进行访谈。结果通过对访谈资料整理、提炼和分析提炼出对专业困惑、职业生涯规划受限和重视职业获得感3个相关概念。结论精神新入职护士普遍存在专业困惑,医护人员应该关注精神新入职护士的心理状态和自我体验,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减少护士负性体验,让他们更好适应临床工作。

  • 标签: 护士 精神科护理 新入职护士 专业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绩效管理改革对精神聘任制护士职业情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12月天水市第三人民医院在职工护士,将符合医院人事代理制度下精神聘任制护士标准114名护理人员按随机数字表分为研究组58例和对照组56例,两组均坚持医院绩效考核管理不变,研究组予以改革后绩效管理制度实施6个月,采用护理专业自我概念量表对两组职业情感进行测评。结果6个月末研究组专业自我概念趋于积极水平为(89.20±7.89)分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绩效管理改革方案的有效实施,对精神聘任制护士职业情感的建立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

  • 标签: 绩效管理 精神科 聘任制护士 职业情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减压坊"的减压技术对精神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对2017年7月至2018年8月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精神护士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筛查,从中随机选择60名阳性项目超过30项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人。对照组正常活动并进行常规心理支持干预,观察组护士实施的心理干预为"减压坊"减压技术。分别于干预前后对这两组护士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工具包括社会支持量表(SSRS)、匹斯堡睡眠指数(PSQI )、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结果实施心理干预前,两组护士SSRS、PSQI、SDS、SAS和SCL-90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施心理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护士的SAS得分得到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心理干预后,观察组护士的SAS、SDS、PSQI及SCL-90得分存在明显差异,干预后显著优于干预前,经统计学分析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为精神护士实施"减压坊"减压技术进行心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护士的睡眠质量,有效改善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同时缓解护士的心理压力,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抑郁 焦虑 心理健康 心理减压 精神科护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患者长期陪护护士心理健康问题、影响因素,并采取对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精神患者所需的300名长期陪护护士作为研究对象,依照对应问答方式,借助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入选护理人员进行调查,明确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针对性给予护理对策,并对比干预前后护理人员各项评分变化。结果高紧张职业环境、高危险护理内容、高责任感及社会因素是影响精神患者长期陪护护士心理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护理人员经过对应的护理干预,自身心理承受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护理人员经过护理措施后护理人员自身焦虑、抑郁以及症状自评情况明显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高紧张职业环境、高危险护理内容、高责任感及社会因素是影响精神患者长期陪护护士心理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精神患者长期陪护护士心理健康问题处于高水平,需给予对应护理措施予以干预。

  • 标签: 护士 心理健康 护理对策
  • 简介: 摘要:目的:综合对老年精神患者在临床上的特点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在我院老年精神住院的60例老年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观察全部患者其自身的基础情况和出现的临床症状以及合并症等,然后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中,有精神分裂症为38例(63.3%)、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有10例(16.7%),双相情感障碍7例(11.7%),抑郁症5例(8.3%)。患者阳性症状为主,同时合并抑郁、焦虑、睡眠障碍,以及孤独陌生心理等多种症状。结论:老年精神患者病情比较复杂,在对其进行诊断以及治疗的时候,应该整合多方面的数据去对其进行相关的分析,还应加强健康教育,给予心理支持以及精神上的引导,让患者能尽快康复。

  • 标签:   老年 精神科患者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精神药物的临床应用,严格控制用药指征,提升药物的使用效果,促进临床精神药物使用有效方式。 方法 对医院 28 例精神疾病患者的病例回顾,研究患者的临床治疗方式以及药物的使用。 结果 临床抗精神病药的应用,存在常规习惯用药,在一些方面存在不合理的现象。结论 在对于精神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要合理选择和使用药物,遵守药物的使用剂量、规范使用流程、慎重换药、缓慢加减药物以及定期复查的原则,能够有效地保证患者疾病治疗效率,减少对患者身体造成的伤害,缩短有效地治疗时间,保证患者的康复。

  • 标签: 精神科药物 临床应用 治疗效果
  • 简介:赤峰市复员军人精神病医院 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要:优质护理服务是指以患者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提高专科护理水平,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深化专业内涵。为患者提供全面 ,全程,专业,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在对精神病人的护理中由于服务对象在思维,情感,意志,自知力等方面存在障碍,患者对治疗及护理的依从性低,自理能力下降加之无家人的照顾,使得所有的问题都需要护士进行协调解决。所以精神的护理难度加大,护理任务更加繁重,从而也更加能够在根本上彰显出优质护理服务的意义及重要性。因此如何为精神患者提供全面,全程,专业,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是我们一直需要研究的问题。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精神科 护理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精神护士护理交接班质量现状,探讨组织支持感、自我效能与护理交接班质量的关系,为提高护理交接班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护理交接班评价量表、组织支持感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186名临床一线精神护士进行调查。结果精神护士护理交接班质量总均分为(5.85 ± 1.14)分,组织支持、自我效能与护理交接班质量两两变量间呈显著正相关,自我效能在组织支持感与护理交接班质量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13.4%。结论组织支持既可以直接作用于护理交接班质量,又可以通过自我效能间接作用于护理交接班质量。

  • 标签: 精神科护士 组织支持感 自我效能 交接班 中介作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最大限度地保护患者和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方法 对我院精神2014年6月至2019年5月这5年期间发生的118例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精神不良事件的发生与患者因素、医院环境设施因素、医护人员因素及医院管理体系等密切相关,通过建立实施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改进医院环境设施,提高医护人员整体素质,合理配置医护人员,加强医患沟通,加大护理力度,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结论 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理念,对医院精神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精神科 不良事件 影响因素 管理对策 讨论